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但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学生的独立计算能力越来越被师生所忽视,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当学生在计算中错误百出时,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都会不负责任的下一个“粗心”的结论,但“粗心”的背后是什么却很少有人去深究。久而久之,这种状况无疑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巨大的障碍。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必要迅速有效的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达到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正确、熟练、合理、灵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更好发展,因此,我认为在我们的计算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
一、重算理。
新大纲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研究教学规律。”要减少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首先就要重视计算中的算理教学,使之符合儿童概念形成的认知规律。
1、在操作中揭示算理。西方有一句名言:“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所以我们在计算教学中应该恰当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想一想、改一改、算一算,从中揭示算理、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为了让学生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算理,我首先让学生取出42根小棒,让他们去试着分给3个小朋友,学生通过分小棒,体会到10根一捆的4捆和2根合起来是42根小棒,如果一根一根分太麻烦了,可以先将4捆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1捆,也就是每人10根,然后将剩下的1捆揭开和剩下的2根合起来是12根,然后将12根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4根。10根和4根合起来就是13根。在学生交流完分小棒的过程后,我再引导学生用竖式来计算42÷3,通过操作,学生对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理解地很透彻。
2、在具体情境中明确算理。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在简便计算中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很多学生都容易出错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教师在教学抽象的乘法分配律时,只是空洞的说教,学生根本没有真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算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抽象的定律变为具体的情境,为枯燥的数学算理找到它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就创设了一个买商品的具体情境,组织学生分两队:一队12人,一队13人,每人去买4元一本的本子,让他们去求一共要花多少钱?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都能想到可以把12×4 13×4,也可以把(12 13)×4,12个4 13个4就是25个4,所以可以写成12×4 13×4=(12 13)“4,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左右两边,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学生对通过具体的情境自己总结的乘法分配律更容易理解、也更能熟练的进行运用。
3、在类比中同化算理。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完成知识的正迁移,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首先出示了几道整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接着让学生尝试计算小数加减法,并要求同桌说说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中的注意点是一样的。
二、巧练习。
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理解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加以理解,逐步掌握。”但练习绝不能搞题海战,多多益善,我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巧”字。
1、慢和快有机结合。在刚刚教完一个新的计算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侧重掌握计算方法。因此,设计练习时,尽量计算量少一些,且不计时间,重在算对,过了一段时间,逐步提高計算要求,重在算快。
2.重点部分重点练。在教学前先认真分析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学生很容易丢掉0,为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安排如下的练习:先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4334÷869844149 5232÷436 1856÷58由于学生在做题之前,先判断了商是几位数,如9844÷49,商应是三位数,如计算过程中不够商1,学生就会意识到商0占位。
3.经常出错的计算反复练。在学生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有些地方总是会经常犯错,譬如,学生在计算分数除以分数时,常常会不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或者将除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后,除号还是写除号。针对这些容易出错的算式,我都及时纠正并加强针对性练习。平时批改作业时,我有意识地把学生作业中算错的题进行分析、归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讲究练习形式的灵活多样。计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针对小学生好动,持久性、稳定性较弱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许多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如:教师可以每堂课上安排练。每节数学课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口算本,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可以多种形式变换练。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还可趴设计一些改错练习,此种练习重在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养习惯。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而这些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计算,也不是学生不懂算理,而是因为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这表现为;抄错数、看错符号等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也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解题,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里还要重视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以免出现因为看错题目而算错的现象。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检查的习惯不能说说而已,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只有会检查才能去检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好的计算习惯应该即使予于表扬,如: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等,往往一个小小的“优秀作业”、“作业认真”、“进步真大”的鼓励会给孩子们一个莫大的欢欣与激励:“下一次我会写得更好,做得更快。”但是不管是哪种良好的计算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在教学过程做到讲清算理,巧设练习,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重算理。
新大纲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研究教学规律。”要减少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首先就要重视计算中的算理教学,使之符合儿童概念形成的认知规律。
1、在操作中揭示算理。西方有一句名言:“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所以我们在计算教学中应该恰当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想一想、改一改、算一算,从中揭示算理、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为了让学生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算理,我首先让学生取出42根小棒,让他们去试着分给3个小朋友,学生通过分小棒,体会到10根一捆的4捆和2根合起来是42根小棒,如果一根一根分太麻烦了,可以先将4捆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1捆,也就是每人10根,然后将剩下的1捆揭开和剩下的2根合起来是12根,然后将12根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4根。10根和4根合起来就是13根。在学生交流完分小棒的过程后,我再引导学生用竖式来计算42÷3,通过操作,学生对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理解地很透彻。
2、在具体情境中明确算理。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在简便计算中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很多学生都容易出错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教师在教学抽象的乘法分配律时,只是空洞的说教,学生根本没有真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算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抽象的定律变为具体的情境,为枯燥的数学算理找到它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就创设了一个买商品的具体情境,组织学生分两队:一队12人,一队13人,每人去买4元一本的本子,让他们去求一共要花多少钱?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都能想到可以把12×4 13×4,也可以把(12 13)×4,12个4 13个4就是25个4,所以可以写成12×4 13×4=(12 13)“4,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左右两边,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学生对通过具体的情境自己总结的乘法分配律更容易理解、也更能熟练的进行运用。
3、在类比中同化算理。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完成知识的正迁移,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首先出示了几道整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接着让学生尝试计算小数加减法,并要求同桌说说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中的注意点是一样的。
二、巧练习。
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理解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加以理解,逐步掌握。”但练习绝不能搞题海战,多多益善,我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巧”字。
1、慢和快有机结合。在刚刚教完一个新的计算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侧重掌握计算方法。因此,设计练习时,尽量计算量少一些,且不计时间,重在算对,过了一段时间,逐步提高計算要求,重在算快。
2.重点部分重点练。在教学前先认真分析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学生很容易丢掉0,为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安排如下的练习:先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4334÷869844149 5232÷436 1856÷58由于学生在做题之前,先判断了商是几位数,如9844÷49,商应是三位数,如计算过程中不够商1,学生就会意识到商0占位。
3.经常出错的计算反复练。在学生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有些地方总是会经常犯错,譬如,学生在计算分数除以分数时,常常会不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或者将除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后,除号还是写除号。针对这些容易出错的算式,我都及时纠正并加强针对性练习。平时批改作业时,我有意识地把学生作业中算错的题进行分析、归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讲究练习形式的灵活多样。计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针对小学生好动,持久性、稳定性较弱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许多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如:教师可以每堂课上安排练。每节数学课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口算本,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可以多种形式变换练。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还可趴设计一些改错练习,此种练习重在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养习惯。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而这些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计算,也不是学生不懂算理,而是因为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这表现为;抄错数、看错符号等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也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解题,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里还要重视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以免出现因为看错题目而算错的现象。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检查的习惯不能说说而已,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只有会检查才能去检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好的计算习惯应该即使予于表扬,如: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等,往往一个小小的“优秀作业”、“作业认真”、“进步真大”的鼓励会给孩子们一个莫大的欢欣与激励:“下一次我会写得更好,做得更快。”但是不管是哪种良好的计算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在教学过程做到讲清算理,巧设练习,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