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带点科幻色彩的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在之后的十多年中,这个题目被人们反复提及。
而在“五四运动”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之后,中国教育在一个世纪的变迁和沉浮中,不断理清各种思路,正本清源。而今天,教育的焦点又一次无比真切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教育资源如何均衡。
是的,如何让优秀的教育资源跨越时空、地域,射向那些需要它们的地方?
让我们来照本宣科地模拟一下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
“我们必须与其他生命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自然科学家雷切尔·卡森对世界说。共享,被经济学家引入经济理论的教科书,被文化学者上升到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在教育者的眼中,它只有一个意义——就是对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分享。
在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工作要点中对教育信息化的具体描述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制定构建覆盖城乡学校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全面部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学校招生、学籍管理、学生资助、质量监控、毕业生就业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启动运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继续推进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建设。”
在这段工作要点中,“资源共享”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其他的一切工作,大多是为了给资源共享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条件。
在本期的“特别关注”中,我们围绕着“同步课堂”这个话题,让共享的理念再一次绽放。之所以选择这个切入口,其原因也不言自明。任何优秀的教育资源,都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和他们带给学生的生动的课堂。
如今,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将这个课堂十倍百倍地扩散。其武器,自然是现代化的通信和电脑技术。
广州到佛山,一次普通的公交车就可以实现。
西宁到玉树,八百公里的距离。
无论是遥远相望,还是近在咫尺。当大屏幕上出现了异地教师和学生的身影时,对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次科幻之旅。而围绕着优质教育资源分享的,是各种各样的因素。
政策、平台、机制、资金……如何共享?操作者的拿捏或许比单纯的视频互动更为漫长。在技术上,这种操作不存在太大的障碍。在理论上,同步课堂曾被作为国家级课题开展。但是,任何一种好的模式在运作之初,都需要与现实的磨合。
在本次的组稿中,记者也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困难。
在一个视频远程互动的试点学校,该学校负责的校长非常直接地告诉记者:“我们都宣传过了,前段时间媒体都报道过了。以后我们有需要再找你们!”
记者心里有一种隐忧,这样的“新生事物”是否会成为“作秀”?确实,课堂同步直播,这是一个很值得“炒作”的话题,但是,要将其作为一种长效的工作坚持下去,可能会遇到许多在开始时预想不到的、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围绕课堂同步直播的,是平台的搭建、合作双方的协商、线下活动的开展……这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异地教育资源共享的可能性。
本期专题的困难也在于此,对进行同步直播的地区来说,他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完全成熟的、大面积的经验可供复制。然而,也正因为此,证明了这种探索的宝贵性和必要性。
越是需要去建设、去思考的东西,往往是人们最稀缺的。
可喜的是,在无数次碰壁之后,记者终于找到了一些能够点亮夜晚大海的灯塔,它们的光亮似乎又一次验证了舵手的方向。
这一次,让我们来猜想:教育资源的分享,何时也能像坐公交车那样便捷与寻常?
而在“五四运动”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之后,中国教育在一个世纪的变迁和沉浮中,不断理清各种思路,正本清源。而今天,教育的焦点又一次无比真切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教育资源如何均衡。
是的,如何让优秀的教育资源跨越时空、地域,射向那些需要它们的地方?
让我们来照本宣科地模拟一下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
“我们必须与其他生命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自然科学家雷切尔·卡森对世界说。共享,被经济学家引入经济理论的教科书,被文化学者上升到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在教育者的眼中,它只有一个意义——就是对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分享。
在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工作要点中对教育信息化的具体描述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制定构建覆盖城乡学校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全面部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学校招生、学籍管理、学生资助、质量监控、毕业生就业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启动运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继续推进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建设。”
在这段工作要点中,“资源共享”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其他的一切工作,大多是为了给资源共享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条件。
在本期的“特别关注”中,我们围绕着“同步课堂”这个话题,让共享的理念再一次绽放。之所以选择这个切入口,其原因也不言自明。任何优秀的教育资源,都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和他们带给学生的生动的课堂。
如今,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将这个课堂十倍百倍地扩散。其武器,自然是现代化的通信和电脑技术。
广州到佛山,一次普通的公交车就可以实现。
西宁到玉树,八百公里的距离。
无论是遥远相望,还是近在咫尺。当大屏幕上出现了异地教师和学生的身影时,对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次科幻之旅。而围绕着优质教育资源分享的,是各种各样的因素。
政策、平台、机制、资金……如何共享?操作者的拿捏或许比单纯的视频互动更为漫长。在技术上,这种操作不存在太大的障碍。在理论上,同步课堂曾被作为国家级课题开展。但是,任何一种好的模式在运作之初,都需要与现实的磨合。
在本次的组稿中,记者也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困难。
在一个视频远程互动的试点学校,该学校负责的校长非常直接地告诉记者:“我们都宣传过了,前段时间媒体都报道过了。以后我们有需要再找你们!”
记者心里有一种隐忧,这样的“新生事物”是否会成为“作秀”?确实,课堂同步直播,这是一个很值得“炒作”的话题,但是,要将其作为一种长效的工作坚持下去,可能会遇到许多在开始时预想不到的、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围绕课堂同步直播的,是平台的搭建、合作双方的协商、线下活动的开展……这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异地教育资源共享的可能性。
本期专题的困难也在于此,对进行同步直播的地区来说,他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完全成熟的、大面积的经验可供复制。然而,也正因为此,证明了这种探索的宝贵性和必要性。
越是需要去建设、去思考的东西,往往是人们最稀缺的。
可喜的是,在无数次碰壁之后,记者终于找到了一些能够点亮夜晚大海的灯塔,它们的光亮似乎又一次验证了舵手的方向。
这一次,让我们来猜想:教育资源的分享,何时也能像坐公交车那样便捷与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