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承志的很多作品是对当时主流文学的一种反叛,却也里取得了很大范围内的认可。笔者认为他的作品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外衣下,探讨人生的终极价值、以及知识分子的文学理想,然而在创作的过程中,张承志却在寻找一个越来越纯粹的精神寄托,即他的创作精神内核,体现的是一个不断凝聚的过程。
一、孤独而浪漫的寻根者
成长于文革时期的张承志,一直游离于主流文学之外。以一句“他们在歌颂,我们在上坟”断绝了对主体话语的依附,走向了民间,寻找文化之根。并坚持以其饱满的生命热情,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以及知识分子所应坚守的文学理想。当同时期的伤痕文学作家在控诉伤害和愤怒时,历经四年内蒙插边生活的张承志却在看到了人民中蕴藏的精神力量后,开始了对精神理想的追求。他自始自终以浪漫主义化的文笔,以虔诚的宗教情怀,“艰难的寻找人生的终极意义——个‘念想’”。从《金牧场》到《金草地》、《心灵史》,作者甚至进一步把自己封闭起来,通过与他人的对照来确定自我的价值,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张扬他心中永恒的理想旗帜。
从《金草地》、《黑骏马》到《北方的河》,再到《心灵史》、《清洁的精神》等等所有的作品,张承志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肯定生存的意义、理想的价值,张承志的小说是诗化的小说,他的散文更是写得纵横、恣肆,用一腔热血的铺散来支撑,所以他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声呐喊都灼人。读张承志的文字所受到的痛彻灵魂的震撼,是一种惊心动魄的体验。他的散文,尤其是独行者的夜语或独白,更直接地触及到生命的本质,触及到灵魂的骨头。粗犷而单纯,却发人深省,充满了阳刚之气,没有流俗的只言片语,只以最诚挚的热情讴歌血性的力量。如同黄钟大吕,朴实、厚重穿透力凝聚在每一次对心灵的捶击之中,让人倍感生命如此之重。如《红军渡》:“最后吸引我的又是一条石刻的标语,它嵌在涂红的粗砖壁上,石头被染得微红,镂刻的一行字里,最后的一个红字缺了半边。它粗悍又单纯,似一方炫目的烈火。我的腿被牢牢拖住,心里猛地掠过破坏的欲望。我只想随着扯开喉咙,振臂怒吼:——红四方面军万岁!”
二、走向宗教
当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张承志,在遭受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席卷后,于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后,只能退而求其次,走向民间,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在寻找“草原——母亲”的宽容与博大让他心生眷恋和感恩,但落后文化的愚昧让他绝望而去,在《黑骏马》中直到最后,作者也只是透露出渺茫的希望,并没有真正认同草原文化。随后,北方波涛汹涌、激情澎湃的河,让张承志感到父亲般的尊严和慈爱。然而这还不够纯粹,还不足以承载一个男子汉的血性的力量。只有到民间,张承志才能像夸父追日一般,从人民身上汲取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文学与宗教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宗教文化同样是不可分割的。尽管四九年以后的中国对宗教采取了极端的态度,但改革开放以来宗教又明显地呈现出自身固有的活力。张承志走向伊斯兰教的“哲和忍耶”,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这是一个为信仰可以奋不顾身的群体,在《西省暗杀考》中阿訇们为了自由,“为了替前辈们报仇,不惜牺牲数代人的性命,哪怕全军覆没,也绝不退缩”。也只有在这样的血性汉子中,张承志才真正遇到了知音。于张承志而言,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血性力量的释放。然而他中越来越浓厚的宗教意识,让他离主流文学渐行渐远,为此饱受非议,却更坚定了他像一个艰难的跋涉者,在宗教的道路上越走越深。
《金牧场》是张承志长篇小说的代表作,然而当1994年作者大刀阔斧地将其删减为《金草地》时,评论界及广大读者一片哗然。张承志的解释是“保护我天天不弃的心路历程,放弃不真实的情节,以求坚持真实的精神追求,放弃30万字创作的辽阔牧场,为自己保留一小片心灵的草地”,“保护思想的结晶”。(《<金草地>后记:思想重复的意义》,一九九四年)。然而戏剧性的是,评论界普遍比较偏爱《金牧场》,认为到了《金草地》,艺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之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这两部作品的异同,是因为从精神追求的角度来看,随着张承志思想的不断发展,对于以前作品的删减和浓缩,已经成为作者彰显精神凝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作者想保留的、想强调的只是一种清洁的精神,从而力图将纷繁芜杂的作品结构、社会现实淡化。从张承志自身来说,他所孜孜不倦的、苦苦追寻的,是一个足以支撑他的“血性”的信念和信仰,因而作者执意要将一篇具有深厚宗教底蕴的《金牧场》重新改写为《金草地》,“删掉了原作的结构和情节;保留并在思想上坚持了原有的抒情和独白”,更体现了宗教意绪在张承志小说体式选择方面的主导作用。
但精神上的凝聚,既使张承志的作品具有独树一帜的深度,也使他和他的创作饱受争论和非议,但最令人遗憾的是,自《心灵史》以后,由于追求精神的绝对纯粹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张承志的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越来越趋于狭隘和枯竭,宗教成了绝对甚至是唯一的主题,只在散文上有所突破。因此,影响力也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削弱。
一、孤独而浪漫的寻根者
成长于文革时期的张承志,一直游离于主流文学之外。以一句“他们在歌颂,我们在上坟”断绝了对主体话语的依附,走向了民间,寻找文化之根。并坚持以其饱满的生命热情,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以及知识分子所应坚守的文学理想。当同时期的伤痕文学作家在控诉伤害和愤怒时,历经四年内蒙插边生活的张承志却在看到了人民中蕴藏的精神力量后,开始了对精神理想的追求。他自始自终以浪漫主义化的文笔,以虔诚的宗教情怀,“艰难的寻找人生的终极意义——个‘念想’”。从《金牧场》到《金草地》、《心灵史》,作者甚至进一步把自己封闭起来,通过与他人的对照来确定自我的价值,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张扬他心中永恒的理想旗帜。
从《金草地》、《黑骏马》到《北方的河》,再到《心灵史》、《清洁的精神》等等所有的作品,张承志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肯定生存的意义、理想的价值,张承志的小说是诗化的小说,他的散文更是写得纵横、恣肆,用一腔热血的铺散来支撑,所以他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声呐喊都灼人。读张承志的文字所受到的痛彻灵魂的震撼,是一种惊心动魄的体验。他的散文,尤其是独行者的夜语或独白,更直接地触及到生命的本质,触及到灵魂的骨头。粗犷而单纯,却发人深省,充满了阳刚之气,没有流俗的只言片语,只以最诚挚的热情讴歌血性的力量。如同黄钟大吕,朴实、厚重穿透力凝聚在每一次对心灵的捶击之中,让人倍感生命如此之重。如《红军渡》:“最后吸引我的又是一条石刻的标语,它嵌在涂红的粗砖壁上,石头被染得微红,镂刻的一行字里,最后的一个红字缺了半边。它粗悍又单纯,似一方炫目的烈火。我的腿被牢牢拖住,心里猛地掠过破坏的欲望。我只想随着扯开喉咙,振臂怒吼:——红四方面军万岁!”
二、走向宗教
当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张承志,在遭受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席卷后,于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后,只能退而求其次,走向民间,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在寻找“草原——母亲”的宽容与博大让他心生眷恋和感恩,但落后文化的愚昧让他绝望而去,在《黑骏马》中直到最后,作者也只是透露出渺茫的希望,并没有真正认同草原文化。随后,北方波涛汹涌、激情澎湃的河,让张承志感到父亲般的尊严和慈爱。然而这还不够纯粹,还不足以承载一个男子汉的血性的力量。只有到民间,张承志才能像夸父追日一般,从人民身上汲取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文学与宗教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宗教文化同样是不可分割的。尽管四九年以后的中国对宗教采取了极端的态度,但改革开放以来宗教又明显地呈现出自身固有的活力。张承志走向伊斯兰教的“哲和忍耶”,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这是一个为信仰可以奋不顾身的群体,在《西省暗杀考》中阿訇们为了自由,“为了替前辈们报仇,不惜牺牲数代人的性命,哪怕全军覆没,也绝不退缩”。也只有在这样的血性汉子中,张承志才真正遇到了知音。于张承志而言,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血性力量的释放。然而他中越来越浓厚的宗教意识,让他离主流文学渐行渐远,为此饱受非议,却更坚定了他像一个艰难的跋涉者,在宗教的道路上越走越深。
《金牧场》是张承志长篇小说的代表作,然而当1994年作者大刀阔斧地将其删减为《金草地》时,评论界及广大读者一片哗然。张承志的解释是“保护我天天不弃的心路历程,放弃不真实的情节,以求坚持真实的精神追求,放弃30万字创作的辽阔牧场,为自己保留一小片心灵的草地”,“保护思想的结晶”。(《<金草地>后记:思想重复的意义》,一九九四年)。然而戏剧性的是,评论界普遍比较偏爱《金牧场》,认为到了《金草地》,艺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之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这两部作品的异同,是因为从精神追求的角度来看,随着张承志思想的不断发展,对于以前作品的删减和浓缩,已经成为作者彰显精神凝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作者想保留的、想强调的只是一种清洁的精神,从而力图将纷繁芜杂的作品结构、社会现实淡化。从张承志自身来说,他所孜孜不倦的、苦苦追寻的,是一个足以支撑他的“血性”的信念和信仰,因而作者执意要将一篇具有深厚宗教底蕴的《金牧场》重新改写为《金草地》,“删掉了原作的结构和情节;保留并在思想上坚持了原有的抒情和独白”,更体现了宗教意绪在张承志小说体式选择方面的主导作用。
但精神上的凝聚,既使张承志的作品具有独树一帜的深度,也使他和他的创作饱受争论和非议,但最令人遗憾的是,自《心灵史》以后,由于追求精神的绝对纯粹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张承志的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越来越趋于狭隘和枯竭,宗教成了绝对甚至是唯一的主题,只在散文上有所突破。因此,影响力也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