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源\民族根,龙腾盛世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89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
  龙的原型是什么?龙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形象与文化涵义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本文我们将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中华龙的奥秘……
  
  一、龙文化的概念
  
  中国龙文化研究第一人庞进先生说:“所谓龙文化,就是有关龙的起源、发展、变衍、传播、文物、民俗、精神蕴涵、现实意义、与其他文化的交融互渗等等的文化。”
  “中国文化中的龙,不是自然属性的动物,而是古代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产物。在龙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所演变成的龙文化和对龙的意识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精神内核的体现,是一种非物质文化。”
  龙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龙文化指的是有关龙这个神物的文化,包括龙的起源、发展、变衍、传播、文物、民俗、精神蕴涵、现实意义、与其他文化的交融互渗,等等。广义龙文化指的是古往今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即中华文化。通常人们讲的龙文化主要指狭义龙文化,但也涉及广义龙文化。
  
  二、龙的原型及其文化起源
  
  从古至今,文人学者对龙文化的起源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可谓是“百家争鸣”。有蛇说、鳄说、猪说、闪电说、龙卷风说、星象说等等几十种说法,现在大家比较倾向于综合说,如《尔雅·翼·释龙》中云:“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远古“龙”的起源,还与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在早期龙文化研究中还不得不提到龙图腾。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也曾出土了依托蚌壳加以堆砌而成的龙虎形象,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具有强烈写实性的最早的龙图腾。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氏一多,他在《伏羲考》中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关于龙图腾形成的说法流派众多,纷繁复杂,篇幅所限,本文仅举“伏羲首创龙图腾”的神话传说。
  穆仁先在《序·周口——中国“神话之都”》中说:伏羲“先后征服了九大部落。伏羲的图腾是蟒蛇,其他部落也都有自己的图腾。伏羲每征服一个部落,便在自己的蟒蛇图腾上添加这个部落图腾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征服,伏羲在蟒蛇图腾上加上了老虎的眼,长鲸的须,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红鲤的鳞,白鲨的尾。于是,一个新的图腾形象产生了。新的图腾叫什么名字呢?是年九月初五,伏羲在召集九大部落首领商讨结盟大事时,忽然乌云四合,天空划过一道闪电,那耀眼的闪光极像新的图腾,紧接着传来‘轰隆隆’一阵巨响。伏羲顿有所悟,他就把新图腾定名为‘龙。”
  在古典文献中也有很多关于龙的记载,并且后代人们崇拜的人文始祖,也多与龙神交融在一起,得到多个民族的尊重和认可,形成早期龙文化的思想基础。
  甘肃有一首《盘古龙》的歌谣流传:“盘古龙,盘古龙,尸身变成万座峰,血流成河汇成海,毛发长成千亩林。双眼睛,亮晶晶,飞向天空照万民。”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创世主的形象。人们把这样开天辟地而又顶天立地的形象赋予龙,是对龙推崇至极的表现。
  被尊为人祖的伏羲、女娲,是人龙结合的形象。《路史·后纪一》注引《宝椟》说:“帝女游于华胥之渊,感蛇(龙)而孕,十三年生庖牺。”《诗含神雾》说:“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密牺。”将伏羲说成是雷神的儿子,是其母亲华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泽留下的“大迹”而孕生的。庖牺、密牺即伏羲太吴,其母族是华胥族,其父族是龙族。
  作为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轩辕氏有“龙祖”之称,炎帝神农氏也被誉为“龙子”或“龙的化身”。《帝王世纪》曰:“黄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野,感附宝而生黄帝于寿丘。龙颜,有圣德。”《帝王世纪》曰:“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据此,可判断炎帝是一个“龙种”或“准龙种”。
  
  三、龙文化的发展与嬗变
  
  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表征,它不仅在华夏文明初期就已出现,也贯穿中华文明发展的悠久进程。它以兼容并蓄的胸怀吸收了中外文化,建立起复合多元的文化体系,丰富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从官方与民间这两条线索来依次梳理。
  龙与王权的结合,最早可以上溯到传说时期,伏羲、炎帝、黄帝、唐尧、夏禹等远古帝王都有龙之比、龙之名、龙之誉。上文已析,在此不作赘述。
  龙与现实皇权的结合,始于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王政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一使者赶往咸阳,路经华山脚下,有人奉璧留言,称“今年祖龙死”。其璧原是秦始皇八年前南巡时的沉江祭神之璧,而“祖龙”,显然指的是秦始皇,因为“祖”是“始”的意思,“龙”乃“人君之象”。接下来,在汉高祖刘邦取代秦始皇的时候,出现了“真龙天子”的神话。从此,大凡想做帝王的人,都效法刘邦这位“开国皇帝”,编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帝王龙”神话。元、明、清时,龙正式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垄断,帝王贵胄戴龙冠,穿龙袍,坐龙椅,乘龙辇,皇宫上下处处可寻龙的踪影。
  作为民间文化,龙文化至少传承、发展了八千年,甚至一万年。一代一代的中国人通过祭龙、塑龙、刻龙、唱龙、舞龙、赛龙、生肖龙等民俗形式,传承、发展、丰富龙文化,这些民俗样式从古代到今天,一直在流行,从未中断。龙的观念已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龙文化具有广泛深厚的民间性,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间极为丰富的龙文化。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与龙有关的节日与民俗更是举不胜举。云南瑶族在正月初五过龙头节,备祭品祭祀龙王。贵州侗族在二月初二这一天要接龙,这一天全寨人要杀掉一条牛,每户分一块牛肉,名为“吃龙肉”,吃肉时要唱五龙归位的酒歌,最后要将牛角埋于地下。我国各民族与龙有关的节日及风俗各有不同,各有特色,但又都是建立在上古时的龙能施水布雨、能福祸人间这一概念之上的,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中的同一性,个性中的共性。
  中华龙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嬗变成了官方龙、民间龙,还渗入宗教和儒家学说,形成“儒教龙”“道教龙”“佛教龙”。在中华龙文化中,三教之龙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融、整合,形成一种异常复杂、博大深厚的龙文化。
  昂首挺胸、瞠目振鳞的龙也走进了浩瀚的文学世界。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楚国著名诗人屈原也有《天问》涉“龙”神话中的龙还 进了小说。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传书》。清代以神魔为角色的小说急剧衰落,龙遭到冷落,只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十余篇与龙有关。
  此外,龙文化对中国的戏曲艺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戏曲中,直接以龙为角色、以龙的故事为情节的并不多,但以龙为名的戏目却不少,如《锁五龙》、《困龙床》、《龙虎斗》、《打龙袍》、《双龙会》、《龙凤呈祥》、《游龙戏凤》等。
  上面列举的资料,只不过是从典籍文化和民间文化综杂交融的花圃中信手摘来的几束,但它们却证实了龙文化在我国浩如烟海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辐射和渗透的深度和广度。龙,已成为全民共赏的文化象征。
  
  四、龙文化的精神内涵及现代意义
  
  龙文化在华夏先祖对龙图腾的深深崇拜和认同中衍生,它深入人心,为每一个华夏子孙所认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历经千年形成的龙文化及由此产生的“龙的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研究其精神内涵,对了解与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庞进先生将中华龙文化的精神内涵的概括为八个字:容合,福生,谐天,奋进。同时,龙文化也反映出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幸福、吉祥、长寿的文化心理。龙是中国民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的人文生物,是中国人的最高吉祥物。
  龙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也是其标志文化;既被官方尊崇,也为民间喜爱;既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时尚文化;既是华夏儿女心心相系的精神纽带,也是神州大地厚重的物质文明⑧。龙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对国人,它可以致和美,对世界,它可以开太平。
  我们要发扬龙文化中的积极品质,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龙文化不仅理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发扬,更需要这种精神与品质被全世界人民所认同。这是让我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载体。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庞进,呼风唤雨八千年——中国龙文化探秘[M],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
其他文献
1954年,美国现代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凭借小说《老人与海》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该小说创作于1952年,篇幅不长,原文两万多字,以干净利落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简单而离奇的故事。  自该小说发表以来,对其评论研究的文章不计其数。经过研究发现,多数文章集中于对老人“硬汉”形象的分析,同时也有一部分分析了老人的孤独状态。随着生态批评的兴起,许多文章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老人与海》进行解读,但是对
期刊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北依祁连山支脉大坂山,南临湟水河,东接甘肃省,西望青海湖,全县总面积3424平方米。气候北部寒冷,南部温和。县境内无湖泊,有大小天然河流8条,均属黄河流域、湟水水系。在这片洒满阳光的金土地上,居住着土、藏、汉、回、蒙古等民族,其中土族约占总人口的17%。由于互助土族青年妇女崇尚穿“七彩花袖衫”服饰,又为
期刊
法国人奥立弗·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作为“二战”前后的作曲家,对二十世纪音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以试验新的作曲技法为导向,创造性地使用节奏,创新性地应用有限移位调式、增减时值,使用鸟歌等音乐素材,使得现代音乐出现了新的色彩,新的声音。  作为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梅西安一生音乐的创作题材主要涉及到宗教、爱情和大自然三个方面。他从1930年起就担任巴黎三一教堂
期刊
为活跃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慰问建设新农村的广大农民,并通过文艺的形式向他们渗透文化教育,从中央到地方,每年的春节前后,都会组织送戏下乡活动。经济较发达地区、文化较繁荣地区,送戏下乡的活动还会常年贯穿,成为当地推动群众文艺的制度性活动。“送戏下乡”一般由各级政府的文化部门来主持完成。  从改革开放后多年的送戏下乡的实践来看,中央和省级的活动常由专业演职人员担当,由于演出资源丰富、演出队伍优秀,所以常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仁义道德”竟成了一句骂人的话。这种独特的骂人方式在文革时最流行,在秦朝焚坑时最恶毒,在韩非子口中最有理。  但这四个字至少在韩非子用过之前是无上的溢美之辞(庄子除外,但并未产生很大影响)且已溢美了很久。有人为之“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有人为之“颠沛造次”,有人为之“赴汤蹈火,死不旋踵”——这简直是抛头颅、洒热血了。他们大约从中体验到了无尽的快乐,好心又热心地想把这种快乐与他
期刊
1921年10月15日,郁达夫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沉沦》正式出版。此书一出,遂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时评价毁誉皆有。郁达夫在《题辞》中回忆道“后来周作人先生,在北京的副刊上写了一篇为我申辩的文章,一般骂我诲淫,骂我造作的文坛壮士,才稍稍收敛了他们的痛骂的雄词”。一部小说集造成如此声势,跟其直白大胆地暴露自我的创作方法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作品对青年人在特殊时代经受的苦闷心理的赤裸剖析,更是触碰到了中国传
期刊
未来的一切竞争,其落脚点都归结于文化实力的竞争。文化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文化不仅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而文化馆、站又是农村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其建设、巩固与发展直接关系并影响着我国整个文化事业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速度与发展成就。  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文化馆、站
期刊
[摘要]本文从企业合理避税的界定、特征及存在的意义出发,对企业合理避税的方式、操作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使企业选择策略,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筹划和安排,取得节约税收成本的税收收益,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合理避税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然而较重的税收负担却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规模,因
期刊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宋瓷不论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臻于成熟的时代。宋瓷在充分达到实用的功利目的的同时,又是文人尚玉精神在瓷器制作上的反映。“天工与清新”是宋瓷的审美特质,主要表现为:大巧若拙的纹饰、含蓄意象的色彩和冰肌玉骨的质感。  苏东坡有诗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此语指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天工与清新”——“天工”者,自然而然,即不有意求工而合于天造;“清新”者,清
期刊
邓析的思想和行为在春秋法家中是最为激进的。他与执政者关于法律的斗争,也有些类似于西方的法权之路。他的思想行为在几乎没有发挥作用时便遭到扼杀,他也为此而付出生命。邓析法律实践的失败是由中国古代特殊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邓析的实践表明德治与法治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控制原则,这对于我们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进行社会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前言    就笔者所掌握的研究情况看,最早从政治法律方面评论邓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