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就十分必要。那么,怎样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呢?
一 巧用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阅读教学更无普遍适应的模式常规。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起导向、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想以最少的时间获最大的效益,笔者认为应该“三点互击”。“三点”指重点、难点、疑点。因为三点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文化信息,可供发挥的余地甚广,由此可自由驰骋,上下古今。
1、突出重点
对文本的重点出重拳,用重力,聚众智。如《荷塘月色》“语言技巧”是学习重点,作者乃散文大师,运用语言得心应手,透彻玲珑,看似字斟句酌,却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仿佛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学生研习文本可知,一是比喻,二是通感,三是叠词。如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又会有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形容或“袅娜”或“羞涩”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素淡朦胧的月光下,荷花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茂密的荷叶如深窘的蓝天,稀疏点缀的荷花寥若晨星,荷花纤尘不染,纯净无暇,仿佛美人出浴,雅致清新,光洁素净,其情真,其意深,其境美,其词丽,令人遐思无穷,浮想联翩。
2、直击难点
难点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难,阅读中更易见出个性,“诗无达诂”,“阅读,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俄国作家鲁巴金语),对课文难点的解读,易采取“见仁见智”的辨析,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抒发胸臆,评头论足,激情共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真理越辩越明,难点越辩越清,还如《荷塘月色》,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初读此句,“黑影如鬼”,令人毛骨悚然,作者为何又用一个并不美好的喻体“鬼”呢?学生感悟、辨析:
甲:因为鬼一般在晚上出现,模糊不清,如黑影般影影绰绰,捉摸不定。
乙:鬼只是人们心中的影像,究竟什么样的谁都没见过,写人难,写鬼易,也许是灌木的参差不齐,“峭楞楞”的形体可恶,所以才有“鬼”作比喻。
丙:“峭楞楞如鬼一般”读起来心理恐惧,其实这句话的妙处就在于如实地传达出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一一寂寞、孤独、凄冷,淡淡的哀愁蕴含其中。
3、撞击疑点
造成可疑之点的因素很多,或是文本本身的隐晦艰涩,或是传统解说的已成定论,或是专家学者的个人识见。直面文本,在疑点处生疑,“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尚可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如《杜鹃枝上杜鹃啼》,有人就抛出这样一个观点:问题给人的是惆怅之感呢,还是欣喜之感?所给答案为后者,但仔细揣摩,结论似乎并非如此简单。学生辨析如下:
甲:感觉是个体生命独有的。见花落泪,宠辱不惊,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不一样。杜鹃鸟在繁花似锦的杜鹃枝上鸣啼,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感觉的话,不同心境时,体验自会迥异,高兴时见河水哗哗流淌,好像是在欢笑。悲哀时,闻哔哗流动的水声,好像是在哭泣,这里很难界定是“惆怅”还是“欣喜”。
乙:这是“移情”,人的主观感情投射到某种外物上,有外显的情感标示内心发展的轨迹。联系上一句话:“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初春的季节,春走了,杜鹃苦苦悲啼,也留春不驻,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春”象征着生命,美好,生机,美好的东西流逝,人们总禁不住悲哀、怜悯,这里传达出的正是“惆怅之感”。
丙:乙讲得有道理。花开花落,云舒云卷,虽然是自然现象,但由于什么心理和死亡定势的惯性作用,加之长期的文化积淀二最终形成的文化传承,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大脑里,如杜鹃,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几乎是“悲哀”的代名词了,早已成为一种“杜鹃情节”,更何况在春去之时,恋春之情伤春之景可触目可惊心,因而哀伤之思、惆怅之感就会相伴而生。
二 营造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传统的阅读课上,教师喜欢喋喋不休的讲述课文背景、介绍作者、分析课文等等,把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一节课学生没多少时间阅读。其实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才能积极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三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
我们知道,任何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都是不完全等同于作文原来的意义,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个哈姆雷特”。而人们又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独特的情感、理解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例如:学生读了屈原,就会感到自己的势利,读了李白,就会感到自己的狭隘。这种对“卑微、势利、狭隘”的自责心理,就会与文本中屈原、陶渊明、李白的“高尚”、“淡泊”、“豁达”对话产生“反观”效应。学生在文本中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没的语言窥见了美的心灵世界。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比“昨天”更智慧、更善良、更宽容,变得比“昨天”更复杂也更单纯,更充满也更天真。
总之,只要在教学中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学生会在乎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一 巧用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阅读教学更无普遍适应的模式常规。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起导向、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想以最少的时间获最大的效益,笔者认为应该“三点互击”。“三点”指重点、难点、疑点。因为三点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文化信息,可供发挥的余地甚广,由此可自由驰骋,上下古今。
1、突出重点
对文本的重点出重拳,用重力,聚众智。如《荷塘月色》“语言技巧”是学习重点,作者乃散文大师,运用语言得心应手,透彻玲珑,看似字斟句酌,却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仿佛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学生研习文本可知,一是比喻,二是通感,三是叠词。如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又会有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形容或“袅娜”或“羞涩”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素淡朦胧的月光下,荷花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茂密的荷叶如深窘的蓝天,稀疏点缀的荷花寥若晨星,荷花纤尘不染,纯净无暇,仿佛美人出浴,雅致清新,光洁素净,其情真,其意深,其境美,其词丽,令人遐思无穷,浮想联翩。
2、直击难点
难点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难,阅读中更易见出个性,“诗无达诂”,“阅读,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俄国作家鲁巴金语),对课文难点的解读,易采取“见仁见智”的辨析,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抒发胸臆,评头论足,激情共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真理越辩越明,难点越辩越清,还如《荷塘月色》,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初读此句,“黑影如鬼”,令人毛骨悚然,作者为何又用一个并不美好的喻体“鬼”呢?学生感悟、辨析:
甲:因为鬼一般在晚上出现,模糊不清,如黑影般影影绰绰,捉摸不定。
乙:鬼只是人们心中的影像,究竟什么样的谁都没见过,写人难,写鬼易,也许是灌木的参差不齐,“峭楞楞”的形体可恶,所以才有“鬼”作比喻。
丙:“峭楞楞如鬼一般”读起来心理恐惧,其实这句话的妙处就在于如实地传达出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一一寂寞、孤独、凄冷,淡淡的哀愁蕴含其中。
3、撞击疑点
造成可疑之点的因素很多,或是文本本身的隐晦艰涩,或是传统解说的已成定论,或是专家学者的个人识见。直面文本,在疑点处生疑,“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尚可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如《杜鹃枝上杜鹃啼》,有人就抛出这样一个观点:问题给人的是惆怅之感呢,还是欣喜之感?所给答案为后者,但仔细揣摩,结论似乎并非如此简单。学生辨析如下:
甲:感觉是个体生命独有的。见花落泪,宠辱不惊,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不一样。杜鹃鸟在繁花似锦的杜鹃枝上鸣啼,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感觉的话,不同心境时,体验自会迥异,高兴时见河水哗哗流淌,好像是在欢笑。悲哀时,闻哔哗流动的水声,好像是在哭泣,这里很难界定是“惆怅”还是“欣喜”。
乙:这是“移情”,人的主观感情投射到某种外物上,有外显的情感标示内心发展的轨迹。联系上一句话:“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初春的季节,春走了,杜鹃苦苦悲啼,也留春不驻,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春”象征着生命,美好,生机,美好的东西流逝,人们总禁不住悲哀、怜悯,这里传达出的正是“惆怅之感”。
丙:乙讲得有道理。花开花落,云舒云卷,虽然是自然现象,但由于什么心理和死亡定势的惯性作用,加之长期的文化积淀二最终形成的文化传承,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大脑里,如杜鹃,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几乎是“悲哀”的代名词了,早已成为一种“杜鹃情节”,更何况在春去之时,恋春之情伤春之景可触目可惊心,因而哀伤之思、惆怅之感就会相伴而生。
二 营造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传统的阅读课上,教师喜欢喋喋不休的讲述课文背景、介绍作者、分析课文等等,把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一节课学生没多少时间阅读。其实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才能积极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三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
我们知道,任何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都是不完全等同于作文原来的意义,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个哈姆雷特”。而人们又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独特的情感、理解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例如:学生读了屈原,就会感到自己的势利,读了李白,就会感到自己的狭隘。这种对“卑微、势利、狭隘”的自责心理,就会与文本中屈原、陶渊明、李白的“高尚”、“淡泊”、“豁达”对话产生“反观”效应。学生在文本中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没的语言窥见了美的心灵世界。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比“昨天”更智慧、更善良、更宽容,变得比“昨天”更复杂也更单纯,更充满也更天真。
总之,只要在教学中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学生会在乎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