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所著《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的副标题是“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其中关键词“爱学习”和“天使”很明确地指出了培养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许多的场合我们都能听到类似的提法,但回顾这十多年课程改革成效,有许多地方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这与我们教师的一些育人的理念是分不开的。读了美国的雷夫·艾斯奎斯所著这一书后,觉得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雷夫:“以信任取代恐惧”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常常会交流:“某位老师管班能力强,学生特别怕他;某位老师管班不行,学生上课都不怕他……”似乎学生对老师是否敬畏成为评价老师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产生这样的偏向评价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老师面对大班化教学的情况下,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教学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下,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从而“服从”老师的教导被认为是“有效”管理学生的捷径。然而这种手段管理出来的学生一旦改变环境时,便丧失了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意识,原来这位老师在学生身上所下的工夫就白费,甚至是负效。
雷夫认为:“以信任为基础、毫不恐惧的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绝佳场所。”如何在不诉诸恐惧手段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循规蹈矩,雷夫的做法为我们带来了启示:当学生丽莎没交家庭作业并说真的做过时,雷夫轻声、微笑地说相信她已经把作业做好了,但同时提出一个大问题:找不到作业是因为丽莎乱放东西,并指导她如何学会整理资料夹。结局是,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丽莎再也不曾忘记带作业了。信任加引导,创造了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
雷夫:“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程式就是品德发展的“他律—自律—自觉—自为”程式。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因此,在强调“以信任取代恐惧”的同时,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纪律来实现“他律”。
雷夫认为:“纪律必须合乎逻辑,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老师必须维持教室里的秩序,但千万别忘记纪律的基本真理: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惩罚必须和‘罪行’相称,只要孩子们看见你赏罚不公,你就失去人心了。”在我们教学工作中,有个别老师对纪律的把握是“即兴创作”,很多时候是根据自己的心态变化随意确定对违纪学生的教育方式,缺少逻辑与理智。有一回自己刚下课还没走出教室门,只见教室后门有几位学生一下课就围上一位学生,并要挥拳打,我马上过去制止。后来询问得知,因为上一节课的任课老师因为学生课堂纪律不好,有一位特别调皮的学生把这位老师惹火了,下课时全体学生不能下课,以致那几位学生“义愤填膺”,迫不及待地要找这位学生出气。这样的“惩罚”显然是不合逻辑,不能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泰戈尔曾说,“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因此,只有合乎逻辑的纪律,才能引导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自觉、自为发展。
关于“意志力”培养的载体
第56号教室的学生被称为“霍伯特的小小莎士比亚们”。得到这一称号,孩子们要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而身为教师的雷夫也必须牺牲数千小时的个人时间。当别人纷纷质疑他的精神状态时,雷夫能确定的是:“我找不到其他计划能把所有想教给孩子们的事情全部教给他们。”在雷夫看来,他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出”计划,能实现“把所有想教给孩子们的事情全部教给他们”的目标。这不仅是培养教师意志力的载体,更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有效载体。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进行各项计划和学习,还会制作、表演一出完整的莎剧。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将克服挑战、解决问题、尝试冒险。他们将探索剧中的各个主题,并将它们应用在自己的人生当中。他们将分析、研究、拆解、建构一出戏剧,而他们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观点,也将自此改变。雷夫认为:“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上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了使每一个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雷夫利用戏剧这一载体,利用其中元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力及各项能力的培养,而且时间跨度长,这教育的效果无疑比短时间孤立地进行某项活动、枯燥的说教要更突出。霍伯特的小小莎士比亚们的演出象征着第56号教室永不止息的循环:“工作、娱乐,追求卓越。”这不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学生所追求的吗?
雷夫的教学实践正是德育心理学中“德性内生”“品德自我建构”的很好演绎。一位教师,应懂得为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找到一个持续的、有效的载体。相信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只要能如雷夫一般,从细微处入手,从平凡处入手,为一间教室创造无限的容量,那奇迹也将随之出现,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心小学)
雷夫:“以信任取代恐惧”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常常会交流:“某位老师管班能力强,学生特别怕他;某位老师管班不行,学生上课都不怕他……”似乎学生对老师是否敬畏成为评价老师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产生这样的偏向评价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老师面对大班化教学的情况下,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教学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下,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从而“服从”老师的教导被认为是“有效”管理学生的捷径。然而这种手段管理出来的学生一旦改变环境时,便丧失了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意识,原来这位老师在学生身上所下的工夫就白费,甚至是负效。
雷夫认为:“以信任为基础、毫不恐惧的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绝佳场所。”如何在不诉诸恐惧手段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循规蹈矩,雷夫的做法为我们带来了启示:当学生丽莎没交家庭作业并说真的做过时,雷夫轻声、微笑地说相信她已经把作业做好了,但同时提出一个大问题:找不到作业是因为丽莎乱放东西,并指导她如何学会整理资料夹。结局是,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丽莎再也不曾忘记带作业了。信任加引导,创造了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
雷夫:“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程式就是品德发展的“他律—自律—自觉—自为”程式。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因此,在强调“以信任取代恐惧”的同时,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纪律来实现“他律”。
雷夫认为:“纪律必须合乎逻辑,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老师必须维持教室里的秩序,但千万别忘记纪律的基本真理: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惩罚必须和‘罪行’相称,只要孩子们看见你赏罚不公,你就失去人心了。”在我们教学工作中,有个别老师对纪律的把握是“即兴创作”,很多时候是根据自己的心态变化随意确定对违纪学生的教育方式,缺少逻辑与理智。有一回自己刚下课还没走出教室门,只见教室后门有几位学生一下课就围上一位学生,并要挥拳打,我马上过去制止。后来询问得知,因为上一节课的任课老师因为学生课堂纪律不好,有一位特别调皮的学生把这位老师惹火了,下课时全体学生不能下课,以致那几位学生“义愤填膺”,迫不及待地要找这位学生出气。这样的“惩罚”显然是不合逻辑,不能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泰戈尔曾说,“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因此,只有合乎逻辑的纪律,才能引导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自觉、自为发展。
关于“意志力”培养的载体
第56号教室的学生被称为“霍伯特的小小莎士比亚们”。得到这一称号,孩子们要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而身为教师的雷夫也必须牺牲数千小时的个人时间。当别人纷纷质疑他的精神状态时,雷夫能确定的是:“我找不到其他计划能把所有想教给孩子们的事情全部教给他们。”在雷夫看来,他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出”计划,能实现“把所有想教给孩子们的事情全部教给他们”的目标。这不仅是培养教师意志力的载体,更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有效载体。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进行各项计划和学习,还会制作、表演一出完整的莎剧。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将克服挑战、解决问题、尝试冒险。他们将探索剧中的各个主题,并将它们应用在自己的人生当中。他们将分析、研究、拆解、建构一出戏剧,而他们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观点,也将自此改变。雷夫认为:“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上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了使每一个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雷夫利用戏剧这一载体,利用其中元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力及各项能力的培养,而且时间跨度长,这教育的效果无疑比短时间孤立地进行某项活动、枯燥的说教要更突出。霍伯特的小小莎士比亚们的演出象征着第56号教室永不止息的循环:“工作、娱乐,追求卓越。”这不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学生所追求的吗?
雷夫的教学实践正是德育心理学中“德性内生”“品德自我建构”的很好演绎。一位教师,应懂得为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找到一个持续的、有效的载体。相信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只要能如雷夫一般,从细微处入手,从平凡处入手,为一间教室创造无限的容量,那奇迹也将随之出现,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