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功能障碍35例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胃肠功能障碍患者70例,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都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0.5%,对照组显效率为6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詞】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功能障碍;Marshall评分
  【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61—02
  调查显示,我国胃肠功能障碍占到消化道疾病的近1/3。中医认为人体后天营养的充足与否,主要取决于胃肠的共同作用,所以概括胃肠为人的“后天之本”,肠道气滞证及腑气不通证较为多见[1]。在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需要进行化瘀通腑、促进胃排空、调节胃肠激素分泌[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2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肠功能障碍患者70例,入选标准:符合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腹胀、肠蠕动减弱等;符合中医证类诊断标准;无严重并发症与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8岁~78岁,平均48.51±3.21岁;病程3天~6个月,平均2.45±0.45月。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汤治疗,组方:生大黄20g、生甘草10g、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砂仁10g、陈皮10g,水煎200ml,每天早上与晚上口服。两组的疗程都为7天。
  1.3 疗效评价
  痊愈: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显效: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明显改善,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有效: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有所好转,可轻微工作与生活;无效:胃肠功能障碍主要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不能单独工作与生活[3]。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情况,采用Marshall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治疗后经过观察,治疗组显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率为68.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Marshall评分对比
  经过观察,两组治疗前Marshall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胃肠道功能障碍可分为功能性小肠绝对减少型、肠实质弥漫损伤型和以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到目前,对胃肠功能障碍的认知尚不完全,发病机制还不太明确。病理生理主要表现在胃肠黏膜屏障的损坏、胃肠动力障碍、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等。
  在祖国医学中,对于胃肠功能障碍有很多认知,也建立了通里攻下理论和古方大承气理论,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其中主要药物为大黄与生甘草,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其他成分如人参、白术,对胃肠各部位肌节主要表现为兴奋效应;陈皮、砂仁对胃各部位肌节主要表现为抑制效应,茯苓对水杨酸钠诱导的胃黏膜慢性损伤有较好的拮抗作用[4]。本文治疗组显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率为68.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相关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彤,林希平,黄献文.大黄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J].广西医学,2004,26(9):67-68.
  [2] Feid R,Abratt R,Graziano S,et al.Pretreatment rdinimal staging and prognostic factors for non small lung cancer:a Cancer and Leukemia Group B Study[J].Lung Cancer,2007,11(3):570-571.
  [3] 薛筷明,余丹凤.大承气汤加味治疗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38例-附西药治疗38例对照[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74):287-287.
  [4] 周荣斌,张志忠,朱继红,等.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9,8(4):317-320.
其他文献
【关键词】四关穴 TDP 面肌痉挛  【中图分类号】R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56—01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为特点的疾病,属中医学的“面风”、“筋惕肉动”等范畴,临床较为常见。本病病程长短不一,严重时常影响工作和学习。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四关穴结合TDP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57—02  肿瘤在中医中属“积聚”范畴,中医学认为恶性肿瘤为人体正气虚损后,外邪乘虚而入,导致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出现气滞血瘀、痰湿结聚、热毒内蕴等病理变化,日久而成积块。而中医的辨证论治则是一个收敛过程,即不断调整身体脏腑阴阳气血平衡,使带病机体逐渐向平衡状态差异缩减方向进行的过程。  经收集调查发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讨论肝气郁结或肝郁化火等在妇科疾病当中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疏肝解郁等木郁达之方法治疗妇科相关疾病。结果:临床运用过程中医师辩证准确,用药精准,治疗得当,疾病痊愈。结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等导致的妇科疾病,通过临床观察,可以使用“木郁达之”的治疗方法使得疾病得到缓解并痊愈。  【关键词】木郁达之;妇科应用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48—02  消化性溃疡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消化病中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甚明确。目前大多学者认为是保护因子和损害因子失调所致,此病病程长,复发率高,难以彻底治愈,严重者可发展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和胃癌。笔者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用自拟黄氏消溃汤配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188例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和比较中药辨证施治附加针灸治疗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配到三个组,每组100人,其中A组:仅接受针灸治疗,B组:仅接受中药辩证治疗,C组:中药辨证施治附加针灸治疗。结果:中药辨证疗法附加针灸疗法治愈例数为85,好转例数为13,无效例数为2,仅接受针灸治疗的例数分别为70,22,8,单纯中药疗法的例数分别为71,20,9,中药辨证疗法附加针灸疗法相对于其他两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65—01  肾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博采诸家之长,广泛吸取现代药理研究之精华,在清热利湿法无效的情况下,应用补肾升降汤治疗肾结石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平均38岁;病程最长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67—01  寒邪直中厥阴,此类病例虽少,但在门诊中亦能遇到。我在翻阅我院已故金西林老中医临床医案时,发现有这方面记载,特供大家参考。病因病机为房事受寒以致直中厥阴经,经脉阻滞,气血不通。临床表现见带脉穴向会阴部吊筋疼痛,形寒、面色无华,患者常因腹痛而呈背屈,双手捧腹之痛苦状。  方药:天台乌药散加减: 
期刊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清热祛瘀汤;临床观察;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56—01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以下腹部坠胀、疼痛、腰底部酸痛,于劳累、性交后月经期加重为主要表现。病情顽固,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几年来此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单一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疗效。在临床工作中,我们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65—02  《内经》“治未病”思想作为超越时代的医学思想,至今仍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医疗实践,并给现代医学的发展以新的启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强调“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将“治未病”的医生称为圣人,认为“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为时己晚。指出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性。  “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
期刊
【摘 要】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后血脂水平及其他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150例经冠脉造影明确为冠心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瑞舒伐他汀组76例,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mg,阿托伐他汀组74例,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片10mg,疗程6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肝肾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