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真实、有效才是课堂教学最本质的要求。科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科学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在关注学生动手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科学课堂; 有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74-001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在关注学生动手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下面,我结合当下探究活动中的一些典型现象,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以探究常规为前提,营造真正的民主氛围,让科学思维活而不散
在《小车的运动》一课中,教师通过一个篮球比赛的游戏导入“规则”的认识,为下面的控制变量实验探究作铺垫。当所有的实验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非常激动、兴趣高涨,还没有听清楚实验要求就七手八脚的忙开了。当进行第一次汇报交流时,教师喊停了好几次,实验才有所停止。但当学生交流发言时,很少有人认真倾听,都沉浸在自己的实验当中。上课的是一位年轻教师,可能考虑到公开课的特质,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制止,也没有严厉的批评。而是把探究任务再强调了一遍后,就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探究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创设一个宽容民主的环境,但这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宽容有度才能产生真正的教育效果,教师不能一味地随从学生的要求,四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较低,还需要老师的引导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探究。在案例中,加上教师缺乏相应的经验,学生自身生理与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较低、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这就使得课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堂“乱”了,纪律“差”了,学生“坐不住”了,老师“控不了”了。
探究学习需要一个民主的环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调节和引导,让学生明确探究常规,才能保证探究学习的正确方向。探究是儿童的一种本能,但是小学生的探究多是随兴所致,计划性不强。只有构建良好的探究常规,才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思考。
目前,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现实情况之一就是“大班额”,在案例2中的班级学生数就达到68人,这68人的科学素养、学习习惯良莠不齐,当教师要及时地对探究进行指导时,“叫停”就成了一种必要的调控手段,教师示意“停下来”时,学生必须做到停止讨论、交流,不再去碰触实验器材,并且形成习惯。本课中老师“叫停”时,可以请组长把实验材料放到实验桌中间(学生不易碰触到的地方),或者,用盒子把实验器材罩起来,以减少实验材料对后续学习的干扰。
二、以充分的时间为保障,构建有效的探究活动,让科学思维主动、深入
《使沉入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中,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出示了探究步骤,学生依据步骤进行探究。在一段时间后,教师喊停,有几个小组实验探究并没有完成,但教师示意他们停下实验,先倾听其他小组的实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这几组学生心不在焉,并时不时地去摆弄一下材料。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们一般的老师都会在各小组之中来回巡视。因为各小组的能力有差别,造成结果、所需时间都不一样。有的小组能力强,认知水平高,探究活动开展的顺利,探究速度也快。有的小组能力弱,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探究所花时间较长,完成的较慢,甚至根本就无法完成探究活动。但课堂时间有限,特别是公开课中,老师面对一些能力差的小组特别着急,恨不得自己动手代为操办。在案例3中教师看到了有几组已经完成,索性不顾其他小组把探究活动来个紧急刹车,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在一节课内,教师要尽量压缩自己的活动时间,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更充分地探究,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学生们要有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要留出因错误而耽误的时间,要有时间做沉思默想,还要有时间来开展相互讨论。
三、以有效倾听为载体,生成智慧的课堂,让科学思维碰撞闪光
在《物体改变形状以后》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验发现有些物体在受力以后会改变形状,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而这种性质就叫弹性。为了唤起学生对弹性的原有认知,教师又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学生积极动脑,发言热烈。其中有一名学生回答木头,学生欲言又止时,教师愣了一下,没有继续追问学生的想法,而是评价:尊重你的看法。课后,听课老师特地提问了该学生,为什么认为木头也有弹性。他谈到他小时候在河边看到的船的跳板、在电视里看到的跳马的踏脚板等。
乍一听,这是一个民主的课堂,对于问题,学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并能获得老师的尊重。可仔细思考,这种尊重是教师从心底对学生的尊重吗?或者只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技巧?倾听别人发言与自己发表意见同样重要,它可以使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吸取他人的教训,它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但活动只是探究的外在形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才是探究的内隐目标。没有经过思维活动的探究是无效的,只有做到思维与探究同行,探究才是真正的科学探究。
关键词:科学课堂; 有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74-001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在关注学生动手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下面,我结合当下探究活动中的一些典型现象,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以探究常规为前提,营造真正的民主氛围,让科学思维活而不散
在《小车的运动》一课中,教师通过一个篮球比赛的游戏导入“规则”的认识,为下面的控制变量实验探究作铺垫。当所有的实验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非常激动、兴趣高涨,还没有听清楚实验要求就七手八脚的忙开了。当进行第一次汇报交流时,教师喊停了好几次,实验才有所停止。但当学生交流发言时,很少有人认真倾听,都沉浸在自己的实验当中。上课的是一位年轻教师,可能考虑到公开课的特质,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制止,也没有严厉的批评。而是把探究任务再强调了一遍后,就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探究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创设一个宽容民主的环境,但这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宽容有度才能产生真正的教育效果,教师不能一味地随从学生的要求,四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较低,还需要老师的引导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探究。在案例中,加上教师缺乏相应的经验,学生自身生理与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较低、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这就使得课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堂“乱”了,纪律“差”了,学生“坐不住”了,老师“控不了”了。
探究学习需要一个民主的环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调节和引导,让学生明确探究常规,才能保证探究学习的正确方向。探究是儿童的一种本能,但是小学生的探究多是随兴所致,计划性不强。只有构建良好的探究常规,才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思考。
目前,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现实情况之一就是“大班额”,在案例2中的班级学生数就达到68人,这68人的科学素养、学习习惯良莠不齐,当教师要及时地对探究进行指导时,“叫停”就成了一种必要的调控手段,教师示意“停下来”时,学生必须做到停止讨论、交流,不再去碰触实验器材,并且形成习惯。本课中老师“叫停”时,可以请组长把实验材料放到实验桌中间(学生不易碰触到的地方),或者,用盒子把实验器材罩起来,以减少实验材料对后续学习的干扰。
二、以充分的时间为保障,构建有效的探究活动,让科学思维主动、深入
《使沉入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中,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出示了探究步骤,学生依据步骤进行探究。在一段时间后,教师喊停,有几个小组实验探究并没有完成,但教师示意他们停下实验,先倾听其他小组的实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这几组学生心不在焉,并时不时地去摆弄一下材料。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们一般的老师都会在各小组之中来回巡视。因为各小组的能力有差别,造成结果、所需时间都不一样。有的小组能力强,认知水平高,探究活动开展的顺利,探究速度也快。有的小组能力弱,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探究所花时间较长,完成的较慢,甚至根本就无法完成探究活动。但课堂时间有限,特别是公开课中,老师面对一些能力差的小组特别着急,恨不得自己动手代为操办。在案例3中教师看到了有几组已经完成,索性不顾其他小组把探究活动来个紧急刹车,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在一节课内,教师要尽量压缩自己的活动时间,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更充分地探究,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学生们要有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要留出因错误而耽误的时间,要有时间做沉思默想,还要有时间来开展相互讨论。
三、以有效倾听为载体,生成智慧的课堂,让科学思维碰撞闪光
在《物体改变形状以后》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验发现有些物体在受力以后会改变形状,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而这种性质就叫弹性。为了唤起学生对弹性的原有认知,教师又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学生积极动脑,发言热烈。其中有一名学生回答木头,学生欲言又止时,教师愣了一下,没有继续追问学生的想法,而是评价:尊重你的看法。课后,听课老师特地提问了该学生,为什么认为木头也有弹性。他谈到他小时候在河边看到的船的跳板、在电视里看到的跳马的踏脚板等。
乍一听,这是一个民主的课堂,对于问题,学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并能获得老师的尊重。可仔细思考,这种尊重是教师从心底对学生的尊重吗?或者只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技巧?倾听别人发言与自己发表意见同样重要,它可以使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吸取他人的教训,它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但活动只是探究的外在形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才是探究的内隐目标。没有经过思维活动的探究是无效的,只有做到思维与探究同行,探究才是真正的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