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針对语言文字运用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落实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几点落实对策,主要包括解读语用教学,灵活运用合适的语言教学形式,加强情境教学的开展,及时更新教学模式等,确保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落实,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语文课堂的建设目标,保证学生形成较高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用;语言文字;语文课堂;运用
通过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高效化语文课堂氛围,而且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将语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落实语用教学,顺应新课程体制改革发展趋势。
一、语言文字运用在语文课堂中的落实现状
(一)缺少良好的想象力
生活是激发想象力的源泉和动力,生活阅历丰富可以大大提高想象力的灵动性。实际上,诸多学生的想象力严重缺失,对语用教学的开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比如在《望庐山瀑布》讲解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想象出来的云雾缭绕景象吗?”诸多学生的回答都较不规范,仅仅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物体,而且说的话都是比较平淡无味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提高语用教学水平具有极大的帮助。
(二)语境教学有待创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特别针对语用教学,更要将语言应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就是说,教师要提高对语境教学的重视程度。但是实际上,一些语文教师没有积极培养学生的语境[1],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一些教师由于没有对语境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因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到语用水平的提升。
(三)语言概括和语言描述较为片面和苍白
语言概括方面。在小学关键能力中,概括能力是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一些学生很难找到适宜的概括方法,主要是因为没有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被困在了“原文”之中,概括比较单一、片面。
语言描述方面。语文授课旨在确保学生学习语言并掌握所学语言的运用方法。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是比较苍白无力的。比如在学习《荷花》时,教师要求学生要自己组织语言,将荷花的美好充分表达出来,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进行表达。
二、语言文字运用在语文课堂中的落实对策
(一)解读语用教学
在语用教学中,解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听听,秋的声音》时,可以将解读视为语用教学的重中之重。文章在阐述秋意时,主要对秋天的声音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种声音的描述具有高度的代表性,比如树叶刷刷的声音、田野丰收的声音等。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更好地解读描述的文字,要求学生对树叶声怎样体现出秋意进行深入分析,丰收的声音又有什么深层含义。
(二)灵活运用合适的语言教学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都借助“言外”和“言内”等方式来完成授课工作。具体来说,言外,在教师语言中,既代表字面的意思,也对一些特定的心理倾向进行了表达;而言内,就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挖掘隐藏的含义。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对言内语言和言外语言进行准确辨识,从而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以《掌声》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英子患有残疾,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某次学生热烈的掌声极大地鼓舞了英子,从而使英子渐渐树立起了自信心,而且可以与其他同学密切交流和学习。这篇文章中的掌声大大体现出言外语言表达形式,英子接受了这种鼓励性的语言,不仅做出了积极的响应,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对语言教学形式做出正确选择,使学生对其中的意思进行充分掌握。
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对课文意思进行充分表达。比如:“同学们,你们是否充分了解了文章的含义?”其言外之意就是要让学生加强对语言的运用,对文章意思进行表达。如果学生用“我认为”等词语,让人感觉缺少一定底气。所以教师要运用鼓励性语言告诫学生:“同学们,请你们大胆说出来,不要害怕,相信自己非常重要。”
(三)加强情境教学的开展
情境教学旨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保证学生主动进行语言实践。比如《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我”不小心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由于当时想逃避责任,赶快跑开了,但是事后“我”的内心自责无比,通过给老奶奶送报纸攒钱,进而向老奶奶赔礼道歉。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事情非常常见,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的形式,加强情境的创设[2],引导学生善于换位思考,问学生:“文中的小男孩当时为什么没有立刻道歉呢?”随即又说道:“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基于此,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充分表达出来,确保学生对文中的语言表达进行充分了解,并将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上来,促进语用教学顺利进行。
(四)及时更新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的强大推动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学习语用的热情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针对文章中的语言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描述,确保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稳步提升。
在语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模式,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最为契合的教学方式。以《秋天的雨》为例,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要想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先对课文进行熟读,将自己喜爱的部分背诵下来,感受到秋天所带来的美好和快乐,然后积极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比如“小小演说家”,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秋天的理解,还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觉得秋天的雨怎么样呢?”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此,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落实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准确推敲语言文字,彰显出语言文字的美感,从而将语文课堂教学提升至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吴振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J].汉字文化,2018(19):106-107.
[2]时春杰.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训练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32.
【关键词】语用;语言文字;语文课堂;运用
通过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高效化语文课堂氛围,而且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将语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落实语用教学,顺应新课程体制改革发展趋势。
一、语言文字运用在语文课堂中的落实现状
(一)缺少良好的想象力
生活是激发想象力的源泉和动力,生活阅历丰富可以大大提高想象力的灵动性。实际上,诸多学生的想象力严重缺失,对语用教学的开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比如在《望庐山瀑布》讲解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想象出来的云雾缭绕景象吗?”诸多学生的回答都较不规范,仅仅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物体,而且说的话都是比较平淡无味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提高语用教学水平具有极大的帮助。
(二)语境教学有待创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特别针对语用教学,更要将语言应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就是说,教师要提高对语境教学的重视程度。但是实际上,一些语文教师没有积极培养学生的语境[1],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一些教师由于没有对语境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因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到语用水平的提升。
(三)语言概括和语言描述较为片面和苍白
语言概括方面。在小学关键能力中,概括能力是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一些学生很难找到适宜的概括方法,主要是因为没有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被困在了“原文”之中,概括比较单一、片面。
语言描述方面。语文授课旨在确保学生学习语言并掌握所学语言的运用方法。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是比较苍白无力的。比如在学习《荷花》时,教师要求学生要自己组织语言,将荷花的美好充分表达出来,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进行表达。
二、语言文字运用在语文课堂中的落实对策
(一)解读语用教学
在语用教学中,解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听听,秋的声音》时,可以将解读视为语用教学的重中之重。文章在阐述秋意时,主要对秋天的声音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种声音的描述具有高度的代表性,比如树叶刷刷的声音、田野丰收的声音等。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更好地解读描述的文字,要求学生对树叶声怎样体现出秋意进行深入分析,丰收的声音又有什么深层含义。
(二)灵活运用合适的语言教学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都借助“言外”和“言内”等方式来完成授课工作。具体来说,言外,在教师语言中,既代表字面的意思,也对一些特定的心理倾向进行了表达;而言内,就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挖掘隐藏的含义。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对言内语言和言外语言进行准确辨识,从而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以《掌声》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英子患有残疾,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某次学生热烈的掌声极大地鼓舞了英子,从而使英子渐渐树立起了自信心,而且可以与其他同学密切交流和学习。这篇文章中的掌声大大体现出言外语言表达形式,英子接受了这种鼓励性的语言,不仅做出了积极的响应,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对语言教学形式做出正确选择,使学生对其中的意思进行充分掌握。
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对课文意思进行充分表达。比如:“同学们,你们是否充分了解了文章的含义?”其言外之意就是要让学生加强对语言的运用,对文章意思进行表达。如果学生用“我认为”等词语,让人感觉缺少一定底气。所以教师要运用鼓励性语言告诫学生:“同学们,请你们大胆说出来,不要害怕,相信自己非常重要。”
(三)加强情境教学的开展
情境教学旨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保证学生主动进行语言实践。比如《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我”不小心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由于当时想逃避责任,赶快跑开了,但是事后“我”的内心自责无比,通过给老奶奶送报纸攒钱,进而向老奶奶赔礼道歉。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事情非常常见,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的形式,加强情境的创设[2],引导学生善于换位思考,问学生:“文中的小男孩当时为什么没有立刻道歉呢?”随即又说道:“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基于此,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充分表达出来,确保学生对文中的语言表达进行充分了解,并将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上来,促进语用教学顺利进行。
(四)及时更新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的强大推动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学习语用的热情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针对文章中的语言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描述,确保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稳步提升。
在语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模式,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最为契合的教学方式。以《秋天的雨》为例,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要想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先对课文进行熟读,将自己喜爱的部分背诵下来,感受到秋天所带来的美好和快乐,然后积极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比如“小小演说家”,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秋天的理解,还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觉得秋天的雨怎么样呢?”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此,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落实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准确推敲语言文字,彰显出语言文字的美感,从而将语文课堂教学提升至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吴振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J].汉字文化,2018(19):106-107.
[2]时春杰.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训练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