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而阅读评价则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中职语文阅读评价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信息化教育的背景,提出了应创新性地开展阅读评价的策略探究,让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更符合当下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语文;阅读评价
学习评价是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确定学科课程的具体标准,通过测验、测量等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者形成价值判断的过程。”倾听、交流、阅读、写作,这四方面的能力是中职语文的重要考查内容,每一方面都涉及到了评价的问题。其中,阅读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行为已经在慢慢地发生改变。在信息化背景下,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相结合已然成为中职学生阅读的习惯。因此,对中职语文阅读评价的探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中职语文阅读评价的内涵与特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阅读作为一项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在“吸取”知识层面上十分重要,而教师对阅读行为作出评价,是为学生的学习反馈作充分的准备。
1.阅读评价的内涵
阅读评价是教师与学生对阅读行为与过程作出的判断。目前关于阅读评价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学习评价的概念把这种教学活动定义为:在阅读活动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阅读的过程以及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的结果反馈于教学实践中,起到改进教学、促进学习的作用。
2.阅读评价的特点
第一,综合性。知识、能力、情感,这是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阅读评价涉及到空间的变化与时间上的潜移默化,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主体,阅读过程与结果不尽相同。第二,多元性。一是内容多元,它包括学生对文本的掌握,阅读能力的表现,还关注到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发展和改进、情感与态度。二是主体多元,它除了老师,还应有自我、同学、家长、相关人员的评价。三是方法多元,有口头评价、考试测验、档案记录,还有过程性评价等。第三,开放性。阅读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一套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做出适当的调整,应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各种文化与情感态度。
二、中职语文阅读评价存在的问题
中职语文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中职学校对语文教学的评价与专业课不同,语文作为公共基础科目,没有立竿见影的竞赛成绩,所以学校对语文教学的评价也就不严格了。正因为如此,使阅读评价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评价主体单一。中职阅读课的评价方式大多相似,那就是只有“师评”,而忽视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第二,评价方法单一。很多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通过考试量化,达到阅读评价的目标。第三,评价内容单一。评价只关注书本知识,而脱离了学生的真实感受与生活实际。第四,评价作用弱化。评价标准硬搬照套,纸笔考试几乎是目前阅读唯一的评价方式,而分数作为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作用不大。
三、中职语文阅读评价的策略
正因为阅读评价存在以上种种问题,所以创新中职语文阅读评价方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学习有关阅读评价的知识,不断深化理论知识层面,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评价中做到更科学与客观。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阅读评价从方法和内容方面都可以进行积极的探索。
1.阅读评价实现“个人定制”化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现在流行“个人定制”,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个性化阅读评价”可以做到因人而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内容不同,学生的特点也不同,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数据库。首先,建立阅读资源平台,让学生在资源平台中可以自行选择阅读的文章。其次,借助信息技术记录学生的阅读内容以及数量,选择不同的阅读评价量规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可以对照阅读评价进行自我修改和完善,真正实现阅读的个性化选择。最后,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学生的阅读评价进行整理,并适时反馈给学生,为学生科学高效地阅读提供建议,从而达到利用信息化实现“个人定制”阅读评价的目的。
2.阅读评价实现电子档案化
大数据时代需要尽可能地记录和收集各类的信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会引导,还要学会记录和反思。在阅读评价中,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文件夹,收集学生纸质阅读、数字阅读的作业,甚至是阅读报告等,然后根据学生阅读以及自评,给出科学的评价。此记录袋相当于一个档案袋,从学生入学开始收集数据,一直延伸到学生毕业甚至是以后的工作生活。这个档案袋既可以方便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作业,也从另一个层面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应用好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阅读评价实现考查平台化
清楚了阅读评价的基本内涵后就需要着手编制评价量规,我们可以借助传统的阅读评价方法,开展阅读试题的编制。我们可以借鉴外国已经成熟的阅读评价体系,比如美国的NAEP阅读试题编制技术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编制一套高质量的试题,在平台上考查学生。但试题的结果并不能作为阅读评价的最终结果,作为一项阅读活动的结束,这个评价结果是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的阅读进行反思和改进用的。
4.閱读评价实现主体多元化
现在有众多的教育信息化平台,这些平台都具有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功能。师生使用平台十分便捷,且数据可以进行汇总并提交分析。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对学生的某项阅读行为,在平台上设计评价内容,引入同学评价、父母评价,让阅读评价更加多元,从而实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5.阅读评价实现师生自觉化
如今十分流行“打卡”,运动要打卡,阅读要打卡,评价也应该每天“打卡”。网络通讯技术日趋成熟,很多活动都会留下数据,教师要主动思考开展阅读评价的“打卡”方法。如,学生要每天进行阅读打卡,写下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阅读对象进行解读、感受和重构。教师要利用学生使用网络平台的习惯,实现“评价促进学习”的目的。
中职语文阅读评价总体上要遵循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内容开放这三个理念。我们要突破传统的评价方式,主动借鉴成熟的评价体系,本着“评价促进学习”的目标,让中职语文阅读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与社会信息化同步前行。
参考文献:
[1]涂艳国.教育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6-277.
[2]徐彦宾.试论语文课程中的发展性学生评价[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3]张水福.新加坡华文教学校内阅读评价——表现任务评价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语文;阅读评价
学习评价是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确定学科课程的具体标准,通过测验、测量等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者形成价值判断的过程。”倾听、交流、阅读、写作,这四方面的能力是中职语文的重要考查内容,每一方面都涉及到了评价的问题。其中,阅读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行为已经在慢慢地发生改变。在信息化背景下,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相结合已然成为中职学生阅读的习惯。因此,对中职语文阅读评价的探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中职语文阅读评价的内涵与特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阅读作为一项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在“吸取”知识层面上十分重要,而教师对阅读行为作出评价,是为学生的学习反馈作充分的准备。
1.阅读评价的内涵
阅读评价是教师与学生对阅读行为与过程作出的判断。目前关于阅读评价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学习评价的概念把这种教学活动定义为:在阅读活动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阅读的过程以及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的结果反馈于教学实践中,起到改进教学、促进学习的作用。
2.阅读评价的特点
第一,综合性。知识、能力、情感,这是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阅读评价涉及到空间的变化与时间上的潜移默化,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主体,阅读过程与结果不尽相同。第二,多元性。一是内容多元,它包括学生对文本的掌握,阅读能力的表现,还关注到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发展和改进、情感与态度。二是主体多元,它除了老师,还应有自我、同学、家长、相关人员的评价。三是方法多元,有口头评价、考试测验、档案记录,还有过程性评价等。第三,开放性。阅读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一套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做出适当的调整,应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各种文化与情感态度。
二、中职语文阅读评价存在的问题
中职语文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中职学校对语文教学的评价与专业课不同,语文作为公共基础科目,没有立竿见影的竞赛成绩,所以学校对语文教学的评价也就不严格了。正因为如此,使阅读评价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评价主体单一。中职阅读课的评价方式大多相似,那就是只有“师评”,而忽视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第二,评价方法单一。很多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通过考试量化,达到阅读评价的目标。第三,评价内容单一。评价只关注书本知识,而脱离了学生的真实感受与生活实际。第四,评价作用弱化。评价标准硬搬照套,纸笔考试几乎是目前阅读唯一的评价方式,而分数作为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作用不大。
三、中职语文阅读评价的策略
正因为阅读评价存在以上种种问题,所以创新中职语文阅读评价方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学习有关阅读评价的知识,不断深化理论知识层面,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评价中做到更科学与客观。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阅读评价从方法和内容方面都可以进行积极的探索。
1.阅读评价实现“个人定制”化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现在流行“个人定制”,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个性化阅读评价”可以做到因人而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内容不同,学生的特点也不同,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数据库。首先,建立阅读资源平台,让学生在资源平台中可以自行选择阅读的文章。其次,借助信息技术记录学生的阅读内容以及数量,选择不同的阅读评价量规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可以对照阅读评价进行自我修改和完善,真正实现阅读的个性化选择。最后,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学生的阅读评价进行整理,并适时反馈给学生,为学生科学高效地阅读提供建议,从而达到利用信息化实现“个人定制”阅读评价的目的。
2.阅读评价实现电子档案化
大数据时代需要尽可能地记录和收集各类的信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会引导,还要学会记录和反思。在阅读评价中,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文件夹,收集学生纸质阅读、数字阅读的作业,甚至是阅读报告等,然后根据学生阅读以及自评,给出科学的评价。此记录袋相当于一个档案袋,从学生入学开始收集数据,一直延伸到学生毕业甚至是以后的工作生活。这个档案袋既可以方便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作业,也从另一个层面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应用好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阅读评价实现考查平台化
清楚了阅读评价的基本内涵后就需要着手编制评价量规,我们可以借助传统的阅读评价方法,开展阅读试题的编制。我们可以借鉴外国已经成熟的阅读评价体系,比如美国的NAEP阅读试题编制技术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编制一套高质量的试题,在平台上考查学生。但试题的结果并不能作为阅读评价的最终结果,作为一项阅读活动的结束,这个评价结果是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的阅读进行反思和改进用的。
4.閱读评价实现主体多元化
现在有众多的教育信息化平台,这些平台都具有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功能。师生使用平台十分便捷,且数据可以进行汇总并提交分析。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对学生的某项阅读行为,在平台上设计评价内容,引入同学评价、父母评价,让阅读评价更加多元,从而实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5.阅读评价实现师生自觉化
如今十分流行“打卡”,运动要打卡,阅读要打卡,评价也应该每天“打卡”。网络通讯技术日趋成熟,很多活动都会留下数据,教师要主动思考开展阅读评价的“打卡”方法。如,学生要每天进行阅读打卡,写下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阅读对象进行解读、感受和重构。教师要利用学生使用网络平台的习惯,实现“评价促进学习”的目的。
中职语文阅读评价总体上要遵循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内容开放这三个理念。我们要突破传统的评价方式,主动借鉴成熟的评价体系,本着“评价促进学习”的目标,让中职语文阅读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与社会信息化同步前行。
参考文献:
[1]涂艳国.教育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6-277.
[2]徐彦宾.试论语文课程中的发展性学生评价[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3]张水福.新加坡华文教学校内阅读评价——表现任务评价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