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至1947年的灌县(今都江堰市)灵岩书院,在四川现代教育史上曾是一处令人难忘的亮点。他的创建人就是蜀中大学者李源澄(1907-1958)先生。
“蜀学后劲”李源澄
李源澄,字浚清,又作俊卿,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生于四川省犍为县。他的祖父李富春系清代秀才,授教于乡里。父亲李昌绪,有子女三人,李源澄居长。他幼年聪颖,跟随祖父学习,深得喜爱;少年时期入国学大师赵熙主持的荣县中学,学习成绩优异,会考名列第一,毕业后考入四川国学专门学校。
随后,他出川东下,到南京支那内学院、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进修经史之学,并受聘教授于无锡国专。民国26年(1937年),李源澄在苏州创办了杂志《论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川在国立四川大学、蜀华中学等学校讲学,后又去贵州、云南执教于内迁的浙江大学及大理民族文化书院;民国31年(1942年)再回川大执教,两年后,因不满该校派系斗争,去西山书院,仍不合意,便于民国34年(1945年)在灌县灵岩山自办灵岩书院。民国36年(1947年),李源澄去昆明执教于云南大学及五华书院;民国37年(1948年)受大学者梁漱溟之邀,到重庆北碚勉仁文学院作教务长和史学教授;民国38年(1949年)兼任重庆四川教育学院史地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李源澄出任西南师范学院副教务长兼历史系教授,1958年去世。
李源澄曾先后师从蒙文通、廖季平、欧阳竞无和章太炎等四位国学大师,这对他一生的学术架构无疑具有重大影响。
据蒙默先生在《蜀学后劲——李源澄先生》中回忆,李源澄先生治学,从经学入,渐及子、史,尤精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前辈学者张孟劬称他的学问“如开封铁塔,不假辅翼,直上干宵”。邵次公说:“李生年少,而其学如百尺之塔,仰之不见其际。”林山腴赠诗与他道:“爱君经史读烂熟,推隐钩沉抉奥义。”1942年,李源澄先生授经学于四川大学,因有《经学通论》之作,其言治经要义皆集于此,虽全编不过四万言,而其议论却颇精湛且与时贤不同。
李源澄先生著述甚富。据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收集编写的《李源澄著作目录》所载,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诸子概论》(1936年开明书店出版)、《经学通论》、《李源澄学术论著初编》(1944年路明书店出版)、《秦汉史》(194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等6种,另有发表于《学术世界》、《论学》、《文史杂志》、《东方杂志》、《图书集刊》、《灵岩学报》等学术刊物的有关经、子、史学论文104篇。
灵岩山的美丽风景
李源澄先生到灌县灵岩山创办灵岩书院时,正是1945年春。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文化多元繁荣的时代。官学与私学,新学与旧学始终在自己的版图中闪耀夺目的光芒。当时四川的学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新式学堂,如国立四川大学等,约有八千所,位居全国第二。一种是传统书院,如梁漱溟先生在重庆创办的勉仁学院,马一浮先生在东山创办的复性学院等。
1944年秋,编撰《中国古名家言》的著名学者伍非百先生在南充创办了西山书院,聘请李源澄先生去教书。当时,伍先生讲授《墨经》,李先生讲授《四书》和《经学概论》,都颇有影响。半年后,李源澄有些意见与伍非百先生不一致,所以他在西山书院呆了半年就回到了成都。
于是,李源澄先生想自己办个书院,来阐发自己的学术思想。当时灵岩寺的主持是欧阳竞无先生的弟子传西法师。可能因为是师兄弟的关系,而传西法师本人也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所以当他一听说李源澄先生想办书院之后,就力邀后者把书院办在灵岩山上。
去灌县前,李源澄先生找到了滞留成都的著名学者、大书法家谢无量先生,请谢先生题写了院名“灵岩书院”。当时灵岩寺庙产极多,建筑雄伟恢宏,除了灵岩寺之外,还有东岳庙等建筑。灵岩书院就设在东岳庙。
关于灵岩书院读书的风气,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自由读书、自由讲学、和谐包容”。这几乎涵盖了李源澄先生毕生的教育追求。
每天上午的9时至11时是书院规定的讲课时间,午饭后有午休时间,下午和晚上自由读书,学习非常宽松。每个寝室里都有书桌,学生自带书籍学习。当时的课本主要有段玉裁注的《说文解字》、朱熹注的《四书》、李源澄著的《经学通论》和陈奂著的《毛诗传疏》等。当然,想读其它书,李先生也不会反对。
到了讲课时,李源澄先生主讲《论语》、《孟子》、《荀子》、《礼记》等儒家经典和自己编著的《经典通论》。同时,他邀请了章太炎先生的另一名学生、绵竹人傅平骧先生。傅先生长于音韵文字训诂之学,在灵岩书院主讲《诗经》与《说文解字》。但这些书的内容非常多,不可能讲完,所以就带有启发性的抽几篇来讲,其余由学生自己看;而且学生也不是每堂课都去听。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学,有所选择的听课。
李源澄先生的人品、学识和才华素为人所景仰,加上其时局势动荡,难寻一片安全与清静之地,因此,偏居都江堰畔的灵岩书院自然成为众多学者的精神家园和文化高地。许多学者都应李先生之邀而前来灵岩书院讲学。
最早来到灵岩书院的是与李源澄先生声气相通的至交唐君毅(1909~1978)先生。唐先生生于四川宜宾,系现代著名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学界誉为“文化意识宇宙之巨人”,《大英百科全书》将其誉为”中国四大哲学家“之一。1945年夏,唐君毅先生在灵岩书院讲授哲学十余天,为书院的学生们带来了一股新风。先生一路的酷暑与劳顿也在灵岩山间习习的凉风中消失殆尽。
唐君毅先生的母亲、一代才女陈卓仙先生(1887~1964)也曾来灵岩书院执教。唐母是四川宜宾人,早年就学成都淑行女校,曾任简阳女子简易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她是近现代杰出而罕见的诗人和词人。其诗风接近杜甫的忧国伤时,而词风则近于辛弃疾的沉郁悲壮。在陈卓仙先生的香港自印本《思复堂遗诗》中,收有她作于灵岩书院的诗歌5首,分别是《丙戊秋初至灌县灵岩山》、《灵岩山居即景》、《灵岩寺书示毅儿》、《晓起》、《灵岩书院学生折大枝红叶插庭中》。
“灵岩红叶”是都江堰市的著名景观,每到十月,灵岩山恍若一片燃烧的山林,每当秋风轻舞,满山红叶便翻卷而来,煞是好看。从陈卓仙先生所作《灵岩书院学生折大枝红叶插庭中》这首诗歌的标题中,我们依稀看到当时学生手持大枝红叶伴读诗书的学习生涯。
此外,蒙文通、张圣奘、潘重规、牟宗之、赖高翔、饶孟侃、罗念生、钱穆、谢文炳、朱自清、张敷荣、周辅成等先生也曾应邀到灵岩书院讲学。他们的身影曾是灵岩山上最动人的风景。
灵岩书院的毕业生既无文凭,也不安排工作,来求学的学生纯系自愿,因此在这里的学生多数都是真正来读书的人。他们惟有潜心学习,埋头苦读,才不枉费了那一石米的学费和平时的生活费。
作为书院的山长,李源澄先生不仅学问扎实,而且素有“爱生如子”之美誉。学生钟元灵家境清贫而好学,他不仅免其学费,还以自己所得稿费,资助其伙食。他在浙江大学教书时,有一位名叫王树椒的学生,深得他喜欢。李源澄先生离开浙大时,将他带到了成都,后来王树椒英年早逝,先生为此失声痛哭。李先生还希望另一位他喜欢的学生到灵岩书院读书。那位学生要求边教书,边读书。李先生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最后在灌中(今都江堰市中学)为他觅得一个教师席位。
在学生的记忆中,李源澄先生没有学者架子,与学生感情非常好。他吃了晚饭后,总要到每个学生的宿舍里走走,了解学习情况,解疑答惑;有时也带学生到灵岩山上转一圈,呼吸新鲜空气,活动筋骨,再回房看书。到了星期天,便照例休息。李先生则有时和学生一路下山,到灌县城里去玩,买东西,看西洋镜(看稀奇),到伏龙观看放筏子……当时,县政府门口有一家很出名的腌卤菜摊“电灯烧腊”(因电灯亮时才摆摊而得名),把烧腊夹在白面锅魁里,一咬满口流油,是地方一绝。但是,灵岩书院离灌县还有一段距离,等到“电灯烧腊”摆摊时去买已经来不及上山了,于是,李先生便带着学生,直接赶到摊主家中,购买烧腊和锅魁,然后一路吃着上山。当然,结账的多半是李先生。
郊原草色无穷碧,万里晴空共水深。
几疑前山无公路,忽闻人语出林阴。
灵岩书院学生唐至中所题的这首《山行》成了师生们行进山间的优美注脚。这是灵岩山上的又一道美丽风景。
《灵岩学报》与《秦汉史》
为了让灵岩书院能长久地办下去,李源澄先生费了不少脑筋。
1946年春,李源澄先生找到自贡开明盐商余述怀先生求助。余先生赞助了一笔钱。虽说这笔钱只是杯水车薪,但是,李源澄先生仍用它来办了一本学术刊物《灵岩学报》,为灵岩书院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当年10月,《灵岩学报》创刊号正式出版,出版时间为“民国三十五年十月”,刊期为“半年一期”,定价为“壹千伍百元”,编辑者为“灵岩书院(四川灌县)”,发行人为“余次青”,印刷者为“华英书局”,经售处为“本院及各大书局”,共有32页,印数不详。现在在一些大学的图书馆还可以翻到它。
《灵岩学报》创刊号上刊发了六篇学术论文。它们分别是:蒙文通撰《黄老考》和《杨朱考》,李源澄撰《天人合一说探源》,王树椒的遗著《论两汉魏晋用人标准之不同》,唐君毅撰《佛学时代之来临》和张德钧撰《胡子知言发微》。这些作者除了王树椒英年早逝之外,其余的都是名重一时的学者。因此,《灵岩学报》在当时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学术刊物。
李源澄先生在书院里边讲学边著书,一部沉甸甸的《秦汉史》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他请钱穆先生为该书作序,并于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钱穆以前在北大教过秦汉史,对此知之甚深。他提起自己“往者谬膺北京、清华诸校讲席,授秦汉史,草为讲义,及新莽而至,其下未遑继续,闷之筐衍,逾十余岁矣”;复及“今年春,李君浚清(即李源澄)自灌县山中来,出示其新著《秦汉史》一编,读之有幸与鄙见相合者,有鄙见所未及者,私自付之,浚清其殆今之所谓善读史耶,其书则亦章氏(即章学诚)所谓圆而神之类也。”
不过,到了1947年秋,灵岩书院由于资金短缺,难以为继了。李源澄先生不得不含泪下山,前去昆明,在钱穆先生主持的五华书院和云南大学任史学教授,再也没有回到灵岩书院。
这之后,自号“工商梦醒人”的灌县人士李季余先生在灵岩书院接着招收学生,想以做生意赚来的钱贡献家乡的教育事业。尽管李季余招收学生不取分文,然而由于没有具有真才实学的教师来授课,书院便只能教授一些粗浅的知识。1948年,当“灵岩书院”巨大的木匾无奈地从东岳庙门上拆下来时,渴盼读书的学子们的眼中盛满了惆怅与忧伤……
作者单位 王国平: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徐 军:都江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