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红叶读书声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至1947年的灌县(今都江堰市)灵岩书院,在四川现代教育史上曾是一处令人难忘的亮点。他的创建人就是蜀中大学者李源澄(1907-1958)先生。
  
  “蜀学后劲”李源澄
  
  李源澄,字浚清,又作俊卿,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生于四川省犍为县。他的祖父李富春系清代秀才,授教于乡里。父亲李昌绪,有子女三人,李源澄居长。他幼年聪颖,跟随祖父学习,深得喜爱;少年时期入国学大师赵熙主持的荣县中学,学习成绩优异,会考名列第一,毕业后考入四川国学专门学校。
  随后,他出川东下,到南京支那内学院、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进修经史之学,并受聘教授于无锡国专。民国26年(1937年),李源澄在苏州创办了杂志《论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川在国立四川大学、蜀华中学等学校讲学,后又去贵州、云南执教于内迁的浙江大学及大理民族文化书院;民国31年(1942年)再回川大执教,两年后,因不满该校派系斗争,去西山书院,仍不合意,便于民国34年(1945年)在灌县灵岩山自办灵岩书院。民国36年(1947年),李源澄去昆明执教于云南大学及五华书院;民国37年(1948年)受大学者梁漱溟之邀,到重庆北碚勉仁文学院作教务长和史学教授;民国38年(1949年)兼任重庆四川教育学院史地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李源澄出任西南师范学院副教务长兼历史系教授,1958年去世。
  李源澄曾先后师从蒙文通、廖季平、欧阳竞无和章太炎等四位国学大师,这对他一生的学术架构无疑具有重大影响。
  据蒙默先生在《蜀学后劲——李源澄先生》中回忆,李源澄先生治学,从经学入,渐及子、史,尤精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前辈学者张孟劬称他的学问“如开封铁塔,不假辅翼,直上干宵”。邵次公说:“李生年少,而其学如百尺之塔,仰之不见其际。”林山腴赠诗与他道:“爱君经史读烂熟,推隐钩沉抉奥义。”1942年,李源澄先生授经学于四川大学,因有《经学通论》之作,其言治经要义皆集于此,虽全编不过四万言,而其议论却颇精湛且与时贤不同。
  李源澄先生著述甚富。据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收集编写的《李源澄著作目录》所载,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诸子概论》(1936年开明书店出版)、《经学通论》、《李源澄学术论著初编》(1944年路明书店出版)、《秦汉史》(194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等6种,另有发表于《学术世界》、《论学》、《文史杂志》、《东方杂志》、《图书集刊》、《灵岩学报》等学术刊物的有关经、子、史学论文104篇。
  
  灵岩山的美丽风景
  
  李源澄先生到灌县灵岩山创办灵岩书院时,正是1945年春。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文化多元繁荣的时代。官学与私学,新学与旧学始终在自己的版图中闪耀夺目的光芒。当时四川的学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新式学堂,如国立四川大学等,约有八千所,位居全国第二。一种是传统书院,如梁漱溟先生在重庆创办的勉仁学院,马一浮先生在东山创办的复性学院等。
  1944年秋,编撰《中国古名家言》的著名学者伍非百先生在南充创办了西山书院,聘请李源澄先生去教书。当时,伍先生讲授《墨经》,李先生讲授《四书》和《经学概论》,都颇有影响。半年后,李源澄有些意见与伍非百先生不一致,所以他在西山书院呆了半年就回到了成都。
  于是,李源澄先生想自己办个书院,来阐发自己的学术思想。当时灵岩寺的主持是欧阳竞无先生的弟子传西法师。可能因为是师兄弟的关系,而传西法师本人也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所以当他一听说李源澄先生想办书院之后,就力邀后者把书院办在灵岩山上。
  去灌县前,李源澄先生找到了滞留成都的著名学者、大书法家谢无量先生,请谢先生题写了院名“灵岩书院”。当时灵岩寺庙产极多,建筑雄伟恢宏,除了灵岩寺之外,还有东岳庙等建筑。灵岩书院就设在东岳庙。
  关于灵岩书院读书的风气,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自由读书、自由讲学、和谐包容”。这几乎涵盖了李源澄先生毕生的教育追求。
  每天上午的9时至11时是书院规定的讲课时间,午饭后有午休时间,下午和晚上自由读书,学习非常宽松。每个寝室里都有书桌,学生自带书籍学习。当时的课本主要有段玉裁注的《说文解字》、朱熹注的《四书》、李源澄著的《经学通论》和陈奂著的《毛诗传疏》等。当然,想读其它书,李先生也不会反对。
  到了讲课时,李源澄先生主讲《论语》、《孟子》、《荀子》、《礼记》等儒家经典和自己编著的《经典通论》。同时,他邀请了章太炎先生的另一名学生、绵竹人傅平骧先生。傅先生长于音韵文字训诂之学,在灵岩书院主讲《诗经》与《说文解字》。但这些书的内容非常多,不可能讲完,所以就带有启发性的抽几篇来讲,其余由学生自己看;而且学生也不是每堂课都去听。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学,有所选择的听课。
  李源澄先生的人品、学识和才华素为人所景仰,加上其时局势动荡,难寻一片安全与清静之地,因此,偏居都江堰畔的灵岩书院自然成为众多学者的精神家园和文化高地。许多学者都应李先生之邀而前来灵岩书院讲学。
  最早来到灵岩书院的是与李源澄先生声气相通的至交唐君毅(1909~1978)先生。唐先生生于四川宜宾,系现代著名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学界誉为“文化意识宇宙之巨人”,《大英百科全书》将其誉为”中国四大哲学家“之一。1945年夏,唐君毅先生在灵岩书院讲授哲学十余天,为书院的学生们带来了一股新风。先生一路的酷暑与劳顿也在灵岩山间习习的凉风中消失殆尽。
  唐君毅先生的母亲、一代才女陈卓仙先生(1887~1964)也曾来灵岩书院执教。唐母是四川宜宾人,早年就学成都淑行女校,曾任简阳女子简易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她是近现代杰出而罕见的诗人和词人。其诗风接近杜甫的忧国伤时,而词风则近于辛弃疾的沉郁悲壮。在陈卓仙先生的香港自印本《思复堂遗诗》中,收有她作于灵岩书院的诗歌5首,分别是《丙戊秋初至灌县灵岩山》、《灵岩山居即景》、《灵岩寺书示毅儿》、《晓起》、《灵岩书院学生折大枝红叶插庭中》。
  “灵岩红叶”是都江堰市的著名景观,每到十月,灵岩山恍若一片燃烧的山林,每当秋风轻舞,满山红叶便翻卷而来,煞是好看。从陈卓仙先生所作《灵岩书院学生折大枝红叶插庭中》这首诗歌的标题中,我们依稀看到当时学生手持大枝红叶伴读诗书的学习生涯。
  此外,蒙文通、张圣奘、潘重规、牟宗之、赖高翔、饶孟侃、罗念生、钱穆、谢文炳、朱自清、张敷荣、周辅成等先生也曾应邀到灵岩书院讲学。他们的身影曾是灵岩山上最动人的风景。
  灵岩书院的毕业生既无文凭,也不安排工作,来求学的学生纯系自愿,因此在这里的学生多数都是真正来读书的人。他们惟有潜心学习,埋头苦读,才不枉费了那一石米的学费和平时的生活费。
  作为书院的山长,李源澄先生不仅学问扎实,而且素有“爱生如子”之美誉。学生钟元灵家境清贫而好学,他不仅免其学费,还以自己所得稿费,资助其伙食。他在浙江大学教书时,有一位名叫王树椒的学生,深得他喜欢。李源澄先生离开浙大时,将他带到了成都,后来王树椒英年早逝,先生为此失声痛哭。李先生还希望另一位他喜欢的学生到灵岩书院读书。那位学生要求边教书,边读书。李先生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最后在灌中(今都江堰市中学)为他觅得一个教师席位。
  在学生的记忆中,李源澄先生没有学者架子,与学生感情非常好。他吃了晚饭后,总要到每个学生的宿舍里走走,了解学习情况,解疑答惑;有时也带学生到灵岩山上转一圈,呼吸新鲜空气,活动筋骨,再回房看书。到了星期天,便照例休息。李先生则有时和学生一路下山,到灌县城里去玩,买东西,看西洋镜(看稀奇),到伏龙观看放筏子……当时,县政府门口有一家很出名的腌卤菜摊“电灯烧腊”(因电灯亮时才摆摊而得名),把烧腊夹在白面锅魁里,一咬满口流油,是地方一绝。但是,灵岩书院离灌县还有一段距离,等到“电灯烧腊”摆摊时去买已经来不及上山了,于是,李先生便带着学生,直接赶到摊主家中,购买烧腊和锅魁,然后一路吃着上山。当然,结账的多半是李先生。
  郊原草色无穷碧,万里晴空共水深。
  几疑前山无公路,忽闻人语出林阴。
  灵岩书院学生唐至中所题的这首《山行》成了师生们行进山间的优美注脚。这是灵岩山上的又一道美丽风景。
  
  《灵岩学报》与《秦汉史》
  
  为了让灵岩书院能长久地办下去,李源澄先生费了不少脑筋。
  1946年春,李源澄先生找到自贡开明盐商余述怀先生求助。余先生赞助了一笔钱。虽说这笔钱只是杯水车薪,但是,李源澄先生仍用它来办了一本学术刊物《灵岩学报》,为灵岩书院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当年10月,《灵岩学报》创刊号正式出版,出版时间为“民国三十五年十月”,刊期为“半年一期”,定价为“壹千伍百元”,编辑者为“灵岩书院(四川灌县)”,发行人为“余次青”,印刷者为“华英书局”,经售处为“本院及各大书局”,共有32页,印数不详。现在在一些大学的图书馆还可以翻到它。
  《灵岩学报》创刊号上刊发了六篇学术论文。它们分别是:蒙文通撰《黄老考》和《杨朱考》,李源澄撰《天人合一说探源》,王树椒的遗著《论两汉魏晋用人标准之不同》,唐君毅撰《佛学时代之来临》和张德钧撰《胡子知言发微》。这些作者除了王树椒英年早逝之外,其余的都是名重一时的学者。因此,《灵岩学报》在当时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学术刊物。
  李源澄先生在书院里边讲学边著书,一部沉甸甸的《秦汉史》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他请钱穆先生为该书作序,并于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钱穆以前在北大教过秦汉史,对此知之甚深。他提起自己“往者谬膺北京、清华诸校讲席,授秦汉史,草为讲义,及新莽而至,其下未遑继续,闷之筐衍,逾十余岁矣”;复及“今年春,李君浚清(即李源澄)自灌县山中来,出示其新著《秦汉史》一编,读之有幸与鄙见相合者,有鄙见所未及者,私自付之,浚清其殆今之所谓善读史耶,其书则亦章氏(即章学诚)所谓圆而神之类也。”
  不过,到了1947年秋,灵岩书院由于资金短缺,难以为继了。李源澄先生不得不含泪下山,前去昆明,在钱穆先生主持的五华书院和云南大学任史学教授,再也没有回到灵岩书院。
  这之后,自号“工商梦醒人”的灌县人士李季余先生在灵岩书院接着招收学生,想以做生意赚来的钱贡献家乡的教育事业。尽管李季余招收学生不取分文,然而由于没有具有真才实学的教师来授课,书院便只能教授一些粗浅的知识。1948年,当“灵岩书院”巨大的木匾无奈地从东岳庙门上拆下来时,渴盼读书的学子们的眼中盛满了惆怅与忧伤……
  作者单位 王国平: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徐 军:都江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其他文献
文史研究馆的馆员大多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而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刘孟伉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刘先生既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诗人、文史学家、书法篆刻家,同时又是一位早在192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者。  刘孟伉(1894—1969),名贞健,字孟伉,号呓叟,50岁后写作寐交。他是四川省云阳县(今重庆市云阳县)清水乡人,4岁时母冉氏病故,5岁即随父入私塾开蒙。他天资聪颖,性格倔强;11岁开始从塾
期刊
林思进(1873-1953),字山腴,晚年号清寂翁,四川华阳(今属成都)人。林思进幼时从父林毓麟学,还师从当时的许多著名学者如乔树楠、严岳莲、王增祺、廖平等。龙藏寺诗僧雪堂编著的《绿天兰若集》收有他少时的诗作。  大兴名进士胡薇元官华阳时,林思进应县试第二,成都府应试时为第三名。他在二十多岁时考入四川尊经书院,乃以“杏花春雨江南”一诗应考。1903年(清光绪癸卯),林思进乡试中举,其时著名书法家余
期刊
一、人性一面    张献忠原是讲情义的人,颇有人情味。吴伟业《绥寇纪略》说,他青年时在总兵王威手下当兵,有一次犯了军纪,与同辈共18人被绑起来,就要开刀问斩。这时副总兵陈洪范正好过来,献忠仰面求恕。洪范见献忠身材魁梧,便出面保他;其他17人都杀了头,只有张献忠鞭打100下了事。后来起义,他一直念叨“陈总兵活我”(一说刻檀木为像),但陈洪范本人并不知道。  1638年张献忠接受招安后,曾住在谷城方岳
期刊
1993年6月7日下午,家住上海的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赵清阁得到中国文联电话: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的阳翰笙撒手辞世!这位已届八旬的老人顿时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赵清阁老泪纵横地望着一天前阳翰老派秘书黄铭华送来的参茶和精美的花篮,那红缎条上清晰写着:“祝清阁八秩寿诞,翰笙贺。”须知这送礼的主人已是不能进食,靠输氧、输液维持最后生命的91岁老人。他自己病危,还清醒记得老友的生日,特派人专程祝贺。此情此景
期刊
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清初散文研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这当然有其客观原因:从中国散文发展历史来看,散文到明清呈下滑的趋势;从明清文坛大势看,明清戏剧小说等通俗文学盛极一时,散文的光彩相对暗淡。但作为中国散文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清初散文仍自有其重要地位。  能够代表清初散文成就的,目前公认有两类文章:一类是学者之文,以大学者、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一类是文人之文,以“清初
期刊
周瑜(175—210)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大将,年轻时跟随孙策,二十四岁拜中郎将,人称“周郎”。江东乔(桥)公有二女,皆美貌超群;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周瑜后辅佐孙权,任前部大都督,风流倜傥,骁勇善战,兼之长得硕壮俊美,是当时有名的“少帅”。在孙吴政权建立之初,他屡建战功,最著名的战例,是作为统师,指挥孙刘联军以火攻大败曹操水军的“赤壁之战”。对斯人斯役,后人诗词颇多吟咏。比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
期刊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论语》中记载了不少孔门师生间的对话。这些对话言简意赅,从不同层面昭示了孔门中人治国理政的思想、立身处世的原则和修身养性的要义。有的对话还颇能反映出特定语境下,对话双方复杂的思想情感和鲜明的性格特征,“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
期刊
一般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妇女参与办报的是江南无锡的裘毓芳。她与其叔父裘廷梁合作,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5月11日在无锡创办了《锡金官音白话报》(又称《无锡白话报》)。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文报纸之一。而裘毓芳女士也被戈公振先生称为:“我国报界之有女子,当以裘(毓芳)女士为第一人矣。”[1]  裘毓芳(1871—1904),字梅侣,江苏无锡人,近代中国早期最著名的女报人之一。她自幼好读书,
期刊
一、牙签儿不是牙签    纪连海先生主讲“百家讲坛”说:纪晓岚编纂完《四库全书》,写了一首诗:“检校牙签十万余,濡毫滴渴玉蟾蜍。汗青头白休相笑,曾读人间未见书。”他戏称自己看的书为牙签,觉得自己跟天天玩弄牙签似的。  “牙签”(原作“牙籤)是象牙制的图书标签。《旧唐书·经籍志》:“其集贤院御书:经库皆钿白牙轴,黄缥带,红牙签;史书库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皆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绿牙轴,
期刊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社会之所以能不断进步,除了生产力这个不可抗拒的发展因素外,从上层建筑而言,对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应该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五千年的历史,其间真正令中国历史命运发生改变的革命运动即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革还是屈指可数的。不过,当历史进入到20世纪后,在短短的一个世纪中却有三次革命运动令中国的历史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