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新世纪教育改革中师生关系、教与学关系,针对小学教学特点阐述了如何正确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迎接未来挑战的战略举措,它倡导的是培养心智双健的新世纪人才,其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努力营造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空间,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及个性发展。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作朋友,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使他们的心理及个性得到正常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1.1 尊重和信任学生
  教师一定要在潜意思里消除“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把学生看成平等的,共同探讨问题的小伙伴,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包括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甚至错误的见解)。(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解答或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对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敢于说“不知道”。(3)要极力避免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讽刺与挖苦。(4)要教导学生互相尊重,不以成绩论优差。这样,学生在教师面前才能无拘无束,坦露心声,进而逐渐形成自尊、自信的品质,这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必要前提。
  1.2 要理解和关心学生
  这要从两方面来谈:一方面,要理解和关心学生心理状态。学生总是带着某种情绪来参加学习活动的,有积极的情绪,也有消极的情绪。教学中,教师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反应,也就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更谈不上自主学习了。另一方面,要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只有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3 要营造民主气氛
  课堂民主气氛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无歧视现象。(2)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全班学生完全平等,没有好、中、差之分,因为每个人都有各其长处和短处,教育学生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以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好与差。(3)提倡争论。有了这样的民主氛围,学生才能以积极的、热情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自主学习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2 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可贵的心理状态,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帮助和培养。对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更多给他们关爱和信任。因为学生的自信心来源于信任,来源于鼓励。课堂上教师应采取倾斜政策,经常提问这部分学生,并及时给予表扬或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说得真好”,“你的想法挺新颖”等;即使回答错误,也可让其他同学帮助他,并进行复述,让他们在教师的不断努力下敢说、敢做,真正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练习和作业的设计中,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差异,可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作业和练习,尽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在教学应用题时,可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再解答,这样学生就能完成与自己能力相当的题目,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使学生在努力中获得成效,激发学生内心的自豪感,久而久之,就会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 开展有序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把学习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怎样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培养学生四个“学会”
  (1)学会提出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生产问题的源头,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提问题,不仅要提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更要提出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还要对某些知识大胆质疑。例如,讲授“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教师出示课题后,问:“看了这个课题后,你想学些什么?”学生争着提出如下问题:①什么是表面积?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②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③学了这个内容有什么用?这些问题都是由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的。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个明白,因而能积极主动地探索。
  (2)学会操作。指导学生学会操作,首先要求操作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手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与目的本末倒置。例如:“两位数加法笔算”一节课,教学重点是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出示例题34+34后,要围绕这个重点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摆放学具,使学生搞清个位相加,满十进一的算理;其次,要指导操作过程,明确程序。不能把操作活动看作是一般的动手活动,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
  (3)学会怎样思考。在学法指导过程中,要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主线,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边想、边做边想。为了学生有效地思考问题,要强化下面三个训练:①找准思考问题的起点。解决不同的问题,思考的策略就不同,有时从问题想起,有时从条件的组合想起,有时从概念的含义想起等等。②组织思考问题的层次。思考的层次反映思考过程的程序和水平。解题时往往先进行较低层次思维水平的训练,再进行较高层次思维水平的训练。③小结思考问题的方法。要善于鼓励学生自已发现一些解题规律和方法,善于小结思考方法,使思考方法抓得住,记得牢,用得上。
  (4)学会观察。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有明确目的,按一定的顺序,与思维想象相结合,善于比较,从而提高观察效果。
  3.2 激发学生两个“意识”
  (1)参与意识。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内部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始自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创新意识。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给一些表现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开展创新思维活动的教学环境。如讲授“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先出示两道复习题:①你学过哪些平面?②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启发讲授最后作出小结:今天同学们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动手用“割、补、拼”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師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4.1 创设“好奇”情境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应把握时机,创设情境,变儿童的好奇心为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好奇”情境的方法很多:如低年级儿童可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以讲故事、猜迷语 或以艳丽的色彩、图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一则录音,录像,一次实验或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等等,都可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好奇”的教学情境,有益于新课的学习。
  4.2 创设“激疑”情境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启不发。”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获得新知的心理,只要教师细心地,正确引导,创设“激疑情境,让学生在“跳一跳”的过程摘到果子。如教学“通分”这一课时,可以这样进行教学:先出现两组“同分子不同分母”及“同分母不同分子”的分数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然后老师提出问题,两组分数相比较,除了以上两种情况,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层层“设疑”最后引出“通分”。
  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学中心人物了,而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习群体的组织者、帮助者、智力交流活动的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师作用于学生的是对学习活动的提示、指点、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学。因而,要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学法指导创造条件,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1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自学)习惯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已先阅读教材,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知识识和心理准备,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前预习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5.2 指导学生善于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学生思维发展过程表现为动作直觉思维——直观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可见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学中应遵守和利用认识的规律指导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六个面不能直接进行抽象,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将长方体、正方体各个面展开,就能清晰地看到六个面了。
  5.3 培养学生从协作中内化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学习小组,在小组开展互学、探索活动,能激发自主学习气氛,培养学生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对于关键性问题,教师不直接作正面回答,而是先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看法,让学生自悟其理,自解其难,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如教学《7加几的算式》,关键是7和几凑成10,这是教学关键所在,组织学生讨论,进行互帮互助,探讨算理,再反馈意见,教师巧妙地加以疏导、点拨,使学生最终悟出算理,从而深化知识。
  5.4 鼓励学生从质疑中提高学习能力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在学习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差异时,往往会构成心理上的矛盾,并以问题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教学时,教师注意诱发并解决这些矛盾,学生的认识就能深化,思维就能发展。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突破重、难点,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学生质疑的方式方法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灵活运用。在新课讲授之前即可进行质疑,如教学《简单应用题》时,学生可提出一些疑问:简单应用题结构有什么特点?列式计算有什么要求?在对新知识进行突破时,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质疑;新课结束后,鼓励学生对新知识的疑难点进行反问等。
  6 結语
  综上所述,让学生自行探索知识比灌输知识效果更好,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为21世纪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原则,在课内外、校内外创设有利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并及时恰当地进行评价。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
一、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提问,不是随意提问,而是科学有效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提问,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提问,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提问中深入思考、探寻答案、勇于质疑、创新思维、激发潜能。问题是创造的前提,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活课堂。  如在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一课时,笔者将教学目标定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提高解决
摘要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教学应该跳出过去听说训练重说轻听,重表达而忽视对象和语境的偏颇,拓展说的价值,提升听的地位,引入合作精神。本文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在训练的途径、方法上作一番探索与革新。  中图分
对数学概念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建构和今后的数学学习。概念教学要抓住概念的本质,以直观的方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概念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以体验的方式抽象出特征,内化成概念。  数学概念是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高斯曾经指出:“在数学中重要的不是符号,而是概念。”可见,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多么的重要。不久前,笔者听了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
摘要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从中国的《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到现代诗歌再到外国诗歌的学习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能引领学生体会诗歌意象与境界,发现诗歌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的妙处,从而激发出对诗歌的热爱之情,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继承和发扬诗歌文化,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因此,找到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与学习能力、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由此着手,通过探讨发现
摘要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这样的培养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注重贯彻新课程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手段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主要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其产生根源与解决途径开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
许多教师受传统思想的约束,在教学中习惯为学生灌输知识,只注重学习结果,不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灭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极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关注学习过程,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个性的培养,实现高效数学教学。  一、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能
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做了预习工作,然后带着收获和疑问走进课堂,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中逐渐消除疑问,并在聚焦热点问题中对知识的理解更上一个台阶,这样的“本末倒置”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针对性,也更有个性。  一、给学生更具弹性的知识空间  在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下,教师会预先展示部分视频供学生学习,这样学生能对照视频去梳理知识,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目前,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要求,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最大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游戏化教学内涵  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而服务。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