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要“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自然是和学科德育密不可分,它已然成为最近教学界热烈研讨的话题,也是教师在落实教学环节中想要努力攻克的难题。本文将以牛津高中英语(2020版)第二册Unit 3 Extended reading为例,来初探高中英语和德育深度融合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德育; 深度融合
【作者简介】姚倩汝(1985.05-),女,汉族,江苏苏州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英语高考试卷内容,不管是对中国的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描绘,亦或是向国外友人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大家或者当代英雄的伟大事迹,都是以“语篇和情境设置以浸润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来倡导学生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英语教学不再是一门只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科,而是让学生进行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认知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学习,帮助他们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学会表达他们的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不仅能提高学生英语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同时还起到了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价值判断能力提升的作用。
以牛津高中英语(2020版)第二册Unit 3 Extended reading“A precious family dinner”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介绍传统节日和风俗。《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增了关于主题语境的内容,其中对主题语境的表述为“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按此分类,本文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中“不同民族文化习俗与传统节日”的范畴。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呈现出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人们对于理想和智慧,伦理与道德的美好追求与深深向往。让所有中华儿女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正是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保持了民族特色,弘扬了民族精神,更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教学目标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后,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了解比较和归纳文化传统现象,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力;通过理解英语的内涵和外延,建立英语和周围事物的联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尝试用不同方法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通过课内课外的合作学习抑或是自主学习,培养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对英语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围绕“Where are these people heading for?和Why are they so hurried?”这两个问题展开。教师通过使用真实的春运图片导入与文本内容相关话题——春节。从图中学生们看到了亿万中国人民加入回乡大潮,希望能赶在新年到来之前,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有很多人甚至可以说是克服重重困难,比如在外辛苦打拼一年的游子,组成了“摩托车返乡大军”,他们在路上日夜兼程,风餐露宿,不惧艰辛,只为能早日见到阔别已久的老人与孩子,早点与家人团聚吃上团圆饭。这些真实又感人的画面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迅速进入学习主题,调动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知识,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阅读环节。内容层面通过让学生思考“What does the passage talk about? How often do Luo’s family reunite? What is the change in Luo’s journey back home? What does this change imply?”让他们看到了很多人在过年的时候会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家乡和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在过去,回家之路又远又累,劳心劳力,但现在随着祖国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回家这件让很多人在以前不敢奢望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学生结合主题内容和语言,通过回答相关问题了解并梳理文本细节,在理解语篇内容、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
结构层面首先通过利用Time-Place-Feeling这些关键词进行复述,让学生归纳、加工和整理所学内容,完成对语篇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深度归纳,从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其次围绕“What traditions did Luo’s family observe? Why do Chinese people decorate the house on such an occasion? What is the special meaning of doing these activities like watching TV, eating snacks and making dumplings together on such an occasion? Try to describe what home is for them with the providing structure. What is the true meaning of celebrating the Spring Festival?Do you think the adjective ‘precious’ is appropriately used? And why?”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由表及里深入研读语篇,培养和提升学生深度理解主题意义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概括主题句,凸显课时教学主题,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提升文化意识,落实立德树人。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完全浸润在欢乐的过年氛围中,脑中浮现了剪窗花,贴春联,挂年画,包饺子,放爆竹,吃着年夜饭看春晚的温馨画面。这顿团圆饭为何弥足珍贵?因为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心灵的归宿,家是情感的寄托。特别是那些不能常常回家的人,春节是用来陪伴家人和关爱家人的,用来表达浓浓的情意,深深的祝福和切切的问候,和家人共同祈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 3. 思维环节。通过“How do Chinese young people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nowadays?和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ay you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 now and the way in the past?”这两个问题,围绕学生认知层次展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打开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讨论分享中可以看到很多学生也代表了当今中国的年轻一代,他们会选择和朋友一起在餐厅吃年夜饭,看跨年电影亦或者是外出旅游来庆祝新年的到来。显然和老一辈的过年方式有了很大的差异,当面给长辈们拜年拿红包的温馨画面变成了屏幕上面冷冷的汉字和微信红包。这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传统观念的退步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深深植根于中國传统文化,它的特点是家庭意识,或者说归属感。家庭观念对中国人影响很大,三代同堂是家庭兴旺的有力证明。家庭团聚也是孩子们了解自己文化传承的好时机,他们长大后会把文化传承传给自己的孩子。传统上,有祭祖的仪式,人们与亲朋好友互致新年祝福。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自然会遵循这一传统。
4. 拓展环节。在学习完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的一些问题。譬如,当代年轻人是否存在缺失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祖国日益繁荣,发展迅猛,但是年轻一代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这前所未有的难题。其中不乏淡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习,片面追求西方文化,忽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每一个文本设置的情景,将英语学科教学和德育深度融合,通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重视对年轻人传统文化的培养,达到坚定学生“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推进全社会弘扬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
作为当代英语教师,如何将高中英语教学和德育进行深度融合?首先,要深度挖掘教材,加大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研究力度,制定指向核心素养发展和国际视野拓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通过主题语境把其中所含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在活动的设计上,尽量创设真实的情境,贴近学生的年龄层次。问题的难度层层递进,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辅助学生通过不同类别的课内外活动,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阐释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评析语篇意义,最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当然,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说教,使得德育空泛化,就达不到深度融合的效果。因此,我们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找到教学内容与德育融合的最佳点。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新闻媒体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就地取材,从潜藏着的德育素材中挖掘出深层的德育内涵,让学生在了解社会,感知世界和开拓视野的同时,又得到德育的熏陶。
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和标准,我们应达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为达到这些目标,高中英语的教学一定要将英语知识的学习及应用和德育观念的培育、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传统文化自信的建立和发展、价值引领的导向、家国情怀的培养等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顾庆华.英语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路径探析[J].江苏教育·班主任,2020(47):19-21.
【关键词】高中英语;德育; 深度融合
【作者简介】姚倩汝(1985.05-),女,汉族,江苏苏州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英语高考试卷内容,不管是对中国的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描绘,亦或是向国外友人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大家或者当代英雄的伟大事迹,都是以“语篇和情境设置以浸润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来倡导学生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英语教学不再是一门只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科,而是让学生进行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认知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学习,帮助他们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学会表达他们的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不仅能提高学生英语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同时还起到了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价值判断能力提升的作用。
以牛津高中英语(2020版)第二册Unit 3 Extended reading“A precious family dinner”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介绍传统节日和风俗。《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增了关于主题语境的内容,其中对主题语境的表述为“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按此分类,本文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中“不同民族文化习俗与传统节日”的范畴。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呈现出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人们对于理想和智慧,伦理与道德的美好追求与深深向往。让所有中华儿女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正是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保持了民族特色,弘扬了民族精神,更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教学目标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后,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了解比较和归纳文化传统现象,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力;通过理解英语的内涵和外延,建立英语和周围事物的联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尝试用不同方法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通过课内课外的合作学习抑或是自主学习,培养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对英语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围绕“Where are these people heading for?和Why are they so hurried?”这两个问题展开。教师通过使用真实的春运图片导入与文本内容相关话题——春节。从图中学生们看到了亿万中国人民加入回乡大潮,希望能赶在新年到来之前,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有很多人甚至可以说是克服重重困难,比如在外辛苦打拼一年的游子,组成了“摩托车返乡大军”,他们在路上日夜兼程,风餐露宿,不惧艰辛,只为能早日见到阔别已久的老人与孩子,早点与家人团聚吃上团圆饭。这些真实又感人的画面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迅速进入学习主题,调动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知识,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阅读环节。内容层面通过让学生思考“What does the passage talk about? How often do Luo’s family reunite? What is the change in Luo’s journey back home? What does this change imply?”让他们看到了很多人在过年的时候会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家乡和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在过去,回家之路又远又累,劳心劳力,但现在随着祖国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回家这件让很多人在以前不敢奢望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学生结合主题内容和语言,通过回答相关问题了解并梳理文本细节,在理解语篇内容、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
结构层面首先通过利用Time-Place-Feeling这些关键词进行复述,让学生归纳、加工和整理所学内容,完成对语篇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深度归纳,从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其次围绕“What traditions did Luo’s family observe? Why do Chinese people decorate the house on such an occasion? What is the special meaning of doing these activities like watching TV, eating snacks and making dumplings together on such an occasion? Try to describe what home is for them with the providing structure. What is the true meaning of celebrating the Spring Festival?Do you think the adjective ‘precious’ is appropriately used? And why?”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由表及里深入研读语篇,培养和提升学生深度理解主题意义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概括主题句,凸显课时教学主题,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提升文化意识,落实立德树人。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完全浸润在欢乐的过年氛围中,脑中浮现了剪窗花,贴春联,挂年画,包饺子,放爆竹,吃着年夜饭看春晚的温馨画面。这顿团圆饭为何弥足珍贵?因为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心灵的归宿,家是情感的寄托。特别是那些不能常常回家的人,春节是用来陪伴家人和关爱家人的,用来表达浓浓的情意,深深的祝福和切切的问候,和家人共同祈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 3. 思维环节。通过“How do Chinese young people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nowadays?和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ay you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 now and the way in the past?”这两个问题,围绕学生认知层次展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打开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讨论分享中可以看到很多学生也代表了当今中国的年轻一代,他们会选择和朋友一起在餐厅吃年夜饭,看跨年电影亦或者是外出旅游来庆祝新年的到来。显然和老一辈的过年方式有了很大的差异,当面给长辈们拜年拿红包的温馨画面变成了屏幕上面冷冷的汉字和微信红包。这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传统观念的退步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深深植根于中國传统文化,它的特点是家庭意识,或者说归属感。家庭观念对中国人影响很大,三代同堂是家庭兴旺的有力证明。家庭团聚也是孩子们了解自己文化传承的好时机,他们长大后会把文化传承传给自己的孩子。传统上,有祭祖的仪式,人们与亲朋好友互致新年祝福。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自然会遵循这一传统。
4. 拓展环节。在学习完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的一些问题。譬如,当代年轻人是否存在缺失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祖国日益繁荣,发展迅猛,但是年轻一代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这前所未有的难题。其中不乏淡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习,片面追求西方文化,忽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每一个文本设置的情景,将英语学科教学和德育深度融合,通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重视对年轻人传统文化的培养,达到坚定学生“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推进全社会弘扬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
作为当代英语教师,如何将高中英语教学和德育进行深度融合?首先,要深度挖掘教材,加大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研究力度,制定指向核心素养发展和国际视野拓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通过主题语境把其中所含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在活动的设计上,尽量创设真实的情境,贴近学生的年龄层次。问题的难度层层递进,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辅助学生通过不同类别的课内外活动,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阐释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评析语篇意义,最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当然,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说教,使得德育空泛化,就达不到深度融合的效果。因此,我们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找到教学内容与德育融合的最佳点。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新闻媒体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就地取材,从潜藏着的德育素材中挖掘出深层的德育内涵,让学生在了解社会,感知世界和开拓视野的同时,又得到德育的熏陶。
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和标准,我们应达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为达到这些目标,高中英语的教学一定要将英语知识的学习及应用和德育观念的培育、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传统文化自信的建立和发展、价值引领的导向、家国情怀的培养等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顾庆华.英语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路径探析[J].江苏教育·班主任,2020(4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