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在探究性实验中绽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1版新课标将“探究性学习”列为三大学习方式之首,其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科学素养。生物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及运用探究性教学,本文就如何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探究作了阐述。
  关键词: 探究性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 教学途径
  现行的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含有许多课内外探究性实验,占据了一定的篇幅,可见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这是我们进行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坚实基础。事实上,实验是生物探究性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性实验,并在他们探究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设计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收集和处理相关数据信息、分析实验,鼓励他们认真细致地完成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2011版新课标将“探究性学习”列为三大学习方式之首,其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科学素养。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组织和开展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呢?从平时实践看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大致流程是“(师生)提问—模拟假设—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数据收集(分析)—得出结论—信息反馈(交流、反思)”。生物教师应当灵活按照此流程组织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使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学科学。下面笔者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为例具体谈谈。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观察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实施探究性实验的必备前提条件。在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时一定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将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把能产生问题的直接关联的具体事物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要求他们静心观察、认真思考,激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促使他们的探究欲望剧增。譬如在教学“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时,我给学生展现出多种多样的种子,有完整胚的,有胚或子叶有残损的,有处于休眠状态的,有被煮熟的。把这些种子给每个探究小组发一份,要求学生严肃认真地观察、积极动脑地思考。同时给足时间让他们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如这些种子中能萌发的有哪些?不能萌发的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看法。有学生回答:“休眠期的种子在睡觉不能萌发,煮熟的种子死了没有生命力更不能萌发。”有学生回答:“坏的种子不能萌发,只有具有完整的胚的种子才能萌发。”具有完整胚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外界条件吗?需要哪些外界条件呢?我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这就为学生后续的探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是探究性实验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核心
  设计实验进程特别是中心环节的设计,好比房屋的根基,要稳定牢固。对于实验来讲,“假设”是否正确,必须通过一步步实验的数据(现象)处理、验证。设计正是实施实验的首要环节,对于一个实验来讲,如果没有科学的预设,探究活动就会是盲目的、麻木的,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譬如,在设计探究“温度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以假设为基础,掌握进行实验的宗旨,并对自备或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进行筛选,对教师或同学提供的实验方法手段进行推敲,力求使实验过程清晰、简明,操作性更强。在交流设计方案时,有同学说:“把黄豆的种子淹埋在装有半杯湿土的烧杯里,同时在种子的旁边插上遗址温度计,及时记载下相关时段的温度值。倘若种子能萌发,就表明该温度是黄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有同学不同意,站起来说:“不能肯定,说不定这种子在其他温度下也能萌发。”“矛盾”出现了,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这样的设计是否科学呢?此刻我很冷静,没有急于对学生的表述作评价,而是耐心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温度不能让种子感到“舒服”,那么它会萌发吗?该同学的设计是否经得起推敲?怎样设计最合理呢?
  我耐心引导他们发现设置对照组即诸多因素中,只有一个变量的一组实验。有学生站起来说:“把三十粒黄豆种子浸泡之后平均分成三份放在三个培养皿中,都用湿纱布盖上,再分别把他们各自存放在高温、常温、低温的三个实验环境里,再留心观察它们,看看哪种温度下能萌发?”学生就这两种方案展开讨论,分别列举出它们的优势、劣势,哪些符合实际哪些偏离生活……这样学生经过甄别,茅塞顿开。学生在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其他因素时,譬如“光、水、空气”等,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对照实验的设计。事实上,当学生能够达到这种水平时,“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三、实施实验是探究的目的和归宿
  探究实验目的并非为得出一个结论,为做实验而实验,而是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实验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探究的方法。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改变为追求统一结果而实验的习惯,引导他们更多地关注实验探究的过程,要求学生边实验边记录。因为实验记录能如实反映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实验探究的真实性。
  有的实验在课堂上只能完成一部分,其他需在课后完成。“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起码要三天以上时间,观察主要在课后进行,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做。事实证明学生热情异常高,观察及时、认真,记录也到位,而且小组之间还相互观察種子的萌发情况。学生课外实验期间,教师应该定时、定点了解实验情况,倾听学生的心声,督促、指导学生完成。
  四、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是探究的提升和拓展
  实验结束后,应该得出实验结论,结论与我们当初的假设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用黄豆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中,学生发现各小组相同的实验组,在相同的时间里,种子萌发的数量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差较大。此时,学生琢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的学生探究能力强,仔细检查各小组的实验材料,发现发芽数量偏少的实验组,盖在种子上面的纱布特别湿,拎起来水不是往下滴,而是往下流,说明该组途中补水过多,种子呼吸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发芽速度比其他组慢。最后学生经过分析总结,还得出黄豆种子萌发适宜的温度是22℃~27℃。在这一过程中,表面看好似得出结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对科学的结论进行推敲、完善、拓展的过程。
  总之,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能动的过程,是学生亲自动手而不是观看别人操作的一个实践过程。教师应创造一切可能机会,营造实验探究的氛围,推动学生学会探究、善于探究,并在探究活动中分析、讨论、发现问题,最终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终极目的。相信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定会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尽情绽放。
其他文献
摘 要: 蒲宁是俄罗斯一位才华横溢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包含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充满了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理性探究。通过对蒲宁作品的深度解读,发现造成其笔下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就内因而言,主要是主人公自身固有的人性弊端。此外,还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人的命运的相遇和离别。本文从人性本身的脆弱及外在命运的影响两个因素切入,探究蒲宁短篇小说中的悲剧美。  关键词: 人性 命运 悲剧美  伊
摘 要: 毕业论文的质量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乃至学术水平的重要综合指标,体现了一个学校的专业建设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同层次的高校对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不同的,作者重点关注民办本科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 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质量评价体系  1.引言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以下简称《2012专业目录》,对我国
偶然之间,阅读到霍健康先生的文集《千山寻梦》,散淡的文字与随意的结构之中,蕴含深刻的人生与教育感悟,便爱不释手,想为霍先生这本大书写一些心得。然而无常的世间事,凡人终归无从准确把握,于是在生活与工作的忘我追逐中,我忙里偷闲地读完了整本书,却将写些文字的事搁置了下来。国庆长假闭门在家,再次重温霍先生那些或语重心长、或汪洋恣肆、或温文尔雅、或激情似火的文字,我的心再次被强烈地震撼了,我感觉到自己已经走
摘 要: 英语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活化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和开放性的课堂学习情境,引导其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增强理解感知。围绕生活化教学理念,突出教学过程开放,为学生创设自由、自然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增强理解感知。探讨生活化教学理念运用,对活跃课堂学习情境氛围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觉主动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情境 生活化 开放  传统英语教学往往以讲解模式为主,单纯要求学
摘 要: 本文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运用有效策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合作 交流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做善于合作交流的人,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呢?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氛围。  
摘 要: 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红歌的多方面教育功能,从红歌融入课堂的可行性和实践途径等方面阐述了“红歌融入”教学模式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红歌 教育功能 实践途径  红歌原意为红军歌曲,即在红军中广为流传的歌曲。后泛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个革命历史阶段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
摘 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1987年开考以来,经历了多次改革,其中2005年的改革是最全面最彻底的一次,从考试题型、考试时间及题目顺序的设置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一份问卷调查,探究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考试时间及题目难易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题型 问题 应对策略  一、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
摘 要: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通过不同教师采用不同风格的教学,可以达到长善救失、取长补短的效果,可以打开学生思路,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关键词: 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捷径,是教育者实现高效教学的一种提升。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上课,比较其对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的不同,达
摘 要: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机械制图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专业课程掌握能力,培养立体空间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结合经典模型,利用合理教学方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强化课程学习效果,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中职教学 机械制图 经典模型 空间想象力  在中职教学中,机械制图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
摘 要: 交际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基石,是衡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信息意识和正确的语言感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具有指导意义。探讨口语教学方法优化,对破解哑巴英语教学难题具有一定的导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口语 互动 交际  英语课程标准(2013年版)中指出,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和谐情境中主动交流,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