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26例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严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了2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26例患者,22例治愈,4例死亡,治愈率为84.6%。 结论 早期切开引流,合理选用抗生素,良好控制血糖,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改善全身状况等,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2-180-03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机体内各种代谢紊乱及相关并发症的形成,其中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口腔颌面部由于被筋膜分成多个肌筋膜间隙,脓液可以局限在某一间隙内,也可以互相扩散,形成多间隙感染[1]。糖尿病并发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起病快,发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使炎症迅速扩散,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本研究所选病例为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科就诊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共26例,经抗感染、脓肿切开引流等综合治疗后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6例中男16例(61.5%),女10例(38.5%)。发病年龄47~75岁,平均62岁。16例来本院前均在当地医院或诊所接受过治疗,由于病情未得到控制,入院时均主要症状:颜面部高度水肿、重度张口受限、严重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累及间隙:口底多间隙12例,颞间隙2例,翼颌间隙6例,颞下间隙2例,颊间隙2例,咬肌间隙2例。牙源性感染24例,腺源性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者16例,主要为血钾异常2.4~3.3mmoL/L;入院时空腹血糖8.90~23.76mmoL/L,平均13.49mmoL/L;外周血白细胞(14.9±5.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0±4.2)%;血浆白蛋白(31.3±4.6)g/L;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16例,其中链球菌感染18例,肺炎克雷伯菌6例,白色念珠菌2例;糖尿病史5~23年,平均7年;住院期间同时伴有全身并发症者11例(主要包括心血管、肾、肝、肺、脑、眼底等);住院时间6~35d,平均17d。
  1.2 治疗方法
  (1)抗感染治疗:住院早期使用足量抗生素(二代或者三代头孢,必要时联合应用抗厌氧菌药物);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2)脓肿切开引流:局部波动感、压凹性水肿、穿刺抽出脓液、颌面、颈部CT证实脓液形成时,立即立即行切开引流(对于口底多间隙感染者,脓液未完全形成时,也可早起广泛切开);对伴心脏疾患或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则在心电监护下急诊手术完成。(3)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请内分泌科专家会诊,选择胰岛素强化治疗或大部替代治疗,应用胰岛素调控血糖并调整患者饮食。(4)对于严重呼吸困难患者,改善通气状况,必要时气管切开。(5)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平衡,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等。(6)请相关科室会诊,积极治疗其他疾病:如请胸外科处理胸腔积液或纵膈感染等。
  2 结果
  26例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22例,22例治愈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行脓肿扩大切开引流术,8例行气管切开术,6例伴发胸腔脓肿。后期放弃治疗出院死亡4例,死亡率15.4%,死亡原因分别是纵膈感染2例、全身多器官衰竭2例。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病急,发展快,感染程度重,治愈时间长,很大一部分患者直至就诊时还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常常耽误病情。感染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最常见死因之一,约为11.4%[3]。长期高血糖状态使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口腔颌面部感染恶化、合并全身并发症而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4]。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血糖偏高状态,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会出现各种代谢紊乱,一旦发生感染,应急状态时,各种升糖激素如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会导致血糖急速升高,高血糖状态可以导致渗透性利尿,细胞脱水损伤,加重感染程度;电解质紊乱导致预后差[5];高血糖状态导致肝脏向细胞内转运葡萄糖受阻,脂肪大量动员,产生大量酮体,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甚至死亡[6]。因此,糖尿病在感染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同时感染也能刺激血糖升高,反过来加重感染,形成恶性循环[7]。糖尿病的治疗是基础,是一切治疗的关键,结合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早期应用生理盐水加胰岛素静脉滴注,4~6U/h速率降血糖,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当血糖将至13.9mmoL/L,改为葡糖糖加胰岛素控制血糖;待病情稳定后,改为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同时密切管着患者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牙周病为糖尿病的第6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往往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唾液腺功能减退,加之老年患者,口腔卫生差,导致牙周炎、根尖周炎等牙源性感染机率大[8]。结合本组病例,早期发病多表现为牙痛或者牙龈肿胀,此阶段患者多不重视,未能及时就诊,导致病情加重,继而形成颌面部广泛肿胀伴脓肿,累及颈部和纵隔时可伴咽痛、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存在严重呼吸困难或者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预后较差[5],应高度重视,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协助诊治。
  口腔颌面部被筋膜分成多个肌筋膜间隙,解剖复杂而且相互联系,一旦发生感染,扩散迅速,会导致脓毒血症、纵膈感染等严重并发症[9],因此早期、广泛彻底的切开引流至关重要,引流取低位,在引流的同时,可减轻因肿胀引起的张力,对深部脓腔须彻底分离,打开组织间隔所致的小脓腔,保持引流通畅;同时应用3%双氧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反复冲洗,也可辅以碘伏、甲硝唑冲洗脓腔,抑制厌氧菌生长,改变厌氧环境,并同时清除腐败坏死组织。对于口腔颌面感染患者,累及咀嚼肌时,往往导致张口受限,同时糖尿病患者唾液含糖量高,唾液腺功能减退,口腔温暖潮湿的环境,易导致细菌生长繁殖,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需给予口腔护理,同时嘱患者3%过氧化氢含漱,保持口腔卫生,特别是口腔内有切开引流切口者,更应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在积极治疗糖尿病及颌面部间隙感染时,要注重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给予全身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其他并发症,有效地促进炎症的控制及切口的愈合[10-11]。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情复杂,变化快,感染不易控制,但高度重视病情变化,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合理选用抗生素,良好控制血糖,广泛切开引流,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改善全身状况及给予营养支持,仍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龙女,蔡佩佩,童小文,等.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综合处理[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4 (3):198-201.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6):54-109.
  [3] 王丽萍.朱江,徐静,等.254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2):199.
  [4] Rao DD,Desai A,Kulkarni RD.Comparison of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J].Oral Surgery,Oral Medicine,Oral Pathology,Oral Radiology & Endodontics,2010,(04):e7-12.
  [5] 姜博仁,邱亚汀,郭郁郁.口腔颌面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管理方案的优化[J].口腔医学,2011,31(7):105-106.
  [6] Rao DD,Desai A,Kulkarni RD.Comparison of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J].Oral Surgery,Oral Medicine,Oral Pathology,Oral Radiology & Endodontics,2010(4):e7-12.
  [7] 刘屹嵩,魏冰,闫征斌,等.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09-110.
  [8] 沈全明,韩新光,崔文光,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29例治疗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2):349-350.
  [9]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3.
  [10] 陈仙芝,丁小勇.颌面部间隙感染275例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20(2):90.
  [11] 牛红儒,牛广.糖尿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点与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3):11-12.
  (收稿日期:2014-08-0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 方法 60例老年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经皮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 两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3d腰腿痛VAS评分、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 目的 以温肾健脾、化气行水为治疗大法,探讨温肾化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温肾化气丸,6g/次,3次/d。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济生肾气丸,6g/次,3次/d。疗程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尿蛋白、尿潜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临床药物研究中对原料药和制剂的含量测定日益严格,特别是中国药典中对特殊物质和有机杂质的鉴别和分析日趋复杂,对一些治疗窗口窄,安全范围小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检测迫在眉睫,为优化合成路线,提高药品质量,药物分析技术的日新月异为药物检测提供保障。本研究对新型色谱联用技术在分析领域进行分析整理,了解色谱分析技术的特点和进展,为药物治疗和物质检测提供科学指导。各种分析方法各独特的优势,在灵敏度,特征性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临河区妇幼保健院46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4~6月期间产妇257例,列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将2013年8~10月期间产妇209名,列为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分别于产后42d和产后6个月,对两组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产后42d和产后6个月两次调查均显示,实验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CAM在3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NCAM在30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30例正常人群中的血清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NCAM阳性率分别为26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海市松江区居民CKD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上海市松江区居民体检人群中CKD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244例,并按统计学四分位数方法选出高尿酸组和相对低尿酸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BMI,SBP,DBP,CHOL,GLU,GFR。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各变量与GFR的相关性。 结果 两组比较,年龄、CHOL、GLU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栓通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88例(106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50眼)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44例(56眼)给予血栓通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WBV、PV、HCT、Fg)的变化。 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53/56),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成人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腹型过敏性紫癜(HPS)的误诊原因。 方法 选取我院15例误诊的成人腹型HPS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例患者均有腹痛,伴恶心3例、呕吐4例、腹泻4例、血便3例、发热1例、关节疼痛3例、肌肉酸痛1例。伴大便潜血阳性6例,WBC升高7例,蛋白尿3例、血尿1例,血清淀粉酶升高1例,CRP升高6例,2例胃肠镜检查均提示黏膜充血水肿,可见糜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对比常规超声及增强CT在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71例常规超声检出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根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合病史给出初步良恶性判断后,进一步超声造影检查,对病灶造影剂灌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综合判断;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检查,最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根据常规超声检查特点,初步诊断:良性肿瘤21例(29.6%),恶性肿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本地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更好的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收治的机械通气>48h的573例患者的资料,对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 结果 573例患者中发生VAP 118例,VAP发生率为20.59%。118例患者中共分离出125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97株,占77.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