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似乎是在转眼之间,信息化的大浪就席卷而来,网络、论坛、E-mail……各种高科技使得新新人类们甚至来不及畏避它就被它同化,时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在我们身边悄然而又迅猛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网络,成了人们接触世界、认识数字地球的最佳工具,二十一世纪中,它扮演著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存的工具。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就中明确指出了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应该“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因为通过网络,所有的人都能够方便自由地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回复别人的疑问与发言,同时迅速做出交流互动。有了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帮助。信息快速高效传播和大量信息资源的广泛运用,既导致了知识的爆炸,使得人们无法掌握全部的知识,同时网络又引发了教育技术手段方法的巨大变革,使得学习终身化成了可能。
二、教材情况
我校目前使用的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一组教材(12册),综观整套教材,教学内容层层深入,教学环节呈螺旋上升状,每个年级所学习的知识点遥相呼应,既方便了教师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重点,安排教学环节;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复习巩固——深入学习的良性循环中不断探索,便于掌握知识点。可以说教材架设起了学生和信息化技术之间的阶梯,使学生在贴近生活、循序渐进的学习环境中认识计算机,掌握计算机。
与此同时,因为教材编写于2003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难免会有估计不足的地方,教师要按照教学资料安排教学进度,设定教学计划,但是同时,我们又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本宣科,将书上的内容一字不动地灌输到孩子的脑海中,个人认为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设计一些问题与情景,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遇到教材与现实的不吻合之处,能够紧密联系学生与科技发展的潮流,给予学生更好地指引。
《探险家论坛》是六年级(上)教材中的第5课内容,教学目的是使学正掌握具体的网络论坛的操作,学习发表主题、参加讨论的方法。本课(《留言板的使用》)的教学内容是该课的补充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网上论坛的注册与使用,发言与回复之后的一个拓展延伸知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掌握bbs和留言板这种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是绝大多数网络爱好者进行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三、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我校硬件条件不佳,因此学生的操作水平与知识面与城市中的孩子相比略有不足。对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现熟练度不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有少量的孩子因为家中条件较富裕,能接触计算机多一些,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佼佼者。
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无论是在网络社区注册用户名,进行登录,还是在BBS上发表主题,进行回复,对于我校的大多数孩子而言,大部分的孩子只能勉强掌握所学内容,都是仅能在老师的一步一步的带领下勉强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遏制,紧凑的教学环节使得孩子们根本没有办法去细细体会所学的知识点,更谈不上掌握bbs这一有力的网络工具,因此适当对《探险家论坛》一课内容进行一些补充练习显得非常有必要。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只有学习的主体自身与学习环境进行交流,相互作用,才能建构出对世界的认识,同样,我们要使孩子切身认识到网络环境可能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帮助,就必须使他们通过实际操作,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网络bbs的丰富性与迅捷性。为此,我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了《留言板的使用》一课,本课所有的操作内容都为学生所掌握,但是又略有不同,稍微变化。教学的全程,学生都是遨游在网络之中,在丰富的色彩、精致的图案中,每一个孩子都是用自己的最大热情来进行交流,谈论,这个时候,老师都仿佛是多余的了,孩子们可以完全敞开心怀,吐露心声,又或者提出质疑。网络对他们而言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玩具,而是成了相互交流的工具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学生遇到问题,但是因为学习的内容难度适中,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独立的思考,或者是求助边上的小组长,甚至是在留言板中提问,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四、明确网络的工具作用
信息技术课主要目的不是教会学生一、两个软件的使用,要教会学生掌握网络工具,使用网络工具,首先就要让他们明确:网络可以帮助人们做许多事情,我也应该利用网络的帮助。
网络的课堂投票就是一种具有鲜明信息技术特点的反馈手段,他可以让老师准确、公正、及时地得到第一手的教学资料,对于老师调整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非常有益。同时,他也让学生惊奇地发现,下面的意见老师一下子就看到了,网络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工具啊。
五、小结
以建构主义理论来概括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学生必须参与到主动的学习中去,只有这样,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才能最佳化。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区八坼小学 江苏
似乎是在转眼之间,信息化的大浪就席卷而来,网络、论坛、E-mail……各种高科技使得新新人类们甚至来不及畏避它就被它同化,时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在我们身边悄然而又迅猛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网络,成了人们接触世界、认识数字地球的最佳工具,二十一世纪中,它扮演著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存的工具。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就中明确指出了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应该“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因为通过网络,所有的人都能够方便自由地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回复别人的疑问与发言,同时迅速做出交流互动。有了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帮助。信息快速高效传播和大量信息资源的广泛运用,既导致了知识的爆炸,使得人们无法掌握全部的知识,同时网络又引发了教育技术手段方法的巨大变革,使得学习终身化成了可能。
二、教材情况
我校目前使用的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一组教材(12册),综观整套教材,教学内容层层深入,教学环节呈螺旋上升状,每个年级所学习的知识点遥相呼应,既方便了教师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重点,安排教学环节;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复习巩固——深入学习的良性循环中不断探索,便于掌握知识点。可以说教材架设起了学生和信息化技术之间的阶梯,使学生在贴近生活、循序渐进的学习环境中认识计算机,掌握计算机。
与此同时,因为教材编写于2003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难免会有估计不足的地方,教师要按照教学资料安排教学进度,设定教学计划,但是同时,我们又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本宣科,将书上的内容一字不动地灌输到孩子的脑海中,个人认为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设计一些问题与情景,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遇到教材与现实的不吻合之处,能够紧密联系学生与科技发展的潮流,给予学生更好地指引。
《探险家论坛》是六年级(上)教材中的第5课内容,教学目的是使学正掌握具体的网络论坛的操作,学习发表主题、参加讨论的方法。本课(《留言板的使用》)的教学内容是该课的补充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网上论坛的注册与使用,发言与回复之后的一个拓展延伸知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掌握bbs和留言板这种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是绝大多数网络爱好者进行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三、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我校硬件条件不佳,因此学生的操作水平与知识面与城市中的孩子相比略有不足。对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现熟练度不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有少量的孩子因为家中条件较富裕,能接触计算机多一些,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佼佼者。
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无论是在网络社区注册用户名,进行登录,还是在BBS上发表主题,进行回复,对于我校的大多数孩子而言,大部分的孩子只能勉强掌握所学内容,都是仅能在老师的一步一步的带领下勉强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遏制,紧凑的教学环节使得孩子们根本没有办法去细细体会所学的知识点,更谈不上掌握bbs这一有力的网络工具,因此适当对《探险家论坛》一课内容进行一些补充练习显得非常有必要。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只有学习的主体自身与学习环境进行交流,相互作用,才能建构出对世界的认识,同样,我们要使孩子切身认识到网络环境可能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帮助,就必须使他们通过实际操作,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网络bbs的丰富性与迅捷性。为此,我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了《留言板的使用》一课,本课所有的操作内容都为学生所掌握,但是又略有不同,稍微变化。教学的全程,学生都是遨游在网络之中,在丰富的色彩、精致的图案中,每一个孩子都是用自己的最大热情来进行交流,谈论,这个时候,老师都仿佛是多余的了,孩子们可以完全敞开心怀,吐露心声,又或者提出质疑。网络对他们而言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玩具,而是成了相互交流的工具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学生遇到问题,但是因为学习的内容难度适中,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独立的思考,或者是求助边上的小组长,甚至是在留言板中提问,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四、明确网络的工具作用
信息技术课主要目的不是教会学生一、两个软件的使用,要教会学生掌握网络工具,使用网络工具,首先就要让他们明确:网络可以帮助人们做许多事情,我也应该利用网络的帮助。
网络的课堂投票就是一种具有鲜明信息技术特点的反馈手段,他可以让老师准确、公正、及时地得到第一手的教学资料,对于老师调整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非常有益。同时,他也让学生惊奇地发现,下面的意见老师一下子就看到了,网络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工具啊。
五、小结
以建构主义理论来概括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学生必须参与到主动的学习中去,只有这样,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才能最佳化。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区八坼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