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的“体验式教学”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造直观、生动、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思维能力,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及进行实际应用。根据此种方法展开数学教学,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认知结构以及学习目标等,使学生能够感知知识,并且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全面深入地掌握其所学的知识。
  一、初中数学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验式教学从本质层面来讲,就是由学生对知识进行体验,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对于学生的主体性的尊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某个问题,为学生留下充分的学习时间以及宽泛的学习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以保证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进行参与及体验;
  (2)教师要通过与学生一同构建形象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状态下对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及灵活应用,继而使学生真正地通过操作实现对知识的把握;
  (3)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探寻、把握、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以及适当的帮助,努力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以“三角形的全等条件”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自主准备材料,帮助他们借助材料制作三角形的样式,再组织他们对三角形两边进行对比,观察并体验三角形的变动过程,最终使他们达到对于知识的探究以及掌握。
  2. 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体验式学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情感,实现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把握。
  具体来讲,数学教师组织开展教学,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学生一起体验情境开展活动、做游戏等,推动教学载体的多样化,进而使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思维、创造能力、已有的认知结构等,实现对于概念、原理、公式等的深入领会,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深刻领悟。
  以“圆”这部分知识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三个站在不同位置的学生,组织其他的学生开展“找点”的活动,所要找的点是到这三个同学距离相等的点。待学生找到圆心之后,教师再结合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圆心到三角形某一边的中点这条线与等腰或等边三角形这条边的关系(垂直)的相关知识,充分体现教学的过程性。
  二、初中数学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1. 做好对体验课堂的导入
  初中数学教师要利用体验式的方法展开数学课堂,必须借助有效的方法,对课堂进行导入,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为体验式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选择导入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导入话题的新颖、趣味性、挑战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挑战心理以及兴趣。以“比与比例”这部分知识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所熟悉的公交线路作为导入话题,设定“某同学来学校时乘坐的n号线每隔4分钟发一次车,另一个同学乘坐的x号线每隔三分钟发一趟车,问两号线同时发出一趟车之后,两个同学什么时候能够再坐同时发出的车。”
  2.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体验式教学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学生对体验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把握,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开展体验式教学。此情境的创造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即:与学生生活相贴近,是初中生关注的焦点,具有直观性与可操作性,能够实际应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以“角平分线定理”这部分知识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设定“学校外面有两两交叉的三条公路,某单位要在附近建设一个网吧,网吧建设在何处,可以使其到三条马路的距离相等”。这样既提出了学生感兴趣的网吧问题,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平面图对线路进行操作绘制,还可以充分地指导现实生活的建设,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积極主动地进行探讨、操作以及体验,最终使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得到相关的结论,并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际应用。
  3. 打造游戏化的数学课堂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把握中学生喜欢玩闹、等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游戏化的课堂,为学生提供玩的机会,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以“直角三角形”这部分知识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小游戏,即引导学生在任意一张长方形纸上,通过任意地折叠,剪切出直角三角形的样式。然后,组织学生针对剪出的直角三角形、剩余的纸张、三角形的折痕等,利用直尺、圆规等工具,去探讨直角三角形的角度、各边以及长方形内的直角三角形与长方形各边的关系等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在谈论、操作、配合的游戏玩闹过程中,实现对直角三角形各部分关系的总结。接下来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与课本中的相关原理、公式等进行对比,最终帮助他们达到对于知识的全面深入掌握。
  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而体验式教学法符合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借助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教学,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实现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入掌握。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若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精心备课,弹性预设,课堂上需要有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同时注意巧妙板书,渗透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一、精心备课与预设,胸中有丘壑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其作用不可小觑。如果将整个教学过程比喻成房屋建设,备课则如同建筑图纸,给后续施工规划了实施环节、实施步骤、实施方法与措施等。因此,在初中
期刊
在文学类作品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形象,感悟艺术魅力。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人物形象,如联系情节,感知人物;抓住细节,品味人物;关注景物,透视人物等。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发掘人物内心世界,体会文本思想情感,领悟艺术魅力。  一、联系情节,感知人物  在文学作品中,故事结构与情节是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主要手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就是在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就是以新课程为背景,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现笔者谈几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进行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在数学教学
黄庆艺术简历1969年生于河南省新乡市,1996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群晨1997 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1998 中国美
期刊
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互动式教学,其实是在进行数学思维的互动。只有在课堂上进行恰当的互动,才能形成互动的课堂。假如在数学课堂上只是进行简单的游戏活动,以此想得到互动的效果,是不可能的。互动教学是要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同时又高于学生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倡导互动生成的课堂。只有在课堂上把握学生的思维,将数学知识同思维的好地结合起来,通过思维的互动形成互动的课堂。  一、互动同简单游戏活动有本质区别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实施,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各个学校的重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1)面向全体,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辅导。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
目前,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仍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存在较大的不足。中国学生多次在国际数学测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也出现了“中国学习者的悖论”这一热点现象。通过教育家蔡金法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过程受限”问题通常表现很好,但是在“过程开放”问题上则不如西方国家的学生。这也就说明了我国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而在创新能力上则逊色于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既要富有趣味性,也要具有知识性,以游戏活动为载体,通过游戏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乐学、善学。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数学游戏或教育游戏,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一、引入数学游戏,优化新授课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新授课是最基本的课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环节包括新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