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也占據有一定的分值。但是高中化学中涉及有很多公式和化学反应,如果学生只依靠死记硬背是很难取得高分的。而且高中时间比较紧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理解更多化学知识,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而微课主要利用的是碎片化时间,并主要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实践应用
引言: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课的时间比较集中,一般为45分钟,而且很多重难点的知识需要老师反复的强调才能够让学生记住。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造成老师授课的巨大压力而且会降低学生认真听课的积极性,而微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视频的录制,这样的方式针对性比较强同时学生能够利用的时间也比较充沛。这样的教学手段既可以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
1 微课的主要优势
1.1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几乎很多高中生一天需要上8门课,所以他们的压力比较大因此在课堂上非常容易走神或者睡觉。同时高中化学知识连接性比较强,如果学生某个知识点没有认真听就会导致后面的课程很难理解。而且部分学校师资力量比较匮乏,一个老师经常需要教导很多班级。长时间的教学容易造成老师的疲惫感不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而微课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手段,视频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微课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短小精炼,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了解到最重要的知识,因此整体的学习效率比较高。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将微课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有针对性的弥补自己的不足,做到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查漏补缺。而老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视频的录制,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提高成绩。
1.2 化学实验教学的真实呈现
高中化学实验是高考考察的重点问题,但是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很多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室。而实践才是化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所以想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实验内容老师就需要进行多种实验。但是很多学校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进行实验的重要性,往往还是通过口述或者图片放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化学实验。这种方法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毕竟很多学生无法想象到实验画面所以很多知识点记忆不清晰,因此很容易在高考中失分。同时有些化学实验的条件比较严苛,并且容易产生有毒气体或液体,学校的资源条件是无法满足的,例如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混合会产生氯气,如果操作失误就会对老师和学生产生身体危害。而微课可以通过视频放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化学反应的发生,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让学生对某些化学物质的特性记忆犹新。
2 微课应用的方式
2.1 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微课视频资源
在化学教学中如果只依靠老师个人的力是不够的,而且老师的精力有限无法将每一个知识点和重难点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录制,因此老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视频资源。同时老师也需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微课的搜索,进而合理的利用休息时间。但是很多老师在寻找视频资源时往往会有顾虑,怕学生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模式,而观看其他老师的微课视频可能很难继续保持专注。所以老师在进行视频搜集时要注意筛选,部分重复讲解的视频内容可以舍弃。而老师自己在录制相关视频时需要参考网络上的内容,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清楚的讲解。例如老师在讲解“洗涤原则”时,可以将高考中经常会出错的内容专门罗列出来,例如装石灰石的试剂瓶需要采用稀盐酸清洗。因为化学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试剂,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而没有理解,所以相关内容只能记住一段时间,而且单纯的背诵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2.2 从宏观世界观察微观世界
在化学学习中,很多知识需要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难。而且很多化学反应的条件都是特定的,一旦写错条件就会导致整个题目都回答错误。所以老师需要让学生学会从宏观世界观察微观世界。例如不同物质都包含有不同数量的微观粒子群,我们用肉眼是无法观测到的,而用物质的量可以确定组成该物质的微观粒子群数量的多少,而它的单位就是摩尔。如果直接跟学生讲物质的量,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但是老师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用宏观的角度去描述相关问题。例如一箱饮料是20瓶,而箱就类似于物质的量,都是描述单位的词,只是两者的具体代表内容不同。而很多微课视频主要就是讲解概念性的知识,方便学生从宏观的角度了解更多的化学物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 结束语
微课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效率并且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进行学习。而微课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很多学校对此方式存在有一定的误解,所以想要真正的发挥微课的价值,学校和老师需要共同努力大力推动微课的发展,并让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肖安庆,李通风.例谈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4,(5):27
[2]王波,例谈微课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生物教学,2014, (4):23
[3]陈心忠.关于开发高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6):17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实践应用
引言: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课的时间比较集中,一般为45分钟,而且很多重难点的知识需要老师反复的强调才能够让学生记住。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造成老师授课的巨大压力而且会降低学生认真听课的积极性,而微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视频的录制,这样的方式针对性比较强同时学生能够利用的时间也比较充沛。这样的教学手段既可以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
1 微课的主要优势
1.1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几乎很多高中生一天需要上8门课,所以他们的压力比较大因此在课堂上非常容易走神或者睡觉。同时高中化学知识连接性比较强,如果学生某个知识点没有认真听就会导致后面的课程很难理解。而且部分学校师资力量比较匮乏,一个老师经常需要教导很多班级。长时间的教学容易造成老师的疲惫感不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而微课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手段,视频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微课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短小精炼,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了解到最重要的知识,因此整体的学习效率比较高。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将微课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有针对性的弥补自己的不足,做到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查漏补缺。而老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视频的录制,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提高成绩。
1.2 化学实验教学的真实呈现
高中化学实验是高考考察的重点问题,但是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很多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室。而实践才是化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所以想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实验内容老师就需要进行多种实验。但是很多学校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进行实验的重要性,往往还是通过口述或者图片放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化学实验。这种方法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毕竟很多学生无法想象到实验画面所以很多知识点记忆不清晰,因此很容易在高考中失分。同时有些化学实验的条件比较严苛,并且容易产生有毒气体或液体,学校的资源条件是无法满足的,例如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混合会产生氯气,如果操作失误就会对老师和学生产生身体危害。而微课可以通过视频放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化学反应的发生,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让学生对某些化学物质的特性记忆犹新。
2 微课应用的方式
2.1 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微课视频资源
在化学教学中如果只依靠老师个人的力是不够的,而且老师的精力有限无法将每一个知识点和重难点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录制,因此老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视频资源。同时老师也需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微课的搜索,进而合理的利用休息时间。但是很多老师在寻找视频资源时往往会有顾虑,怕学生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模式,而观看其他老师的微课视频可能很难继续保持专注。所以老师在进行视频搜集时要注意筛选,部分重复讲解的视频内容可以舍弃。而老师自己在录制相关视频时需要参考网络上的内容,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清楚的讲解。例如老师在讲解“洗涤原则”时,可以将高考中经常会出错的内容专门罗列出来,例如装石灰石的试剂瓶需要采用稀盐酸清洗。因为化学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试剂,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而没有理解,所以相关内容只能记住一段时间,而且单纯的背诵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2.2 从宏观世界观察微观世界
在化学学习中,很多知识需要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难。而且很多化学反应的条件都是特定的,一旦写错条件就会导致整个题目都回答错误。所以老师需要让学生学会从宏观世界观察微观世界。例如不同物质都包含有不同数量的微观粒子群,我们用肉眼是无法观测到的,而用物质的量可以确定组成该物质的微观粒子群数量的多少,而它的单位就是摩尔。如果直接跟学生讲物质的量,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但是老师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用宏观的角度去描述相关问题。例如一箱饮料是20瓶,而箱就类似于物质的量,都是描述单位的词,只是两者的具体代表内容不同。而很多微课视频主要就是讲解概念性的知识,方便学生从宏观的角度了解更多的化学物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 结束语
微课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效率并且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进行学习。而微课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很多学校对此方式存在有一定的误解,所以想要真正的发挥微课的价值,学校和老师需要共同努力大力推动微课的发展,并让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肖安庆,李通风.例谈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4,(5):27
[2]王波,例谈微课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生物教学,2014, (4):23
[3]陈心忠.关于开发高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