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2
摘 要 任何运动技能训练或运动成绩与时间周期,大多呈S型或波浪式曲线,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这是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普遍规律。只有科学地运用这一理念,才能成功地指导我国体育运动训练与比赛。但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高原现象,本文致力于阐述田径运技能的学习曲线与高原现象之间一种从“条件反射”到“动力定型”的描述,浅谈了之间的一种微妙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学习曲线 高原现象 条件反射 动力定型
田径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中,往往最初几年成绩提高较快,达到一定程度后,成绩发展曲线就出现停滞与徘徊,间伏间起,甚至下降,未能充分显示运动员的经济潜力,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它常常使运动员、教练员产生严重不安情绪,带来训练困难和心理困惑,甚至失去继续训练的信心。因此,正确认识“高原现象”的本质和特征,揭示其成因,确定相应对策,有利于阐述田径运动中运动技能的动力定型与高原现象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本文着重剖析田径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学习曲线与“高原现象”问题。
一、田径运动技能学习的机制:从条件反射到动力定型
(一)经典的条件发射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人类一切学习行为的机制都是条件反射,田径运动技能的学习也不例外,而且又是非常典型的条件反射行为。
条件放射的概念最早是由著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动物实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巴甫洛夫把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行为成为非条件放射。例如,狗看到“肉”就会流唾液,婴儿的嘴唇遇到奶头或手指就会吮吸,这都是本能行为,不需要学习,但是,我们能不能使狗学习“红灯”或“铃声”就是食物要来的信号呢?巴甫洛夫实验的方法是在哎狗的胃里插进一个小管儿,并可以用来客观测量胃液分泌的多少和数量。在每次给狗吃“肉”之前,都先亮一下红灯或先响一下铃声,这样重复多次以后,发现只要一出现红灯或铃声而不给食物,狗同样也会流出胃液来,这说明狗学会了即知道了“灯光”或“铃声”是食物的信号,巴甫洛夫把这种信号称为条件刺激物,把动物在这种条件刺激下所引起的行为称为“条件刺激”。
动物只能对这种具体的条件刺激物(如灯光或铃声)产生反应,但不能对“灯光”或“铃声”这两个词语或文字产生反应,因此,巴甫洛夫就把那种具体的条件刺激物称为第一信号系统,而把人类独有的和特有的语言文字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由此可见,田径所传播的信息主要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田径运动技能的学习也主要的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学习,但也有第二信号系统的性质,也需要第二信号系统即内部语言的调节与控制。
(二)田径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动力定型
一个田径动作在反复练习时,在视听分析器和运动分析器之间,特别是在运动分析器中的动觉细胞和运动细胞之间建立起的暂时神经联系,这就是条件反射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和表现,这种神经联系在生理心理上取得到巩固和加强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就叫技能形成中的“动力定型”,动力定型一旦形成,一个其实刺激就能引起连锁反应,使这些动作牢固地联系起来。因此,在运动定型出现时,人体内的运动感觉神经的感觉控制即动觉控制作用达到最高水平,而任的外部感觉和意识的控制作用出现最小水平,但是,这时的外部感觉和意识控制并不等于零。
田径技能的动力定型是一种条件反射多次重复和反复练习的结果,这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心理控制下通过感知动作情况,调整动作方向,纠正动作错误与偏差来完成,这时一个生理心理的控制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信息是通过内部感受器官引起和形成内控过程,我们把这种动觉控制称为内控过程;另外一部分即其他信息则是通过外部感受器如耳目形成的听觉控制过程,称为内控过程。
二、田径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练习曲线与高原现象
田径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又往往变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练习曲线上。
(一)田径运动技能的练习曲线
练习曲线就是用来表示一种技能的练习效果与练习次数之间数量关系的,通过练习曲线,我们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出一种田径运动技能在形成于学习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练习效率、学习速度和熟悉程度等不同的变化情况
在图1中,纵坐标Y表示田径运动技能的练习效果与熟练程度,横坐标X表示练习次数或联系时间,m、n分别表示先后学习两种不同的田径运动技能的练习曲线。
图1 田径运动技能的练习曲线
一般情况下,初学与学习一段时间的练习曲线如图中“m”曲线所示,其特点是练习效果先慢后快最后出现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人脑神经系统动力定型和自动化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即从A到E)内部动觉对技能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强,而视觉和意识对技能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弱到最小程度,事实上,这是一个练习效果与练习次数的正太累计曲线即练习次数对练习效果的积分,而对曲线进行微分即对曲线求导数正式整个练习过程中的即时学习速度或练习速率,这个速度或速率在图形上正式(斜率),其切线斜率的最大值即微分或导数的及现在数学上叫做曲线的拐点,正是在这个点上,其切线由曲线的下方转移到曲线的上方,这个点就是B点。因此,从A到B,学习速度和练习效率逐渐提高,在B点,学习速度和练习效率由最大值开始逐渐减小,在高原期,学习速度接近零,即使再继续练习下去,练习效率也不会提高。因此,一旦技能学习到了高原期,就不要盲目苦练下去了,因为这种练习几乎是无效的,只有想办法改变联系条件与方法或利用其它技能的正迁移作用,才能使该技能打破动力定型,突破高原现象,并逐渐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即进入第二高原期。
(二)田径运动技能的熟练和完善阶段—高原现象与高原期的出现
在这个和阶段,各个动作已经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达到高度协调和统一,其最大特点是:意识调节作用和视觉控制作用降低到最小程度,动觉内导作用占主导作用,并出现动力定型和高原现象(如图1中的CD段)。 高原现象和动力定型都是通过条件反射的方法建立和巩固起来的,一个动作只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它就会在人的生理心理上建立起一种稳固的神经联系,这就是“动力定型”动力定型一旦形成和稳定,技能就会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这时如果只要简单地增加练习次数是不能打破这种动力定型的,也不能突破高原现象,而改变练习方法或者通过其它技能的迁移才是打破和突破这种现象的主要途径。
随着田径技能学习的深入,动觉控制作用逐渐加强,视觉和意识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弱到最小程度。田径运动员在运动时可以凭借肌肉运动感觉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身体运动状态,跨入学习的熟练阶段,一旦运动技能达到完美境界,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就是田径运动技能学习的完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表现力、想象力等方面。
三、结论
作为一个教练员或运动员的自身,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形成与竞赛实践过程中练习或竞赛成绩的曲线的共同趋势和一般规律,并且善于根据专项特点和运动员自我运用技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制定运动训练与竞赛的总体设计,提高运动员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以有效地提高运动技术与实战水平。
要正确对待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竞技成绩的起伏和高原现象。由于受比赛级别、比赛环境、技术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运动技术形成和实战过程成绩会出现起伏,这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有人对一位铁饼运动员作了连续四年的训练期各次运动会纪录,投掷的成绩呈锯齿式上、下起伏,平均水平形成S形波浪式曲线。原因是需要在训练期摸索适宜的投掷姿势,向熟悉和灵巧性发展,成绩迅速提高;当形成一定的动作,进步又开始缓慢,甚至看不到明显进步。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由低级向高级飞跃阶段之前的暂时现象,这是由于不完整技能定型而引起的障碍,是出现成绩的障碍阶段,只要克服技能状态与心理状态的难关以后,提高了复杂技术的能力,就必然以迅速排除高原现象迎接上升期的到来。
作为教练员必须以正确理论指导实践,冲击技术难关,从而获得新的胜利。教练员要善于运用思想教育和理念知识教育,使运动员深刻了解运动技能练习,改进和技术创新是没有极限的,积极鼓励运动员创新学习,为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充分认识到要战胜极限,主要决定自己是否愿意真正的去练习,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力,树立必胜的信念,进行“心”的革命。
参考文献:
[1] 运动心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 体育报道[N].江南都市报.2004.2.2.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体育学院教务处.1993.
[4] 李鸿江.田径教学训练实用丛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5] 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24.
[6] 骆建,等.田径技术教学中学生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运动技能能力提高的干扰因素[N].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
[8] Richard A.Magill.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9] 张贵敏,等.田径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摘 要 任何运动技能训练或运动成绩与时间周期,大多呈S型或波浪式曲线,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这是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普遍规律。只有科学地运用这一理念,才能成功地指导我国体育运动训练与比赛。但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高原现象,本文致力于阐述田径运技能的学习曲线与高原现象之间一种从“条件反射”到“动力定型”的描述,浅谈了之间的一种微妙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学习曲线 高原现象 条件反射 动力定型
田径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中,往往最初几年成绩提高较快,达到一定程度后,成绩发展曲线就出现停滞与徘徊,间伏间起,甚至下降,未能充分显示运动员的经济潜力,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它常常使运动员、教练员产生严重不安情绪,带来训练困难和心理困惑,甚至失去继续训练的信心。因此,正确认识“高原现象”的本质和特征,揭示其成因,确定相应对策,有利于阐述田径运动中运动技能的动力定型与高原现象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本文着重剖析田径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学习曲线与“高原现象”问题。
一、田径运动技能学习的机制:从条件反射到动力定型
(一)经典的条件发射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人类一切学习行为的机制都是条件反射,田径运动技能的学习也不例外,而且又是非常典型的条件反射行为。
条件放射的概念最早是由著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动物实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巴甫洛夫把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行为成为非条件放射。例如,狗看到“肉”就会流唾液,婴儿的嘴唇遇到奶头或手指就会吮吸,这都是本能行为,不需要学习,但是,我们能不能使狗学习“红灯”或“铃声”就是食物要来的信号呢?巴甫洛夫实验的方法是在哎狗的胃里插进一个小管儿,并可以用来客观测量胃液分泌的多少和数量。在每次给狗吃“肉”之前,都先亮一下红灯或先响一下铃声,这样重复多次以后,发现只要一出现红灯或铃声而不给食物,狗同样也会流出胃液来,这说明狗学会了即知道了“灯光”或“铃声”是食物的信号,巴甫洛夫把这种信号称为条件刺激物,把动物在这种条件刺激下所引起的行为称为“条件刺激”。
动物只能对这种具体的条件刺激物(如灯光或铃声)产生反应,但不能对“灯光”或“铃声”这两个词语或文字产生反应,因此,巴甫洛夫就把那种具体的条件刺激物称为第一信号系统,而把人类独有的和特有的语言文字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由此可见,田径所传播的信息主要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田径运动技能的学习也主要的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学习,但也有第二信号系统的性质,也需要第二信号系统即内部语言的调节与控制。
(二)田径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动力定型
一个田径动作在反复练习时,在视听分析器和运动分析器之间,特别是在运动分析器中的动觉细胞和运动细胞之间建立起的暂时神经联系,这就是条件反射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和表现,这种神经联系在生理心理上取得到巩固和加强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就叫技能形成中的“动力定型”,动力定型一旦形成,一个其实刺激就能引起连锁反应,使这些动作牢固地联系起来。因此,在运动定型出现时,人体内的运动感觉神经的感觉控制即动觉控制作用达到最高水平,而任的外部感觉和意识的控制作用出现最小水平,但是,这时的外部感觉和意识控制并不等于零。
田径技能的动力定型是一种条件反射多次重复和反复练习的结果,这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心理控制下通过感知动作情况,调整动作方向,纠正动作错误与偏差来完成,这时一个生理心理的控制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信息是通过内部感受器官引起和形成内控过程,我们把这种动觉控制称为内控过程;另外一部分即其他信息则是通过外部感受器如耳目形成的听觉控制过程,称为内控过程。
二、田径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练习曲线与高原现象
田径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又往往变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练习曲线上。
(一)田径运动技能的练习曲线
练习曲线就是用来表示一种技能的练习效果与练习次数之间数量关系的,通过练习曲线,我们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出一种田径运动技能在形成于学习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练习效率、学习速度和熟悉程度等不同的变化情况
在图1中,纵坐标Y表示田径运动技能的练习效果与熟练程度,横坐标X表示练习次数或联系时间,m、n分别表示先后学习两种不同的田径运动技能的练习曲线。
图1 田径运动技能的练习曲线
一般情况下,初学与学习一段时间的练习曲线如图中“m”曲线所示,其特点是练习效果先慢后快最后出现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人脑神经系统动力定型和自动化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即从A到E)内部动觉对技能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强,而视觉和意识对技能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弱到最小程度,事实上,这是一个练习效果与练习次数的正太累计曲线即练习次数对练习效果的积分,而对曲线进行微分即对曲线求导数正式整个练习过程中的即时学习速度或练习速率,这个速度或速率在图形上正式(斜率),其切线斜率的最大值即微分或导数的及现在数学上叫做曲线的拐点,正是在这个点上,其切线由曲线的下方转移到曲线的上方,这个点就是B点。因此,从A到B,学习速度和练习效率逐渐提高,在B点,学习速度和练习效率由最大值开始逐渐减小,在高原期,学习速度接近零,即使再继续练习下去,练习效率也不会提高。因此,一旦技能学习到了高原期,就不要盲目苦练下去了,因为这种练习几乎是无效的,只有想办法改变联系条件与方法或利用其它技能的正迁移作用,才能使该技能打破动力定型,突破高原现象,并逐渐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即进入第二高原期。
(二)田径运动技能的熟练和完善阶段—高原现象与高原期的出现
在这个和阶段,各个动作已经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达到高度协调和统一,其最大特点是:意识调节作用和视觉控制作用降低到最小程度,动觉内导作用占主导作用,并出现动力定型和高原现象(如图1中的CD段)。 高原现象和动力定型都是通过条件反射的方法建立和巩固起来的,一个动作只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它就会在人的生理心理上建立起一种稳固的神经联系,这就是“动力定型”动力定型一旦形成和稳定,技能就会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这时如果只要简单地增加练习次数是不能打破这种动力定型的,也不能突破高原现象,而改变练习方法或者通过其它技能的迁移才是打破和突破这种现象的主要途径。
随着田径技能学习的深入,动觉控制作用逐渐加强,视觉和意识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弱到最小程度。田径运动员在运动时可以凭借肌肉运动感觉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身体运动状态,跨入学习的熟练阶段,一旦运动技能达到完美境界,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就是田径运动技能学习的完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表现力、想象力等方面。
三、结论
作为一个教练员或运动员的自身,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形成与竞赛实践过程中练习或竞赛成绩的曲线的共同趋势和一般规律,并且善于根据专项特点和运动员自我运用技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制定运动训练与竞赛的总体设计,提高运动员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以有效地提高运动技术与实战水平。
要正确对待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竞技成绩的起伏和高原现象。由于受比赛级别、比赛环境、技术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运动技术形成和实战过程成绩会出现起伏,这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有人对一位铁饼运动员作了连续四年的训练期各次运动会纪录,投掷的成绩呈锯齿式上、下起伏,平均水平形成S形波浪式曲线。原因是需要在训练期摸索适宜的投掷姿势,向熟悉和灵巧性发展,成绩迅速提高;当形成一定的动作,进步又开始缓慢,甚至看不到明显进步。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由低级向高级飞跃阶段之前的暂时现象,这是由于不完整技能定型而引起的障碍,是出现成绩的障碍阶段,只要克服技能状态与心理状态的难关以后,提高了复杂技术的能力,就必然以迅速排除高原现象迎接上升期的到来。
作为教练员必须以正确理论指导实践,冲击技术难关,从而获得新的胜利。教练员要善于运用思想教育和理念知识教育,使运动员深刻了解运动技能练习,改进和技术创新是没有极限的,积极鼓励运动员创新学习,为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充分认识到要战胜极限,主要决定自己是否愿意真正的去练习,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力,树立必胜的信念,进行“心”的革命。
参考文献:
[1] 运动心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 体育报道[N].江南都市报.2004.2.2.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体育学院教务处.1993.
[4] 李鸿江.田径教学训练实用丛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5] 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24.
[6] 骆建,等.田径技术教学中学生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运动技能能力提高的干扰因素[N].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
[8] Richard A.Magill.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9] 张贵敏,等.田径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