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树立新型的大教育观,使教育为培养适应整个政治经济发展的人才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从创设班集体建设的环境、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入手,采用多种途径与新课改有机结合的方法,激发班集体建设的内趋力,积极推进班集体建设。
一、以环境为依托,营造班集体建设氛围
校园环境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门“隐性课程”,特别是对于学校的班集体建设来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弥散性,它不仅体现了学校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能相对地稳定学生的情绪,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并对学生的行为产生软约束力。另一方面,创造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是新课程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体现,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因此结合学校营造育人的艺术氛围,寓教于“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进取。在布置班级环境的过程中,学生们认识了自我,肯定了自我,发展了自我,激发了每一个人的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这样既开动了同学们的脑筋,又锻炼了同学们的集体协作能力。
二、整合教育资源,有效推进班集体建设
(一)教师是主导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推进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和杠杆,是班级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力量。班主任角色在新课改中的确发生了质的转变,班主任由“管理者”转向“引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生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他对班级管理之中。
艺术老师的职责是让每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十分注意语言表达和材料运用,做到朴实无华,通情达理,给学生以可亲、可敬、可信之感。
(二)学生是主体
我校要求每班制订班级文明公约,班级文明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个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能“自上而下”由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自下而上”由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在制订班级公约时,要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设,再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他们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執行,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三、以活动为纽带,弘扬班集体建设精神
丰富的活动可以为班集体建设提供广阔的时空,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活动上。
(一)主题班会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例如,针对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我校组织一次题为“创文明班,做文明人”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联系本校、本班和自己的实际,说说身边人或自己有没有这些不文明陋习,最后展开讨论,谈谈如何帮助人们改掉不文明陋习,并付诸行动。
(二)文体活动
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我校结合平时的开展“班班有歌声”活动,从中评选出“校园十佳歌手”,我校的“班班有歌声”活动从普及型向更高层次发展,与此同期,我们开展了“班班有美展”活动,内容包括书法、绘画、美工作品等,至今已举办了三届具有健康向上的艺术魄力和感召力的美术展。
(三)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走出去”就是我们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福利院、素质教育基地、动物园、自然环境,让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社会,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去思索美,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理念,养成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请进来”就是通过邀请一些离休干部的革命传统讲座、政法干部的法制报告、成功企业家的经验介绍让学生了解现实的社会,激发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社会的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并把美好的愿望与情感化为高尚的行为。
四、以评价机制为动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评价理论告诉我们,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育的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发展。新课程的教育评价将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增殖功能,是一个目的明确,内涵丰富,方法相对规范的判断过程。
我校对班集体的评价机制采取“重过程,兼结果”的原则,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首先学校出台了“星级”班集体测评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方法,积极发挥评价的功能作用,使班集体建设更有方向、更有动力。
其次把把班级的艺术特色创建成果列入每学期末的班集体考核。学校在“班班创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基础上,通过在成绩册上设置特长项目、特长评价、设立“特长三好生”和“特长优秀生”、“特长进步生”,等奖项,评选一些有个性、有潜力的“特长生”,所以要求班主任在评判、评价中给学生予鼓励,在评判、评价中启发学生端正行为规范以及对人生的不断探索,真正将学生的特长挖掘出来,让艺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总之,我校在成功创建江苏省艺术特色学校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在“规范+特色”和“合格+特长”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争创德育艺术办学特色成了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中的重要板块,通过它激发了学校整体改革的活力。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载体建设,有助于班集体建设健康、和谐发展,为松陵高级中学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以环境为依托,营造班集体建设氛围
校园环境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门“隐性课程”,特别是对于学校的班集体建设来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弥散性,它不仅体现了学校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能相对地稳定学生的情绪,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并对学生的行为产生软约束力。另一方面,创造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是新课程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体现,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因此结合学校营造育人的艺术氛围,寓教于“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进取。在布置班级环境的过程中,学生们认识了自我,肯定了自我,发展了自我,激发了每一个人的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这样既开动了同学们的脑筋,又锻炼了同学们的集体协作能力。
二、整合教育资源,有效推进班集体建设
(一)教师是主导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推进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和杠杆,是班级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力量。班主任角色在新课改中的确发生了质的转变,班主任由“管理者”转向“引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生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他对班级管理之中。
艺术老师的职责是让每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十分注意语言表达和材料运用,做到朴实无华,通情达理,给学生以可亲、可敬、可信之感。
(二)学生是主体
我校要求每班制订班级文明公约,班级文明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个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能“自上而下”由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自下而上”由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在制订班级公约时,要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设,再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他们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執行,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三、以活动为纽带,弘扬班集体建设精神
丰富的活动可以为班集体建设提供广阔的时空,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活动上。
(一)主题班会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例如,针对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我校组织一次题为“创文明班,做文明人”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联系本校、本班和自己的实际,说说身边人或自己有没有这些不文明陋习,最后展开讨论,谈谈如何帮助人们改掉不文明陋习,并付诸行动。
(二)文体活动
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我校结合平时的开展“班班有歌声”活动,从中评选出“校园十佳歌手”,我校的“班班有歌声”活动从普及型向更高层次发展,与此同期,我们开展了“班班有美展”活动,内容包括书法、绘画、美工作品等,至今已举办了三届具有健康向上的艺术魄力和感召力的美术展。
(三)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走出去”就是我们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福利院、素质教育基地、动物园、自然环境,让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社会,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去思索美,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理念,养成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请进来”就是通过邀请一些离休干部的革命传统讲座、政法干部的法制报告、成功企业家的经验介绍让学生了解现实的社会,激发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社会的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并把美好的愿望与情感化为高尚的行为。
四、以评价机制为动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评价理论告诉我们,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育的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发展。新课程的教育评价将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增殖功能,是一个目的明确,内涵丰富,方法相对规范的判断过程。
我校对班集体的评价机制采取“重过程,兼结果”的原则,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首先学校出台了“星级”班集体测评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方法,积极发挥评价的功能作用,使班集体建设更有方向、更有动力。
其次把把班级的艺术特色创建成果列入每学期末的班集体考核。学校在“班班创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基础上,通过在成绩册上设置特长项目、特长评价、设立“特长三好生”和“特长优秀生”、“特长进步生”,等奖项,评选一些有个性、有潜力的“特长生”,所以要求班主任在评判、评价中给学生予鼓励,在评判、评价中启发学生端正行为规范以及对人生的不断探索,真正将学生的特长挖掘出来,让艺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总之,我校在成功创建江苏省艺术特色学校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在“规范+特色”和“合格+特长”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争创德育艺术办学特色成了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中的重要板块,通过它激发了学校整体改革的活力。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载体建设,有助于班集体建设健康、和谐发展,为松陵高级中学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