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区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存在较多问题,其原因与学生、家庭及教师均存在一定的关系,山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由学生、家庭、教师合力,对教师而言应建立与学生良好的关系、灵活采取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导学生培养学习习惯的方法、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山区学生学习的素材、机会与城市相比更少,在山区语文教学中,学生思想上的懈怠与忽视是语文教学顺利进行最大的障碍,从思想上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是首要任务。
一、山区学生语文习惯现状及原因
1.山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
山区学生大多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做到坚持预习。学生没有思考、倾听的习惯,上课时很少质疑问难教师,发言不积极。学生对阅读有很大兴趣,但阅读习惯不好,没有形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没有查找工具书的习惯,较少有学生做读书笔记。学生没有形成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就语言方面来说,讲方言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形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写作习惯不好,写完后很少主动修改作文。书写习惯差,走进课堂常见斜放本子、手捏笔尖、眼贴桌面的现象,查阅作业本常见参差不齐、字迹潦草、胡写乱抹的情况,书写不规范。写作业时较少有先复习后写作业的学生,拿起本子直接做题的情况比较常见[1]。
2.原因分析
学生的原因包括: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意识薄弱;小学生自觉性不强,意志不坚定;学生不了解预习,不重视预习,不掌握预习方法,即便老师布置预习的任务也不去做。
家庭的原因包括:山区学生家长大多在外打工,孩子在家中无人看管,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不高,不能辅导学习;山区读书无用论仍然存在,很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愿意学习。
教师的原因:教师未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及错误认知;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没有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业务水平不高。
二、山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对策
1.学生方面
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引导,促使其认识到学习改变命运,认识到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作用。成立各种小组,涉及普通话推广、作文兴趣、朗读兴趣等,小组长组织小组活动,组员商议并制定活动方案,教师仅发挥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形成浓厚的班级氛围。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评价制度,就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要对表现优异、取得较大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从而不断强化、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互相追赶、互帮互助、相互学习的学习氛围。
2.家长方面
针对小学生意志力薄弱的问题,监护人要加强管理,与孩子共同参与制定作息时间,培养学习习惯时要加强督促与检查。家长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添置《成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工具书;准备笔记本,配备学习用品,购置适合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家长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在外打工的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打电话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增加感情上的交流。
3.教师方面
对教师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从而规范孩子的行为,教师要不断强化自己在德行、业务上的修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关心、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才会接受教师,愿意听从老师的指导,长此以往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教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例如学习“朋”字时,为学生说明月月相伴才是朋友。要鼓励学生质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采用“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第一,设疑自探,教师创设情境,引到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师生围绕提出的问题来归纳、梳理、补充学习目标,教师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第二,解疑合探,教师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查,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积极对他人的展示进行补充性、论证性客观评价。第三,质疑再探,鼓励学生质疑权威,帮助学生掌握质疑方法;学生所质疑的问题要具有创新性、要有价值、有挑战性,学生提出质疑问题时优先由学生解决,当学生不能解决时教师讲解[2]。教师要引导学生高效自学,从学习方法及学习目标上提示学生,让学生了解要学习的内容及学习方法、该如何理解句子、采用哪些方法从哪里批注等。例如预习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猫》时,教师提前询问作者对猫的感情,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在课本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看法;询问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了猫的古怪;结合全文解释“无忧无虑”的意思;从文中的哪里可以体现出猫贪玩、尽职等。
教师要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宣传、表彰优秀学生,评选班级先进分子并加以宣传,例如评选预习能手、作文能手、小书法家、朗读能手等,通过这些表现优异的学生的好习惯来促进其他学生好习惯的培养。
改进评价方法,鼓励、表扬正在及已经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对课程实施而言,评价方式要从单一评价转变为多元性评价,例如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首先进行学生自评,之后其他学生评价如“从这位同学的身上你学习到了什么?”“你更欣赏哪一种?”等,最后教师评价,考试同样如此,学生自行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成果、不足,之后学生互评,最后教师评价。从以往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慣培养过程中的表现,以诵读为例,学生的动作、神情等就是对文化思想感情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观察、记录学生的诵读表现,与最终测评相结合来合理评价学生的诵读。
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庭的配合。定期组织家长会,与监护人协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对策,设计习惯养成家庭评价表,由监护人来评价孩子的学习习惯并及时反馈教师,从而方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结束语:
山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利用山区特色,将语文课堂变得更生动,利用现有条件带领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世界,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冰,刘树仁.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开展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3):26-28.
[2] 温儒敏. 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头等大事[J]. 语文建设,2016(9):4-8.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河源完小)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山区学生学习的素材、机会与城市相比更少,在山区语文教学中,学生思想上的懈怠与忽视是语文教学顺利进行最大的障碍,从思想上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是首要任务。
一、山区学生语文习惯现状及原因
1.山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
山区学生大多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做到坚持预习。学生没有思考、倾听的习惯,上课时很少质疑问难教师,发言不积极。学生对阅读有很大兴趣,但阅读习惯不好,没有形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没有查找工具书的习惯,较少有学生做读书笔记。学生没有形成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就语言方面来说,讲方言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形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写作习惯不好,写完后很少主动修改作文。书写习惯差,走进课堂常见斜放本子、手捏笔尖、眼贴桌面的现象,查阅作业本常见参差不齐、字迹潦草、胡写乱抹的情况,书写不规范。写作业时较少有先复习后写作业的学生,拿起本子直接做题的情况比较常见[1]。
2.原因分析
学生的原因包括: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意识薄弱;小学生自觉性不强,意志不坚定;学生不了解预习,不重视预习,不掌握预习方法,即便老师布置预习的任务也不去做。
家庭的原因包括:山区学生家长大多在外打工,孩子在家中无人看管,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不高,不能辅导学习;山区读书无用论仍然存在,很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愿意学习。
教师的原因:教师未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及错误认知;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没有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业务水平不高。
二、山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对策
1.学生方面
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引导,促使其认识到学习改变命运,认识到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作用。成立各种小组,涉及普通话推广、作文兴趣、朗读兴趣等,小组长组织小组活动,组员商议并制定活动方案,教师仅发挥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形成浓厚的班级氛围。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评价制度,就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要对表现优异、取得较大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从而不断强化、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互相追赶、互帮互助、相互学习的学习氛围。
2.家长方面
针对小学生意志力薄弱的问题,监护人要加强管理,与孩子共同参与制定作息时间,培养学习习惯时要加强督促与检查。家长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添置《成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工具书;准备笔记本,配备学习用品,购置适合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家长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在外打工的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打电话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增加感情上的交流。
3.教师方面
对教师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从而规范孩子的行为,教师要不断强化自己在德行、业务上的修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关心、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才会接受教师,愿意听从老师的指导,长此以往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教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例如学习“朋”字时,为学生说明月月相伴才是朋友。要鼓励学生质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采用“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第一,设疑自探,教师创设情境,引到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师生围绕提出的问题来归纳、梳理、补充学习目标,教师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第二,解疑合探,教师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查,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积极对他人的展示进行补充性、论证性客观评价。第三,质疑再探,鼓励学生质疑权威,帮助学生掌握质疑方法;学生所质疑的问题要具有创新性、要有价值、有挑战性,学生提出质疑问题时优先由学生解决,当学生不能解决时教师讲解[2]。教师要引导学生高效自学,从学习方法及学习目标上提示学生,让学生了解要学习的内容及学习方法、该如何理解句子、采用哪些方法从哪里批注等。例如预习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猫》时,教师提前询问作者对猫的感情,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在课本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看法;询问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了猫的古怪;结合全文解释“无忧无虑”的意思;从文中的哪里可以体现出猫贪玩、尽职等。
教师要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宣传、表彰优秀学生,评选班级先进分子并加以宣传,例如评选预习能手、作文能手、小书法家、朗读能手等,通过这些表现优异的学生的好习惯来促进其他学生好习惯的培养。
改进评价方法,鼓励、表扬正在及已经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对课程实施而言,评价方式要从单一评价转变为多元性评价,例如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首先进行学生自评,之后其他学生评价如“从这位同学的身上你学习到了什么?”“你更欣赏哪一种?”等,最后教师评价,考试同样如此,学生自行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成果、不足,之后学生互评,最后教师评价。从以往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慣培养过程中的表现,以诵读为例,学生的动作、神情等就是对文化思想感情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观察、记录学生的诵读表现,与最终测评相结合来合理评价学生的诵读。
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庭的配合。定期组织家长会,与监护人协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对策,设计习惯养成家庭评价表,由监护人来评价孩子的学习习惯并及时反馈教师,从而方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结束语:
山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利用山区特色,将语文课堂变得更生动,利用现有条件带领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世界,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冰,刘树仁.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开展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3):26-28.
[2] 温儒敏. 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头等大事[J]. 语文建设,2016(9):4-8.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河源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