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小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构建科学有序的德育工作体系,有效开发和利用好德育资源,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校 德育资源 开始与利用
对于农村地区中小学而言,德育建设并没有凸显,德育的实效性低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研究农村中小学德育建设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构建科学合理教管体系
首先,完善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的选拔和任用机制。健全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的选拔和任用机制,为农村中小学选出高素质的德育人才,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一是要选拔思想素质好、对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热爱的专职老师,这样的老师专业性强,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规律比较熟悉;二是尽量挑选思想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接受了完整的德育训练,人文素养较高;三是尽可能选取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在德育教师的选拔和任用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招聘、审核、面试、笔试、试讲的程序走,确保把思想素质高、管理能力强、学历结构合理的人才吸收进德育队伍中。
其次,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的考核激励制度。考核激励制度是通过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来完成的,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建立这一制度十分必要,一方面它可以调动农村德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稳定农村德育教师队伍。因此农村中小学要积极建立和健全这一制度,并且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要注意保证考核的“三公”,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统一,给他们提供成长平台,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
最后,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培训机制。德育课和其他教学不同的是具有很强时效性和时代性,因而定期对农村德育教师进行德育培训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岗前培训制度。让每一位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在正式上岗以前都参加岗前培训,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管理学、青少年心理学为主要培训内容,让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坚持德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农村中小学领导机构要坚持定期对德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让他们及时的更新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德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2.转变传统德育观念
首先,全面和准确地理解网络德育的内涵。网络德育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德育工作;要义有二: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二是利用网络作为条件,网络德育就是指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网络德育的内容是网络德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网络德育的内容是根据网络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网民的思想实际而确定的。因此,在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要理解网络德育的内涵,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网络德育观念。
其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德育观念。虽然网络已经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始普及,但对有些农村中小学而言仍旧是新事物,如果要使网络德育在农村中学全面开展,那么农村教师和家长的携手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家长,要及时地交给孩子关于网络安全的知识,引导孩子正确的使用网络,防止孩子沉迷于网络;作为德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将网络德育纳入到德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德育观,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同时也让网络成为德育教学中的优质资源。
最后,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德育意识。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德育资源,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和利用。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网络知识,对孩子的上网进行正确的引导,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对于学校来说,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网络德育的意识,还可以建立自己学校的网络德育平台,组织一些关于网络德育的主题活动和宣传海报来增强农村中小学生的网络德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德育观。
3.强化德育资源开发意识
首先要准确定位,认识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价值。从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来看,它有利于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开展。从内部联系来看,德育资源是德育内容的来源,德育内容是对德育资源的深度提取和加工;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使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德育管理就是对德育资源进行分配、组合。德育资源整个德育活动的基础,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关系到德育目标的实现。
其次要强化意识,提高农村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来说,首先自身要具有很强的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只有有了这种意识才有开发的动力,德育资源不会自己展现出来,它需要我们去寻找和挖掘;其次农村中小学德育老师要意识到德育资源的深厚性,德育资源是历史的积淀,它需要我们去发现;最后,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要注意道德资源在利用和开发过程中的目的性。农村中小学德育老师在德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以德育目标为目的,用最少的物质支撑开发出更多、更有用的德育资源。
4.搭建科学合理评价机制
首先是建立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的德育评价网络。德育评价并不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公正的德育评价结果需要家长和德育老师的共同参与。家庭、学校、课堂都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养成地。家长可以通过孩子日常生活和待人接物来评价孩子的道德素质;学校管理人员可通过学生的社团活动、各类实践活动、人及交往、学习状况来考察学生的道德发展;在社会上,大家通过孩子的道德行为来评价其道德品质,比如帮助孤寡老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故对农村学校来说,不能仅将德育的评价责任交给学校,而应将家长及社会的评价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其次是動静结合,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终结性评价是在学习之后进行的评价,这个评价关注的是整个教学阶段所产生的结果。农村中小学在德育评价过程中要将重心放在过程性评价上,同时以终结性评价为辅助,确保对农村中小学生做出更全面、更真实的德育评价。
结语
中小学德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德育发展的艰巨性,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理念,使用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效果,做到树人先树德。
注:本文系2019年度驻马店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小学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立项编号:JJYKT19249)课题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小学校 德育资源 开始与利用
对于农村地区中小学而言,德育建设并没有凸显,德育的实效性低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研究农村中小学德育建设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构建科学合理教管体系
首先,完善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的选拔和任用机制。健全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的选拔和任用机制,为农村中小学选出高素质的德育人才,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一是要选拔思想素质好、对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热爱的专职老师,这样的老师专业性强,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规律比较熟悉;二是尽量挑选思想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接受了完整的德育训练,人文素养较高;三是尽可能选取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在德育教师的选拔和任用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招聘、审核、面试、笔试、试讲的程序走,确保把思想素质高、管理能力强、学历结构合理的人才吸收进德育队伍中。
其次,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的考核激励制度。考核激励制度是通过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来完成的,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建立这一制度十分必要,一方面它可以调动农村德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稳定农村德育教师队伍。因此农村中小学要积极建立和健全这一制度,并且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要注意保证考核的“三公”,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统一,给他们提供成长平台,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
最后,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培训机制。德育课和其他教学不同的是具有很强时效性和时代性,因而定期对农村德育教师进行德育培训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岗前培训制度。让每一位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在正式上岗以前都参加岗前培训,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管理学、青少年心理学为主要培训内容,让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坚持德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农村中小学领导机构要坚持定期对德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让他们及时的更新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德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2.转变传统德育观念
首先,全面和准确地理解网络德育的内涵。网络德育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德育工作;要义有二: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二是利用网络作为条件,网络德育就是指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网络德育的内容是网络德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网络德育的内容是根据网络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网民的思想实际而确定的。因此,在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要理解网络德育的内涵,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网络德育观念。
其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德育观念。虽然网络已经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始普及,但对有些农村中小学而言仍旧是新事物,如果要使网络德育在农村中学全面开展,那么农村教师和家长的携手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家长,要及时地交给孩子关于网络安全的知识,引导孩子正确的使用网络,防止孩子沉迷于网络;作为德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将网络德育纳入到德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德育观,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同时也让网络成为德育教学中的优质资源。
最后,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德育意识。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德育资源,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和利用。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网络知识,对孩子的上网进行正确的引导,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对于学校来说,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网络德育的意识,还可以建立自己学校的网络德育平台,组织一些关于网络德育的主题活动和宣传海报来增强农村中小学生的网络德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德育观。
3.强化德育资源开发意识
首先要准确定位,认识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价值。从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来看,它有利于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开展。从内部联系来看,德育资源是德育内容的来源,德育内容是对德育资源的深度提取和加工;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使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德育管理就是对德育资源进行分配、组合。德育资源整个德育活动的基础,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关系到德育目标的实现。
其次要强化意识,提高农村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来说,首先自身要具有很强的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只有有了这种意识才有开发的动力,德育资源不会自己展现出来,它需要我们去寻找和挖掘;其次农村中小学德育老师要意识到德育资源的深厚性,德育资源是历史的积淀,它需要我们去发现;最后,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要注意道德资源在利用和开发过程中的目的性。农村中小学德育老师在德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以德育目标为目的,用最少的物质支撑开发出更多、更有用的德育资源。
4.搭建科学合理评价机制
首先是建立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的德育评价网络。德育评价并不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公正的德育评价结果需要家长和德育老师的共同参与。家庭、学校、课堂都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养成地。家长可以通过孩子日常生活和待人接物来评价孩子的道德素质;学校管理人员可通过学生的社团活动、各类实践活动、人及交往、学习状况来考察学生的道德发展;在社会上,大家通过孩子的道德行为来评价其道德品质,比如帮助孤寡老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故对农村学校来说,不能仅将德育的评价责任交给学校,而应将家长及社会的评价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其次是動静结合,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终结性评价是在学习之后进行的评价,这个评价关注的是整个教学阶段所产生的结果。农村中小学在德育评价过程中要将重心放在过程性评价上,同时以终结性评价为辅助,确保对农村中小学生做出更全面、更真实的德育评价。
结语
中小学德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德育发展的艰巨性,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理念,使用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效果,做到树人先树德。
注:本文系2019年度驻马店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小学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立项编号:JJYKT19249)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