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ans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掌握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初步掌握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等比数列前几项和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设计】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等比数列的定义(板书),
  


  导使用了迭乘法。
  (复习一下旧知识,为下面推导出前n项和公式作准备,并提出了类比)
  师:今天我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等比数列的有关问题,先看一个实例:
  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关于国际象棋有这样一个传说: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一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国王说:“这太简单了。”吩咐手下马上去办,过了好久,手下惊慌地报告国王:“不好了!”你猜怎样?原来经计算,印度近几十年生产的所有麦子加起来还不够。
  上述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等比数列求知,即1+2+4+……+263。我们先来讨论等比数列前n项和计算公式,即:等比数列{an},公比为q,求Sn= a1+a2+……+an
  师:如何求和呢?
  (给足够的时间鼓励学生对问题自由思考,积极解决)
  生:能不能像推导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列出一些等式,
  


  


  师:这种求和方法很重要,由于设法消去了一些中间项,使带省略号的含任意有限项的式子变成仅含有几项的式子,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种求和方法称为错位相减去,是研究数列求和的一个重要方法。
  (以上三种推导方法,可以看出利用“发散思维”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多条途径、用多种方法推导公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师:与等差数列相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和(2),其中涉及a 1,q,n, a n和S n这五个量,而他们又通过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联系着,因此只要已知其中的任何三个量,即可能得到其余两个量为未知数的方程组,从而可以求出其余两个量。
  师:下面举例说明公式(1)、(2)的一些应用。
  例1:口答下列各题:
  (1)求等比数列1,2,4……的前64项的和。
  (2)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1=2,q=3,求S3。
  (3)请利用用(2)题的数据,自己编题,改为求a1或求q,并求解。
  生:(口答)
  


  


  【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对公式的教学,要充分提示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与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导出方法,理解公式的成立条件,也就是让学生对本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清晰的、完整的认识。忽视公式的推导和条件,直接记忆公式的结论是降低教学要求,违背教学规律的做法。
  2、本课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获取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来完成。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学生设计好符合他们学习心理过程的学习程序,通过设疑、暗示、课堂讨论、自编习题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启发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进取的兴奋状态,使他们通过在引导下独立活动,自然而有效地获取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作者单位:422400 湖南省武冈市第十中学)
其他文献
作业批改是教学的组成部分,一种好的方法,不但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达到及时反馈矫正的目的,而且能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认为运用启发批改为好。    一、启发批改的具体作法    启发批改,就是学生作业中的错误部分,不一定全批全改,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致命弱点、错误 的根源,适当点拨,提出诚恳的建议和希望,起到引路和向导作用,激发学生通过自
期刊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审美呢?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对比——感受形象美    理解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审美的基础。对比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形象的美丑也总是在朴素的对比中显现。例如:鲁迅塑造的闰土,彼此之间始终存在着对比。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把握住少年闰土这个形象,教学中,首先让
期刊
“诗必穷而后工”,这话对,但又不尽全对。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特别强调“发愤”而作。  《文心雕龙·才略》中说冯衍:“敬通雅好辞说,而坎坛盛世;《显示》、《自序》亦蚌病成珠矣。”德国的大哲学家尼采也认为:“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歌唱都是痛苦使然。”法
期刊
语言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听、说、读、写中,写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学大纲对“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字要写得正确、匀称、干净”,“注意不写错别字。”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想方设法减少错别字,甚至消灭错别字。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少写错别字,消灭错别字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
期刊
教育改革的口号早已深得民心,要求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怎样去实施,语文课教学怎样以新的教育方式去适应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    一、语文课教学本身要有创造性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用死记硬背的方
期刊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悠远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文学中的瑰宝,那些选入中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更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古人云:“诗言志,词为心声。”每次诵读起那些熟悉的诗句,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喜、怒、哀、乐。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豪迈,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柔情,“碧云天,黄花地”的清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雪,这个中的美妙,应怎样传授给学生,让他
期刊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口头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变化和驾驭语言的过程。朗读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是进行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朗读要做到准确、流利、传情,必须深入研读课文,获得与作者或主人公同样的情感,并对课文进行技术处理,再小声试读,最后大声朗读。  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
期刊
书法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汉字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其表意性,在书写过程中巧妙布局,就会将书法与绘画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完美的统一,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赏心悦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7——9年级“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我们知道,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书写技能是基
期刊
语文应该是诗意的语文,诗意的语文课,如细雨微风,滋润学生。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幽默风趣,点燃课堂教学。  什么是诗意呢?诗意是充满激情的、充满爱心的,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有些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学知识简单,无非是识字、写字、读文、背诵、习作等,把这些教好了,小学语文也就不成问题了。其实,小学语文看似简单,可是它包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章作了一定的改动。例如:第九册语文课本中《夕阳》一课,2002年印刷版写的是“每到黄昏时分”,而2004年版写的则是“每临近黄昏时”。再如《桃山工》一课中2002年版写的是“现出黑黝黝的肌肉”,而2004年版写的则是“现出黑黝黝的肌肤”。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2002年版写的是“1989年”,而2004年版写的则是“1994年”,等等。经过反复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