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4月1日执行的《城乡规划法》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阎良区委、区政府决定编制《阎良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是阎良区适应新形势、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对阎良村镇体系的研究,为一体化规划建立了论述基础,为阎良的长远发展提供数据依据。
关键词:阎良;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科学发展观
一、概况
1.自然概况
阎良区位于西安市东北部,关中中部偏东北,属于西安远郊区,距西安市中心50公里。东与渭南市相邻;西与三原县接壤;南以清河为界,与临潼区相望;北倚荆山塬,与富平县毗连。南北宽约12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区境最东端为关山镇乔家村,最西端为振兴街道办官刘村,最南端为北屯街道办桥东村,最北端为关山镇西王村。平面轮廓略呈东西向长方形,形似卧牛,头东尾西,辖境面积244.4平方公里。全区航空工业高度发达,是集飞机设计、制造、鉴定、试飞、教学、研究于一体的著名中国航空城。
2.社会经济状况
(1)行政区划。阎良区辖5个街道、2个镇:现辖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凤凰路街道办事处、新兴街道办事处、北屯街道办事处、振兴街道办事处、关山镇和武屯镇,属副地级区。境内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16个民族。
(2)城市人口。阎良区2009年末户籍总人口为252318人,比上年末增加1183人;其中农业人口164323人,非农业人口87995人。全区人口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依据2009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年末常住人口数为26.27万人,比上年净增长0.51万人;出生率为9.60‰,比上年下降0.08‰;死亡率为5.82‰,比上年上升0.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8‰,比上年下降0.3‰。(来自阎良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经济发展。阎良区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GDP)80.67亿元,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29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2.57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6.81亿元,增长14.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1009元,比上年增加3223元,增长11.6%,按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到4541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53:32调整为14:53:33。其中,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1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增大。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第一产业贡献0.9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4%;第二产业贡献8.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7.4%,其中工业贡献6.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3.3%,建筑业贡献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4.1%;第三产业贡献5.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6.2%。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处于主导地位。
3.历史沿革
据了解,今阎良区武屯就是秦故都栎阳。据《阎良区志》记载,春秋时期的晋国,早在公元前562年以前就在阎良设立了“栎邑”大城,人口万户。秦献公、秦孝公父子(公元前383年-前350年)以栎阳(今武屯镇)为都,开拓疆土,锐意改革,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铺平了道路。秦统一六国的很多重要決策是在阎良做出的。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3年-前200年)雄踞栎阳四载,他把统一战争的大本营最高统帅部扎在这里,依托地理优势(北有山峦,南有渭河,东西关隘扼喉。进可攻,退可守,且有大片回旋余地,物产丰富,民力充沛),与项羽争霸,创立汉朝基业,制定汉代律例,平定异姓王侯,巩固新生政权。即使他迁都长安后,仍然对栎阳情有独钟,公元前197年,将其父葬于栎阳北塬,也就是阎良的荆山塬上。从秦献公11年(前374年)至唐贞观八年(634年),前后共1008年,阎良境内先后设置过栎阳、万年、异赤、师亭、广阳、平陵、粟邑7个县治,当年这里物产丰富、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商贸繁荣。贞观八年,唐太宗李世民废粟邑县,并入栎阳县。元朝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撤栎阳县,今阎良辖地随栎阳县并入临潼县,至今73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6年6月,阎良撤镇建区,由临潼县划归西安市直辖;同年11月更名为东红区。1972年东红区更名为阎良区至今。
4.道路交通
阎良区内交通发达,西韩、西延、咸铜铁路在境内交汇,有四条省级公路与外界连通,地方道路“三横六纵”村村通油路,西安至阎良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阎良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港以列入陕西省“十五”规划。城市道路日益畅通,全区城区道路达到51.8公里;城市道路面积达到75.9万平方米。迎宾大道、前进路全线贯通,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全区公路里程544公里,比上年增加50公里。年末客运车辆236辆,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3亿人/公里。货运车辆475辆,运输能力1192.5吨。
二、人口与城镇化发展规划
区域城镇人口预测除考虑人口自然变动外,侧重考虑区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来自区域外人口机械迁入的影响,以规划期内逐步接近城乡居住人口比例与非农业与农业就业人口的比例关系相协调为目标。由于本次规划将北屯街办、振兴街办、新兴街办纳入到主城区范围内,近期将有大部分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所以,城市镇率相对较高。
阎良区目前处于以集聚为特征的工业化速度加快的发展阶段,综合考虑城镇人口、乡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差异、乡村地区弄个就业需求和迁入人口的影响,计算得出到2015年和2030年,全区共有城镇人口为26.2万和56.2万人。
三、结语
阎良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唯一、亚洲最大的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航空工业基地;同时也是阎良区政府所在地,形成了以行政办公、居住、科研、商业配套为主的城市中心区;特别是随着航空产业基地的建立,城市骨架拉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阎良城区的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进一步落实“关天经济区”和大西安规划战略,建设西安城市副中心,支持阎良区整体协调发展,合理预测阎良人口发展,为阎良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是规划人不可懈怠的任务。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是阎良区适应新形势、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对阎良村镇体系的研究,为一体化规划建立了论述基础,为阎良的长远发展提供数据依据。
关键词:阎良;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科学发展观
一、概况
1.自然概况
阎良区位于西安市东北部,关中中部偏东北,属于西安远郊区,距西安市中心50公里。东与渭南市相邻;西与三原县接壤;南以清河为界,与临潼区相望;北倚荆山塬,与富平县毗连。南北宽约12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区境最东端为关山镇乔家村,最西端为振兴街道办官刘村,最南端为北屯街道办桥东村,最北端为关山镇西王村。平面轮廓略呈东西向长方形,形似卧牛,头东尾西,辖境面积244.4平方公里。全区航空工业高度发达,是集飞机设计、制造、鉴定、试飞、教学、研究于一体的著名中国航空城。
2.社会经济状况
(1)行政区划。阎良区辖5个街道、2个镇:现辖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凤凰路街道办事处、新兴街道办事处、北屯街道办事处、振兴街道办事处、关山镇和武屯镇,属副地级区。境内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16个民族。
(2)城市人口。阎良区2009年末户籍总人口为252318人,比上年末增加1183人;其中农业人口164323人,非农业人口87995人。全区人口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依据2009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年末常住人口数为26.27万人,比上年净增长0.51万人;出生率为9.60‰,比上年下降0.08‰;死亡率为5.82‰,比上年上升0.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8‰,比上年下降0.3‰。(来自阎良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经济发展。阎良区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GDP)80.67亿元,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29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2.57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6.81亿元,增长14.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1009元,比上年增加3223元,增长11.6%,按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到4541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53:32调整为14:53:33。其中,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1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增大。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第一产业贡献0.9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4%;第二产业贡献8.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7.4%,其中工业贡献6.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3.3%,建筑业贡献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4.1%;第三产业贡献5.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6.2%。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处于主导地位。
3.历史沿革
据了解,今阎良区武屯就是秦故都栎阳。据《阎良区志》记载,春秋时期的晋国,早在公元前562年以前就在阎良设立了“栎邑”大城,人口万户。秦献公、秦孝公父子(公元前383年-前350年)以栎阳(今武屯镇)为都,开拓疆土,锐意改革,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铺平了道路。秦统一六国的很多重要決策是在阎良做出的。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3年-前200年)雄踞栎阳四载,他把统一战争的大本营最高统帅部扎在这里,依托地理优势(北有山峦,南有渭河,东西关隘扼喉。进可攻,退可守,且有大片回旋余地,物产丰富,民力充沛),与项羽争霸,创立汉朝基业,制定汉代律例,平定异姓王侯,巩固新生政权。即使他迁都长安后,仍然对栎阳情有独钟,公元前197年,将其父葬于栎阳北塬,也就是阎良的荆山塬上。从秦献公11年(前374年)至唐贞观八年(634年),前后共1008年,阎良境内先后设置过栎阳、万年、异赤、师亭、广阳、平陵、粟邑7个县治,当年这里物产丰富、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商贸繁荣。贞观八年,唐太宗李世民废粟邑县,并入栎阳县。元朝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撤栎阳县,今阎良辖地随栎阳县并入临潼县,至今73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6年6月,阎良撤镇建区,由临潼县划归西安市直辖;同年11月更名为东红区。1972年东红区更名为阎良区至今。
4.道路交通
阎良区内交通发达,西韩、西延、咸铜铁路在境内交汇,有四条省级公路与外界连通,地方道路“三横六纵”村村通油路,西安至阎良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阎良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港以列入陕西省“十五”规划。城市道路日益畅通,全区城区道路达到51.8公里;城市道路面积达到75.9万平方米。迎宾大道、前进路全线贯通,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全区公路里程544公里,比上年增加50公里。年末客运车辆236辆,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3亿人/公里。货运车辆475辆,运输能力1192.5吨。
二、人口与城镇化发展规划
区域城镇人口预测除考虑人口自然变动外,侧重考虑区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来自区域外人口机械迁入的影响,以规划期内逐步接近城乡居住人口比例与非农业与农业就业人口的比例关系相协调为目标。由于本次规划将北屯街办、振兴街办、新兴街办纳入到主城区范围内,近期将有大部分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所以,城市镇率相对较高。
阎良区目前处于以集聚为特征的工业化速度加快的发展阶段,综合考虑城镇人口、乡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差异、乡村地区弄个就业需求和迁入人口的影响,计算得出到2015年和2030年,全区共有城镇人口为26.2万和56.2万人。
三、结语
阎良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唯一、亚洲最大的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航空工业基地;同时也是阎良区政府所在地,形成了以行政办公、居住、科研、商业配套为主的城市中心区;特别是随着航空产业基地的建立,城市骨架拉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阎良城区的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进一步落实“关天经济区”和大西安规划战略,建设西安城市副中心,支持阎良区整体协调发展,合理预测阎良人口发展,为阎良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是规划人不可懈怠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