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听读训练——培养语感
良好的语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重要标志。从起始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练听练读,培养英语语感。听读训练的具体目标是:能正确听读所学音标、单词、句型、课堂用语、日常会话,并能作相应回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基本升降调的读法。
1.练听。一般可以按照以下三个阶段进行:①仿读阶段。让学生通过听录音或听老师读,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教师适当讲解意群、连续、弱读、清辅音浊化等语言特征和现象。②辨音会意阶段。可以是一组组的单词,如ship/sheep, it/eat, Miss/ Mrs等,也可以是一组组的句子,如:Are they students?/ Are there students? The glass is small. /The class is small.等。在此阶段教师除要加工语言材料之外,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识别数量、时间、日期等方面作专项训练。③技能训练阶段。本阶段主要是以情景会话和短文理解作为听力材料,指导学生独自去听录音或广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如翻录磁带、告诉学生可以收听什么波段或频率的英语广播等。
2.练读。语言学习要靠多读,尤其课文就是规范化的阅读材料,既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出声地朗读,也可以采取默读的方式进行思考。对精妙之处要进行圈点,一方面注意句子结构,另一方面通过语词激发唤起有关表象、再造想像以及各种联想,或者在情感上引起强烈共鸣,或者运用语境和自己的体验品味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人们常说:熟读成诵。“诵”就是能够背诵,它属于读的高级阶段。只要长期坚持背诵大量语篇(包括对话),就基本上能掌握英语的“语序”和“一般结构”,在接受外界语言刺激时就有较高的“预期能力”,即只听清对方的个别词语就能感悟一句话,甚至下面要说的内容。有了这种“预期能力”,语感也就形成了。
二、说写训练——培养表达能力
说和写是将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重复使用的表达能力。在听读训练的基础上加强说与写的能力培养,其具体目标是:掌握所学的语法规则,初步具有模仿造句、连词成句的能力;能就课文内容进行复述、问答或对话,并能看图说话等;能听懂英美人士录音的语言材料。
1.练说。许多中学生会因为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把说英语当成了一种望尘莫及的事,而且有不少学生存在中国人学英语只是为了看懂外文,或是为了升学的错误观念,造成了说英语难的困境。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说:①变式复述课文。即通过改变人称复述课文;以词类转换的方式复述课文;抓住大意,简要复述课文等。②口语造句。死记硬背生词不但枯燥无味,而且容易遗忘。若用每个生词造三到五个句子,可以一举三得:既能帮助记忆生词,又训练了遣词造句的基本功,还培养了说英语的习惯。③练习会话。教师力求用英语授课,并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多说英语的语境,比如多让学生对话,或讨论问题和表演等。课堂提问时要诱导学生讲英语,在课外要求学生用英语问候或打招呼,当然教师见到学生也要主动用英语问候或打招呼。经常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树立他们的信心,学生之间也就自然可以形成用英语会话的良好氛围。
2.练写。首先,用英语练习写作,不但能巩固英语词汇、句型、习惯用法、语法知识,而且还能在实践中逐步达到作文用词准确、句型恰当、语法正确的境界。其次,在写的训练中,学生能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活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再次,学生通过写的训练可以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以及完整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在听和读的训练中捕捉主要的语音信息,从而正确理解语言材料。
对写作方法的训练,在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几点:①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笔头和口头复述并举,缩写和改写并举,课堂集训和课外作业并举。②教师组织和提供语言点,让学生组织成文,培养学生的语序安排能力和语法应用能力。③要注重对英文书信、日记、通知、看图说话、故事、人物简介等分类进行系统训练,以了解和掌握相应的文体写作知识及技巧。
三、综合训练——培养自学能力
综合训练就是通过反复的听、说、读、写训练,达到以下具体目标:能围绕课文对话,或就各自的生活实际进行对话和交谈;能写简单的英语书信、便条和通知等;能写短小的叙事、说明等小作文。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学生在学习中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
针对一节课来讲,进行综合训练要做到:一听。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前先听一遍录音,用耳朵来了解课文内容,听懂多少,听不懂多少,都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象,既锻炼了听力,又为阅读的进一步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读。仔细阅读新课。先通读,旨在基本了解课文中心内容,体会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感情。后精读,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汇和短语,先做个记号。然后联系上下文看其所处的语言环境,要习惯于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作出判断。三查。查词典和其他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要求学生将新词的音标、词性、用法及例句记在词汇本上。要特别关注例句。对有些课文,还应要求学生查手边能找到的资料,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四写。仿写一些课文中表达地道的优美句子或段落。学生在读完一篇课文之后,会对某些描写和表达产生特别的兴趣,如一些简洁生动的人物描写、场景描写、动作及心理变化的描写等。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熟悉的人物、生活环境和故事情节,他们可以试着用相近或相同的课文句型,略加变动的词汇来对自己感兴趣的人、事物和故事情节进行英语描写,从而较轻松地品尝用英语写作的乐趣。五疑。要求学生自学时记下自己经过反复阅读仍然疑惑不解的词和句,上课时特别留意老师的讲解,听课就有了针对性。应鼓励学生不仅要敢疑,而且要多疑。疑能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疑能推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对课文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中,我坚持以上各步的训练,不但加强和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以做题作为训练的主要形式,不能以分数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英语作为语言课,要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良好的语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重要标志。从起始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练听练读,培养英语语感。听读训练的具体目标是:能正确听读所学音标、单词、句型、课堂用语、日常会话,并能作相应回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基本升降调的读法。
1.练听。一般可以按照以下三个阶段进行:①仿读阶段。让学生通过听录音或听老师读,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教师适当讲解意群、连续、弱读、清辅音浊化等语言特征和现象。②辨音会意阶段。可以是一组组的单词,如ship/sheep, it/eat, Miss/ Mrs等,也可以是一组组的句子,如:Are they students?/ Are there students? The glass is small. /The class is small.等。在此阶段教师除要加工语言材料之外,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识别数量、时间、日期等方面作专项训练。③技能训练阶段。本阶段主要是以情景会话和短文理解作为听力材料,指导学生独自去听录音或广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如翻录磁带、告诉学生可以收听什么波段或频率的英语广播等。
2.练读。语言学习要靠多读,尤其课文就是规范化的阅读材料,既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出声地朗读,也可以采取默读的方式进行思考。对精妙之处要进行圈点,一方面注意句子结构,另一方面通过语词激发唤起有关表象、再造想像以及各种联想,或者在情感上引起强烈共鸣,或者运用语境和自己的体验品味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人们常说:熟读成诵。“诵”就是能够背诵,它属于读的高级阶段。只要长期坚持背诵大量语篇(包括对话),就基本上能掌握英语的“语序”和“一般结构”,在接受外界语言刺激时就有较高的“预期能力”,即只听清对方的个别词语就能感悟一句话,甚至下面要说的内容。有了这种“预期能力”,语感也就形成了。
二、说写训练——培养表达能力
说和写是将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重复使用的表达能力。在听读训练的基础上加强说与写的能力培养,其具体目标是:掌握所学的语法规则,初步具有模仿造句、连词成句的能力;能就课文内容进行复述、问答或对话,并能看图说话等;能听懂英美人士录音的语言材料。
1.练说。许多中学生会因为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把说英语当成了一种望尘莫及的事,而且有不少学生存在中国人学英语只是为了看懂外文,或是为了升学的错误观念,造成了说英语难的困境。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说:①变式复述课文。即通过改变人称复述课文;以词类转换的方式复述课文;抓住大意,简要复述课文等。②口语造句。死记硬背生词不但枯燥无味,而且容易遗忘。若用每个生词造三到五个句子,可以一举三得:既能帮助记忆生词,又训练了遣词造句的基本功,还培养了说英语的习惯。③练习会话。教师力求用英语授课,并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多说英语的语境,比如多让学生对话,或讨论问题和表演等。课堂提问时要诱导学生讲英语,在课外要求学生用英语问候或打招呼,当然教师见到学生也要主动用英语问候或打招呼。经常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树立他们的信心,学生之间也就自然可以形成用英语会话的良好氛围。
2.练写。首先,用英语练习写作,不但能巩固英语词汇、句型、习惯用法、语法知识,而且还能在实践中逐步达到作文用词准确、句型恰当、语法正确的境界。其次,在写的训练中,学生能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活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再次,学生通过写的训练可以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以及完整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在听和读的训练中捕捉主要的语音信息,从而正确理解语言材料。
对写作方法的训练,在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几点:①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笔头和口头复述并举,缩写和改写并举,课堂集训和课外作业并举。②教师组织和提供语言点,让学生组织成文,培养学生的语序安排能力和语法应用能力。③要注重对英文书信、日记、通知、看图说话、故事、人物简介等分类进行系统训练,以了解和掌握相应的文体写作知识及技巧。
三、综合训练——培养自学能力
综合训练就是通过反复的听、说、读、写训练,达到以下具体目标:能围绕课文对话,或就各自的生活实际进行对话和交谈;能写简单的英语书信、便条和通知等;能写短小的叙事、说明等小作文。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学生在学习中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
针对一节课来讲,进行综合训练要做到:一听。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前先听一遍录音,用耳朵来了解课文内容,听懂多少,听不懂多少,都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象,既锻炼了听力,又为阅读的进一步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读。仔细阅读新课。先通读,旨在基本了解课文中心内容,体会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感情。后精读,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汇和短语,先做个记号。然后联系上下文看其所处的语言环境,要习惯于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作出判断。三查。查词典和其他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要求学生将新词的音标、词性、用法及例句记在词汇本上。要特别关注例句。对有些课文,还应要求学生查手边能找到的资料,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四写。仿写一些课文中表达地道的优美句子或段落。学生在读完一篇课文之后,会对某些描写和表达产生特别的兴趣,如一些简洁生动的人物描写、场景描写、动作及心理变化的描写等。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熟悉的人物、生活环境和故事情节,他们可以试着用相近或相同的课文句型,略加变动的词汇来对自己感兴趣的人、事物和故事情节进行英语描写,从而较轻松地品尝用英语写作的乐趣。五疑。要求学生自学时记下自己经过反复阅读仍然疑惑不解的词和句,上课时特别留意老师的讲解,听课就有了针对性。应鼓励学生不仅要敢疑,而且要多疑。疑能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疑能推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对课文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中,我坚持以上各步的训练,不但加强和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以做题作为训练的主要形式,不能以分数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英语作为语言课,要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