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近代中国沉沦、挨打的历史,更是一个民族抗争、崛起的历史。为救亡图强,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奔走呼号。开眼看世界之林则徐、天下为公之孙中山、慷慨赴死之谭嗣同——翻阅史书这些先驱者的精神和情怀常常让我仰慕和敬叹。但对李鸿章,学习中我却多了许多困惑。李鸿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教科书给我们的能概括出李鸿章的全貌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翻阅了一些书籍和文章。历史上对李鸿章的评价很多。毛泽东说他:“水浅而舟大也。”袁世凯说:“一生低首拜汾阳,万古大名配诸葛。”当然,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者也大有人在。给我启发最大的还是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梁启超先生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他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这句话真是中肯。
先说李鸿章之才。李鸿章少年得志,24岁登科及第,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拜曾国藩为师。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创建淮军,助剿太平天国,稳定了清政府的统治。乘获胜之威,与左宗棠等平定捻军,由此青云直上。
面对世界蓬勃发展大势,李鸿章能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他大力开展洋务运动,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举办了三个。这些代表工业文明的机器大工业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破土发芽,为中国军事实力在亚洲的崛起做了准备,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面对西方列强一次次从海上汹涌而的险恶局势,李鸿章意识到海防的重要,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拟组建北、东、南三支海军力量。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为会办,利用这个机会,北洋水师建立,成为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李鸿章之识对他自己的政治生涯和晚清政坛有重大影响。
李鸿章早年游历于欧洲列国,惊诧于西方文明的先进和制造的快速,力排顽固派的阻挠,大力推进洋务运动。在办洋务的过程中痛感中国积弱在于“患贫”,后期又积极兴办民用工业。办矿业、建铁路、兴纺织、通电信、派留学生、办新式学校。在民用工业的经营方针上,他大胆创新,由前期的官办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这些开时代之先的举措,于春江水暖中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新的气象。
李鸿章的另一远见在于对私人团练的处理上。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之后,曾国藩为求全自保,急流勇退,遣撤了湘军。李鸿章认为清政府在剿灭农民起义后,下一个威胁对象可能是洋人,在八旗没落、绿营无力的情况下应该保留一部分私人武装。这些认识颇具前瞻性又需要足够的胆识。这也为后来反对外来侵略战争保存了一部分实力。1870年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淮军长期驻守京津要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淮军成为抗击联军入侵的主要力量。清政府依恃这支军队安内攘外,保境固本。
当然,手握重兵也提升了李鸿章的政治资本。李鸿章依靠淮军积极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将这支军事武装发展到政治集团。“坐镇津门,朝廷大事,悉咨而后行。北洋章奏,所请无不予也。……安内攘外,声望极一时之盛。”1894,清廷赏戴三眼花翎,这是汉人享受到的最高尊崇,即便满族大员也仅三四人获此荣耀。
李鸿章晚年入值中枢,主持外交。据统计,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也正因为此使李鸿章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毁誉参半。这也正是李鸿章际遇之痛。
李鸿章初掌军国大政到欧洲拜会各国政要时,遇到已经威名远播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时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执政者对你不信任,而你却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怎么样才能功成名就呢?”俾斯麦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李鸿章,李鸿章听后默然不语,因为他深知他要支持的那个集团,用俾斯麦的方法应对是寸步难行。面对列强环伺、外侮日迫,最高统治者乃至整个统治集团愚昧昏庸、抱残守缺,国民上下麻木愚钝、封闭保守的大环境,李鸿章于薄冰之上,周旋于列强之间,以一己之力保全大清的颜面,减少国家的屈辱。他误国有罪,却不卖国。
甲午战败,李鸿章赴日签约。日本的蛮横、条约的苛刻、弱国外交的屈辱使李鸿章发誓“终身不履日地”。两年后他出使欧美各国回来,途经日本,当时需要换乘轮船用小船摆渡,因为是一艘日本船,李鸿章怎么也不肯上,最后在两船之间架了一块木板挪了过去。治国平天下的豪气和千年大国的底气支撑着这个老人的自尊;但面对强势的工业文明和气势汹汹的强盗外交,剩下的恐怕只有可怜的委曲求全吧。
身背骂名的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后被解除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成了战败的替罪羊。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师沦陷,最高统治者弃民而逃,朝局混乱,李鸿章再次成为收拾烂摊子的唯一人选。但此时大口咯血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再为大清挽回更多的利益了。赔款4亿5千万两,是因当时中国人口约4亿5千万,“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李鸿章代表大清帝国又一次接受了这个侮辱。
此时的李鸿章油灯耗尽,病榻上为了苟延残喘的大清他再次恳切进言:“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难以想象从办洋务开始一路披荆斩棘走来,自强求富依然遥不可及,这个大清的“裱糊匠”终于明白纸糊的老虎终究有揭破的那天,虽“劳劳车马未离鞍”,但一个没落王朝的苦苦挣扎哪是几个“裱糊匠”能挽救的?此时的李鸿章该是何等的悲凉和无奈?
一个人的显赫与沉浮和一个王朝乃至国家民族的衰落、中兴、屈辱紧紧相连。既不能得罪洋人还要忠于朝廷,而这个朝廷不是卧薪尝胆的勾践,而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最终结果是生前被指责,荣辱相伴;死后被刨坟,尸骨无存。
想借用《清史稿·李鸿章传》中的一段话表达我对李鸿章的钦佩:“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史料记载,李鸿章离世时两目炯炯不瞑。身边的人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目乃瞑”。前人未了之心愿后人一代代砥礪前行,看我大中国今日之崛起,吾辈有幸,勖哉诸君!
[1]刘体智.异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梁启超.李鸿章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翻阅了一些书籍和文章。历史上对李鸿章的评价很多。毛泽东说他:“水浅而舟大也。”袁世凯说:“一生低首拜汾阳,万古大名配诸葛。”当然,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者也大有人在。给我启发最大的还是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梁启超先生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他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这句话真是中肯。
先说李鸿章之才。李鸿章少年得志,24岁登科及第,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拜曾国藩为师。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创建淮军,助剿太平天国,稳定了清政府的统治。乘获胜之威,与左宗棠等平定捻军,由此青云直上。
面对世界蓬勃发展大势,李鸿章能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他大力开展洋务运动,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举办了三个。这些代表工业文明的机器大工业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破土发芽,为中国军事实力在亚洲的崛起做了准备,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面对西方列强一次次从海上汹涌而的险恶局势,李鸿章意识到海防的重要,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拟组建北、东、南三支海军力量。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为会办,利用这个机会,北洋水师建立,成为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李鸿章之识对他自己的政治生涯和晚清政坛有重大影响。
李鸿章早年游历于欧洲列国,惊诧于西方文明的先进和制造的快速,力排顽固派的阻挠,大力推进洋务运动。在办洋务的过程中痛感中国积弱在于“患贫”,后期又积极兴办民用工业。办矿业、建铁路、兴纺织、通电信、派留学生、办新式学校。在民用工业的经营方针上,他大胆创新,由前期的官办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这些开时代之先的举措,于春江水暖中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新的气象。
李鸿章的另一远见在于对私人团练的处理上。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之后,曾国藩为求全自保,急流勇退,遣撤了湘军。李鸿章认为清政府在剿灭农民起义后,下一个威胁对象可能是洋人,在八旗没落、绿营无力的情况下应该保留一部分私人武装。这些认识颇具前瞻性又需要足够的胆识。这也为后来反对外来侵略战争保存了一部分实力。1870年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淮军长期驻守京津要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淮军成为抗击联军入侵的主要力量。清政府依恃这支军队安内攘外,保境固本。
当然,手握重兵也提升了李鸿章的政治资本。李鸿章依靠淮军积极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将这支军事武装发展到政治集团。“坐镇津门,朝廷大事,悉咨而后行。北洋章奏,所请无不予也。……安内攘外,声望极一时之盛。”1894,清廷赏戴三眼花翎,这是汉人享受到的最高尊崇,即便满族大员也仅三四人获此荣耀。
李鸿章晚年入值中枢,主持外交。据统计,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也正因为此使李鸿章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毁誉参半。这也正是李鸿章际遇之痛。
李鸿章初掌军国大政到欧洲拜会各国政要时,遇到已经威名远播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时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执政者对你不信任,而你却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怎么样才能功成名就呢?”俾斯麦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李鸿章,李鸿章听后默然不语,因为他深知他要支持的那个集团,用俾斯麦的方法应对是寸步难行。面对列强环伺、外侮日迫,最高统治者乃至整个统治集团愚昧昏庸、抱残守缺,国民上下麻木愚钝、封闭保守的大环境,李鸿章于薄冰之上,周旋于列强之间,以一己之力保全大清的颜面,减少国家的屈辱。他误国有罪,却不卖国。
甲午战败,李鸿章赴日签约。日本的蛮横、条约的苛刻、弱国外交的屈辱使李鸿章发誓“终身不履日地”。两年后他出使欧美各国回来,途经日本,当时需要换乘轮船用小船摆渡,因为是一艘日本船,李鸿章怎么也不肯上,最后在两船之间架了一块木板挪了过去。治国平天下的豪气和千年大国的底气支撑着这个老人的自尊;但面对强势的工业文明和气势汹汹的强盗外交,剩下的恐怕只有可怜的委曲求全吧。
身背骂名的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后被解除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成了战败的替罪羊。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师沦陷,最高统治者弃民而逃,朝局混乱,李鸿章再次成为收拾烂摊子的唯一人选。但此时大口咯血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再为大清挽回更多的利益了。赔款4亿5千万两,是因当时中国人口约4亿5千万,“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李鸿章代表大清帝国又一次接受了这个侮辱。
此时的李鸿章油灯耗尽,病榻上为了苟延残喘的大清他再次恳切进言:“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难以想象从办洋务开始一路披荆斩棘走来,自强求富依然遥不可及,这个大清的“裱糊匠”终于明白纸糊的老虎终究有揭破的那天,虽“劳劳车马未离鞍”,但一个没落王朝的苦苦挣扎哪是几个“裱糊匠”能挽救的?此时的李鸿章该是何等的悲凉和无奈?
一个人的显赫与沉浮和一个王朝乃至国家民族的衰落、中兴、屈辱紧紧相连。既不能得罪洋人还要忠于朝廷,而这个朝廷不是卧薪尝胆的勾践,而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最终结果是生前被指责,荣辱相伴;死后被刨坟,尸骨无存。
想借用《清史稿·李鸿章传》中的一段话表达我对李鸿章的钦佩:“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史料记载,李鸿章离世时两目炯炯不瞑。身边的人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目乃瞑”。前人未了之心愿后人一代代砥礪前行,看我大中国今日之崛起,吾辈有幸,勖哉诸君!
参考文献:
[1]刘体智.异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梁启超.李鸿章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