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树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品德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张名片,有品德之人方能成就大业,孔孟也提到礼义廉耻,也就是我们的品德修养,讲求做人处世的道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持。
一、以德树人
人无德不立,“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广大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
怎样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1.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教师先要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地引导。农村小学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要让他们能感受到祖辈养育他们的艰辛,体谅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在,珍惜当下幸福平安的生活,懂得感恩,仁爱。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准备好帮助别人,同时学会有一颗爱护别人的心。
2.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不是告诉他多少道理,要他遵守哪些规范和准则,我们要告诉他的是正确的待人做事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为过多的行为规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道德教育不能靠简单的认识、灌输和规范去进行,要从正面积极地去引导。
3.在课堂中,要将知识与现实社会相融合。除了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还应该让学生接收多元价值观。小学生往往把身边的人看作模范,如果身边的人言行不一致,就会误导学生。比如教学生合作分享,可是他看见他的同学擅自拿了别人的东西或者没有分享资源给需要的人,他们会怀疑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上也有很多价值观扭曲,恶意伤人的事件,教师可将热点新闻,身边的大小事作为案例分析,讨论出正确的价值观。
二、以文树人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需要一起遵守的道德准则。中华民族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地上有如满天星斗的璀璨文明,如何让低幼小学生学习中国文明?
1.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一个文明有礼,温和谦卑的为人师者。在课堂中,运用教材内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比如教待客之道,可创设一个家里来客人的场景,让学生扮演主人和客人,家长等,然后进行排练演习。在生活中,教育学生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与人交往要真诚,温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做一个文明和谐的人。
2.近年来,中国坚持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了国家公园体制。保护环境,应该从小做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不少与家乡、环境和大自然相关的内容,教师应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开展公德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保护环境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等等。
三、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低龄小学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在社会大实践,要基于具体化的实践,而不是大而空、口号式的,要落细落小落实,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层层深入、在具体化实践中实现有机衔接。
1.课堂延伸实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课堂知识传授、课外文体活动、民俗体验、传统节日等,强化效果。
2.志愿服务实践活动。通過学习雷锋精神,观看红色电影等方式,志愿参加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提高实践作用。
3.开展人格塑造活动。教师通过综合实践课程、主题班会、团队合作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等,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直面困难、勇敢坚毅迎难而上的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闵行区张辰副区长发表讲话,她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教育人、塑造人;教育改革不单纯是教师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两纲”教育的关键是为教育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政府层面应该给与学校、教师更人文的环境。最后,上海市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从调研数据说起,强调了“两纲”教育的重要性。翁书记认为“两纲”教育的目的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全的人格;“两纲”教育要注重基础性、体现普遍性;要从观念、体系、融合、师资等抓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不仅是课堂自身教学内容的需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而文化兴盛,而是以人民的精气神为支撑!
一、以德树人
人无德不立,“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广大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
怎样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1.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教师先要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地引导。农村小学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要让他们能感受到祖辈养育他们的艰辛,体谅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在,珍惜当下幸福平安的生活,懂得感恩,仁爱。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准备好帮助别人,同时学会有一颗爱护别人的心。
2.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不是告诉他多少道理,要他遵守哪些规范和准则,我们要告诉他的是正确的待人做事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为过多的行为规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道德教育不能靠简单的认识、灌输和规范去进行,要从正面积极地去引导。
3.在课堂中,要将知识与现实社会相融合。除了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还应该让学生接收多元价值观。小学生往往把身边的人看作模范,如果身边的人言行不一致,就会误导学生。比如教学生合作分享,可是他看见他的同学擅自拿了别人的东西或者没有分享资源给需要的人,他们会怀疑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上也有很多价值观扭曲,恶意伤人的事件,教师可将热点新闻,身边的大小事作为案例分析,讨论出正确的价值观。
二、以文树人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需要一起遵守的道德准则。中华民族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地上有如满天星斗的璀璨文明,如何让低幼小学生学习中国文明?
1.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一个文明有礼,温和谦卑的为人师者。在课堂中,运用教材内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比如教待客之道,可创设一个家里来客人的场景,让学生扮演主人和客人,家长等,然后进行排练演习。在生活中,教育学生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与人交往要真诚,温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做一个文明和谐的人。
2.近年来,中国坚持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了国家公园体制。保护环境,应该从小做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不少与家乡、环境和大自然相关的内容,教师应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开展公德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保护环境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等等。
三、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低龄小学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在社会大实践,要基于具体化的实践,而不是大而空、口号式的,要落细落小落实,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层层深入、在具体化实践中实现有机衔接。
1.课堂延伸实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课堂知识传授、课外文体活动、民俗体验、传统节日等,强化效果。
2.志愿服务实践活动。通過学习雷锋精神,观看红色电影等方式,志愿参加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提高实践作用。
3.开展人格塑造活动。教师通过综合实践课程、主题班会、团队合作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等,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直面困难、勇敢坚毅迎难而上的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闵行区张辰副区长发表讲话,她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教育人、塑造人;教育改革不单纯是教师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两纲”教育的关键是为教育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政府层面应该给与学校、教师更人文的环境。最后,上海市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从调研数据说起,强调了“两纲”教育的重要性。翁书记认为“两纲”教育的目的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全的人格;“两纲”教育要注重基础性、体现普遍性;要从观念、体系、融合、师资等抓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不仅是课堂自身教学内容的需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而文化兴盛,而是以人民的精气神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