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相当被动,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基础和创造力。因此,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非常必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提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 数学问题 创造性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数学就没有心脏;没有心脏,数学就没有生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这说明不断的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相当被动,只是为了高分而学习,上课听课下课做作业,总是围着课本和资料转,这样的学生往往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基础和创造力,这与新课标下倡导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青少年对新事物都会新鲜好奇,想像力也非常丰富。因此不但要给学生“提问题”的权利和机会,更要培养他们“提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问题”能力的培养谈一些策略。
一、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创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就是要求教师要平易近人,在课堂上要有亲和力,要能平等随和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问题的机会,使每一个提问题的学生都能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提问题”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对老师时都非常紧张,遇到不懂的问题想问老师,却担心提错问题或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而被人取笑和轻视,由于心理压力大而不敢问,不懂装懂,这样时间一长,问题就越积越多,成绩愈加低下,以后更不敢问,造成恶性循环。而爱提问题的学生则勤于动脑,思维活跃,各方面的能力比较强,学习成绩也较好。而且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学生从学习差向学习好转化的过程,往往是从喜欢提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围绕教学内容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积极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不能只满足书本知识,更不要认为凡是书本说的,老师讲的都是对的;而应多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要善于从“严谨”中发现缺漏,从“不能”中求可能。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坚持鼓励学生大胆的向老师提问题,不管提出的问题对错,都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解答和引导,不会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或者过于偏难怪,而使用消极或负面话语和行为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这样,随着时间的增长,日积月累,学生逐渐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获得学习上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并且问题意识逐步增强,对数学学习也越来越有兴趣。
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提问题”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思维的创新独立性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之一,高中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强。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喜欢“标新立异”,总想表现自己的想法比老师讲的独特,与众不同,这样的创新性和独立性非常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提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线,从教学实际设计、引导和组织教学活动。
像下面这样的案例,相信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定遇到过:在讲解不等式的证明中,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题目:
并说“这道题的证明方法很多,请同学们思考,看看我们都能想到哪些方法?”学生依次采用作差法、分析法和综合法进行了证明,之后教师却只说“想法很好”,“证法不错”,“其他同学同意这种证法吗?”而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提出解题的具体思想方法和证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一个学生兴奋地说:“我能用数列求和公式来证明”时,老师却颇感意外地说:“这道题好像与数列没有关系,课后再说,先听老师讲三角换元法。”这里,教师急于向学生讲授自己准备的三角换元法,忽略了其它证法,因此主观的打断了学生的话语,武断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创造性。其实,这道证明题采用数列求和公式证明如下:
这个证法非常富有创造性,可教师却为了完成自己的证法,按部就班,硬生生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武断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遗憾的错过了培养学生“提问题”创造性和独立性能力的大好机会。
所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标新立异”,注重学生做题中的新奇想法,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再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更具创新性和独立性的问题和想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三、关注问题变换,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是人心灵深处根深蒂固的需要。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数学问题的设计要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为出发点,要让学生自己对数学问题进行变换,以问促问,以问促思,学生自己能够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尽可能不要暗示和干预,从而促使学生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不断思考,增强提问题的能力。
例如下面这个例题:某年级的联欢会上设计了一种摸球表演节目的游戏,在一个盒子中装有4个红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主持人规定:每次每班摸4个球,摸到一红球得3分,摸到一黑球得1分,记每次摸球得分为ξ,当ξ>6时,摸到班级获得一次表演机会,否则本次没有机会,等下一次摸球。求该年级某班在一次摸球中获得表演机会得分ξ的数学期望。
本题考查学生如何求条件概率的数学期望,在教学中可进行这样的变换:
问题1:把得分去掉应如何解决?
问题2:把获得表演机会去掉,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问题3:想一想,在实践中还碰到哪些与之相近的问题,你们能够根据问题变换题目吗?
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不断地去思考,并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强化学生联想、类比等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四、让学生自主编制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深刻性
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注重过程教学,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从中洞察猜想是否可行,再根据题目要求自主编制符合实际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比如,在数列an中,已知a1=1,当n>2时,有an=an-1+2n-1(n>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讲完常规解法后,可让学生按照累加法an+1=an+f(n)(f(n)可以求和)自主编制题目,可以是如下形式的题目:
1、已知a1=1,an=an-1+n(n>2),求an。
2、已知an中a1=3,an+1=an+2n,求an。
3、已知a1=3, an+1=an(n>1),求an。
像这样由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自主编制数学问题,不仅印象深记得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深刻性。
总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问题才有思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提出问题是激发创新学习潜能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势,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潜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福根. 培養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J]. 数学教学. 1998(06)
[2] 勾学君.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J]. 今日科苑. 2010(02)
[3] 黄小安.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4] 潘卫伟.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 中学数学月刊. 2007(02)
【关键词】提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 数学问题 创造性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数学就没有心脏;没有心脏,数学就没有生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这说明不断的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相当被动,只是为了高分而学习,上课听课下课做作业,总是围着课本和资料转,这样的学生往往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基础和创造力,这与新课标下倡导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青少年对新事物都会新鲜好奇,想像力也非常丰富。因此不但要给学生“提问题”的权利和机会,更要培养他们“提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问题”能力的培养谈一些策略。
一、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创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就是要求教师要平易近人,在课堂上要有亲和力,要能平等随和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问题的机会,使每一个提问题的学生都能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提问题”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对老师时都非常紧张,遇到不懂的问题想问老师,却担心提错问题或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而被人取笑和轻视,由于心理压力大而不敢问,不懂装懂,这样时间一长,问题就越积越多,成绩愈加低下,以后更不敢问,造成恶性循环。而爱提问题的学生则勤于动脑,思维活跃,各方面的能力比较强,学习成绩也较好。而且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学生从学习差向学习好转化的过程,往往是从喜欢提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围绕教学内容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积极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不能只满足书本知识,更不要认为凡是书本说的,老师讲的都是对的;而应多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要善于从“严谨”中发现缺漏,从“不能”中求可能。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坚持鼓励学生大胆的向老师提问题,不管提出的问题对错,都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解答和引导,不会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或者过于偏难怪,而使用消极或负面话语和行为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这样,随着时间的增长,日积月累,学生逐渐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获得学习上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并且问题意识逐步增强,对数学学习也越来越有兴趣。
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提问题”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思维的创新独立性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之一,高中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强。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喜欢“标新立异”,总想表现自己的想法比老师讲的独特,与众不同,这样的创新性和独立性非常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提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线,从教学实际设计、引导和组织教学活动。
像下面这样的案例,相信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定遇到过:在讲解不等式的证明中,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题目:
并说“这道题的证明方法很多,请同学们思考,看看我们都能想到哪些方法?”学生依次采用作差法、分析法和综合法进行了证明,之后教师却只说“想法很好”,“证法不错”,“其他同学同意这种证法吗?”而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提出解题的具体思想方法和证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一个学生兴奋地说:“我能用数列求和公式来证明”时,老师却颇感意外地说:“这道题好像与数列没有关系,课后再说,先听老师讲三角换元法。”这里,教师急于向学生讲授自己准备的三角换元法,忽略了其它证法,因此主观的打断了学生的话语,武断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创造性。其实,这道证明题采用数列求和公式证明如下:
这个证法非常富有创造性,可教师却为了完成自己的证法,按部就班,硬生生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武断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遗憾的错过了培养学生“提问题”创造性和独立性能力的大好机会。
所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标新立异”,注重学生做题中的新奇想法,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再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更具创新性和独立性的问题和想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三、关注问题变换,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是人心灵深处根深蒂固的需要。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数学问题的设计要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为出发点,要让学生自己对数学问题进行变换,以问促问,以问促思,学生自己能够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尽可能不要暗示和干预,从而促使学生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不断思考,增强提问题的能力。
例如下面这个例题:某年级的联欢会上设计了一种摸球表演节目的游戏,在一个盒子中装有4个红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主持人规定:每次每班摸4个球,摸到一红球得3分,摸到一黑球得1分,记每次摸球得分为ξ,当ξ>6时,摸到班级获得一次表演机会,否则本次没有机会,等下一次摸球。求该年级某班在一次摸球中获得表演机会得分ξ的数学期望。
本题考查学生如何求条件概率的数学期望,在教学中可进行这样的变换:
问题1:把得分去掉应如何解决?
问题2:把获得表演机会去掉,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问题3:想一想,在实践中还碰到哪些与之相近的问题,你们能够根据问题变换题目吗?
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不断地去思考,并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强化学生联想、类比等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四、让学生自主编制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深刻性
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注重过程教学,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从中洞察猜想是否可行,再根据题目要求自主编制符合实际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比如,在数列an中,已知a1=1,当n>2时,有an=an-1+2n-1(n>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讲完常规解法后,可让学生按照累加法an+1=an+f(n)(f(n)可以求和)自主编制题目,可以是如下形式的题目:
1、已知a1=1,an=an-1+n(n>2),求an。
2、已知an中a1=3,an+1=an+2n,求an。
3、已知a1=3, an+1=an(n>1),求an。
像这样由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自主编制数学问题,不仅印象深记得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深刻性。
总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问题才有思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提出问题是激发创新学习潜能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势,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潜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福根. 培養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J]. 数学教学. 1998(06)
[2] 勾学君.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J]. 今日科苑. 2010(02)
[3] 黄小安.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4] 潘卫伟.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 中学数学月刊.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