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描述】
《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实验是七年级下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该实验的基本步骤如下表所示:
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却出现了与我预设不一样的情景。课上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进行着实验,突然第2小组的同学喊到:“老师,我们A、B两试管怎么都变蓝啦?”,还没等我反应,第5小组的同学也喊起来,同学们愣住了。看着同学们失望的表情,我也假装“发懵”,说道:“老师也不清楚这是怎么了,你们先别急,好好研究研究,分析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看哪一组谁先揭开这个谜团。”此话一出,同学们的兴趣又被激发出来,个个情绪激昂,热情高涨,一时间各种各样的假设都从脑海里迸发出来了,我趁机鼓励道:“开动脑筋,你们一定能找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同学们纷纷阐述了他们的改进方案:第2组同学认为,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在制备唾液时,由于她们觉得别扭,不好意思当众取唾液,因此只收集了很少的唾液,这些唾液不足以消化1克的馒头屑。找到原因后,她们又重新开始做实验,这一次我发现她们很认真地收集了2毫升的唾液。10分钟后,她们高兴地喊道:“老师,我们成功了!”
第5小组同学认为,实验失败的原因在于温度。实验时,他们出于对实验的好奇与兴奋,把试管从水浴中拿出来好几次,从而影响了实验的效果。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案,为了保持37℃的温度,他们决定把A、B两试管分别握在一位同学的两只手中进行实验,还得意得向我说:“你看我的方法比书上还好吧。”我没有立即否定,充分地鼓励他们去尝试新的方法试试看。重新实验后,效果并不明显,但他们并不气馁,决定课后还要继续探究。
【案例分析】
当学生发现实验结果不对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做错了,感觉像犯了错误,如果这时老师采取简单的方法,批评或指责,学生就更不知所措了,也许会被动地重新做一遍实验,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就被扼杀了。所以当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后,我鼓励学生思考实验中的不合理性,进而探究改进实验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反思、敢于创造、勇于改进的精神。
当学生自己找到原因,并重新设计实验时,尽管学生展示的实验设计也许不够严谨,操作上存在诸多不足,但他们这种大胆的创新精神却值得我们大家(包括老师)学习。因此,我在课堂上立刻就大力表扬了学生们的做法,同时对同学们在实验中表现的兴趣表示欣慰。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肯定会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期待着下一节生物课的到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去保护、去激发,只有在老师有意识地帮助鼓励下,学生才会迸发出蓬勃的学习热情,以最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反思】
一、引导得法,变失败为成功
中学生物中有不少实验,往往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做或做得不理想甚至实验失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要一味地埋怨和指责学生,这于事无补。相反,教师若能抓住机会适当引导,往往会事半功倍,不仅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意识到:科学的认识要通过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不断反复地探究才能获得。
二、诱发好奇心,变兴趣为学习动力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还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大提高。
三、激活思维,巧教乐学
恩格斯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任何责任感。”只要我们生物教师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对生物课就会充满浓厚的兴趣,就会像憧憬幸福一样盼望你的到来。
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做”中学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理论,它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做中学”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和较丰富的创新能力。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有创造精神,不能思想僵化。“做中学”要求教师遵循“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的实验指导原则,从而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重新确定教材和教学的关系,重新确定各种教学参与者的角色和地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从学习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教师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指导者、推动者和合作者。
五、生物课堂需要教师灵动的教育机智
生物教师要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全部结果。”叶澜教授也指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生成,尊重学生的生成,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实验是七年级下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该实验的基本步骤如下表所示:
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却出现了与我预设不一样的情景。课上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进行着实验,突然第2小组的同学喊到:“老师,我们A、B两试管怎么都变蓝啦?”,还没等我反应,第5小组的同学也喊起来,同学们愣住了。看着同学们失望的表情,我也假装“发懵”,说道:“老师也不清楚这是怎么了,你们先别急,好好研究研究,分析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看哪一组谁先揭开这个谜团。”此话一出,同学们的兴趣又被激发出来,个个情绪激昂,热情高涨,一时间各种各样的假设都从脑海里迸发出来了,我趁机鼓励道:“开动脑筋,你们一定能找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同学们纷纷阐述了他们的改进方案:第2组同学认为,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在制备唾液时,由于她们觉得别扭,不好意思当众取唾液,因此只收集了很少的唾液,这些唾液不足以消化1克的馒头屑。找到原因后,她们又重新开始做实验,这一次我发现她们很认真地收集了2毫升的唾液。10分钟后,她们高兴地喊道:“老师,我们成功了!”
第5小组同学认为,实验失败的原因在于温度。实验时,他们出于对实验的好奇与兴奋,把试管从水浴中拿出来好几次,从而影响了实验的效果。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案,为了保持37℃的温度,他们决定把A、B两试管分别握在一位同学的两只手中进行实验,还得意得向我说:“你看我的方法比书上还好吧。”我没有立即否定,充分地鼓励他们去尝试新的方法试试看。重新实验后,效果并不明显,但他们并不气馁,决定课后还要继续探究。
【案例分析】
当学生发现实验结果不对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做错了,感觉像犯了错误,如果这时老师采取简单的方法,批评或指责,学生就更不知所措了,也许会被动地重新做一遍实验,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就被扼杀了。所以当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后,我鼓励学生思考实验中的不合理性,进而探究改进实验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反思、敢于创造、勇于改进的精神。
当学生自己找到原因,并重新设计实验时,尽管学生展示的实验设计也许不够严谨,操作上存在诸多不足,但他们这种大胆的创新精神却值得我们大家(包括老师)学习。因此,我在课堂上立刻就大力表扬了学生们的做法,同时对同学们在实验中表现的兴趣表示欣慰。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肯定会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期待着下一节生物课的到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去保护、去激发,只有在老师有意识地帮助鼓励下,学生才会迸发出蓬勃的学习热情,以最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反思】
一、引导得法,变失败为成功
中学生物中有不少实验,往往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做或做得不理想甚至实验失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要一味地埋怨和指责学生,这于事无补。相反,教师若能抓住机会适当引导,往往会事半功倍,不仅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意识到:科学的认识要通过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不断反复地探究才能获得。
二、诱发好奇心,变兴趣为学习动力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还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大提高。
三、激活思维,巧教乐学
恩格斯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任何责任感。”只要我们生物教师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对生物课就会充满浓厚的兴趣,就会像憧憬幸福一样盼望你的到来。
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做”中学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理论,它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做中学”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和较丰富的创新能力。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有创造精神,不能思想僵化。“做中学”要求教师遵循“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的实验指导原则,从而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重新确定教材和教学的关系,重新确定各种教学参与者的角色和地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从学习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教师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指导者、推动者和合作者。
五、生物课堂需要教师灵动的教育机智
生物教师要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全部结果。”叶澜教授也指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生成,尊重学生的生成,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