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k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策略随之完善,逐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但结合我国当前语文教学情况分析,在初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缺陷,影响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因此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语文教师需引入多元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知识,熏陶良好文学素养,促使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词教学 策略
   我国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古诗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初中是学生重要转折时期,是步入高中的基石,重视初中古诗词教学,可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学生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初中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重视语文教学改革,将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促进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强化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思想。
   一.在语文课堂融入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文化精髓及内涵。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古诗词教学作为教学重点。结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汇集了诸多经典古诗词,如曹操所著《观沧海》、苏轼所著《水调歌头》、白居易所著《钱塘湖春行》等,均为上等佳作,脍炙人口、意境深远,传承至今,已被奉为经典,文学价值极高。加强古诗词教学,可提升学生文学品鉴能力及文学审美,还可陶冶情操,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可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魅力,促进文化传播,提升学生哲思感悟能力。此外,古诗词字句凝练,简单词句可传达高雅、深刻意境,是我国独特的文化艺术,通过朗诵,可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还原作者所处环境,感受作者表达意境[1]。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品味,指导学生知人论世,提升传统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教育滋养。
   二.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现状
   1.语文课堂内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较低。部分初中生对古诗文认知有误,认为古诗文学习并无实际价值,仅将古诗文学习作为提升考试分数手段,思想上未重视古诗文学习,导致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进而失去语文学习兴趣。分析学生不重视古诗词原因,主要为古诗词表达内容与现代生活差异较大,且部分古诗词晦涩难懂,仅采取死记硬背方式学习,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2.未采取现代化授课方式。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教学中,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但多媒体设备及网络连接需资金支撑,部分学校为节省教学开支,引入多媒体教学仅为表面工作,校内教学资源仍处于落后状态,无法以图片、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展示古诗词表达内容,不利于学生深层次体会作者表达意境,进而影响教学质量,限制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水平有限。目前,部分语文教师未深刻领悟新课改教学目标,仍采取传统应试教育模式授课,将学生成绩作为教学主体,灌输式教学,未深层次讲解古诗词内涵,导致学生理解有限,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且部分教师没有以身作则,了解古诗词仅为课内收录,没有自觉课外阅读,导致学生缺乏自觉阅读古诗词技巧,甚至对古诗词学习出现厌恶情绪。
   三.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1.结合传统文化刺激学生学习古诗词。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古诗文学习,可帮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魅力,体会传统文化传承至今的生命力,通过在课堂内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可激發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实际语文教学中,需注重讲解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讲解古诗词。语文教学课堂内,讲解曹操所著《观沧海》时,教师备课时,可联系《三国演义》关于曹操内容进行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插入《三国演义》中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率[2]。《三国演义》位列四大名著之一,具有较高文学价值,文学底蕴深厚,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忠”“义”“仁”等思想作为切点,引入《观沧海》内容。在课前学习基础上,学生对作者已有初步了解,对诗词充满好奇心,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以传统文化作为切点,有机融合课文内容,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结合古诗词创作背景强化学生理解。古诗词多具有时代性,是作者处于特定时代下产物,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可结合作者所处时代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时代,有利于学生了解古诗词创作手法。讲解具体古诗文时,教师不可仅讲解书本上东西,备课时需做好规划,借助多媒体力量,收集古诗词相关资料,补充作者创作背景,使学生在掌握传统文化背景下开展学习。如讲解杜甫所著《春望》时,教师可结合作者生活背景,引入安史之乱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社会,促使学生深层次理解诗人情怀。此外,学习杜甫相关古诗词时,可对比李白所处时代,对比两个文学大家不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时代文化差异,进而理解传统文化传承价值。
   3.结合古诗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赏析能力。对比现代文章,古诗文创作及用词均有所不同,学习古诗文可更好了解传统文化。讲解古诗文前,教师可先讲解古诗词基础文化知识,介绍文化背景,同时结合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基础知识指导,进而丰富学生文化水平,为传统文化教育打下基础。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基础知识教育具有显著作用,学生想掌握古诗文内涵,需先掌握传统文化基础知识,逐字逐句学习[3]。因此古诗文教学前,教师可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己查阅词汇,使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开展课堂教学时,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加目的性,可帮助学生有效积累基础古诗文知识。
   4.督促学生采取朗诵方式学习古诗文。初中语文课堂中,古诗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作者创作背景,还要求学生掌握古诗文相关作品,经教师引导品味传统文化韵味,进而提升学生文学气质。学习古诗文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学生朗诵,指导学生感受作者表达情感,长期朗诵过程中,可帮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如学习曹操所著《观沧海》时,可将作者创作背景作为载体,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浓厚传统文化气息。    5.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习传统文化兴趣。古诗词经历千年传承,经久不衰,是诗人创作时逐句斟酌而成,传承价值较高,且得到历代文学家认可,进一步表明古诗文所传承意蕴深厚。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讲授古诗文时,不仅要逐句讲解字面意思,还需融合诗人实际思想感情,以帮助学生体会诗词意境,理解诗人内心情感,借助学生情感体验领悟古代诗人笔下的精妙,进而强化学生民族自尊心。
   6.讲解古诗词内涵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课本选入古诗词中,大多言简意赅,但每首诗词都是时代的缩影,意义深远,具有极强教育价值。初中语文教师讲解古诗文过程中,需充分挖掘作者想要表达文化内涵,结合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4]。如讲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类千古名句时,教师可注意拓展,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诗句内涵,幫助学生理解作者视死如归、英勇大义的英雄气概,进而更好的掌握诗句表达内涵;再如讲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类诗句时,教师可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将诗句作为载体,鼓励学生以积极乐观心态对待生活。
   7.增加古诗文融合传统文化教育融合渠道。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为在古诗文教学内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需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融合渠道,以提升融合空间。由于古诗文自身存在韵律美感,因此教师以优美韵感为学生朗读,可使学生领略古诗文内蕴藏精神内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可在教师朗诵中理解诗句,提升自身思考能力。如教师讲解孟子所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首先帮助学生理解孟子思想,帮助学生掌握孟子所处思想派系,以及思想特点,随后为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内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文章思想方向,带领学生总结作者想表述观点;第二阶段内,教师引导学生将自身情感融入文章中,深刻体会作者情感起伏,并将自身对文章理解与文章内容有机结合,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表达思想中心;第三阶段内,以小组方式开展古诗词学习,小组内讨论诗词相关问题,并总结作者思想感情及古诗词中心思想,随后教师带领学生汇总,讲解正确答案[5]。此外,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深刻了解作者表达思想价值。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可帮助学生对作者所处时代及文学表达手法形成完整认知,充分感悟古诗词表达意境,有利于传统文化继续传承。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词教学内运用,是响应新课改要求,革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教师需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引入传统文化教育,以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质量,可促进传统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陈榕清.论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建构[J].语文课内外, 2019,000(026):340.
   [2]黄淑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000(010):P.39-39.
   [3]翟海莉.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小品文选刊:下,2019,000(009):P.1-1.
   [4]蔡媛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及思路探索[J].考试周刊,2020,000(001):25-26.
   [5]何东.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22):1-1.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下,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语文作文正是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最为综合的考查。在初中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较为常见的作文问题大致可以归为写作灵感缺乏、文章结构安排和写作技巧不熟练这三方面。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杂乱的知识内容梳理清晰,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作文知识。将思维导图融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实效性,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的语
内容摘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相比人教版既有突破和创新,也有保留和继承。从指导语、插图和注释三方面对两版教材中的《春》进行了比较。发现部编版在指导语、插图方面较人教版有较大进步,注释方面两版教材各有所长,应相互借鉴。   关键词:部编版 人教版 初中语文 教材 《春》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散文家,其有很多作品被中学语文教材选用,《春》就是其中之一。《春》不仅入选了人教版教材,而且也入选了部编版。那两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真实的语境,设计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基于课文内容,捕捉写作话题,创设写作情境,开展写作训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探讨了阅读教学中“微写作”话题捕捉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语用能力 阅读教学 写作话题   福建省特级教师刘仁增在《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言语能力建
内容摘要:高校應用文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探索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和线下应用文写作教学路径,是打破传统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需要充分发挥实体课、网络平台、校园实践等社会力量协同运作的优势,构建“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 应用写作 三位一体 课程育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文化底蕴形成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自从被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更多的学生学会了如何有序开展整本书或者一类书的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经典著作,被誉为超越国界的文学作品,是引导现代年轻人追求理想的教科书。利用《鋼铁是怎样炼成的》对学生开展整本书多元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书籍内容多角度的理解,强化名著阅读的教学效果,
内容摘要: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打工诗”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打工潮”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数以亿计的打工者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打工的艰难历程,透视出转型期的中国所发生的深刻社会变化。“打工诗”以在生存中写作的姿态,直面现实人生的惨淡与悲凉,给打工群体以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代表数以亿计的百姓发出底层的声音。当前,对“打工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本体及对整个文化语境的重要意义上,但“打工诗”也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也产生了新的认知。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都受到了教育学界的全面关注,其中生命教育理念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该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理念有本质的区别,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生命的发展,贴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强调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寻找到与自然相处的能力,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生命教育理念,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积极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哈姆雷特》朱生豪译本和梁实秋译本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原文及译文为研究对象,结合翻译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对译文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让读者意识到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引发读者对译者与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产生新思考。   关键词:翻译 《哈姆雷特》 汉译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富盛名的作品,书中扣人心弦的剧情和作者登峰造极的艺术渲染手法,为这部著作赢得了一代代人的青睐。
内容摘要:教师如何解读教材,影响教师运作的课程以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目的论视阈下,教师解读教材要遵循连贯原则—即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要尊重学情、忠诚原则—即教师要忠于教材进行解读、目的原则—即教师要明确作者、编者、学习者的目的、意图。本文旨在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穷人》为例,探讨目的论视阈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解读教材。   关键词:教材解读 目的论 三原则   解读教材是教师日常教学工
内容摘要:阅读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课外阅读,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文化素养的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课外阅读。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们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标,坚持打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摘抄笔记,在竞争中展现自我,提升自我。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指导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和语文核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