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地图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受自然条件、生存环境等地理因素影响的,历史地图是我们研究、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学历史地图按形式分有:教材插图、教学挂图、黑板地图和活动地图。课堂中正确、恰当的使用历史地图对我们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空间概念
为要说明特定历史时期的空间概念,教师就要具体地向学生们讲述当时的各种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在讲隋朝的大运河时,学生不容易掌握大运河的起止地点、分段情况、经过地区、历史作用等。如果只讲内容忽视利用历史地图,很难形成大运河的历史空间概念。对隋朝大运河,配合地图进行讲解,就能起到有效形成历史空间概念的作用。教师进而讲解,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和邗沟四段。突出洛阳(现今的大运河已不再通过洛阳)、涿郡、余杭。大运河纵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七省区的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河流。这些历史空间概念,通过对照历史地图讲解。从而也理解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的历史作用——大大促进了南北交通。大运河至今造福于我们。
二、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讲清重点、难点
如《战国七雄》一课中,我要求学生根据战国形势图自己利用地图知识认识和掌握七国的地理位置,然后把七国的位置编成顺口溜: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学生一下子就把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记住了。像这种通过地图交待的知识点在教材中举不胜举,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地理课上的地图知识来学习和掌握。再如在教学甲午战争内容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使学生清楚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的进攻方向和清军的反击方向,通过指导学生观看地图,使学生明了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双方的形势及清军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在学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一课时,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时局图》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通过两者一对照,就使学生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认识。
三、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例如,人类历史上的四个文化摇篮是出现在尼罗河、印度河与恒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黄河与长江流域的。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这些河流经过的地方,无论就气候、土壤,还是动、植物的生长,都有利于原始社会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其后的人类历史长河中,自然经济为主的古代社会,人们缺乏远距离沟通的技术手段,也缺乏外向型发展的动力,世界文明区域仍主要发生在交通相对便利的欧亚大陆和北非,直到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前,古代各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着。中国的古代文明,直到十九世纪中期,才被英国人的枪炮所打破,迎来了近代文明。尽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事实却是如此的。现在,信息时代的脚步,可以把现代文明的成果,传播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并已开始冲出地球,走向宇宙。这些都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步改变了受地理环境影响的局限。
四、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中历史地图的运用,能大大加强历史发展的演进过程。具有更形象、鲜活的特点。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中日甲午战争一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中日甲午战争图,在计算机屏幕地图上先闪示清军运兵船从我国出发去朝鲜的起点位置,然后用虚线形的移动光点在屏幕上移动,日军的攻击线路。在平壤战役、黄海战役、旅顺大连战役、威海战役战争发生地,并配有“轰……轰……”的声响,计算机使原来静态的历史地图变得动态、直观、形象,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
例如在讲到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时,教师进行动画演示:诺曼底登陆地图,登陆路线,登陆战斗的图片;东西夹击德国进军路线。这样历史画面、地图、多媒体动画等营造了逼真的历史氛围,学生仿佛回到了战火分飞的世界大战之中,很容易进入情境。再如在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时,单凭老师的讲述,学生对长征所经地名的先后顺序会非常模糊。对此,我在讲完之后,向学生提问“如何记住红军长征的路线”,结果学生各抒己见,有的用毛主席的《七律 长征》来记,有的认为用大写“L”来记,效果较好。
从以后的发展形势看,地图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运用仍然是中学历史教学手段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必将全面改观历史教育。还会更大程度地实现创造“活历史”。
总之,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科学运用,能充分调动青少年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让我们研究更好地运用历史地图吧。
(作者单位:063300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三中学)
一、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空间概念
为要说明特定历史时期的空间概念,教师就要具体地向学生们讲述当时的各种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在讲隋朝的大运河时,学生不容易掌握大运河的起止地点、分段情况、经过地区、历史作用等。如果只讲内容忽视利用历史地图,很难形成大运河的历史空间概念。对隋朝大运河,配合地图进行讲解,就能起到有效形成历史空间概念的作用。教师进而讲解,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和邗沟四段。突出洛阳(现今的大运河已不再通过洛阳)、涿郡、余杭。大运河纵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七省区的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河流。这些历史空间概念,通过对照历史地图讲解。从而也理解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的历史作用——大大促进了南北交通。大运河至今造福于我们。
二、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讲清重点、难点
如《战国七雄》一课中,我要求学生根据战国形势图自己利用地图知识认识和掌握七国的地理位置,然后把七国的位置编成顺口溜: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学生一下子就把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记住了。像这种通过地图交待的知识点在教材中举不胜举,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地理课上的地图知识来学习和掌握。再如在教学甲午战争内容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使学生清楚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的进攻方向和清军的反击方向,通过指导学生观看地图,使学生明了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双方的形势及清军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在学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一课时,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时局图》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通过两者一对照,就使学生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认识。
三、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例如,人类历史上的四个文化摇篮是出现在尼罗河、印度河与恒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黄河与长江流域的。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这些河流经过的地方,无论就气候、土壤,还是动、植物的生长,都有利于原始社会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其后的人类历史长河中,自然经济为主的古代社会,人们缺乏远距离沟通的技术手段,也缺乏外向型发展的动力,世界文明区域仍主要发生在交通相对便利的欧亚大陆和北非,直到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前,古代各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着。中国的古代文明,直到十九世纪中期,才被英国人的枪炮所打破,迎来了近代文明。尽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事实却是如此的。现在,信息时代的脚步,可以把现代文明的成果,传播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并已开始冲出地球,走向宇宙。这些都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步改变了受地理环境影响的局限。
四、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中历史地图的运用,能大大加强历史发展的演进过程。具有更形象、鲜活的特点。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中日甲午战争一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中日甲午战争图,在计算机屏幕地图上先闪示清军运兵船从我国出发去朝鲜的起点位置,然后用虚线形的移动光点在屏幕上移动,日军的攻击线路。在平壤战役、黄海战役、旅顺大连战役、威海战役战争发生地,并配有“轰……轰……”的声响,计算机使原来静态的历史地图变得动态、直观、形象,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
例如在讲到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时,教师进行动画演示:诺曼底登陆地图,登陆路线,登陆战斗的图片;东西夹击德国进军路线。这样历史画面、地图、多媒体动画等营造了逼真的历史氛围,学生仿佛回到了战火分飞的世界大战之中,很容易进入情境。再如在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时,单凭老师的讲述,学生对长征所经地名的先后顺序会非常模糊。对此,我在讲完之后,向学生提问“如何记住红军长征的路线”,结果学生各抒己见,有的用毛主席的《七律 长征》来记,有的认为用大写“L”来记,效果较好。
从以后的发展形势看,地图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运用仍然是中学历史教学手段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必将全面改观历史教育。还会更大程度地实现创造“活历史”。
总之,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科学运用,能充分调动青少年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让我们研究更好地运用历史地图吧。
(作者单位:063300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