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高校特性,概括了影响高等院校布局的一般区位因素有产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环境等。并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所设计的问卷对影响高校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显示高校聚集、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学生的生源市场、国内交通运输、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等因素是影响高校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认为大学城的修建既规范又可以形成文化氛围也便于管理,大学城的发展是适应时代潮流的,高等院校有进一步聚集的趋势。
关键词:高等院校;区位选择;层次分析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载体,通过对人才的培养,科学的创新,社会的服务功能成为培育经济区位优势的重要力量。一个区位条件优越的大学,不但自身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而且也可以对所在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文献综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众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等院校的区位问题,谢秀英(1999)指出现代高等学校空间区位已经由“点状聚集”逐步转向服务市场的区位指向。罗守贵(2000)指出高校区位研究应该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认为高校布局是一个综合指向的区位。黄栋(2005)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分布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区位发展的方向,即普及化、集约化、郊区化和社区化。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依据高校的特性分析可能影响高校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并以此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获取相关因素在区位选择过程中的优先级,进而将研究成果指导实际。
二、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主要是将所要研究的复杂问题或系统,由不同的层面予以层级分解,并藉量化的判断、矩阵演算,求得各层级因素的优先度,再综合而成。建立评估层次结构是AHP的重要步骤之一。
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高校的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在参考吴京生(2008)的基础上,归纳出高校区位选择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产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环境5个重要层面。并依此作为准则层构建高校区位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高校最佳区位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准则层评估指标高
校
区
位 产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环境高校聚集工商服务业聚集一般劳动力供给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土地供给公共卫生公共设施邻近省会中心国内交通运输国际交通运输学生的生源市场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1.产业环境
高校聚集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高校群聚在一起,就会形成资源共享与合作网络利益的聚集经济,将促使群聚内部的各个高校提升竞争力。并辅以外围工商服务业机构,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人力资源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它一方面担负着教学的职能,同时也发挥着科研职能,并通过教学培养大批科技人才和自身科研与科技创新实现推动科学发展的职能,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生活条件往往较为优越,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也较大,办大学的人力资源较好。
3.基础建设
是否具备足够的发展腹地以满足高校发展对空间的要求是影响高校选址相当重要的因素。高校在城市中的布局一般要求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场所,以便减少外界干扰,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既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又能使教师舒适的生活、高效的工作,同时还有利于学校的管理。此外,高校周围必须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文化休闲设施、医疗设施等,满足人们的各项生理与精神需求。
4.交通运输
高校运行对交通、信息、管理等方面服务有较高的要求。高校的发展需要信息相对集中、文化氛围相对浓郁的城市来支撑。城市综合实力越强,基础条件越好,越有利于高校的发展。邻近省会中心,有利于信息的快速获取;而学术的交流需要便利的交通来支撑。
5.市场环境
大学的空间区位要有良好的市场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高校空间区位的选择要着重考虑的是市场对人才和科研成果的供求关系与国家的需要,特别是学校社会经济效能的最佳发挥,以便最大限度体现该校存在的价值。由于学校是为社会服务性的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高校区位的市场性指向逐渐显露出来。市场倾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生源和就业市场,二是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
三、影响高校区位选择因素重要性评价
1. 权数确定
基于建立各评估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比较矩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对有关数据进行收集。为了保证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到的结论基本合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当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时,这样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结论才是基本合理的。本文通过对数据反复反馈确定,判断矩阵最终具有完全一致性,由此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
2.评价结果
根据计量分析结果,分别对各层次进行分析。高校区位“目标”下,“准则层”层次的相对重要程度比较,所进行的比较项目为产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以及市场环境,比较其影响高校选址的程度。经过计算,求得其成对比较与权重分配表(表2、图1)。
表2高校最佳区位准则层的成对比较与权重分配
成对比较产业
环境人力
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环境产业环境 1.2 1.8 1.8 1.2 人力资源 1.5 1.5 1.0 基础建设 1.0 0.7 交通运输 0.7
图1高校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准则层的权数分配
图1所示,各项权重值分别为:产业环境0.2677,人力资源0.2192,基础建设0.1469,交通运输0.1469,市场环境0.2192。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对于高校的最佳选址区位,其主要影响准则层以产业环境(0.2677)为最高,说明包含有高校聚集、工商服务业聚集等的产业环境因素,是影响高校选址的最重要因素。 评估指标层次下,各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类似的,本文计算出评估指标层次下,各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在产业环境中,以高校聚集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工商服务业聚集的重要性较低;在人力资源中,以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市场环境中,学生的生源市场的重要性甚于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在基础建设标中,土地供给和公共设施较公共卫生重要;在交通运输中,以国内交通运输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是否具有良好的国际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则相对较弱。
高校最佳选址区位总目标下,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在总目标下,用以衡量相对重要性的评估指标,共列有12项,评估指标权重值及排序(表4)。
表3评估指标权重值
目标层准则层评估指标权重高
校
区
位 产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环境高校聚集0.2058工商服务业聚集0.0620一般劳动力供给0.0368高素质劳动力供给0.1824土地供给0.0576公共卫生0.0316公共设施0.0576邻近省会中心0.0363国内交通运输0.0809国际交通运输0.0297学生的生源市场0.1512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0.0680表4评估指标权重值排序
评估指标权重值排序高校聚集0.20581高素质劳动力供给0.18242学生的生源市场0.15123国内交通运输0.08094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0.06805工商服务业聚集0.06206土地供给0.05767公共设施0.05768一般劳动力供给0.03689邻近省会中心0.036310公共卫生0.031611国际交通运输0.029712就全部评估指标比较分析,在高校最佳选址区位目标下,高校聚集被认定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邻近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学生的生源市场、国内交通运输、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等因素亦为重视的指标。至于被认为最不重要的的评估指标依序分别为国际交通运输、公共卫生及邻近省会中心。
四、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知,高等教育在知识本位价值观的驱动下,倾向于有利于探究高深学问的环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信息通畅、人文环境良好、人才较多汇聚的城市,对于高等教育知识价值的实现是极为有利的。当高校的科学研究的优势越来越依赖于集体的力量,乃至一定集团的力量,表现在高等院校的区域分布上,倾向于多数高校集中在少数有较好研究基础的城市,即高校的集聚效应。在高校集聚体内地理和组织上邻近的高校可以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关系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交流、共享和整合,从而获得明显的经济优势和知识创新优势。
高校往往都是以城镇为依托的,高校的发展和所在城市的发展是互动的。城市的规模越大、地位越高,所拥有的高校往往也越多。这是因为,城市越大聚集效应越显著,吸引力也越大,同时大城市中需要解决的前沿问题也往往较多,对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也越大。此外,大城市往往生活水平较为优越,对高层次的人才有较大吸引力。这些因素的叠加,造成高校向这类地区的聚集。高校集聚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竞争力,促进高校的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大学城的发展是适应时代潮流的,高等院校有进一步聚集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谢秀英.1999.论市场化进程中高等学校的区位指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158-163.
[2]罗守贵.2000.高校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J〕.江苏高教(1):96-99.
[3]黄栋.2005.中国高等院校区位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吴京生.2008.高科技产业园区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3):83-86.
[5]王伯伟.2001.大学城——城市范围的资源重组和开发〔J〕.建筑学报(9):59-61.
[6]潘海生,周志刚.2009.高校集群:高校集聚的本质与研究视角〔J〕.未来与发展(11):59-61.
(作者通讯地址:1.中共晋城市委党校 山西 晋城 046000;2.山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关键词:高等院校;区位选择;层次分析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载体,通过对人才的培养,科学的创新,社会的服务功能成为培育经济区位优势的重要力量。一个区位条件优越的大学,不但自身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而且也可以对所在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文献综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众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等院校的区位问题,谢秀英(1999)指出现代高等学校空间区位已经由“点状聚集”逐步转向服务市场的区位指向。罗守贵(2000)指出高校区位研究应该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认为高校布局是一个综合指向的区位。黄栋(2005)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分布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区位发展的方向,即普及化、集约化、郊区化和社区化。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依据高校的特性分析可能影响高校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并以此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获取相关因素在区位选择过程中的优先级,进而将研究成果指导实际。
二、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主要是将所要研究的复杂问题或系统,由不同的层面予以层级分解,并藉量化的判断、矩阵演算,求得各层级因素的优先度,再综合而成。建立评估层次结构是AHP的重要步骤之一。
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高校的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在参考吴京生(2008)的基础上,归纳出高校区位选择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产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环境5个重要层面。并依此作为准则层构建高校区位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高校最佳区位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准则层评估指标高
校
区
位 产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环境高校聚集工商服务业聚集一般劳动力供给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土地供给公共卫生公共设施邻近省会中心国内交通运输国际交通运输学生的生源市场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1.产业环境
高校聚集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高校群聚在一起,就会形成资源共享与合作网络利益的聚集经济,将促使群聚内部的各个高校提升竞争力。并辅以外围工商服务业机构,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人力资源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它一方面担负着教学的职能,同时也发挥着科研职能,并通过教学培养大批科技人才和自身科研与科技创新实现推动科学发展的职能,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生活条件往往较为优越,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也较大,办大学的人力资源较好。
3.基础建设
是否具备足够的发展腹地以满足高校发展对空间的要求是影响高校选址相当重要的因素。高校在城市中的布局一般要求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场所,以便减少外界干扰,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既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又能使教师舒适的生活、高效的工作,同时还有利于学校的管理。此外,高校周围必须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文化休闲设施、医疗设施等,满足人们的各项生理与精神需求。
4.交通运输
高校运行对交通、信息、管理等方面服务有较高的要求。高校的发展需要信息相对集中、文化氛围相对浓郁的城市来支撑。城市综合实力越强,基础条件越好,越有利于高校的发展。邻近省会中心,有利于信息的快速获取;而学术的交流需要便利的交通来支撑。
5.市场环境
大学的空间区位要有良好的市场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高校空间区位的选择要着重考虑的是市场对人才和科研成果的供求关系与国家的需要,特别是学校社会经济效能的最佳发挥,以便最大限度体现该校存在的价值。由于学校是为社会服务性的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高校区位的市场性指向逐渐显露出来。市场倾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生源和就业市场,二是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
三、影响高校区位选择因素重要性评价
1. 权数确定
基于建立各评估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比较矩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对有关数据进行收集。为了保证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到的结论基本合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当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时,这样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结论才是基本合理的。本文通过对数据反复反馈确定,判断矩阵最终具有完全一致性,由此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
2.评价结果
根据计量分析结果,分别对各层次进行分析。高校区位“目标”下,“准则层”层次的相对重要程度比较,所进行的比较项目为产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以及市场环境,比较其影响高校选址的程度。经过计算,求得其成对比较与权重分配表(表2、图1)。
表2高校最佳区位准则层的成对比较与权重分配
成对比较产业
环境人力
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环境产业环境 1.2 1.8 1.8 1.2 人力资源 1.5 1.5 1.0 基础建设 1.0 0.7 交通运输 0.7
图1高校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准则层的权数分配
图1所示,各项权重值分别为:产业环境0.2677,人力资源0.2192,基础建设0.1469,交通运输0.1469,市场环境0.2192。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对于高校的最佳选址区位,其主要影响准则层以产业环境(0.2677)为最高,说明包含有高校聚集、工商服务业聚集等的产业环境因素,是影响高校选址的最重要因素。 评估指标层次下,各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类似的,本文计算出评估指标层次下,各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在产业环境中,以高校聚集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工商服务业聚集的重要性较低;在人力资源中,以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市场环境中,学生的生源市场的重要性甚于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在基础建设标中,土地供给和公共设施较公共卫生重要;在交通运输中,以国内交通运输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是否具有良好的国际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则相对较弱。
高校最佳选址区位总目标下,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在总目标下,用以衡量相对重要性的评估指标,共列有12项,评估指标权重值及排序(表4)。
表3评估指标权重值
目标层准则层评估指标权重高
校
区
位 产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环境高校聚集0.2058工商服务业聚集0.0620一般劳动力供给0.0368高素质劳动力供给0.1824土地供给0.0576公共卫生0.0316公共设施0.0576邻近省会中心0.0363国内交通运输0.0809国际交通运输0.0297学生的生源市场0.1512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0.0680表4评估指标权重值排序
评估指标权重值排序高校聚集0.20581高素质劳动力供给0.18242学生的生源市场0.15123国内交通运输0.08094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0.06805工商服务业聚集0.06206土地供给0.05767公共设施0.05768一般劳动力供给0.03689邻近省会中心0.036310公共卫生0.031611国际交通运输0.029712就全部评估指标比较分析,在高校最佳选址区位目标下,高校聚集被认定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邻近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学生的生源市场、国内交通运输、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等因素亦为重视的指标。至于被认为最不重要的的评估指标依序分别为国际交通运输、公共卫生及邻近省会中心。
四、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知,高等教育在知识本位价值观的驱动下,倾向于有利于探究高深学问的环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信息通畅、人文环境良好、人才较多汇聚的城市,对于高等教育知识价值的实现是极为有利的。当高校的科学研究的优势越来越依赖于集体的力量,乃至一定集团的力量,表现在高等院校的区域分布上,倾向于多数高校集中在少数有较好研究基础的城市,即高校的集聚效应。在高校集聚体内地理和组织上邻近的高校可以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关系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交流、共享和整合,从而获得明显的经济优势和知识创新优势。
高校往往都是以城镇为依托的,高校的发展和所在城市的发展是互动的。城市的规模越大、地位越高,所拥有的高校往往也越多。这是因为,城市越大聚集效应越显著,吸引力也越大,同时大城市中需要解决的前沿问题也往往较多,对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也越大。此外,大城市往往生活水平较为优越,对高层次的人才有较大吸引力。这些因素的叠加,造成高校向这类地区的聚集。高校集聚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竞争力,促进高校的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大学城的发展是适应时代潮流的,高等院校有进一步聚集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谢秀英.1999.论市场化进程中高等学校的区位指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158-163.
[2]罗守贵.2000.高校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J〕.江苏高教(1):96-99.
[3]黄栋.2005.中国高等院校区位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吴京生.2008.高科技产业园区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3):83-86.
[5]王伯伟.2001.大学城——城市范围的资源重组和开发〔J〕.建筑学报(9):59-61.
[6]潘海生,周志刚.2009.高校集群:高校集聚的本质与研究视角〔J〕.未来与发展(11):59-61.
(作者通讯地址:1.中共晋城市委党校 山西 晋城 046000;2.山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