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一线城市的市区与城郊、以及边缘农村之间在经济发展、社会资源、基础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作为一线城市最弱的边缘农村中学,既离前沿思想和潮流很近,又有着农村自身的封闭性。而初中阶段是人一生当中的黄金阶段,不仅身体成长最快,也是最富学习可能性,最需要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三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初步成型。而学校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才干,也对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作为初中班主任,影响更甚。下面就谈谈我的探索与对策。
一、一线城市农村中学德育现状及其背后原因
一线城市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中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其中一些“物质至上”“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价值倾向如潮水般涌入学生脑海。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面对面的交流减少,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游戏族”“手机控”。再加上大多独生子女的身份,农村初中生许多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自私化的倾向,道德观也越来越现实,人际交往以及受挫能力降低。
结合我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以及与学校、家长十多年来的接触,我认为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家长不重视或不懂孩子的德育教育
作为一线城市的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是一部分农民靠开花场(种植花草);一部分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出租宅基地收租金或开一间店铺、餐馆;另一部分条件差一点的依靠去工厂打工或去市区打工、做小本生意。与市区学校的家长相比较,很多家长总体文化素质有限。因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几乎都落在了学校和老师的身上。
(二)学校不够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多年,“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口号也喊了很久,但真正落实的学校很少。在中考的升学压力下,很多农村中学还是坚持“成绩第一位”的传统治校方针,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花在德育教育上。
(三)社会舆论的复杂,使得学校和教育者不敢多管
媒体和网络的普及,尤其教育腐败和教师职业道德操守失落等少量负面新闻的曝光,许多人认为教育不再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光辉的事业”,教师不再是以往那种心目中“纯净的人”了,因而对教育和学校教师出现了信任的“危机”。学生接触教师的负面报道多了,特别是媒体时常报道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的十不准”等等对学生相对保护的条例,部分学生可以为犯错而振振有词,理直气壮了。这样的恶性循环,造成了学校和教育者怕出事、不敢多管的心理。
二、一线城市农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基于以上的现状和原因,作为一名一线城市农村中学班主任,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我觉得要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对策如下:
首先,加强家校联系,从家长入手,让家庭德育与班主任德育教育完美结合。
1.用校讯通和家长微信群、QQ群来加强家校联系。现代不是资讯发达吗?现在100%的家长都有手机了,绝大部分家长都有微信和QQ等即时联系工具,那好,我就利用校讯通,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这种即时便捷的工具,来加强家校联系,从家长入手,来争取家长对班主任的认同感,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例如,利用节假日的机会,发校讯通,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2.把握好家长会的时机,以“同理心”等情感教育感染家长,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德育。我把握好每个学期的家长会,淡化“成绩分析”这些主题,以“同理心”等感同身受的方式对家长进行思想交流等家长德育指导。例如,以同样作为一名家长、作为家长同龄人的身份去感染家长,分享“安全高于一切,健康高于一切”,“教育始于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胜于一切空洞的说教”等观点,肯定孩子教育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明确德育范围和主次轻重,利用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平台。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主要是安全教育与事故预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的培养,除此之外,也还要管理和参与学校要求的其他活动比如文明班评比、校运会、班级文化布置等等。
再次,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澳地利哲学家说过:“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而我在结合学校和初生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有效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尝试:
1.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双重身份,在与学生一起学习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其实是很容易进行道德教育的。在语文课堂上,我用经典范文的事例去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学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深入学生脑海,在经历苦难时,受到激励和鼓舞。
2.抓好班级建设,培养一支得力的班干队伍。
通过宣扬一些道德品行方面正气的学生,培养得力的班干队伍,让学生去教育和影响班上的其他同学,远比班主任自己去说教,效果实在。“德育教育就可以用身边的事例来论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从而树立是非观、责任心和羞耻心”。
3.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于体验中自我教育。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通过班会课不断的熏陶和培养,学生养成了自我教育的意识,形成了自我管理的习惯,教师和家长的负担自然而然就减轻了。
4.班主任应做好道德榜样,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影响源”,所謂“身教重于言传”。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主张提倡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四种德育方法。我平时尝试在衣着打扮、言行举止、为人处世方面正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学会运用“同理心”,用平等的对话,使我的德育工作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成效与思考
经过我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对2006学年到2008学年,2014学年和2015学年,家长对班主任学校德育工作、家庭德育工作的重视,“德困生”的转化情况,班级总体成绩的进步情况如下表所示:
我在农村初级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一线城市农村中学的德育,有着特殊性。而我,深深地感到了农村初级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不易。
参考文献:
[1]章自达.突出德育情理性 尊重学生主体性——浅析初中班级建设中的德育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13(5)
[2]李红梅.新时期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德育的探索和思考[J].吉林教育·教研,2015(6)
[3]叶菁.对当代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 2013(5)
一、一线城市农村中学德育现状及其背后原因
一线城市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中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其中一些“物质至上”“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价值倾向如潮水般涌入学生脑海。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面对面的交流减少,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游戏族”“手机控”。再加上大多独生子女的身份,农村初中生许多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自私化的倾向,道德观也越来越现实,人际交往以及受挫能力降低。
结合我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以及与学校、家长十多年来的接触,我认为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家长不重视或不懂孩子的德育教育
作为一线城市的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是一部分农民靠开花场(种植花草);一部分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出租宅基地收租金或开一间店铺、餐馆;另一部分条件差一点的依靠去工厂打工或去市区打工、做小本生意。与市区学校的家长相比较,很多家长总体文化素质有限。因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几乎都落在了学校和老师的身上。
(二)学校不够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多年,“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口号也喊了很久,但真正落实的学校很少。在中考的升学压力下,很多农村中学还是坚持“成绩第一位”的传统治校方针,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花在德育教育上。
(三)社会舆论的复杂,使得学校和教育者不敢多管
媒体和网络的普及,尤其教育腐败和教师职业道德操守失落等少量负面新闻的曝光,许多人认为教育不再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光辉的事业”,教师不再是以往那种心目中“纯净的人”了,因而对教育和学校教师出现了信任的“危机”。学生接触教师的负面报道多了,特别是媒体时常报道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的十不准”等等对学生相对保护的条例,部分学生可以为犯错而振振有词,理直气壮了。这样的恶性循环,造成了学校和教育者怕出事、不敢多管的心理。
二、一线城市农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基于以上的现状和原因,作为一名一线城市农村中学班主任,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我觉得要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对策如下:
首先,加强家校联系,从家长入手,让家庭德育与班主任德育教育完美结合。
1.用校讯通和家长微信群、QQ群来加强家校联系。现代不是资讯发达吗?现在100%的家长都有手机了,绝大部分家长都有微信和QQ等即时联系工具,那好,我就利用校讯通,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这种即时便捷的工具,来加强家校联系,从家长入手,来争取家长对班主任的认同感,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例如,利用节假日的机会,发校讯通,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2.把握好家长会的时机,以“同理心”等情感教育感染家长,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德育。我把握好每个学期的家长会,淡化“成绩分析”这些主题,以“同理心”等感同身受的方式对家长进行思想交流等家长德育指导。例如,以同样作为一名家长、作为家长同龄人的身份去感染家长,分享“安全高于一切,健康高于一切”,“教育始于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胜于一切空洞的说教”等观点,肯定孩子教育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明确德育范围和主次轻重,利用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平台。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主要是安全教育与事故预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的培养,除此之外,也还要管理和参与学校要求的其他活动比如文明班评比、校运会、班级文化布置等等。
再次,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澳地利哲学家说过:“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而我在结合学校和初生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有效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尝试:
1.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双重身份,在与学生一起学习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其实是很容易进行道德教育的。在语文课堂上,我用经典范文的事例去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学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深入学生脑海,在经历苦难时,受到激励和鼓舞。
2.抓好班级建设,培养一支得力的班干队伍。
通过宣扬一些道德品行方面正气的学生,培养得力的班干队伍,让学生去教育和影响班上的其他同学,远比班主任自己去说教,效果实在。“德育教育就可以用身边的事例来论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从而树立是非观、责任心和羞耻心”。
3.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于体验中自我教育。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通过班会课不断的熏陶和培养,学生养成了自我教育的意识,形成了自我管理的习惯,教师和家长的负担自然而然就减轻了。
4.班主任应做好道德榜样,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影响源”,所謂“身教重于言传”。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主张提倡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四种德育方法。我平时尝试在衣着打扮、言行举止、为人处世方面正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学会运用“同理心”,用平等的对话,使我的德育工作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成效与思考
经过我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对2006学年到2008学年,2014学年和2015学年,家长对班主任学校德育工作、家庭德育工作的重视,“德困生”的转化情况,班级总体成绩的进步情况如下表所示:
我在农村初级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一线城市农村中学的德育,有着特殊性。而我,深深地感到了农村初级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不易。
参考文献:
[1]章自达.突出德育情理性 尊重学生主体性——浅析初中班级建设中的德育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13(5)
[2]李红梅.新时期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德育的探索和思考[J].吉林教育·教研,2015(6)
[3]叶菁.对当代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 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