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应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首先,它声图并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其次,化“静”为动让课堂“活”起来,数学知识有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课件动态地演示,形象直观,有利于突破难点。再次,课件的幕布代替黑板增加了课堂容量,也方便分层次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收获。让每一个学生喜欢数学课堂、喜欢数学。
关键词:兴趣;开阔视野;形象直观;课堂容量
近几年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中学投入的加大,多媒体设备在我们学校得到普及,班班通进入课堂,就使得现代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多媒体融入了课堂,并得到迅速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与形式以及课堂教学结构都发生了改变、以至使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我在数学教学中探索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发挥其优势。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以它多彩的图像,动态的影像和美妙的声音,深深吸引着初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是过去一枝粉笔、一张嘴无法做到的。例如,在讲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轴对称现象》一课时,教师的导语,过去只是结合课本上的插图,先让学生观察,教师再用语言描述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唱“独角戏”,有时最多让学生课下收集一些图片,拿到课堂上交流、展示,由于我们是农村中学,孩子们收集的图片是有局限性的,学生的理解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教师强加的。现在利用多媒体,课堂上首先播放含有轴对称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欣赏,既能吸引学生,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从生活中体会到轴对称现象。良好的开端为下一步教学打好了基础,比如,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后,用课件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不仅巩固课堂知识,又能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此时,知识的获得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迁移,为学习注入了动力,也就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化“静”为动,知识直观、形象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自己充分地动手,认真观察、思考建立自己完整的认知体系,才能真正学好知识、学会知识。例如,在讲《角的比较》时,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另一个角,所以在学习角的比较三种大小关系时:传统教学是教师把三种情况的图形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静”的图形,用符号表示出角的大小关系。这样的学习比较被动,限制了学生主动地学习;现在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结合课件动态演示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即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另一边放在重合边的同侧,继续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一个角不动,另一个角向第一个角平移到正确位置,展示三种不同的情况,从边在第一个角的内部、外部、重合即可得到角的三种大小关系,角“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了,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学生很轻松地就学会了知识。
又如,电子白板和实物投影仪在教学中的普及。这些技术的应用都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顺利地掌握教学重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每一个学生喜欢数学课堂、喜欢数学。
三、用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
现在的课堂既要充分利用好课本,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而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拓展学生的思维。教材中的一些习题课更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达到通过习题训练,形成技能的目的。
例如,在讲《平方差公式》时,传统的教法是,教师先用课前习题让学生训练,不给他们过多的思考空间,更没有小组的讨论交流,就开门见山地去讲公式的结构,学生只是知道它们之间有关系,具体是什么,就不清楚了,然后开始做课本习题,一节课就这样一直练习到下课。学生的练习只是“机械模仿”,并没有真正理解公式的特点。习题稍加变化,就“一脸茫然”不会做了。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现在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先展示一些符合公式特点的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让学生课前练习,多练几组,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可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他们会豁然开朗,原来有“捷径”呀!教学的难点就这样突破了。然后,再把课前的练习“旧题重赛”,学生很轻松地就能答出结果。下一步,教师准备充足的习题(包含各种类型)让学生练习,由于学生真正掌握了公式的结构特点,做起题来自然“游刃有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用多媒体课件准备“备用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又不能被多媒体课件束缚手脚,而是要让多媒体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辅助教师实现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还有其他优势,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应用,相信这些技术的应用一定会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上发挥很大作用。
编辑 薄跃华
关键词:兴趣;开阔视野;形象直观;课堂容量
近几年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中学投入的加大,多媒体设备在我们学校得到普及,班班通进入课堂,就使得现代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多媒体融入了课堂,并得到迅速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与形式以及课堂教学结构都发生了改变、以至使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我在数学教学中探索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发挥其优势。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以它多彩的图像,动态的影像和美妙的声音,深深吸引着初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是过去一枝粉笔、一张嘴无法做到的。例如,在讲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轴对称现象》一课时,教师的导语,过去只是结合课本上的插图,先让学生观察,教师再用语言描述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唱“独角戏”,有时最多让学生课下收集一些图片,拿到课堂上交流、展示,由于我们是农村中学,孩子们收集的图片是有局限性的,学生的理解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教师强加的。现在利用多媒体,课堂上首先播放含有轴对称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欣赏,既能吸引学生,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从生活中体会到轴对称现象。良好的开端为下一步教学打好了基础,比如,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后,用课件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不仅巩固课堂知识,又能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此时,知识的获得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迁移,为学习注入了动力,也就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化“静”为动,知识直观、形象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自己充分地动手,认真观察、思考建立自己完整的认知体系,才能真正学好知识、学会知识。例如,在讲《角的比较》时,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另一个角,所以在学习角的比较三种大小关系时:传统教学是教师把三种情况的图形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静”的图形,用符号表示出角的大小关系。这样的学习比较被动,限制了学生主动地学习;现在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结合课件动态演示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即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另一边放在重合边的同侧,继续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一个角不动,另一个角向第一个角平移到正确位置,展示三种不同的情况,从边在第一个角的内部、外部、重合即可得到角的三种大小关系,角“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了,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学生很轻松地就学会了知识。
又如,电子白板和实物投影仪在教学中的普及。这些技术的应用都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顺利地掌握教学重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每一个学生喜欢数学课堂、喜欢数学。
三、用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
现在的课堂既要充分利用好课本,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而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拓展学生的思维。教材中的一些习题课更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达到通过习题训练,形成技能的目的。
例如,在讲《平方差公式》时,传统的教法是,教师先用课前习题让学生训练,不给他们过多的思考空间,更没有小组的讨论交流,就开门见山地去讲公式的结构,学生只是知道它们之间有关系,具体是什么,就不清楚了,然后开始做课本习题,一节课就这样一直练习到下课。学生的练习只是“机械模仿”,并没有真正理解公式的特点。习题稍加变化,就“一脸茫然”不会做了。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现在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先展示一些符合公式特点的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让学生课前练习,多练几组,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可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他们会豁然开朗,原来有“捷径”呀!教学的难点就这样突破了。然后,再把课前的练习“旧题重赛”,学生很轻松地就能答出结果。下一步,教师准备充足的习题(包含各种类型)让学生练习,由于学生真正掌握了公式的结构特点,做起题来自然“游刃有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用多媒体课件准备“备用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又不能被多媒体课件束缚手脚,而是要让多媒体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辅助教师实现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还有其他优势,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应用,相信这些技术的应用一定会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上发挥很大作用。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