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周南·关雎》为《诗经》之首,通过塑造“持中平和”者(君子)的形象,对我国传统“中庸”思想做了现身说法般深入浅出的阐释。大语文观下,《关雎》一文蕴含的“中庸”思想,既能引导当今中学生体认中华民族古老智慧,又对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追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 : 《诗经·关雎》 中庸之道 中和思想 礼 教育意义
当下的教育大环境应试之风盛行,面对一篇诗文,学生在主题、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评论术语运用自如,然术语正确,却留不下苦心钻研的犁耕锄迹,无助于学生吸收经典的深邃内涵,夯实人格素养。而今也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若无正确的引导,尚未形成成熟思想且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中学生面对如此文化大流该何去何从?故作为发展学生心灵的语文教师,有的放矢地往学生们的“小宇宙”中添砖加瓦,使他们能够借着几千年来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搭建牢不可破、光彩熠熠的“保护圈”,势在必行。既如此,在施教过程中,教师便要注意以“大语文观”为教学指导,推行“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并重,将文本阅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真正从字词疏通、文本理解、情感体验等层面上升到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与传承、借鉴与受用的高度。以《关雎》为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由于其三百篇之首的特殊位置,历来吸引众多读者去品味、解构。有文字记载者自《毛诗序》“后妃之德,风之始也”起,后世众说,弥复纷纭。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倾向于川师大附属第一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王保兵的看法。王老师认为,《关雎》是至真至纯的“爱情互动生长的过程”:君子求爱被拒后,并未止于幻想或走向极端,而是一直如长流细水般,理性而执着地追求着淑女。在“辗转反侧”的苦闷中,他反思是否是自己的轻率急躁留给了心上人缺乏诚意和尊重的印象,于是采用合乎礼仪的“琴瑟”和“钟鼓”去取悦她,表达诚挚爱意;日日瞧见君子的真诚,淑女也渐渐对其生出了好感,这一点从逐渐婉媚流连起来的“流”“采”“芼”三组动词中便可推知。纵览全诗,《关雎》中的愛情静好谐和,历久弥坚。a
古时“君子”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为“为官者”,一为“道德高尚者”,就《关雎》中君子的形象特点而言,后人可从字里行间窥见一二——这里的君子是一位言行举止合乎礼仪规范,思想品性持中平和的有德者形象,其人散发着令人钦敬的“中庸”人生智慧光辉。
“中庸”是儒家圣贤认知中的最高道德标准,在传统哲学范畴中,“中和”思想是其核心内容,“礼”是其具体准则,且中庸之道并非僵化刻板,而是具有“无可无不可”的灵活性。以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为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将“中和”拆而论之,“中”介于孔子所言的“过”和“不及”之间,可以理解为个人思想把控的中正、适度;“和”则是“中”的外化行为,是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命之间所达到的某种制衡、和谐的状态。“中和”则是人修炼身心后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之一,是一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符合外界规范的平和状态。它引导人们以“礼”为根据,理性地去统率、管理、约束自己的本性与情绪,使之各安其序,并在恰当的时机选择采用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方式将其外现出来。做到对内能安定个人本心,对外能顺应生命规律,从而达到“与天地参”的理想境界。b
“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怎样才能把控好个人思想的“中正”之度呢?孔子认为最明智的方式不过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更为灵活的态度,把握分寸,不执两端,止于至善。比如关于入仕出仕的问题,孔子就认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出仕与退隐都不是绝对的,而是要根据世事变化来决定。他明确提出“绝四”的思维方式:“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要求人们避免主观猜测、武断拘泥、固执己见等不实际的态度。刘劭在《人物志》中的“夫中庸之德……变化无方,以达为节”,也是体现了“无可无不可”的道理。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即使是恭、慎、勇、直这样的美好品格,也需要来自外界的“礼”的调和,以达到中庸的效果,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儒家思想中“礼”的含义远比现代深厚,沈凤笙在《五礼是各种典礼的分类总目》一文中认为:“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换句话说,古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关系、各种人事的处理是否正确,要通过礼仪、礼物、礼制等“礼”的标准去衡量;再换句话说,“礼”是道德良知和法律规约的最高形式,是一切行为的准则,是中庸之道的一个终极参照点。
让我们回到文中的君子身上,自己发自真情、出于本能的爱意被淑女拒绝后,他并没有像仲子一般“逾墙而过”,逾越道德礼教的高地(《郑风·将仲子》);也没有像爱着静女的“我”一样“搔首踟蹰”,失礼惶恐于心上人前(《邶风·静女》);也并非像氓一般蚩蚩傻笑,以“抱布贸丝”的小聪明接近讨好爱人(《卫风·氓》)。人非草木,面对淑女的拒绝君子当然会苦闷,这份苦闷于“辗转反侧”四字上便可见一斑。林义光在《诗经通解》中着重对该词进行了剖析:“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换言之,君子尽管满心爱慕着淑女,却并未因其拒绝失了规矩,坏了礼节,采用强迫、轻薄或是自轻自贱的方式,他理性地将这份心意束进心底,于独处之时暗自反思琢磨,思考对策。不难理解,这里的“辗转反侧”既是君子求爱被拒心忧心乱的外化,同时也是中庸思想中一个以理性调和感性,以规范管束情绪,“安本心,不逾矩”的过程之体现。
关键词 : 《诗经·关雎》 中庸之道 中和思想 礼 教育意义
当下的教育大环境应试之风盛行,面对一篇诗文,学生在主题、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评论术语运用自如,然术语正确,却留不下苦心钻研的犁耕锄迹,无助于学生吸收经典的深邃内涵,夯实人格素养。而今也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若无正确的引导,尚未形成成熟思想且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中学生面对如此文化大流该何去何从?故作为发展学生心灵的语文教师,有的放矢地往学生们的“小宇宙”中添砖加瓦,使他们能够借着几千年来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搭建牢不可破、光彩熠熠的“保护圈”,势在必行。既如此,在施教过程中,教师便要注意以“大语文观”为教学指导,推行“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并重,将文本阅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真正从字词疏通、文本理解、情感体验等层面上升到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与传承、借鉴与受用的高度。以《关雎》为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由于其三百篇之首的特殊位置,历来吸引众多读者去品味、解构。有文字记载者自《毛诗序》“后妃之德,风之始也”起,后世众说,弥复纷纭。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倾向于川师大附属第一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王保兵的看法。王老师认为,《关雎》是至真至纯的“爱情互动生长的过程”:君子求爱被拒后,并未止于幻想或走向极端,而是一直如长流细水般,理性而执着地追求着淑女。在“辗转反侧”的苦闷中,他反思是否是自己的轻率急躁留给了心上人缺乏诚意和尊重的印象,于是采用合乎礼仪的“琴瑟”和“钟鼓”去取悦她,表达诚挚爱意;日日瞧见君子的真诚,淑女也渐渐对其生出了好感,这一点从逐渐婉媚流连起来的“流”“采”“芼”三组动词中便可推知。纵览全诗,《关雎》中的愛情静好谐和,历久弥坚。a
古时“君子”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为“为官者”,一为“道德高尚者”,就《关雎》中君子的形象特点而言,后人可从字里行间窥见一二——这里的君子是一位言行举止合乎礼仪规范,思想品性持中平和的有德者形象,其人散发着令人钦敬的“中庸”人生智慧光辉。
“中庸”是儒家圣贤认知中的最高道德标准,在传统哲学范畴中,“中和”思想是其核心内容,“礼”是其具体准则,且中庸之道并非僵化刻板,而是具有“无可无不可”的灵活性。以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为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将“中和”拆而论之,“中”介于孔子所言的“过”和“不及”之间,可以理解为个人思想把控的中正、适度;“和”则是“中”的外化行为,是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命之间所达到的某种制衡、和谐的状态。“中和”则是人修炼身心后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之一,是一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符合外界规范的平和状态。它引导人们以“礼”为根据,理性地去统率、管理、约束自己的本性与情绪,使之各安其序,并在恰当的时机选择采用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方式将其外现出来。做到对内能安定个人本心,对外能顺应生命规律,从而达到“与天地参”的理想境界。b
“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怎样才能把控好个人思想的“中正”之度呢?孔子认为最明智的方式不过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更为灵活的态度,把握分寸,不执两端,止于至善。比如关于入仕出仕的问题,孔子就认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出仕与退隐都不是绝对的,而是要根据世事变化来决定。他明确提出“绝四”的思维方式:“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要求人们避免主观猜测、武断拘泥、固执己见等不实际的态度。刘劭在《人物志》中的“夫中庸之德……变化无方,以达为节”,也是体现了“无可无不可”的道理。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即使是恭、慎、勇、直这样的美好品格,也需要来自外界的“礼”的调和,以达到中庸的效果,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儒家思想中“礼”的含义远比现代深厚,沈凤笙在《五礼是各种典礼的分类总目》一文中认为:“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换句话说,古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关系、各种人事的处理是否正确,要通过礼仪、礼物、礼制等“礼”的标准去衡量;再换句话说,“礼”是道德良知和法律规约的最高形式,是一切行为的准则,是中庸之道的一个终极参照点。
让我们回到文中的君子身上,自己发自真情、出于本能的爱意被淑女拒绝后,他并没有像仲子一般“逾墙而过”,逾越道德礼教的高地(《郑风·将仲子》);也没有像爱着静女的“我”一样“搔首踟蹰”,失礼惶恐于心上人前(《邶风·静女》);也并非像氓一般蚩蚩傻笑,以“抱布贸丝”的小聪明接近讨好爱人(《卫风·氓》)。人非草木,面对淑女的拒绝君子当然会苦闷,这份苦闷于“辗转反侧”四字上便可见一斑。林义光在《诗经通解》中着重对该词进行了剖析:“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换言之,君子尽管满心爱慕着淑女,却并未因其拒绝失了规矩,坏了礼节,采用强迫、轻薄或是自轻自贱的方式,他理性地将这份心意束进心底,于独处之时暗自反思琢磨,思考对策。不难理解,这里的“辗转反侧”既是君子求爱被拒心忧心乱的外化,同时也是中庸思想中一个以理性调和感性,以规范管束情绪,“安本心,不逾矩”的过程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