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彩调具有娱乐、教化和宣传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潜移默化地使人们受到教育,了解广西彩调的功能并认识其存在的价值,才能使广西彩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民众之间的心灵沟通,从而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关键词]广西彩调功能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42-01
彩调是广西两大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永福县罗锦镇林村,经历了明代中期的产生、形成期,清代中期至民国的成熟、兴盛、衰落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发展期,几起几伏。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化遗产,永福彩调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了下来,并在永福民间大展其“快乐”的主题魅力。彩调是草根艺术,所讲的是老百姓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很容易引起老百姓的共鸣,加上其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是永福正宗的本地文化。在永福城乡,彩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永福民众一大精神支柱。2002年,永福县罗锦镇获广西民间艺术“彩调之乡”的称号;2006年,国家将彩调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彩调作为一种民间戏曲艺术,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环境,所以也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一、娱乐功能
彩调是一种民俗,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于一身,是一种表演性很强的戏曲艺术。彩调被人们称为“快乐的剧种”,因为它里面充满了快乐的因子。彩调剧目表现主题的喜剧性、幽默的语言以及多样的表演形式,都营造出了欢乐的氛围。让人们在观看的同时,获得心理的愉悦。无论是在旧社会还是今天,彩调的娱乐功能都是一样的,是人们精神的重要调剂品。旧社会的劳动大众,生活在社会的下层,终年劳作,即使这样,温饱也得不到保证,他们很希望在农闲之余或节日里看到一些使人开心的节目,以驱散积聚在心头的苦,抒发胸中的闷气。而彩调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心理,既让他们得到了休息,又使他们宣泄了苦闷,调剂了精神。拥有闲暇时间的人们需要充分放松和享受,需要精神安慰。彩调就是使人们放松,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虽然随着娱乐方式的增多,彩调不再像以前那样风靡,但它仍在一部分群众特别是中老年群众中占有重要市场,是他们自娱自乐的最佳选择,是他们愉悦身心,排解孤独的良药。
二、教化功能
广西彩调的教化功能,是指它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中国戏曲受儒家传统文学思想观念的影响,一直有着教化的职责。彩调亦是如此。彩调的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它所反映的主题上。彩调表演的剧目反映的大都是一些歌颂爱情、赞美劳动、鞭挞社会丑恶现象、与恶势力作斗争等,让人积极向上的,或者是劝善、行孝的内容。如彩调剧《刘三姐》就反映了刘三姐敢于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上山有棍打得蛇,下水有网捉得鳖;有理敢把皇帝骂,管你老爷不老爷”。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会让观众在看的时候产生共鸣,并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三、宣传功能
彩调依赖于广大群众而土生土长,反过来又对广大群众产生积极的宣传作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宣传具有促进人际关系及社会和谐的作用。例如桂林永福县在各级组织的专题宣传中就积极地运用了彩调的宣传功能,发挥其小节目大作用的功效。有些商家也有意识用彩调来作为宣传的手段,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制造一种热闹欢乐的氛围,希望人们在注意到彩调的同时,也注意到自己的商场。在交通、通信条件相对落后的地方,特别是像广西这样的多山地区,一个村落和一个村落之间相距较远,人们交往范围、程度受到很多限制,彩调就发挥了媒介作用,促进人际间的往来,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生活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杨爱民.广西三地彩调的异同[J].广西地方志,2003,(5).
[2]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3]孙红侠.民间戏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陈明]
[关键词]广西彩调功能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42-01
彩调是广西两大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永福县罗锦镇林村,经历了明代中期的产生、形成期,清代中期至民国的成熟、兴盛、衰落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发展期,几起几伏。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化遗产,永福彩调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了下来,并在永福民间大展其“快乐”的主题魅力。彩调是草根艺术,所讲的是老百姓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很容易引起老百姓的共鸣,加上其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是永福正宗的本地文化。在永福城乡,彩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永福民众一大精神支柱。2002年,永福县罗锦镇获广西民间艺术“彩调之乡”的称号;2006年,国家将彩调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彩调作为一种民间戏曲艺术,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环境,所以也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一、娱乐功能
彩调是一种民俗,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于一身,是一种表演性很强的戏曲艺术。彩调被人们称为“快乐的剧种”,因为它里面充满了快乐的因子。彩调剧目表现主题的喜剧性、幽默的语言以及多样的表演形式,都营造出了欢乐的氛围。让人们在观看的同时,获得心理的愉悦。无论是在旧社会还是今天,彩调的娱乐功能都是一样的,是人们精神的重要调剂品。旧社会的劳动大众,生活在社会的下层,终年劳作,即使这样,温饱也得不到保证,他们很希望在农闲之余或节日里看到一些使人开心的节目,以驱散积聚在心头的苦,抒发胸中的闷气。而彩调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心理,既让他们得到了休息,又使他们宣泄了苦闷,调剂了精神。拥有闲暇时间的人们需要充分放松和享受,需要精神安慰。彩调就是使人们放松,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虽然随着娱乐方式的增多,彩调不再像以前那样风靡,但它仍在一部分群众特别是中老年群众中占有重要市场,是他们自娱自乐的最佳选择,是他们愉悦身心,排解孤独的良药。
二、教化功能
广西彩调的教化功能,是指它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中国戏曲受儒家传统文学思想观念的影响,一直有着教化的职责。彩调亦是如此。彩调的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它所反映的主题上。彩调表演的剧目反映的大都是一些歌颂爱情、赞美劳动、鞭挞社会丑恶现象、与恶势力作斗争等,让人积极向上的,或者是劝善、行孝的内容。如彩调剧《刘三姐》就反映了刘三姐敢于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上山有棍打得蛇,下水有网捉得鳖;有理敢把皇帝骂,管你老爷不老爷”。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会让观众在看的时候产生共鸣,并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三、宣传功能
彩调依赖于广大群众而土生土长,反过来又对广大群众产生积极的宣传作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宣传具有促进人际关系及社会和谐的作用。例如桂林永福县在各级组织的专题宣传中就积极地运用了彩调的宣传功能,发挥其小节目大作用的功效。有些商家也有意识用彩调来作为宣传的手段,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制造一种热闹欢乐的氛围,希望人们在注意到彩调的同时,也注意到自己的商场。在交通、通信条件相对落后的地方,特别是像广西这样的多山地区,一个村落和一个村落之间相距较远,人们交往范围、程度受到很多限制,彩调就发挥了媒介作用,促进人际间的往来,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生活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杨爱民.广西三地彩调的异同[J].广西地方志,2003,(5).
[2]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3]孙红侠.民间戏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