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破产作为一种有效的配置资源及调整产业布局的经济形式将会频繁出现。所谓“破产清算是指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而导致的企业清算。”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在其运行过程中当现金流出现短缺时都面临着这种破产的可能性,由此而引起的企业清算是一个具体但又不同于日常核算的会计过程。
【关键词】 破产企业;清算会计;市场经济;产业布局;企业破产;现金流出
第一章企业清算会计概述
本章主要对企业清算会计进行简单的概述,阐述了企业清算会计的相关内容。
1.1企业清算的原因
企业清算是指企业按章程规定解散以及由于破产或其他原因宣布终止经营后,对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并进行收取债权、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的经济活动。企业的清算,按清算的性质和原因,可以分为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两种类型。破产清算,是指对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所进行的审计。普通清算,又称“解散清算”,是指对因经营期满或者其他经营方面的原因,导致不宜或不能继续经营而自愿或被迫解散的企业所进行的清算。
1.2企业清算的内容
1.2.1全面清查财产,编制清查后的资产负债表
对于货币资金以外的清算财产,变价处理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账面价值法;(2)重估价值法;(3)变现收入法;(4)拍卖作价法;(5)收益现值法,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综合反映,也是清算企業进行财产、负债、债务清查的重要依据。为此,企业的清算会计应运用财产清查这一会计方法,对清算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对企业财产合理作价,并将有关凭证、帐薄及报表凭证进行核对,在保证账证、账账、账表相符的基础上,编制清查后的资产负债表。
1.2.2核算和监督清算费用的支付
清算费用是指清算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清算组人员工资、办公费、公告费、差旅费、诉讼费、审计费、公证费、财产评估费和变卖费等。清算会计应监督各项清算费用的合理开支,并保证其从企业的清算财产中优先支付。
1.2.3核算和监督债权的收回和债务的偿还[1]
企业清算会计应对清算期间收回的债权及时反映,对确定无法收回的款项,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予以核销;对于各项债务的偿还。
1.2.4核算和监督企业的清算净损益
清算净损益是企业清算过程中发生的清算收益同清算损失和清算费用相抵后的余额。清算过程中的清算收益大于清算损失、清算费用部分为清算净收益;反之,为清算净损失。
企业清算会计应在清算终了将清算期间的全部收益与全部清算费用和清算损失相抵减,确定清算结果是清算收益、还是净损失。如为清算净收益,在依照税法规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应视同利润依法缴纳所得税。
1.2.5核算和监督剩余财产的分配
企业清算会计应正确计算企业清偿债务后可供分配的剩余财产,并依据法规或合同规定的分配方法核算和监督剩余财产的分配。
1.2.6编制清算财务报表
为全面系统的反映清算过程和结果,清算完毕清算会计应按规定编制清算财务报表。清算财务报表主要包括:清算资产负债表、清算损益表和债务清偿表。
1.3企业清算会计的会计核算
第二章企业清算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清算会计中信息披露问题
(一)破产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
破产企业与正常企业不同,不同类型破产企业的相关者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独特性,其相互约束、作用也有所不同,因而在具体治理结构上也有独特之处,也由此引起破产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对象、披露内容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特殊性,下面仅就正常企业所不具备的特点进行一些探讨。
1.会计信息报告对象的单一性。2.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终极性。(二)加强破产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监控
我国现有破产会计方面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破产清算、有关破产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会计报表的格式与编制等内容。对于破产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监控,除了建立健全破产会计信息的生产、披露规范外,还必须针对各类破产企业会计信息的特点,结合破产企业的治理结构,充分考虑各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契约关系、权利制衡关系,发挥治理结构内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独特作用,从而维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
1.明确破产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目标。根据各类破产企业都处于破产程序之中、其基本主旨是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的特点,破产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监控目标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符合破产法和会计法规的规定),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破产清算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目标,主要是为了保证反映破产清算情况的会计信息的合法性与相关性。
2.2企业清算会计要素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破产法思想的束缚严重
1.直接引入破产财产、破产债权等法律概念,作为破产清算条件下的会计要素概念(钟传家,1996)。会计学与法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由于目的不同,会计学上的概念与法律上的概念出发点是不同的,其结果也当然不同。会计学简单地使用法律概念会导致:(1)会计要素涵义的不规范。会计要素,西方亦称作财务报表要素,是为了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而设置的,因此,其概念必须规范和准确。如会计上的资产概念是严密的,而法律上的财产概念则过于笼统,不能简单地用法律上的财产概念来代替会计上的资产概念。(2)违背会计主体假设。破产债权与破产债务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将破产清算企业会计主体的“破产债务”认定为“破产债权”,显然是站在法院或债权人的角度来看待债权与债务关系的,其结果不仅违背会计主体假设,而且很容易导致与破产清算企业本身的债权债务相混淆。(3)反映和监督的内容不完整 2.照搬破产法的逻辑思路。破产清算会计理论的构建必须以破产法为指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1986年颁布的《企业破产法(试行)》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特征和历史局限性。会计学者如果过于迷信破产法就会将破产法的缺陷带人会计领域。
(二)受持续经营会计理论思想的束缚严重[8]
主要表现为简单地套用持续经营会计要素的构建思路,如持续经营会计有六大会计要素,破产清算会计也相应地构建为六大会计要素,只不过在原有会计要素的基础上加上清算两字,甚至直接简单套用。其代表性观点有:破产清算会计要素应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清算收入、清算支出、清算损益等六项构成(佟玉凯等,1996)。该观点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1.将资产、负债会计要素照搬下來,忽略了企业破产清算业务活动的特征对破产清算会计要素的影响,也抹煞了持续经营与非持续经营条件下资产、负债等要素的本质区别。
2.将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直接保留下来,会导致如下问题:(1)无实际意义和与法律事实不符。(2)不利于反映破产清算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当企业资不抵债时,如果仍然保留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收益增加,似乎给人一种投资者权益仍要增加的感觉,而实际上,收益增加的应该是债权人权益;同理,费用损失发生,好像给人一种投资者权益仍要减少的感觉,而实际上,费用损失发生,减少的应该是债权人权益。因此,保留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会造成投资者权益虚增虚减的幻觉,不利于反映破产清算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
2.3有关企业清算会计特点及对传统财务会计的改变的问题[2]
第三章清算会计前景预测及展望
3.1清算会计面临的挑战[4]
清算会计即破产会计作为特殊业务会计,与正常企业会计的重大区别之一在于破产会计对破产法的高度依赖性。例如,老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程序主要由破产申请、和解整顿、破产清算三个子程序构成,只有和解整顿和破产清算才称为破产案件,产生了上述狭义破产会计和广义破产会计的观点;其次,老破产法的重心是以破产清算为核心的清算主义,所以破产会计研究侧重于破产清算,财政部的有关破产会计《暂行规定》则只规范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问题,一般会计规范中也没有企业破产和解会计处理的规定。
在新破产法中,破产案件分为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破产清算三类,其中的重整与和解没有必然联系(老破产法中,和解是整顿的前提),管理人贯穿各类破产案件,破产原因的界定、破产申请的提出、破产案件的内容、流程与监管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现了与国际破产一般规则的实质性趋同,由此要求破产会计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甚至进行一场重大变革。[7]
3.2关于清算会计改革的探新
鉴于破产会计的特殊性,破产会计的建立和改革应该特别重视与《破产法》的衔接性,满足《破产法》实施的法律要求和提供会计信息的会计要求。相对于现行破产会计实践,可以从破产的技术路线、破产的改革内容、完善破产会计规范等方面进行改革探新[12]。
【关键词】 破产企业;清算会计;市场经济;产业布局;企业破产;现金流出
第一章企业清算会计概述
本章主要对企业清算会计进行简单的概述,阐述了企业清算会计的相关内容。
1.1企业清算的原因
企业清算是指企业按章程规定解散以及由于破产或其他原因宣布终止经营后,对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并进行收取债权、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的经济活动。企业的清算,按清算的性质和原因,可以分为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两种类型。破产清算,是指对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所进行的审计。普通清算,又称“解散清算”,是指对因经营期满或者其他经营方面的原因,导致不宜或不能继续经营而自愿或被迫解散的企业所进行的清算。
1.2企业清算的内容
1.2.1全面清查财产,编制清查后的资产负债表
对于货币资金以外的清算财产,变价处理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账面价值法;(2)重估价值法;(3)变现收入法;(4)拍卖作价法;(5)收益现值法,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综合反映,也是清算企業进行财产、负债、债务清查的重要依据。为此,企业的清算会计应运用财产清查这一会计方法,对清算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对企业财产合理作价,并将有关凭证、帐薄及报表凭证进行核对,在保证账证、账账、账表相符的基础上,编制清查后的资产负债表。
1.2.2核算和监督清算费用的支付
清算费用是指清算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清算组人员工资、办公费、公告费、差旅费、诉讼费、审计费、公证费、财产评估费和变卖费等。清算会计应监督各项清算费用的合理开支,并保证其从企业的清算财产中优先支付。
1.2.3核算和监督债权的收回和债务的偿还[1]
企业清算会计应对清算期间收回的债权及时反映,对确定无法收回的款项,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予以核销;对于各项债务的偿还。
1.2.4核算和监督企业的清算净损益
清算净损益是企业清算过程中发生的清算收益同清算损失和清算费用相抵后的余额。清算过程中的清算收益大于清算损失、清算费用部分为清算净收益;反之,为清算净损失。
企业清算会计应在清算终了将清算期间的全部收益与全部清算费用和清算损失相抵减,确定清算结果是清算收益、还是净损失。如为清算净收益,在依照税法规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应视同利润依法缴纳所得税。
1.2.5核算和监督剩余财产的分配
企业清算会计应正确计算企业清偿债务后可供分配的剩余财产,并依据法规或合同规定的分配方法核算和监督剩余财产的分配。
1.2.6编制清算财务报表
为全面系统的反映清算过程和结果,清算完毕清算会计应按规定编制清算财务报表。清算财务报表主要包括:清算资产负债表、清算损益表和债务清偿表。
1.3企业清算会计的会计核算
第二章企业清算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清算会计中信息披露问题
(一)破产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
破产企业与正常企业不同,不同类型破产企业的相关者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独特性,其相互约束、作用也有所不同,因而在具体治理结构上也有独特之处,也由此引起破产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对象、披露内容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特殊性,下面仅就正常企业所不具备的特点进行一些探讨。
1.会计信息报告对象的单一性。2.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终极性。(二)加强破产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监控
我国现有破产会计方面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破产清算、有关破产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会计报表的格式与编制等内容。对于破产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监控,除了建立健全破产会计信息的生产、披露规范外,还必须针对各类破产企业会计信息的特点,结合破产企业的治理结构,充分考虑各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契约关系、权利制衡关系,发挥治理结构内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独特作用,从而维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
1.明确破产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目标。根据各类破产企业都处于破产程序之中、其基本主旨是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的特点,破产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监控目标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符合破产法和会计法规的规定),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破产清算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目标,主要是为了保证反映破产清算情况的会计信息的合法性与相关性。
2.2企业清算会计要素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破产法思想的束缚严重
1.直接引入破产财产、破产债权等法律概念,作为破产清算条件下的会计要素概念(钟传家,1996)。会计学与法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由于目的不同,会计学上的概念与法律上的概念出发点是不同的,其结果也当然不同。会计学简单地使用法律概念会导致:(1)会计要素涵义的不规范。会计要素,西方亦称作财务报表要素,是为了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而设置的,因此,其概念必须规范和准确。如会计上的资产概念是严密的,而法律上的财产概念则过于笼统,不能简单地用法律上的财产概念来代替会计上的资产概念。(2)违背会计主体假设。破产债权与破产债务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将破产清算企业会计主体的“破产债务”认定为“破产债权”,显然是站在法院或债权人的角度来看待债权与债务关系的,其结果不仅违背会计主体假设,而且很容易导致与破产清算企业本身的债权债务相混淆。(3)反映和监督的内容不完整 2.照搬破产法的逻辑思路。破产清算会计理论的构建必须以破产法为指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1986年颁布的《企业破产法(试行)》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特征和历史局限性。会计学者如果过于迷信破产法就会将破产法的缺陷带人会计领域。
(二)受持续经营会计理论思想的束缚严重[8]
主要表现为简单地套用持续经营会计要素的构建思路,如持续经营会计有六大会计要素,破产清算会计也相应地构建为六大会计要素,只不过在原有会计要素的基础上加上清算两字,甚至直接简单套用。其代表性观点有:破产清算会计要素应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清算收入、清算支出、清算损益等六项构成(佟玉凯等,1996)。该观点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1.将资产、负债会计要素照搬下來,忽略了企业破产清算业务活动的特征对破产清算会计要素的影响,也抹煞了持续经营与非持续经营条件下资产、负债等要素的本质区别。
2.将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直接保留下来,会导致如下问题:(1)无实际意义和与法律事实不符。(2)不利于反映破产清算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当企业资不抵债时,如果仍然保留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收益增加,似乎给人一种投资者权益仍要增加的感觉,而实际上,收益增加的应该是债权人权益;同理,费用损失发生,好像给人一种投资者权益仍要减少的感觉,而实际上,费用损失发生,减少的应该是债权人权益。因此,保留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会造成投资者权益虚增虚减的幻觉,不利于反映破产清算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
2.3有关企业清算会计特点及对传统财务会计的改变的问题[2]
第三章清算会计前景预测及展望
3.1清算会计面临的挑战[4]
清算会计即破产会计作为特殊业务会计,与正常企业会计的重大区别之一在于破产会计对破产法的高度依赖性。例如,老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程序主要由破产申请、和解整顿、破产清算三个子程序构成,只有和解整顿和破产清算才称为破产案件,产生了上述狭义破产会计和广义破产会计的观点;其次,老破产法的重心是以破产清算为核心的清算主义,所以破产会计研究侧重于破产清算,财政部的有关破产会计《暂行规定》则只规范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问题,一般会计规范中也没有企业破产和解会计处理的规定。
在新破产法中,破产案件分为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破产清算三类,其中的重整与和解没有必然联系(老破产法中,和解是整顿的前提),管理人贯穿各类破产案件,破产原因的界定、破产申请的提出、破产案件的内容、流程与监管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现了与国际破产一般规则的实质性趋同,由此要求破产会计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甚至进行一场重大变革。[7]
3.2关于清算会计改革的探新
鉴于破产会计的特殊性,破产会计的建立和改革应该特别重视与《破产法》的衔接性,满足《破产法》实施的法律要求和提供会计信息的会计要求。相对于现行破产会计实践,可以从破产的技术路线、破产的改革内容、完善破产会计规范等方面进行改革探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