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校學生构成复杂,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表扬和鼓励原则,通过目标教学和语文课外活动等方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职生;成功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出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诸多原因,即便是编班时成绩相对整齐的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水平总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这时候,学生的心态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好的学生渴望达到新的水准,读书兴趣越浓;中间状态的学生虽有急起直追的愿望和行动,但仍没能很快显示其努力所取得的成效,因此心中十分困惑;后进生屡“战”屡败,自然悲观失望,视学习为畏途。学生求知过程中这种差异性、层次性,确实给我们的施教带来了困难。自从班级授课制诞生以来,如何获得教学上的大面积丰收,一直作为一个严峻的课题摆在每一个教师的面前。以笔者的拙见,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平时的各类训练中(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想方设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任何有一定目的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学生也是这样,当学习上取得成功,愿望达到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甚至喜形于色,眉飞色舞。这种满足和兴奋,可以激发内驱力,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如果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得不到精神上的满足和乐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深入,就会渐渐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从而产生知难而退的情绪,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总之,成功能使人心满意足,成功能激发兴趣,成功能使人奋发努力。
成功感既然能产生这样巨大的作用,我们就应该想方设法给学生成功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中职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采取以下办法:
首先,要使学生有成功感,就必须制订目标。笔者在学生刚入中等职校时,就举行一次摸底测试,并在测试题上适当地增加一些梯度和层次。这样,通过摸底,可初步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发现学生语文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向学生阐明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同样是学无止境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追求。同时,通过摸底,教师掌握了学生层次不同的情况,在这基础上,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越具体越好),并让学生人人知晓。这样,学生主观上有了学习需要,客观上明确了奋斗目标,学习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
其次,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断成功感。不断的成功感,能给人力量,激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下去。举例来说,针对现阶段初中学生不重视书法,相当一部分学生字写得不规范的现状,笔者要求学生在升入中等专业学校后都要练字,每星期练三百个字,但不是无休止的练下去,只要能得到老师四个合格(写字姿势、笔顺、间架结构、书写习惯和方法),就算成功过关。因有了目标,同学就有了练字的动力。在这过程中,每当学生懈怠时,教师就适当地给点指导,使字写得不太好的学生看到希望,同时,不断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其逐步形成接近成功的感觉。这样,学生练字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再如写作,这历来是职校学生最感头痛的事。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呢?这也要求在写作过程中给学生不同的成功体验。最初写作时,可以不强调每篇文章每个同学都及时上交,让学生自己感到成功了,再交给教师。学生的文章交上来之后,教师要仔细批阅后,将好的文章或片段向校刊校报或校园广播站推荐。同时,语文教师对后进生也有一个规定:每学期,经反复修改,至少写成三篇合格文章。这样做,既没有心理压力,又可不断得到成功体验。于是学生对写作就会逐步产生兴趣。其间,积极的鼓励,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是实施成功教学的“法宝”。
再次,为了使学生不断地从学习的成功和鼓励中提高学习兴趣,在使用教材的时候,教师对教材的难度、分量、进度必须把握好。教学内容过难、过多,会使学生难于接受;反之,教材内容过易,过少,学生觉得没什么意思,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中间关键的一点,在于每教一篇课文时,一定要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启导、指导、疏导、引导等方式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在上课之前,语文教师要将目标告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难的问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简单的问题由后进生来回答。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此外,还要通过课外语文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成功感。中等职校学生更喜欢开放型教学,如果老是把他们拘囿于课堂教学,采用普教教学模式,势必会导致厌学情绪及逆反心理的产生。所以,我们应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参与进来,融入进来,使其在活动中展示自己、表现自己。课外语文活动的主要方式有:1.语文比赛活动。如作文比赛、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比赛就要体现竞争,所以要总结、评比、奖励。这类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有很多好处。2.文娱性的课外语文活动。如综合性文娱晚会、故事会、猜灯谜、写春联、编演课本剧等。这类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外语文活动。如报告会、座谈会、主题班会、访问企业老板、到实习单位调查研究、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等。这类活动学生普遍都能参与,活动结束后可以布置学生写心得、写经验、写发言稿、写调研报告。语文课外活动要遵循三结合原则:普遍参与和重点培养相结合,活动的竞争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相结合。只有这样,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全面参与,才能在各类活动中崭露头角,品尝成功的喜悦。
(编辑:刘 影)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职生;成功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出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诸多原因,即便是编班时成绩相对整齐的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水平总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这时候,学生的心态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好的学生渴望达到新的水准,读书兴趣越浓;中间状态的学生虽有急起直追的愿望和行动,但仍没能很快显示其努力所取得的成效,因此心中十分困惑;后进生屡“战”屡败,自然悲观失望,视学习为畏途。学生求知过程中这种差异性、层次性,确实给我们的施教带来了困难。自从班级授课制诞生以来,如何获得教学上的大面积丰收,一直作为一个严峻的课题摆在每一个教师的面前。以笔者的拙见,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平时的各类训练中(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想方设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任何有一定目的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学生也是这样,当学习上取得成功,愿望达到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甚至喜形于色,眉飞色舞。这种满足和兴奋,可以激发内驱力,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如果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得不到精神上的满足和乐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深入,就会渐渐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从而产生知难而退的情绪,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总之,成功能使人心满意足,成功能激发兴趣,成功能使人奋发努力。
成功感既然能产生这样巨大的作用,我们就应该想方设法给学生成功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中职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采取以下办法:
首先,要使学生有成功感,就必须制订目标。笔者在学生刚入中等职校时,就举行一次摸底测试,并在测试题上适当地增加一些梯度和层次。这样,通过摸底,可初步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发现学生语文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向学生阐明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同样是学无止境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追求。同时,通过摸底,教师掌握了学生层次不同的情况,在这基础上,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越具体越好),并让学生人人知晓。这样,学生主观上有了学习需要,客观上明确了奋斗目标,学习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
其次,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断成功感。不断的成功感,能给人力量,激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下去。举例来说,针对现阶段初中学生不重视书法,相当一部分学生字写得不规范的现状,笔者要求学生在升入中等专业学校后都要练字,每星期练三百个字,但不是无休止的练下去,只要能得到老师四个合格(写字姿势、笔顺、间架结构、书写习惯和方法),就算成功过关。因有了目标,同学就有了练字的动力。在这过程中,每当学生懈怠时,教师就适当地给点指导,使字写得不太好的学生看到希望,同时,不断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其逐步形成接近成功的感觉。这样,学生练字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再如写作,这历来是职校学生最感头痛的事。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呢?这也要求在写作过程中给学生不同的成功体验。最初写作时,可以不强调每篇文章每个同学都及时上交,让学生自己感到成功了,再交给教师。学生的文章交上来之后,教师要仔细批阅后,将好的文章或片段向校刊校报或校园广播站推荐。同时,语文教师对后进生也有一个规定:每学期,经反复修改,至少写成三篇合格文章。这样做,既没有心理压力,又可不断得到成功体验。于是学生对写作就会逐步产生兴趣。其间,积极的鼓励,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是实施成功教学的“法宝”。
再次,为了使学生不断地从学习的成功和鼓励中提高学习兴趣,在使用教材的时候,教师对教材的难度、分量、进度必须把握好。教学内容过难、过多,会使学生难于接受;反之,教材内容过易,过少,学生觉得没什么意思,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中间关键的一点,在于每教一篇课文时,一定要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启导、指导、疏导、引导等方式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在上课之前,语文教师要将目标告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难的问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简单的问题由后进生来回答。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此外,还要通过课外语文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成功感。中等职校学生更喜欢开放型教学,如果老是把他们拘囿于课堂教学,采用普教教学模式,势必会导致厌学情绪及逆反心理的产生。所以,我们应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参与进来,融入进来,使其在活动中展示自己、表现自己。课外语文活动的主要方式有:1.语文比赛活动。如作文比赛、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比赛就要体现竞争,所以要总结、评比、奖励。这类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有很多好处。2.文娱性的课外语文活动。如综合性文娱晚会、故事会、猜灯谜、写春联、编演课本剧等。这类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外语文活动。如报告会、座谈会、主题班会、访问企业老板、到实习单位调查研究、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等。这类活动学生普遍都能参与,活动结束后可以布置学生写心得、写经验、写发言稿、写调研报告。语文课外活动要遵循三结合原则:普遍参与和重点培养相结合,活动的竞争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相结合。只有这样,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全面参与,才能在各类活动中崭露头角,品尝成功的喜悦。
(编辑: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