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农村中学的学生基础较差,知识面较为狭窄,学习兴趣不浓,“学困生”较多。通过以感情投入,用生动的课堂引入,精心创设学习情境,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以知识的应用,以名人学习的曲折经历等方法,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发“学困生”的潜能,提高其自身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成功学习物理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学困生;反思;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二0一二年中考评卷工作刚刚结束。据初步统计,全区七千多名考生中,物理科第二卷有44人满分,有88人0分。这些数据足以让我们为成绩优异的同学感到骄傲,对他们表示祝贺,献给他们鲜花与肯定。然而,88人0分,更让我作为一名物理科教学工作者,感到羞愧和无地自容。这种两极分化的现状,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好尖子生的同时,也必须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物理科成绩。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是指那些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失去学习信心,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明显缺陷的学生。“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人常言“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十个手指有长短”。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由选拔择优录取,转变为无条件全部小学毕业生入学,更扩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七年级的学生兴高采烈的来到学校,而八年级的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采取放弃的态度最终成为“学困生”。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以感情投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师之爱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一种最佳的营养剂。”实践证明:教学过程是双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师热爱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信心和耐心,并赋以积极的引导;而学生对教师尊重、信任,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入,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对于“学困生”更是不要歧视他们,而是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对他们的问题,教师要随时回答并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在课后与他们交心,了解他们在物理学习上的困惑,在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用生动的课堂引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新课的引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万事贵乎始”,就像将要看一本好书,如果它第一页的内容简介或者书的开头写得十分精彩,你肯定会产生一口气把它读完的愿望。因此,精彩的新课引入不但会引起“学困生”的注意,引发其学习动机和兴趣,还能达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引入新课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如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而导入新课;或通过讲小故事而导入新课(如讲《机械运动》时,先讲二战期间法国飞行员在空中抓住德军发射的子弹的故事。);或通过做小实验导入新课(如讲《观察水的沸腾》一节时,做用纸锅烧水实验。水烧沸腾了,纸盒却烧不着的现象,学生感到很奇怪,便急于弄清楚它的道理。);以及利用计算机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而导入新课。通过这些方法引入新课,“学困学”会一下子被这些新奇的现象和悬念所吸引,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在课堂中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刺激,当它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体验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则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生动良好的情境对“学困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电影、电视艺术中往往创造一种“感情‘激’调”,用以增强艺术感染力。课堂教学与其有相似的艺术特点。课堂教学的事实也证明:只有当学生被设计的课堂情境所感染,或思维进入预定的情境之中时,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教学《平面镜成像》时,在一间黑屋子里,用手电筒照射一面镜子和一张白纸,是镜子亮还是白纸亮?学生也许立即回答:“是镜子亮。”但教师不要忙着下结论,还是引导学生先来观察与讨论:“镜子看起来成了黑的。在同样条件下,白纸反而比镜子亮一些,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个物理情境使平时不大关注学习的“学困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体同学围绕问题纷纷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总结得出:镜子发生了镜面反射而白纸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这样用学生熟悉的物理情境和便于创设的物理情境,使“学困生”主动参与讨论,因为他有生活亲历,现象直观,结果易得。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以知识的应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就是指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研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找到其物理规律,再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去解决生活及生产中遇到的物理问题。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最终大部分要回到农村,成为农村的建设者,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应用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少,教师在平时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习了物理知识,也掌握了生产技能,使即使升学无望的“学困生”也能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讲授《密度应用》时,可通过计算水的质量是多少?从而引出农田喷雾器上标识8L、10L、15L的含意,若要兑农药千分之几应怎样计算放药量。在讲“扩散和温度关系”时,可引入喷洒农药的时间选择,若是熏杀类农药应选在中午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若是触杀类农药应选择在傍晚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的,是什么时候盖膜。在讲“压强”知识时,让学生分析“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使知识融入生活,让“学困生”们自觉从生活中找知识点,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五、以名人学习的曲折经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榜样的示范作用是无穷的。平时,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困生”讲些科学家成长经历和故事。如向他们讲述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这个自幼多病,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普通孩子,经过勤奋努力成为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著名科学家。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书籍内容都从头读一遍。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现象、认真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在这家书店呆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就是在工作之余,从这些书里开始找到我的哲学。这些书中有两本对我特别有帮助,一是《大英百科全书》,我从它第一次得到电的概念;另一是马塞夫人的《化学对话》,它给了我这门课的科学基础。通过给“学困生”讲物理学史,让他们明白,在艰苦环境下先辈科学家能干出一番事业,今天我们在这样优越环境下难道还不能把学习搞好?
六、挖掘“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动手能力方面有特长。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鼓励。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恶迹高明得多。”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困生”,如“非常好”、“你真棒”,“你太厉害了”,“你太可爱了”,“你真了不起”等等,这样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慷慨地赞美学生,让学生开心,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时时提醒自己就能做到。
总之,兴趣是学好物理的保证,兴趣是学好物理的最好老师,能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应贯彻于整个物理教学之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寓情于教,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这样,在整个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困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困生”爱学物理、乐学物理,从而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困生;反思;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二0一二年中考评卷工作刚刚结束。据初步统计,全区七千多名考生中,物理科第二卷有44人满分,有88人0分。这些数据足以让我们为成绩优异的同学感到骄傲,对他们表示祝贺,献给他们鲜花与肯定。然而,88人0分,更让我作为一名物理科教学工作者,感到羞愧和无地自容。这种两极分化的现状,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好尖子生的同时,也必须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物理科成绩。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是指那些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失去学习信心,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明显缺陷的学生。“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人常言“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十个手指有长短”。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由选拔择优录取,转变为无条件全部小学毕业生入学,更扩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七年级的学生兴高采烈的来到学校,而八年级的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采取放弃的态度最终成为“学困生”。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以感情投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师之爱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一种最佳的营养剂。”实践证明:教学过程是双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师热爱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信心和耐心,并赋以积极的引导;而学生对教师尊重、信任,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入,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对于“学困生”更是不要歧视他们,而是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对他们的问题,教师要随时回答并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在课后与他们交心,了解他们在物理学习上的困惑,在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用生动的课堂引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新课的引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万事贵乎始”,就像将要看一本好书,如果它第一页的内容简介或者书的开头写得十分精彩,你肯定会产生一口气把它读完的愿望。因此,精彩的新课引入不但会引起“学困生”的注意,引发其学习动机和兴趣,还能达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引入新课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如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而导入新课;或通过讲小故事而导入新课(如讲《机械运动》时,先讲二战期间法国飞行员在空中抓住德军发射的子弹的故事。);或通过做小实验导入新课(如讲《观察水的沸腾》一节时,做用纸锅烧水实验。水烧沸腾了,纸盒却烧不着的现象,学生感到很奇怪,便急于弄清楚它的道理。);以及利用计算机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而导入新课。通过这些方法引入新课,“学困学”会一下子被这些新奇的现象和悬念所吸引,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在课堂中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刺激,当它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体验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则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生动良好的情境对“学困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电影、电视艺术中往往创造一种“感情‘激’调”,用以增强艺术感染力。课堂教学与其有相似的艺术特点。课堂教学的事实也证明:只有当学生被设计的课堂情境所感染,或思维进入预定的情境之中时,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教学《平面镜成像》时,在一间黑屋子里,用手电筒照射一面镜子和一张白纸,是镜子亮还是白纸亮?学生也许立即回答:“是镜子亮。”但教师不要忙着下结论,还是引导学生先来观察与讨论:“镜子看起来成了黑的。在同样条件下,白纸反而比镜子亮一些,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个物理情境使平时不大关注学习的“学困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体同学围绕问题纷纷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总结得出:镜子发生了镜面反射而白纸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这样用学生熟悉的物理情境和便于创设的物理情境,使“学困生”主动参与讨论,因为他有生活亲历,现象直观,结果易得。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以知识的应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就是指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研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找到其物理规律,再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去解决生活及生产中遇到的物理问题。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最终大部分要回到农村,成为农村的建设者,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应用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少,教师在平时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习了物理知识,也掌握了生产技能,使即使升学无望的“学困生”也能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讲授《密度应用》时,可通过计算水的质量是多少?从而引出农田喷雾器上标识8L、10L、15L的含意,若要兑农药千分之几应怎样计算放药量。在讲“扩散和温度关系”时,可引入喷洒农药的时间选择,若是熏杀类农药应选在中午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若是触杀类农药应选择在傍晚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的,是什么时候盖膜。在讲“压强”知识时,让学生分析“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使知识融入生活,让“学困生”们自觉从生活中找知识点,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五、以名人学习的曲折经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榜样的示范作用是无穷的。平时,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困生”讲些科学家成长经历和故事。如向他们讲述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这个自幼多病,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普通孩子,经过勤奋努力成为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著名科学家。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书籍内容都从头读一遍。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现象、认真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在这家书店呆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就是在工作之余,从这些书里开始找到我的哲学。这些书中有两本对我特别有帮助,一是《大英百科全书》,我从它第一次得到电的概念;另一是马塞夫人的《化学对话》,它给了我这门课的科学基础。通过给“学困生”讲物理学史,让他们明白,在艰苦环境下先辈科学家能干出一番事业,今天我们在这样优越环境下难道还不能把学习搞好?
六、挖掘“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动手能力方面有特长。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鼓励。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恶迹高明得多。”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困生”,如“非常好”、“你真棒”,“你太厉害了”,“你太可爱了”,“你真了不起”等等,这样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慷慨地赞美学生,让学生开心,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时时提醒自己就能做到。
总之,兴趣是学好物理的保证,兴趣是学好物理的最好老师,能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应贯彻于整个物理教学之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寓情于教,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这样,在整个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困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困生”爱学物理、乐学物理,从而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