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心灵的自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ansh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多元的时代,国画画坛呈现出多样的面貌。人们很难用传统的品评标准,来丈量今天的繁杂的绘画生态。然而,这种传统绘画品评失效,新的统一标准还未建立环境,加以影像时代和艺术市场的冲击,使国画艺术举步维艰。本文分析了当今国画画坛的生存状态,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国画回归本体的必要性。
  [关键词]:国画;本体;心灵;回归
  【中图分类号】{G40-01}
  一、两种分野
  在20世纪风起云涌的国画变革中,美术教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今天谈到中国画时,还是常常和国画教育放在一起。在当今国画坛上,有重要影响的国画家,几乎无一不是学院出身。然而,自20世纪以来,由于不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产生了几乎类似相对的两大阵营,即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主张“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基础”、“以西化中”的中央美术学院和以潘天寿为代表,主张“中西绘画应该拉开距离”坚定不移的走传统路线的中国美院。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两所院校中不存在其他的路线,齐白石、叶浅予等就是在中央美院中偏重传统的一路,但是不能否认,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在当时的教学上,确实存在着各自偏向的两个鲜明方向。两种理念各有利弊,所以后来在中国美院率先实现了“素描加笔墨”教学理念的转变,并随之在全国各大院校的国画系推广开来。有学者认为“这一教学成果,与其说是潘天寿体系的产物,毋宁说是徐悲鸿、潘天寿两个体系携手合作的产物”。[1]其实徐、潘的合作,在国画的实践上正是中西的结合。但由于理念的惯性,尽管两大体系找到了携手的切合点,这在各自的教学中,还是在存在着侧重。转视今天的国画坛,呈现出的基本分野仍然是国画文脉传承的传统路数和在中西交融中努力寻找新的切点。
  初看起来,这两种形态似乎与20世纪的两大派别很为相似。然而,从具体的语境来看,两者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从两者的文化背景来看。“以西化中”和传统路线是在当时思想文化界,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革新,对西方文化学习和崇拜的时代情况下形成的,在一定层面上,是当时政治环境的产物。而今天则已是从对西方文化的崇拜中冷静下来,开始渐渐意识到国画发展的自律性。因此,两种形态是在更为纯粹的绘画思考下形成的。其次,创作者自身的绘画结构来看。20世纪的国画家,无论是主张学习西方的徐悲鸿还是在传统内部寻找突破的潘天寿,他们都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应该说,中国画自身的写意精神或审美倾向,在他们的作品里随处可见;而对于今天的国画创作者,则从一开始便接受了中西两种不同画语的教育。
  这三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到:第一、中西绘画的分野是由来已久的,自20世纪以来就存在的,特别是现代美术教育,重点培养了今天国画坛的主将;第二,今天的国画坛中仍存在着两大分野,这与两大阵营有重要的联系,但在各自的理念和意图上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那么面对今天国画面临的新语境和新问题,从事国画创作或教学的国画家们又改如何面对?
  二、影响当代画坛分野的三元素
  应该说,影响当代画坛分野的元素,既有20世纪初以来的历史原因,当然这些历史元素在新的时代有它新的形式和特点,又有当代自身的新元素。概括起来而言,则主要存在着三种重要的因素:历史遗留下的中西绘画的交汇元素、当代比较突出的艺术市场元素和电子影像元素。
  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彼此间的影响和作用是必然的。西方绘画传入,也的确造就了像林风眠一批出色的国画家。在今天的国画坛上,仍旧存在一批在中西的绘画中寻求新的艺术语言,这本身自然有其可能。但是,也同样存在着危险。“它们对于中国画的危险性,在于完全放弃传统绘画的形式语言,陷入‘现代化即西方化’观念与实践的泥沼,成为西方时髦艺术的拙劣模仿”。[2]纵观当代画坛,“拙劣模仿”者的确大有人在。如何走出这一泥沼,值得让人思考的。
  相比于20世纪初期的艺术市场而言,今天的画坛似乎更在被艺术市场左右着。在理论上说,艺术品的流通离不开艺术市场,但艺术市场往往却能对艺术品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市场的介入让很多国画家生活在一种失去自由的迷茫状态。“一些画家不择手段投机钻营,靠夸夸其谈的包装和炒作而名噪一时,甚至大红大紫。艺术已异化成为赚钱的工具”。[3]当绘画成为一种“赚钱的工具”,这也断送了绘画精神抒写性。然而,当艺术市场类似绑架了绘画的怪现象存在时,国画又该如何发展呢?
  三、回归国画本体
  面对这层层问题,国画将何以解忧?在今天看来,回归国画本体显得日益紧迫。对于国画本体的回归,在我看来,可以从这几个层面进行解读和努力:对传统的深入、对笔墨精神回归以及画外功夫的陶养。传统并不是本体的一部分,但对于国画本体的回归则又是不可少的一部分,故把其列为一个层面。
  一、深入传统
  85新潮以来,国画日益呈现出多元局面,传统的品评标准则渐渐失去了其有效性。不断涌入的西方艺术观念和技法,也产生了不少“时髦艺术的拙劣模仿”者。毫无疑问,深入传统的学习,才是走出这一泥沼的根本选择。
  中国画自身的变革和审美有着自己的特点。只有对传统的了如指掌,才能在中西绘画中有所建树。卢辅圣先生曾有这样的描述:“以稳定的自调机制,取得生生不息的历史性,是中国文化史区别于西方文化史的基本要以;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大幅度摆动,则是西方文化史区别于中国文化史的最大特征,其间的道理正在于,刚性框架必须通过‘破旧立新’的革命过程而发展,柔性框架却可以在‘吐故纳新’的温和态势中慎终如始”[4]。这吐故纳新的特点也在昭示着,尽管当今的时代是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时代,但如果不能对中国的传统进行的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根本不可能在中西绘画中找到新的语言。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都是现成的例子,这些在中西绘画中有所突破和成就的无不是多绘画传统有深入研究者。
  二、回归笔墨
  笔墨,对于中国画的意义已经无需赘言。它是中国画存在的形式,因此没有笔墨就没有中国画;笔墨又是中国画存在的精神和元气,因此又有了中国画的品格和内涵。在艺术市场的冲击下,笔墨创成的形式在渐渐流失,其精神品格更在枯萎。回归笔墨,即是对古人笔墨形式的心灵渗透,更是回归笔墨的精神品格。
  精神品格何在?在于心手合一的道的体验、在于“可忘笔墨,而有真境”[5]的至高境界。中国文化的本原,决定了绘画的最高的审美便是“得意忘象”。而在为“得意”而苦心经营“象”的过程,便一个悟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既是创作者的最迷恋之处,也是观者孜孜以求的心灵满足。如果因适应市场的需要,而批量生产的之日,也正是观者和画者心灵体验的泯灭之时。同样,如果没有了对绘画真境的终极追求,笔墨也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回归笔墨心性流露的本原,回归笔墨技进于道的心灵体验,才能在艺术市场的冲击下,保持国画纯真的价值,进而进到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融《学院和非学院—当代中国画教学比较与设想》,载邵大箴《二十世纪中国画学院教育首届论坛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61页
  [2]朗绍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画的情境、类型与诸画派》,载邵大箴《二十世纪中国画学院教育首届论坛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14页
  [3]龙瑞《『正本清源』是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载邵大箴《二十世纪中国画学院教育首届论坛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47页
  [4]卢辅圣《渐渐远去的传统》,《中国书画全书》序言,1999年7月,上海书画出版社
  [5]荆浩《笔法记》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体育教学生活化已成为落实新《课标》中“健康第一”思想的主流教学理念与方法,众多一线体育教师的实践证明,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求的状况、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生活化方面的探索情况。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学低段;生活化;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有效的教学手段。现今小学数学课堂的评价却不容乐观,严重制约着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在新课堂的理念下,从评价的语言、评价的时机、评价的形式这几个方面开展课堂评价谈谈自己几点想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1  在一些数学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出了浑身解数大肆表扬、鼓励学生,用得最多的就是奖励五角
期刊
摘要:所谓高效,就是在单位时间内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教与学的最大效益。过去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于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现在提倡高效课堂是把二者并重,甚至更关注学生的学,以学定教,以学评教,让学生有兴趣的学,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学会,最终目的是会学。  关键词:高效;高效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会;会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所谓高效,就是在单位时间内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教与学的最大
期刊
[摘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中学课堂纪律的影响因素及管理的几种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纪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41  好说好动是中学生的天性,加上他们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常常会身不由己地违反课堂纪律,诸如交头接耳、左顾右盼,高声喧哗;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甚至相互争吵、挑衅推撞,以及故意顶撞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在作文起步教学中借鉴名家的成功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为学生的习作学习打好头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素描作文;观察;想象;生活源泉  【中图分类号】G633.34  作文教学是广大语文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每次很费劲地作前指导、作后评讲,却感觉收效甚微,到头来还是有那么多学生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今年执教三年级,正好是学
期刊
内容摘要:列宁曾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因此我们在作文课堂教学就应该贯彻幽默教学,用幽默去妆点我们的课堂,使学生快乐地作文。通过“亦庄亦谐,创设愉快幽默的写作氛围;幽默诙谐引导,提升学生写作语言水平;幽默启智,编造幽默作文的细节”三方面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快乐地作文。  关键词:幽默;诙谐;教学;作文;快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4  正文:  列宁曾经说过:“幽默是一种
期刊
摘要:有效听说是一堂有效课的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学生是否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否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更加精彩的思想及语言产生,如有,那就意味着在这堂课中学生的收获是最大的。听话、说话密不可分,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启迪”,互相“激发”,才能真正推动学生的发展和生成。听是说的基础,听好才能说好,说好才能更好的为听好服务,促进听的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中如何让听说训练更有效,使两者有机结合,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与生活衔接的重要纽带,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既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又达到了对学生的熏陶与教育,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生命之美。  [关键词]语文与生活;综合性学习;生命之美  【中图分类号】G632.4  活动理念: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从生命开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或必然或偶然的联系。同样,课堂上的知识内容之间以及与课外知识及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为我们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区别于演绎归纳之外,更加易于被学生接受、理解的途径和办法—类比。类比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所具有的共同表征,总结出其共同存在的本质机理的方法。所谓类比教学法就是帮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具有的经验合理地与
期刊
【中图分类号】E847  骚乱,是介于反革命暴乱与群众性械斗、团伙性暴力犯罪之间的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从字面意义解释,则是指扰动,使发生动乱,不得安宁。骚乱事件是指非法聚众并使用暴力手段,危害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破坏局部地区社会稳定的犯罪活动。习惯上,可以分为政治性骚乱、一般群众性骚乱、武装性骚乱和非武装性骚乱几种。  当今世界,骚乱十分盛行。大到对战争问题,或对和平演变,或对民族问题,或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