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或必然或偶然的联系。同样,课堂上的知识内容之间以及与课外知识及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为我们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区别于演绎归纳之外,更加易于被学生接受、理解的途径和办法—类比。类比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所具有的共同表征,总结出其共同存在的本质机理的方法。所谓类比教学法就是帮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具有的经验合理地与新知识进行类比,以其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这种类比可以体现为是概念性类比、过程性类比、方法性类比,也可以体现为横向类比与纵向类比。
笔者在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一节备课过程中,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了近代中国反抗侵略、救亡图存的历史脉络,厘清了各个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的必然关系和进程方向,最终归结为: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避免亡国的最佳选择。在这种“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推动下,洋务运动开始在技术层面移植西方科学技术,但缺乏价值观念和社会体制的支撑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百日维新提出新政要求改良现行体制,在态度层面主动接受西方科学技术,但侵犯了以慈禧为首的封建保守势力的既得利益而夭折。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在体制层面为引入西方科学技术创造适宜的环境,但多元价值观念的激烈竞争依然没有改变内忧外困的局面。新文化运动以科学民主为旗帜激烈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在文化层面为西方科学技术制度思想的涌入营造了良好环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个思路对于还未成年的初中生来说,是抽象、晦涩的。如何把这个过程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具体、真实并富有趣味,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此,笔者将类比教学法引入洋务运动这节课,把葡萄、橘子、西红柿这三种常见的水果作为教具,激发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引发思考,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知识点,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一、 以葡萄为引导,激发兴趣,有效掌握知识点
洋务运动从兴起到结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知识点涵盖着洋务运动的起因、目的、人物、事件、内容、评价。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点,首先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引导他们入学习状态。
为此,笔者首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张葡萄的照片,并提出一个问题:“谁知道作为世界上种子面积最大的水果——葡萄是什么时候进入我国的?”有的同学回答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有的同学回答说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西域带回来的,课堂气氛马上热烈起来。笔者趁热打铁首先表扬了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的表现。并对问题的讨论进行了总结:“是谁引进的还存在争论。但大家都认可这样的一个观点,就是葡萄是西汉时期从中亚引入我国的。”接着引导同学们的思路进入正题:“葡萄的引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好的东西总是作为交流的对象。大家想象一下,葡萄的引入是不是就是具体的洋务?”
在这种气氛下,同学们很快就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奕、曾国藩、张之洞和北洋水师、招商局、同文馆这些具体的人和事上,有了较为扎实的记忆。
二、以橘子为参照,加深理解,有效把握重点
洋务运动这节课的重点概况,在让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这些重点的基础上,理解背后深层次的历史原因,让学到的知识活起来是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有一个学生可以已经理解的参照物。
于是,在通篇讲读课文后,笔者拿出一个橘子,请同学们围绕它讲一个晏子使楚的故事。学生很快就说出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我教学需要的话。我借着同学们的回答首先澄清:“事实上,橘、枳为不同属的植物。橘子的种子无论如何是长不出枳这种植物的。这句话不过是古代人辩论的技巧而已。但是这句话蕴含着道理这样一个道理,具体的社会现象只能在具体的环境中存在。”一位同学马上举手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我家的金鱼本来活得好好的,结果一天停电,制氧器不工作,就死掉了。”另外一名同学说:“我爸总说我没有他小时候的吃苦精神。”
接下来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存在着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民主自由与专制强权、理性开放与盲从封闭这些在体制、文化、价值观念上的抽象概念被认知。这不仅为学生整体把握洋务运动的概况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也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以西红柿为切入,引发思考,有效突破难点
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评价还没有脱离真假、善恶、好坏、美丑这些二元对立的思维范畴。洋务运动在主观上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是学生们认为坏的一方面。而在客观上却开启了中国工业的先河,并促使中国人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开始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也存在着学生们认为好的一方面。因而要解决洋务运动的评价这个难点,联想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和创造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于是我又拿出一个艳丽诱人的西红柿,简短讲述了它的历史。西红柿被当做毒果生长在秘鲁的森林。16世纪时引入英国作为观赏植物。一个小伙不信邪,吃了西红柿躺在床上等死,结果白白浪费了一天的时间。1830年,罗伯特上校将其带到美国新泽西州萨伦镇向人兜售,却无人问津。于是在教堂台阶上当众吃下10个。从此,西红柿才成为人们常吃的水果。就这个故事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罗伯特为什么当众吃西红柿?结果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罗伯特的目的是为了挣钱,结果是让人们知道西红柿无毒。并不美好的初衷却增加了人类食物品种,这就是具体的社会现实。
西红柿的故事使学生想到,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沉重打击下,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统治所做的被动选择,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只作为技巧来看待,其失败是必然的。而其客观效果是让中国人看到了进步和希望,使学习西方成为社会主流意识。
当然,类比作为一种特殊的逻辑推理,是有客观基础的。但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事物的差异性是永恒的。因而类比的或然性决定它只能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起到过渡、催化、启发认知的作用。在使用时,必须仅限于类比类比物与目标概念在相同、相似、相关点对教学过程的意义,而且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环境。否则就会在类比中出现误导、误区,反而增加学生学习难度,甚至限制学生精确思维。
在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或必然或偶然的联系。同样,课堂上的知识内容之间以及与课外知识及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为我们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区别于演绎归纳之外,更加易于被学生接受、理解的途径和办法—类比。类比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所具有的共同表征,总结出其共同存在的本质机理的方法。所谓类比教学法就是帮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具有的经验合理地与新知识进行类比,以其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这种类比可以体现为是概念性类比、过程性类比、方法性类比,也可以体现为横向类比与纵向类比。
笔者在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一节备课过程中,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了近代中国反抗侵略、救亡图存的历史脉络,厘清了各个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的必然关系和进程方向,最终归结为: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避免亡国的最佳选择。在这种“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推动下,洋务运动开始在技术层面移植西方科学技术,但缺乏价值观念和社会体制的支撑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百日维新提出新政要求改良现行体制,在态度层面主动接受西方科学技术,但侵犯了以慈禧为首的封建保守势力的既得利益而夭折。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在体制层面为引入西方科学技术创造适宜的环境,但多元价值观念的激烈竞争依然没有改变内忧外困的局面。新文化运动以科学民主为旗帜激烈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在文化层面为西方科学技术制度思想的涌入营造了良好环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个思路对于还未成年的初中生来说,是抽象、晦涩的。如何把这个过程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具体、真实并富有趣味,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此,笔者将类比教学法引入洋务运动这节课,把葡萄、橘子、西红柿这三种常见的水果作为教具,激发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引发思考,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知识点,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一、 以葡萄为引导,激发兴趣,有效掌握知识点
洋务运动从兴起到结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知识点涵盖着洋务运动的起因、目的、人物、事件、内容、评价。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点,首先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引导他们入学习状态。
为此,笔者首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张葡萄的照片,并提出一个问题:“谁知道作为世界上种子面积最大的水果——葡萄是什么时候进入我国的?”有的同学回答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有的同学回答说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西域带回来的,课堂气氛马上热烈起来。笔者趁热打铁首先表扬了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的表现。并对问题的讨论进行了总结:“是谁引进的还存在争论。但大家都认可这样的一个观点,就是葡萄是西汉时期从中亚引入我国的。”接着引导同学们的思路进入正题:“葡萄的引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好的东西总是作为交流的对象。大家想象一下,葡萄的引入是不是就是具体的洋务?”
在这种气氛下,同学们很快就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奕、曾国藩、张之洞和北洋水师、招商局、同文馆这些具体的人和事上,有了较为扎实的记忆。
二、以橘子为参照,加深理解,有效把握重点
洋务运动这节课的重点概况,在让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这些重点的基础上,理解背后深层次的历史原因,让学到的知识活起来是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有一个学生可以已经理解的参照物。
于是,在通篇讲读课文后,笔者拿出一个橘子,请同学们围绕它讲一个晏子使楚的故事。学生很快就说出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我教学需要的话。我借着同学们的回答首先澄清:“事实上,橘、枳为不同属的植物。橘子的种子无论如何是长不出枳这种植物的。这句话不过是古代人辩论的技巧而已。但是这句话蕴含着道理这样一个道理,具体的社会现象只能在具体的环境中存在。”一位同学马上举手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我家的金鱼本来活得好好的,结果一天停电,制氧器不工作,就死掉了。”另外一名同学说:“我爸总说我没有他小时候的吃苦精神。”
接下来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存在着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民主自由与专制强权、理性开放与盲从封闭这些在体制、文化、价值观念上的抽象概念被认知。这不仅为学生整体把握洋务运动的概况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也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以西红柿为切入,引发思考,有效突破难点
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评价还没有脱离真假、善恶、好坏、美丑这些二元对立的思维范畴。洋务运动在主观上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是学生们认为坏的一方面。而在客观上却开启了中国工业的先河,并促使中国人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开始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也存在着学生们认为好的一方面。因而要解决洋务运动的评价这个难点,联想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和创造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于是我又拿出一个艳丽诱人的西红柿,简短讲述了它的历史。西红柿被当做毒果生长在秘鲁的森林。16世纪时引入英国作为观赏植物。一个小伙不信邪,吃了西红柿躺在床上等死,结果白白浪费了一天的时间。1830年,罗伯特上校将其带到美国新泽西州萨伦镇向人兜售,却无人问津。于是在教堂台阶上当众吃下10个。从此,西红柿才成为人们常吃的水果。就这个故事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罗伯特为什么当众吃西红柿?结果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罗伯特的目的是为了挣钱,结果是让人们知道西红柿无毒。并不美好的初衷却增加了人类食物品种,这就是具体的社会现实。
西红柿的故事使学生想到,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沉重打击下,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统治所做的被动选择,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只作为技巧来看待,其失败是必然的。而其客观效果是让中国人看到了进步和希望,使学习西方成为社会主流意识。
当然,类比作为一种特殊的逻辑推理,是有客观基础的。但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事物的差异性是永恒的。因而类比的或然性决定它只能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起到过渡、催化、启发认知的作用。在使用时,必须仅限于类比类比物与目标概念在相同、相似、相关点对教学过程的意义,而且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环境。否则就会在类比中出现误导、误区,反而增加学生学习难度,甚至限制学生精确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