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策划力的提升带动校长的专业成长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g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北京市西城区教委针对近年来区域内老校长相继退休,大批年轻校长上任的现状,立足校长工作岗位进行有实效的培训。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西城区教委推出了“小学校级干部策划能力培养项目”,旨在促进小学校级领导干部提高管理能力,在反思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理论认识,真正用理论指导实践。本期,我们遴选出四位校长的活动策划案例,并请西城区教委副主任赵蓬欣、西城区教科所所长林春腾老师就策划力与校长的专业成长做一论述。
  
  作为校长,最基本的专业能力是什么?有专家依据校长角色将校长专业能力划分为:学校战略管理能力、一般管理能力、教育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每一能力又包括一些具体能力,如一般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自我发展能力包括反思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创新能力等。活动策划能力是校长一般管理能力的直接表现,在对活动的科学策划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校长的设计决策、组织协调、评估反馈等能力。
  
  活动策划能力对年轻校长成长的意义
  
  策划是集思维活动、研究活动、组织实施、反馈评估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以活动策划为切入点对校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对其基本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一个具体的活动策划过程中,策划者要将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运用,既要使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之间能有机联系,又要能与周边的相关内容相互协调、互动发展。同时,活动各要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策划者只有集灵活性和变通性于一身,及时调整、修正行动方案,才能营造一个足够的弹性空间,保证方案顺利实施。要使方案付诸实践,策划时必须考虑实际操作性,并且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监控,排除干扰因素,确保实施向着设计的方向和目标进行。
  学习科学的策划方法,可以帮助校长提高以下能力:一是学习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才能优化理念、统筹方略;二是调查研究能力,正确策划的基础源于丰富、准确、快速的信息;三是组织、协调能力,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只有合理组织、及时协调才能保证方案的真正落实;四是评估和反馈能力,对策划方案及实施结果的科学评估,是对活动实施效果的检验和总结,有了正确的评估和反馈,才能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五是谋划创新能力,一个成功的活动策划的重要评价要素之一是要有新意。
  
  目前校级干部在活动策划中存在的问题
  
  2009年,西城区教委对31名45岁以下的小学校级领导干部上交的活动策划案例进行了分析,从文本中可以看出校长在策划时存在以下问题。
  1.对活动目标的设计比较远、大,指向缺乏具体性和明确性。如通过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等,这些描述对活动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表达得不够清晰。
  2.对活动策划的系列性考虑不够。在活动反思部分没有对后续活动设计的思考,似乎一次活动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目标。
  3.缺乏对活动的前期调研。90%的策划方案没有阐述调研的基础,没有说明此方案制定的客观依据。
  4.在方案实施部分有比较详细的描述,但对落实过程中的反馈评估方法没有进行设计。
  5.对活动策划效果没有明确的分析结果,不能为下次策划提供经验教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方案中没有对方案实施评估的评价要素设计;二是在活动结束后对效果评价缺乏客观依据,只是主观判断和描述,如“活动深受家长与学生喜欢”、“活动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氛围”等。
  分析文本背后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校级干部们对策划的理性认识不足造成的。他们对什么是一个成功的活动策划、完成一个成功策划需要进行的基本工作步骤不十分清晰,而主要是凭个人已有的经验进行设计和组织;对如何评估活动策划的效果重视不够,还没有形成评估反馈活动效果的习惯。
  策划力培养就是帮助校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通过理性的策划、不断改进的策划,提高管理能力。
  
  策划的基本步骤及关键行为
  
  一个完整的策划过程应该包括: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制定方案(讨论修改、决策、制定实施计划)——实施方案——反馈评估。其策划行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期的设计(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制定方案)、中间的执行(实施方案)、后期的分析(反馈评估)。
  前期设计的关键行为有: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发现真问题,明确活动目标;设计方案时不仅考虑本次活动的操作性,还应思考活动的系列性和延续性,因为教育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一个活动就解决问题,效果评估因素设计是重要内容;讨论确定方案,体现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富有创意,选择最佳。
  中期执行的关键行为有:关注细节落实,及时反馈、调整。
  后期分析的关键行为有:对照活动目标对活动策划效果有明确的分析,总结反思全过程,为下次策划提供经验教训。
  
  一个成功的活动策划的评价标准
  
  1.成功的教育活动策划是与学校办学理念一脉相承的,是联系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仅关注策划“事”本身,更要通过策划传递先进教育理念,体现“育人为本”,关注师生发展。
  2.成功的教育活动策划是切实解决问题的,不是形式主义,摆花架子。
  3.成功的教育活动策划是以调研为基础的,只有深入细致的调研,才能使活动策划的目的性更明确。
  4.成功的教育活动策划是体现团队智慧的,是相关人员充满热情、深度参与的活动。
  5.成功的教育活动策划是能够引发人们联想的,是能够延展出新的活动策划思路的起点。
  6.成功的教育活动策划是有新意的,既可以体现在形式上,也可以体现在内容上,只有创新才能吸引、激发参与者的兴趣,达到策划的目的。
  总之,理性的策划可以保证领导者少走弯路。到达目标的路可能有一百条,但最近的路只有一条,策划的目的就是要寻找这条最近的路。■
其他文献
我们走过了小学的生活,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情谊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现在我们又开始了中学生活,又认识了很多的新老师和新同学,我相信大家开始感受到了初中生活的丰富多彩。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到学校来跟谁学习呢?   或许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们到学校来不就是跟老师学习吗?当然,跟老师学很重要,但对于中学生来讲,我们的认识不能停步于此。从我们课堂上的一些现象说起吧!   同学在课
【摘要】高年段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现状令人忧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需要提升,小学阶段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努力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成为当务之急。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来源,教师要依托教材,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關键词】字词教学;语感能力;表达特点;口语表达;小练笔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名师档案:吴春萍,北京市骨干教师,现任北京市京源学校生物教师。教育部聘请的初、高中新课程教材培训专家,北京市初中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北京市生物学科兼职教研员。参与编写《生物教研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一书,参与撰写《北京市2007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报告》。  今年是我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第16个年头,在这16年里,我和其他教师一样,上过各种类型的课,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准备,无论是成功还是
传统教学中,文化史的地位往往排列在政治经济史之后,由于教学时间、教师认知等因素的限制,有时只是对其内容进行一般性的介绍。而从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的命题看,元杂剧俑、京剧脸谱、《清明上河图》等文化元素逐步体现。新课程中文化史的比重提升到了三分之一并单列为一个必修模块,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人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成就;选修课中同样加重了文化史教学的分量,除《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以外,五个选修模块都
2005年,东城区在全区中小学实施“蓝天工程”,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的同时,打破校际和区域界限,实现学校和社会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这个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讲堂,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健全人格。随着“蓝天工程”的深入推进和社会大课堂的启动,我们尝试将“蓝天工程”课外活动创新理念拓展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整合的社会资源不仅仅为开展课外活动所用,也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完善
【摘要】数学学习是培智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他们要想知道时间,需要会看钟表;要想坐车出行,需要会购票刷卡;要想购物,需要会使用钱币,等等。这些技能是培智生适应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而点数则是掌握这些技能的基础。本文从材料聚注意、榜样树方法、情境重自主、生活激热情四个维度分析提升培智生点数能力的方法,以期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关键词】培智生;点数能力;培养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低段
随着每个新学期开学,与校园同时热闹起来的,还有各地书店里的教辅材料区。但是,除了教辅材料版本繁多,让人无从选择之外,很多美其名曰学生的“无字之师”、老师和家长的“得力助手”的教辅材料,还存在别字连篇、价格离谱、与教学内容不完全相符等问题,如此种种,不仅让孩子和家长无所适从,就连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师们也头疼不已。  2012年2月,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发布
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关心怎样以自己的学科为载体,教致用本领,育善良之人,最终成就社会有用人才。我愿意将自己多年来“以学科视角诠释上述教育理念”的思考及实践与同仁分享。    用地理观念引导做人    地理学科的核心观念是“协调人地关系”。此观念的建立,对善良做人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地理学关注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人类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可以说地理环境是人类发展的“舞台”,人是在与环境打交道中
2008年9月,北京市启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社会大课堂工作的推进不仅为中小学生开拓了广阔的实践天地,也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面对众多的资源单位,我们首先明确的是并非所有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并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然而,在日常的听课和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们习惯于以往课程执行者的角色,课程开发意识不够,尤其是对区域内课程资源开发的意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青少年科技馆是一所面向青少年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的校外教育单位,属于国家基础教育组成部分。科技馆的办馆思想是面向全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中小学生,以公益性活动为主,全面开展科技教育,走校内外结合之路,为学校素质教育服务,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发现和培养一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后备人才。   科技馆拥有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人。宣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