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提出了洞穴之喻,对比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提出了灵魂转向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是促使人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本文从教育学的角度,将洞穴之喻与当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探讨洞穴之喻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洞穴之喻 教育本质 灵魂转向
在洞穴之喻中,柏拉图将洞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太阳比喻善的理念,囚徒比喻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在洞穴中,由于身体和脑袋被禁锢,囚徒只能看到外面世界中人的阴影,并将阴影作为真实事物本身。一旦他们被解除禁锢,矫正迷误,那么他们将看到外界真实的事物,更加接近实在。而当他回到当初居住的洞穴,他会宁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再过囚徒生活。
首先,柏拉图坚持教育的启蒙和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柏拉图认为,要让被释放的囚徒能够看得到洞穴外面真实的事物,他们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看事物的阴影,其次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再次看事物本身;经历过这些之后,他终于能够直接观看太阳本身,看见事物的真相。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动作就是“看”,从看阴影,看倒影,最后看事物本身,事物从灰暗逐渐清晰,最终显现出本相,这就是理性启蒙。
此外,如果不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直接让囚徒从事物的阴影看向事物本身,告诉他过去惯常看到的全都是虚假,那么他会感到痛苦;如果将其带到阳光下,那么他会眼冒金星以致无法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在教育中也是如此,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存在顺序性以及阶段性的特点,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顺序,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同时,由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还需要考虑到各阶段教育的衔接问题。因此,当代教育分为学期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如果学生跳过其中某一个阶段的学习,直接进入更加深层的知识体系中,那么他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缺少前一个阶段中必要的知识储备,从而在深层学习中感到痛苦。
其次,柏拉图提出了灵魂转向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看见善,并上升到这个高度。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一种促使灵魂转向的技巧,这不是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不能准确的把握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直至能够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的存在。
在洞穴之喻中,囚徒经过一系列的引导看到了事物的本相,这就是囚徒经历的灵魂转向,他从洞穴看到太阳,最终获得善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囚徒被迫来到阳光下,他会眼冒金星以致无法看到真实的事物。可见,教育的作用是有益的引导,囚徒从阴影,倒影最终到达实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教育进行积极的引导,那么在囚徒从暗处到了亮处时,他的双眼会感到迷茫,如同灵魂的视觉离开了无知觉的黑暗到了光明的世界,而使灵魂变得迷茫。在当代教育工作中,教师不再是进行“灌输式”教育,一味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角色定位之一即为引导者。在学习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柏拉图“善”的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向善,人在追求善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成长和提升,而这个向善的过程也是追求真理和理性的过程。而当代教育学认为,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过程,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这里面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自身和灵魂两个方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存在重叠。然而,柏拉图将“善”,即灵魂上的提升作为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将德智体美放在基本平等的位置。甚至,由于对教育的工具性及实用性功能的重视,当代社会更加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教育成为了提高生产力的手段,其对于人类灵魂以及精神的提升反而被弱化了。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教育的实用性的确需要受到重视;但是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是重在教给学生实用性的知识技能以满足当代生活需求,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对人生的思考,那么这样的教育显然丧失了其最初的目的。因此,当代教育需要加大重视灵魂的教育,提升人的精神及思想。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同时,需要身体力行地进行德性上的教育,引导学生“向善”,追求真理与理性。
参考文献:
[1] 李山山.教育即启蒙人成为理性自由人——从近代理性启蒙以来谈教育是什么[J]. 现代教育科学, 2014.
[2] 刘 欣.对柏拉图“洞穴喻”中启蒙思想的拙见[J].华章, 2103.
[3] 张金秋.赵若瑜.刍议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三大隐喻[J].哲学研究, 2013.
[4] 李 红.解读柏拉图“洞穴喻”的含义[J].科教文汇, 2011.
[5] 孙敏慎.柏拉图“洞穴理论"深层含义探究[J].文艺生活, 2011.
[6] 田艳敏.论 “洞穴之喻”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13.
[7] 翟 楠.从灵魂到身体——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及现代教育的价值倒转[J].西北师大学报, 2011.
[8] 赵思曦.现代教師职业价值颠覆的三重面向——基于柏拉图洞穴之喻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 2015.
关键词 洞穴之喻 教育本质 灵魂转向
在洞穴之喻中,柏拉图将洞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太阳比喻善的理念,囚徒比喻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在洞穴中,由于身体和脑袋被禁锢,囚徒只能看到外面世界中人的阴影,并将阴影作为真实事物本身。一旦他们被解除禁锢,矫正迷误,那么他们将看到外界真实的事物,更加接近实在。而当他回到当初居住的洞穴,他会宁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再过囚徒生活。
首先,柏拉图坚持教育的启蒙和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柏拉图认为,要让被释放的囚徒能够看得到洞穴外面真实的事物,他们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看事物的阴影,其次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再次看事物本身;经历过这些之后,他终于能够直接观看太阳本身,看见事物的真相。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动作就是“看”,从看阴影,看倒影,最后看事物本身,事物从灰暗逐渐清晰,最终显现出本相,这就是理性启蒙。
此外,如果不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直接让囚徒从事物的阴影看向事物本身,告诉他过去惯常看到的全都是虚假,那么他会感到痛苦;如果将其带到阳光下,那么他会眼冒金星以致无法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在教育中也是如此,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存在顺序性以及阶段性的特点,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顺序,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同时,由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还需要考虑到各阶段教育的衔接问题。因此,当代教育分为学期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如果学生跳过其中某一个阶段的学习,直接进入更加深层的知识体系中,那么他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缺少前一个阶段中必要的知识储备,从而在深层学习中感到痛苦。
其次,柏拉图提出了灵魂转向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看见善,并上升到这个高度。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一种促使灵魂转向的技巧,这不是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不能准确的把握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直至能够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的存在。
在洞穴之喻中,囚徒经过一系列的引导看到了事物的本相,这就是囚徒经历的灵魂转向,他从洞穴看到太阳,最终获得善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囚徒被迫来到阳光下,他会眼冒金星以致无法看到真实的事物。可见,教育的作用是有益的引导,囚徒从阴影,倒影最终到达实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教育进行积极的引导,那么在囚徒从暗处到了亮处时,他的双眼会感到迷茫,如同灵魂的视觉离开了无知觉的黑暗到了光明的世界,而使灵魂变得迷茫。在当代教育工作中,教师不再是进行“灌输式”教育,一味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角色定位之一即为引导者。在学习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柏拉图“善”的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向善,人在追求善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成长和提升,而这个向善的过程也是追求真理和理性的过程。而当代教育学认为,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过程,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这里面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自身和灵魂两个方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存在重叠。然而,柏拉图将“善”,即灵魂上的提升作为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将德智体美放在基本平等的位置。甚至,由于对教育的工具性及实用性功能的重视,当代社会更加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教育成为了提高生产力的手段,其对于人类灵魂以及精神的提升反而被弱化了。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教育的实用性的确需要受到重视;但是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是重在教给学生实用性的知识技能以满足当代生活需求,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对人生的思考,那么这样的教育显然丧失了其最初的目的。因此,当代教育需要加大重视灵魂的教育,提升人的精神及思想。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同时,需要身体力行地进行德性上的教育,引导学生“向善”,追求真理与理性。
参考文献:
[1] 李山山.教育即启蒙人成为理性自由人——从近代理性启蒙以来谈教育是什么[J]. 现代教育科学, 2014.
[2] 刘 欣.对柏拉图“洞穴喻”中启蒙思想的拙见[J].华章, 2103.
[3] 张金秋.赵若瑜.刍议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三大隐喻[J].哲学研究, 2013.
[4] 李 红.解读柏拉图“洞穴喻”的含义[J].科教文汇, 2011.
[5] 孙敏慎.柏拉图“洞穴理论"深层含义探究[J].文艺生活, 2011.
[6] 田艳敏.论 “洞穴之喻”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13.
[7] 翟 楠.从灵魂到身体——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及现代教育的价值倒转[J].西北师大学报, 2011.
[8] 赵思曦.现代教師职业价值颠覆的三重面向——基于柏拉图洞穴之喻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