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悟数学生活化的魅力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_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三届小学数学教学观摩课中获得一等奖的“确定位置”一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生活化的魅力。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赏。
  片段一 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悟
  师:同学们,在教室里我们可以用数对确定自己的位置,那么在海上、空中,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位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揭示课题:确定位置)
  师:听说过索马里海盗吗?
  生:听过。
  师:他们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船只的海盗。在2011年11月,我国的一艘货轮就不幸被他们劫持,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具体看看事发地的位置。(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
  (出示索马里海盗抢劫中国货轮的相关视频,并出示图表示位置)
  师:事发地在中国护航编队的哪个方向?用一句话来说。
  生:东北!
  师:中国护航编队接到命令,赶去营救。我们的船开啦!(课件演示船向东北方向出发,但没有经过事发地。)找到了吗?
  生齐答没有。(失望,但若有所思的小声讨论。)
  【赏析】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它是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之一。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上述教学片段,用索马里海盗抢劫货轮的事件作为情境引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同时感悟到生活中有数学。接着,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根据图示描述事发地的位置,由此引发认知冲突,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心向,并促使学生深入地思考。
  片段二 在生活化的互动中感悟
  师:为什么没能找到事发地?
  (生讨论、思考后,有的迫不及待举手发言。)
  生:因为东北是个很大的区域!
  师:(比划这一区域并用白板笔将这片区域着色)事发地的位置用我们原来的知识能说清楚吗?
  生:不能。
  师:那要精确描述这个位置,还需要说清什么呢?
  生:东北的哪个角度?
  师:告诉你,是30°。(课件显示射线)
  生:距离是多少?
  师:给你比例尺。(出示比例尺)
  生:哦,2 000千米。
  师:有了这两个条件你能描述事发地的位置吗?
  生:能!
  师:怎样既清楚又简洁呢?(出示:事发地在中国护航编队的北偏东30°方向2 000千米处。)
  ……
  师:如果只说在北偏东30°方向,能确定事发地的位置吗?
  生:不能。
  师:看来要精确描述事发地的位置,必须说清——
  生: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认识“北偏西”“南偏西”“南偏北”,进行初步练习后小结。)
  师:回顾刚才两个位置的确定,我们发现,要给一个物体精确定位,除了观测点外,还必须得说清哪几个要素?
  生:方向、角度、距离。
  师: 对!没有角度,只能确定物体在这样一个“面”上(白板笔指图1中的面),角度确定的是这样一条“线”( 白板笔指图1中的射线),只有再确定距离后,才能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那个“点”( 白板笔指图2中的事发地点)。 这就是从“面”到“线”再到“点”的精确确定位置的方法……
  【赏析】本教学片段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上台量角等活动)多媒体课件与学生互动有机结合,分散了教学难点,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通过追问,学生明白确定一个平面上的位置,除需要知道观测点外,还需要知道方向、角度、距离。教师用白板笔画出的区域让学生找出了方向——东北,可方向只能确定一个区域(面)。“那要精确描述这个位置,还需要说清什么呢?”大家很快发现还需要知道角度(线)和距离(点)。就这样,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新知的全过程,实现了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放手把课堂展示的舞台还给学生。教学过程中既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片段三 在生活化的拓展中感悟
  师: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忆“确定位置”留给我们的心灵烙印。
  (课件出示苏教版一年级、二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数学》课本,随教师讲解翻到相应内容。)
  师:在一年级,我们要确定一行或一列中的一个人,用前、后、左、右来表示;
  在二年级,我们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可以用第几排第几个来表示;
  到了五年级,我们学会了用更为简洁的方法——数对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用方向、角度、距离来更加精准确定位置。同学们感受到了吗?数学就是这样从简单到复杂。我们研究的空间在不断延伸,视角在不断扩大。但不管是哪一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我们目前学习的还只是如何在平面中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不久之后,当我们进入初中学习,确定位置还会与我们重新交朋友,相信那时候它带给我们的肯定又是另一种不同的收获。
  【赏析】教师最后打开宝盒,将一、二、五、六年级每册教材中有关“确定位置”的教学内容一一呈现,并简单介绍每一阶段所学的内容是如何结合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尾这一精妙的呈现,把“确定位置”这一知识在学生脑海中串联起来,使学生在回忆中对所学知识有了系统性的了解和更全面的认识,并很好地将新知纳入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同时也实现了让学生在头脑中经历把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这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宽度。
  欣赏这堂课时,我惊叹于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精湛。短短的40分钟,她不露声色行走于数学与生活之间,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的确,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一定要像她一样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刻。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仁山坪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其他文献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它要求写文章时,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充实,有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其实,语文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两位特级教师孙双金和孙建锋,在“同课异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的教学时,诠释着这一语文阅读教学新主张。  一、凤头——不一样的导入形式,引入相同的教学内容  1.孙双金执教。  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听一支
期刊
特级教师郑大明通过创设数学情境,借助 “○”与“□”的拼摆活动,让学生自主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效建构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数学体验,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片段一 有形的游戏活动,无声数学思想的渗透  师:我们来做个抢凳子的游戏,请4位同学上台来。我先给大家编个号,不然一会儿谁赢了都不知道。  (教师在学生胸前贴号牌。学生第一轮抢凳子……)  师:如果我们还要继续做游戏,这次游戏的
期刊
有幸聆听了四川省特级教师郑大明执教的“○与□玩数学”一课,很受启发。他大胆地对教材资源与学生经验资源重新整合,利用○和□学具,带领三年级学生将第一学段已学过“比差”与“比倍”关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构建并符号化陈述,有效诠释符号化思想的渗透方法。听后让笔者感受到:数学的抽象符号,原来也妙而可“言”。纵观此节课,体现了前瞻性、系统性、延续性。  片段一 玩中感知对应,言之有“实”  课前,组织学生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学习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在获取感性知识的同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积累经验。  1.
期刊
张庆老师在《倡简、务本、求实、有度》一文中说:“阅读感悟忌琐碎,要提倡整体感悟,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关键词语来切入。”文本中那些精彩、传神的关键词语,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特级教师薛法根十分精当、巧妙地“串珠成线”,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片段一】提炼主线,整体感知课文(《雾凇》)  师:课文中出现了水汽、雾气、霜花这几种事物。根据课前预习,你能说说“雾气”
期刊
走过百年办学历程的余江县第一小学秉持“追求教育解放、增值教育幸福”的教育理念,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创建“温馨的休闲小屋”、打造“追梦的精神家园”和拥有“闲适的日常生活”等举措强化师德建设、细化教育管理、深化教育科研、优化生活质量,促进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中全面提高专业水平,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学校教师们常常自诩是“自奋蹄”的学习人
期刊
教师是教育的脊梁,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到国家、社会,小至学校、家长,对教师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些,对教师都形成不小的压力。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名师大家,但怎样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为师者的追求。本期我们聚焦这一话题,看了以下几位作者的文章,您认为,怎样才能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呢?  该出手时要“露一手”  乐军  为人师者,大概总希望能给所教学生留下一个无所不知、无所
期刊
如果说,真正的教育是一场师生精神的相融,那么,这相融的前提该是教师真诚倾听的姿态与真诚对话的态度,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片段一】走进人物,触摸人性  师:读了“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抓住“挺”“歪”,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洪教头?  生:自以为是。  生:看不起别人。  师:概括为如此这般狂妄。(板书)  师:萍水相逢,按理说应该客气,可这洪教头不
期刊
教学细节就是在特定的语文教学情境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立质量意义和价值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它具有外现性,是教师和学生和谐的行为组合。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细节的分析和欣赏,对语文课的质量做出判断和评价。  【细节一】适度引领,平等对话(《扬州慢》)  师:王国维是现代国学大师,他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姜夔(展示课件):“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
期刊
特级教师潘小明“小数的性质”一课,用智慧的等待,让学生体验知识和获得思维训练的乐趣,在学生探索和交往互动中等待,让学生充分感悟。现撷几个教学片段与各位共赏。  片段一 在猜想中等待  出示:一个数的末尾添上1个“0”,得到的数是原来的( )倍。  生:一个数的末尾添上1个“0”,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0倍。  师:板书“10倍”,有不同意见吗?(等待)  师: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  有两个学生举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