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古诗词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古诗词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丰富语文课程内容。因此教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古诗词教学需要营造良好的古诗词教学情境,創设传统文化意境,将古诗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更好的结合,充分发掘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加强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树立思想价值观、强化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学生灌输古诗词蕴藏的情怀时,还能够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价值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率,具体作用如下:
  (一)有利于提升古诗教学的效率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材中包含着许多文化内容。许多古诗词当中蕴含着诗人创作时的情感与思想,并且历史背景和古代文化之间具有紧密关系,所以在语文课程中想要更好的引导学生古诗词的学习,非常有必要融入传统文化,既能够使用传统文化充分展示诗人背景与思想,还能促使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充分了解,从而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古诗词的效率。
  (二)有助于拓展语文课程的内容
  通过对我国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得知,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解,然后让学生背诵或朗诵古诗词内容,教学过程非常无趣,有时尽管教师已经为学生表达清楚该诗句的意思,学生同样不能对该诗句进行熟练掌握与理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日常教学中,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借助有关古诗词的文化知识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快速熟悉古诗词内容,进而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培育。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
  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所以,语文教师不能只将传授基本语文知识作为教学目标,并且还需要结合具体状况更好的融入传统文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建古诗词教学情境,营造传统文化意境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普及,促使教学模式得到较大改变,多媒体逐步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其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古诗词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求教师学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然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从立体、生动的视频教学中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再配上恰当的音乐,促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感受文化气息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中直接感受古诗词中具有的景和物,从而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含义。
  例如,教师讲解“望天门山”这首古诗词时,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播放古诗中描绘的静止画面,在感受动态美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对诗人多种形象的记忆。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学生引进具备丰厚文化意境的诗歌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与诵读古诗词的能力,最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有机整合古诗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
  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可以发掘古诗词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师需要把古诗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有机整合,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古诗所表达的内容,如此一来既可以降低古诗词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体验到古诗词具有的独特魅力,同时又能够提升学生发掘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强化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完成古诗词学习任务期间,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最终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条件。
  比如,《元日》这首古诗词内容主要针对中国过年的传统风俗进行讲解,为了使小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古诗词的含义,同时感觉到古诗当中描写的节日情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说出自己所过的春节和古诗词当中描述的春节存在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自己是否都了解关于春节的传统习俗。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古诗词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最后丰富学生大脑中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
  (三)挖掘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写的内容都是我国众多语文专家经过专门挑选而融入其中,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呈现出代表性的特点。这些篇目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相吻合。一些古诗词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容易被挖掘,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传统文化,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内容的丰富性。鉴于这种状况,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以前,需要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充分挖掘古诗词中蕴藏的传统文化,进而保证课程编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例如,语文教师为学生讲授《江雪》这首古诗时,古诗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非常简单,并且故事内容直观描绘出当时漫天风雪的环境中,渔翁钓鱼的景象,还可以感受出当时诗人所处的困境,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朗诵,深入体会诗句的含义,感觉故事中包含的意境美,从根本上对古诗词的含义进行全面了解,最后全面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对以上内容进行叙述,通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同时,还可以让小学生全面认识与感受中国拥有的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另外,语文教师结合教学具体状况,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为学生详细讲解古诗词,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将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贯彻古诗词教学中,让小学生能够对古诗词内容进行透彻了解,促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包小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5):48.
  [2]王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9(7):259.
其他文献
【摘要】绘本故事阅读是当下小学语文课程一个新兴的阅读手段,針对中年级的语文课堂来说,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的教育者而言,应该把握好这种绘本故事教学,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进行绘本教育。本文结合在中年级语文进行绘本教育为前提,探索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绘本故事;小学语文教育;中年级语文阅读  教育过程当中将汉字和图画结合起来对课堂知识的摄入会
【摘要】很多学生一提起笔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常常感到心中无物可写,不知如何下笔,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小学生不善于观察,缺乏对生活的必要观察和研究,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这正是学生感到无材料可写的普遍原因。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大师在他们初学写作的时候,都是从观察起步的。他们在写作上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与平时广泛的涉猎、独到的观察分不开的。要写好作文,观察是基础和前提。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呢?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高中政治理论性知识较多,学习内容较为沉闷,要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就需要教师注意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政治知识,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摘要】在小学的数学课程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是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基础理念,同时数形结合也是在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绘图教学法实际上也就是对这两个环节进行有效实施的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绘图教学法,将数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反映欣赏课难上,学生也觉得没兴趣,当前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欣赏教学的需求。为此,基于“研学后教”的理念下,我对音乐欣赏课“后教策略”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以此来促进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实现“轻负高质”,真
【摘要】文明礼仪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 对幼儿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着手,探索运用多种策略方法让文明礼仪教育在幼儿园落地生根,以丰富幼儿文明礼仪知识,提高文明礼仪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品德  陶行知曾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高三的化学学习,就是老师引导学生对高中知识的回首,是求得“真”与“是”的快乐,是为之“不悔”,为之“憔悴”后的喜悦。  高三化学知识点多且相互交叉,容易混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让
【摘要】在初中阶段,管理班级一直都是初中班主任的重点工作,但这也是最让班主任头疼的一个问题。为了能够让班级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初中班主任应该加强对班级的管理,以此来改善班级的学习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可以为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上打开一条新的路径。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班级的日常管理可以变得更加细致,让教育可以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信息技术  随着信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习历史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人文素养,表现为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情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的培养途径方式很多,而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历史情境结合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是进行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培养的很好的方法与途径。下面以八年级《五四运动》一课的教学为例,简单探讨在教学过程中,
【摘要】生成性资源是指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教师在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情况。它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财富,既表达了学生们新奇的想法,同时也表明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因此,在我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会十分注重课堂上出现的十分有教学意义的生成性资源并不断的反思,希望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成性资源;反思  圣贤提倡“吾日三省吾身”,教学中反思十分重要,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课后对教学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