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一次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信息技术课从而引发笔者思考。如何将学生这种喜欢由感性变成理性?探寻学生心理,塑造学生最爱的课堂变成了当务之急。本文从学生心理着手,针对课堂上最常见的三个问题做出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学生心理信息技术课堂
上学期学校进行了一次学科调研,对部分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是不记名的)。其中一题是:“最喜欢哪些课?最不喜欢哪些课?”最后调查结果是学生最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而语文数学却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这个消息令我欣喜若狂。在开心之余也令我反思自己的课堂。孩子们是真的喜欢我的信息技术课吗?继而,我私下找了一些同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学生都是因为主课作业太多,压力大,而信息技术课没有作业(一般在课内完成),没有考试(只做一些阶段性的检测,不在成绩上有太多要求),而且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学生称之为“玩电脑”。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老师又该做何想法呢?是顺着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玩电脑”,还是去思考“如何将学生感性的喜欢变成理性的喜欢?”这不仅令我深思。
要上好任何一门课,除了老师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外,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有直接联系的,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他们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课堂表现。教师只有真正了解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才可能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现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所以,当我们在走进课堂之前,不妨也问问自己:学生会对我要教的东西感兴趣吗?
小学生天性活泼、爱动贪玩、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约束和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力特别差。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要兴趣来自于计算机网路的新鲜感以及对计算机游戏的好奇感。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就会把自己的这种偏好不自居地表现出来。下面就谈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问题一:学生好动,教学难以组织。
表现:活泼好动可谓是学生的天性,一到机房他们就流露出自己的天性,就像一只只调皮的小猴子东摸西瞧,一时很难平静下来。
策略:事先准备,投其所好。
说明:这种情况是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所引起的,这也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如果在刚进入电脑教室时就把学生这种好奇心和动手欲望马上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学难为组织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甚至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在学习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时,老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卡通画感兴趣的特点,事先从网上下载一些卡通人物的电子相片。上课开始,老师就用教学软件以及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播放。一张张栩栩如生、似曾相识的卡通人物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恨不得马上开始动手学习。老师这时就可以继续自己的教学流程了。
问题二:操作枯燥,学生容易厌烦。
表现:一些操作练习,如windows、word中的基础性操作,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学生容易疲劳,很快就失去了学习兴趣,注意也开始分散。
策略:巧用问题,激发兴趣,持久学习。
说明: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只要我们走进学生的思维世界,了解他们的爱好特点,在教学中溶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那么他们自然会进入角色,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乐此不疲。
案例:在教学“文件的查找”这一课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的:“我知道我们班小朋友特喜欢游戏,对吗?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老师示范游戏“飞行大挑战”,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老师说:“怎么样,想玩吗?自己在电脑里找一下吧!文件名是‘飞行大挑战’”。学生用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找到这个游戏,正当学生一筹莫展时,老师又说:“同学们先别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本领‘查找文件’,大家可要听仔细了,要不然你还会找不到这个好玩的游戏。”经过这段铺设,学生的兴趣骤然而起。
问题三:水平不一,教学效益不高。
表现:在教学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集中授课时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这也是引发了课堂上的一些矛盾,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策略:分组教学,扬长避短。
说明:现在很多有条件的家庭都买了电脑,很多学生也就能经常在家里使用,也学会了教材中的一部分知识。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和虚荣心,这些学生就在上课时当起了其他同学的“老师”,并在课堂上给同学讲起来。
案例: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等方面的差异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8人)。当学生自己操作时,让能力较强的小组长负责辅导其他组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发挥了他们的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去更具体、更细致地辅导其他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由于这部分学生自己要去帮助别人学习,因此学习起来也特别认真,有的还在课外查资料学习。可以说,分组教学既能发挥集体学习的优势,又具有个体学习的长处。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在客观上存在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需要。由于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对信息技术课依然充满了期待,继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如何长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还需要我们教师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上都要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学生心理信息技术课堂
上学期学校进行了一次学科调研,对部分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是不记名的)。其中一题是:“最喜欢哪些课?最不喜欢哪些课?”最后调查结果是学生最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而语文数学却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这个消息令我欣喜若狂。在开心之余也令我反思自己的课堂。孩子们是真的喜欢我的信息技术课吗?继而,我私下找了一些同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学生都是因为主课作业太多,压力大,而信息技术课没有作业(一般在课内完成),没有考试(只做一些阶段性的检测,不在成绩上有太多要求),而且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学生称之为“玩电脑”。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老师又该做何想法呢?是顺着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玩电脑”,还是去思考“如何将学生感性的喜欢变成理性的喜欢?”这不仅令我深思。
要上好任何一门课,除了老师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外,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有直接联系的,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他们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课堂表现。教师只有真正了解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才可能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现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所以,当我们在走进课堂之前,不妨也问问自己:学生会对我要教的东西感兴趣吗?
小学生天性活泼、爱动贪玩、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约束和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力特别差。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要兴趣来自于计算机网路的新鲜感以及对计算机游戏的好奇感。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就会把自己的这种偏好不自居地表现出来。下面就谈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问题一:学生好动,教学难以组织。
表现:活泼好动可谓是学生的天性,一到机房他们就流露出自己的天性,就像一只只调皮的小猴子东摸西瞧,一时很难平静下来。
策略:事先准备,投其所好。
说明:这种情况是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所引起的,这也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如果在刚进入电脑教室时就把学生这种好奇心和动手欲望马上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学难为组织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甚至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在学习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时,老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卡通画感兴趣的特点,事先从网上下载一些卡通人物的电子相片。上课开始,老师就用教学软件以及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播放。一张张栩栩如生、似曾相识的卡通人物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恨不得马上开始动手学习。老师这时就可以继续自己的教学流程了。
问题二:操作枯燥,学生容易厌烦。
表现:一些操作练习,如windows、word中的基础性操作,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学生容易疲劳,很快就失去了学习兴趣,注意也开始分散。
策略:巧用问题,激发兴趣,持久学习。
说明: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只要我们走进学生的思维世界,了解他们的爱好特点,在教学中溶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那么他们自然会进入角色,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乐此不疲。
案例:在教学“文件的查找”这一课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的:“我知道我们班小朋友特喜欢游戏,对吗?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老师示范游戏“飞行大挑战”,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老师说:“怎么样,想玩吗?自己在电脑里找一下吧!文件名是‘飞行大挑战’”。学生用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找到这个游戏,正当学生一筹莫展时,老师又说:“同学们先别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本领‘查找文件’,大家可要听仔细了,要不然你还会找不到这个好玩的游戏。”经过这段铺设,学生的兴趣骤然而起。
问题三:水平不一,教学效益不高。
表现:在教学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集中授课时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这也是引发了课堂上的一些矛盾,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策略:分组教学,扬长避短。
说明:现在很多有条件的家庭都买了电脑,很多学生也就能经常在家里使用,也学会了教材中的一部分知识。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和虚荣心,这些学生就在上课时当起了其他同学的“老师”,并在课堂上给同学讲起来。
案例: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等方面的差异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8人)。当学生自己操作时,让能力较强的小组长负责辅导其他组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发挥了他们的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去更具体、更细致地辅导其他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由于这部分学生自己要去帮助别人学习,因此学习起来也特别认真,有的还在课外查资料学习。可以说,分组教学既能发挥集体学习的优势,又具有个体学习的长处。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在客观上存在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需要。由于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对信息技术课依然充满了期待,继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如何长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还需要我们教师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上都要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