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讲到“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意味着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必要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为综合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习作水平直接显示着语文教学的成败。就拿习作评改来说,我们常见的做法是,面对几十个学生的“文山”老师精耕细作,找错别字,改病句;察漏补缺,删冗除繁;评优评劣,眉批总批。好不容易阅完最后一本,下次习作早等着往上誊写呢。于是草草进行习作点评,之后作文本发放到学生手中,绝大多数学生急不可耐地看一眼老师的总评和等级(或分数)便不再过问。老师面对自己的精耕细作付诸东流,要么见惯不怪,习以为常;要么一阵牢骚,日久天长,产生倦怠,不愿再精耕细作。如何让习作评改发挥应有的作用呢?关键是让评和改落到实处。
1、过好书写这一关。“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新课标语)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往往无形中降低了对书写的要求。“写快不等于写乱。”为了有效的引导学生重视习作的书写效果,树立字与文同等重要的思想,习作评价我更喜欢用分数评价,并且利用加法来表示:习作总分=书写分 习作分。如果需要还可以再加上自我评改分、题目新颖分等。因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2、过好自己这一关。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让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学生的习作完稿后通常还存在一些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并改正的错误,如漏字丢词,同音字的混淆,标点符号的不正确使用等,这些错误提醒他们在上交之前通过朗读来检查纠正完毕,树立自己是习作的第一读者的责任意识。三四年级培养了初步的检查素质后,到了五六年级就可以顺其自然地提高检查要求:自己的文章是否有感染力,是围绕什么写的;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重点写了什么,主要表达了什么感情……
3、过好同学这一关。“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课标是提倡习作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除了老师这一中心评价主体外,同学、家长、朋友等也可以参与习作评价,前提是他们在进一步完善习作时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这也是让孩子们“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
近几年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评改同学的习作很有益处:由被评价者成为评价者的角色转换既新鲜又兴奋,兴趣浓厚;变平时的口语交际为文笔交流,拓宽了学生交流的渠道,童心与童心更容易沟通,他们更容易读懂习作中的真情实感,也容易发现成人容易忽视的细节,课外与习作者交流也很便捷,内化平时在阅读课上积累的表达方法;检测学生的价值观、习作观……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老师循序渐地耐心引导和自身过硬的素质。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4、过好教师这一关。“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也就是说,教师的评语应坚持多褒少贬的原则:带一点商榷,来一点幽默,多一点鼓励,讲一点差异,用一点情感。让评语成为帮助学生习作进步的阶梯。首先要做到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
对于习作水平明显出色的同学可以针对写法方面的优劣给以鼓励:“你这儿采用了悬念更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你真行!”“这儿的细节描写既有神态和心理,又有语言和动作,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好不精彩!从哪儿学的?”“你想象中的未来蛋糕色香味俱佳,我先订做一个,多少钱?加快研究速度,别让我等得太久!”
习作水平一般的同学往往能将意思表达完整,并有一定的顺序,但语言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和个性。“你的习作好比用一块上好的布料缝制出了一件差不多过时了的衣服,可惜!努力提高你的服装设计水平吧。”
我曾经采用直观的办法启发学生对语言美感和写作技巧的重视:先出示一张没有色彩的图画,再出示一张同样内容但上了色彩的图画让他们谈看法。不言而喻,作为儿童都喜欢有色彩的那张。在他们讲喜欢的原因时顺势引导他们:要使自己的文章精彩就要注意运用精彩的语言,掌握一些写作技巧。用古人的话总结很简洁:“多读心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读写是不分家的。
对于习作基本功相对弱的同学不能置之不理,激励语言更不可吝啬。“你的这一段用词准确,没有出现错别字,仔细修改,让其他几段都像这一段干净吧!”“小小错别字也来欺负你,想办法治治它们。”“比起上一次,你的精彩句子又多了三句,进步不小,继续努力!”“错误少一点,精彩多十分。”
另外,如果时间允许,个别习作可以让学生根据评价语言来一次再创作,把评改建议落到实处,达到本次习作的最终完善。
5、过好反思这一关。习作评改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完善习作,与习作者分享习作内容和表达方法,让习作者不断积累习作实践的经验。每次学生拿到评改后的习作时我们不妨先让他们对照评语出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再度审视自己的文章。在他们若有所思时引导学生就自己最有话可说的方面写出习作反思:或再读习作的感受,或与别人的习作对照后的想法,或关于成功之处,或关于不足的地方,或进一步完善的打算等等,从而使习作过程也成为师生、生生多向互动交流的平台,逐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评价能力,实现从内容到方法的提炼过程。
总之,正像叶圣陶先生说的:“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采取宽松的、多样化的评估手段,要蹲下来多欣赏其中的闪光点。这样才会让孩子们因你的评改而更有信心地美美地写,并一步一步的写美……
作为综合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习作水平直接显示着语文教学的成败。就拿习作评改来说,我们常见的做法是,面对几十个学生的“文山”老师精耕细作,找错别字,改病句;察漏补缺,删冗除繁;评优评劣,眉批总批。好不容易阅完最后一本,下次习作早等着往上誊写呢。于是草草进行习作点评,之后作文本发放到学生手中,绝大多数学生急不可耐地看一眼老师的总评和等级(或分数)便不再过问。老师面对自己的精耕细作付诸东流,要么见惯不怪,习以为常;要么一阵牢骚,日久天长,产生倦怠,不愿再精耕细作。如何让习作评改发挥应有的作用呢?关键是让评和改落到实处。
1、过好书写这一关。“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新课标语)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往往无形中降低了对书写的要求。“写快不等于写乱。”为了有效的引导学生重视习作的书写效果,树立字与文同等重要的思想,习作评价我更喜欢用分数评价,并且利用加法来表示:习作总分=书写分 习作分。如果需要还可以再加上自我评改分、题目新颖分等。因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2、过好自己这一关。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让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学生的习作完稿后通常还存在一些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并改正的错误,如漏字丢词,同音字的混淆,标点符号的不正确使用等,这些错误提醒他们在上交之前通过朗读来检查纠正完毕,树立自己是习作的第一读者的责任意识。三四年级培养了初步的检查素质后,到了五六年级就可以顺其自然地提高检查要求:自己的文章是否有感染力,是围绕什么写的;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重点写了什么,主要表达了什么感情……
3、过好同学这一关。“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课标是提倡习作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除了老师这一中心评价主体外,同学、家长、朋友等也可以参与习作评价,前提是他们在进一步完善习作时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这也是让孩子们“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
近几年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评改同学的习作很有益处:由被评价者成为评价者的角色转换既新鲜又兴奋,兴趣浓厚;变平时的口语交际为文笔交流,拓宽了学生交流的渠道,童心与童心更容易沟通,他们更容易读懂习作中的真情实感,也容易发现成人容易忽视的细节,课外与习作者交流也很便捷,内化平时在阅读课上积累的表达方法;检测学生的价值观、习作观……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老师循序渐地耐心引导和自身过硬的素质。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4、过好教师这一关。“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也就是说,教师的评语应坚持多褒少贬的原则:带一点商榷,来一点幽默,多一点鼓励,讲一点差异,用一点情感。让评语成为帮助学生习作进步的阶梯。首先要做到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
对于习作水平明显出色的同学可以针对写法方面的优劣给以鼓励:“你这儿采用了悬念更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你真行!”“这儿的细节描写既有神态和心理,又有语言和动作,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好不精彩!从哪儿学的?”“你想象中的未来蛋糕色香味俱佳,我先订做一个,多少钱?加快研究速度,别让我等得太久!”
习作水平一般的同学往往能将意思表达完整,并有一定的顺序,但语言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和个性。“你的习作好比用一块上好的布料缝制出了一件差不多过时了的衣服,可惜!努力提高你的服装设计水平吧。”
我曾经采用直观的办法启发学生对语言美感和写作技巧的重视:先出示一张没有色彩的图画,再出示一张同样内容但上了色彩的图画让他们谈看法。不言而喻,作为儿童都喜欢有色彩的那张。在他们讲喜欢的原因时顺势引导他们:要使自己的文章精彩就要注意运用精彩的语言,掌握一些写作技巧。用古人的话总结很简洁:“多读心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读写是不分家的。
对于习作基本功相对弱的同学不能置之不理,激励语言更不可吝啬。“你的这一段用词准确,没有出现错别字,仔细修改,让其他几段都像这一段干净吧!”“小小错别字也来欺负你,想办法治治它们。”“比起上一次,你的精彩句子又多了三句,进步不小,继续努力!”“错误少一点,精彩多十分。”
另外,如果时间允许,个别习作可以让学生根据评价语言来一次再创作,把评改建议落到实处,达到本次习作的最终完善。
5、过好反思这一关。习作评改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完善习作,与习作者分享习作内容和表达方法,让习作者不断积累习作实践的经验。每次学生拿到评改后的习作时我们不妨先让他们对照评语出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再度审视自己的文章。在他们若有所思时引导学生就自己最有话可说的方面写出习作反思:或再读习作的感受,或与别人的习作对照后的想法,或关于成功之处,或关于不足的地方,或进一步完善的打算等等,从而使习作过程也成为师生、生生多向互动交流的平台,逐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评价能力,实现从内容到方法的提炼过程。
总之,正像叶圣陶先生说的:“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采取宽松的、多样化的评估手段,要蹲下来多欣赏其中的闪光点。这样才会让孩子们因你的评改而更有信心地美美地写,并一步一步的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