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马銮湾海域污染治理探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gaozai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厦门马銮湾海域污染治理探讨》是STSE选修课的一则教学设计案例,脚本选自专业杂志《福建地理》,经过整理和修改,内容涉及广泛,综合程度较高,且有很大的教学弹性,课时安排为两节课。本课内容体现了社会问题综合化的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分析和自主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策略的设计
  本课采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中创设研究的情境,循序渐进地铺展开问题,以“疑”入境,以“理”入境,以“情”入境。
  一是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结构。
  本课中教师是情境的创设者,鼓励每个学生应用已有的各科知识,施展自己的才能,解决综合问题。教师也是一位特殊的学习参与者,由于环境教育涉及广泛,需要预先准备尽可能多的资料,接受学生的“发难”,并向学生“请教”,激励他们开展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堂交流的机会,安排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讲出来,既有利于共同解决问题,又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
  通过课前的资料检索和课堂的实验、互动讨论,提高学生对综合问题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采用了PowerPoint、Flash增强展示效果,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实验演示,既增添了教学的直观性,又有效地扩充了教学内容。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交待背景,根据《2010年厦门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10年厦门海域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马銮湾海域污染最严重。要求各小组结合实际和理论,对当前水环境污染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学生:自觉应用网络设备及在校内外查阅图书资料,收集信息,并结合实际走访调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悟。
  (二)课堂教学流程
  1.引入
  2.马銮湾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3.影响马銮湾环境的因素
  4.马銮湾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三)课后作业:根据所学的探究方法,对身边的污染进行调查分析,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三、教学后记
  STSE教育的主题来自真实世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不仅是学科知识的综合,而且是教学手段的综合和学习方法的综合。本课从学科知识的综合来看,主要涉及化学、生物、物理、地理和计算机;从学习方法来看,有资料的查阅、课堂讨论、微型实验和课后调查报告。在STSE教学中,如何选择一个好的主题作为载体,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设计目标的关键。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在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的过程中,教师需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即在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实现综合能力的突破。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点到线,深化主干知识  高考试题往往考查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突出考查运用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福建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涉及经济生活中的市场经济、企业发展、诚实守信、社会责任、共同富裕;政治生活中的党的性质和宗旨、执政理念、
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政治教材,书面直接呈现的知识相对有所减少,而通过材料展示,需要总结的知识相对增加。所以很多教师都抱怨政治课太活了,不好上,想让学生在课本基础知识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和收获,真的很难。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认为要想上好既符合课改精神,又有真正教学效益的政治课,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造温馨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以前那种教师讲,学生
诗词以其语言精练、内涵深刻、意境高远而流传于世,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不学诗,无以言。”先哲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诗歌的力量。《历史与社会》教材中引用的诗词有许多处,其中有意境优美的《天净沙·秋思》,有展现民俗习惯的《元日》,有蕴含深刻哲理的《题西林壁》,有彰显豪迈奔放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的诗词和适当引入一些精炼优美的诗词进行教学,就能创造良
笔者2012年11月初在衢州市高中历史教师执教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中开设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课(人民版必修Ⅱ《历史》专题一第1课),整堂课推进也算顺利,但有一个历史知识点的教学引发了笔者的反思。  当时课堂进程是这样的:当笔者讲授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涉及耕作技术演进到铁犁牛耕之曲辕犁阶段时,首先在课件上展示了《曲辕犁构造图》,然后提出问题:“曲辕犁的使用被认为是铁犁牛耕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一、有关“课前策动”的词义解释  课前策动是指在上课之前通过一种有目的的谋划,发动学生围绕特定学习内容开展资料收集、问卷调查、社会访谈等活动来完成有关的课前“作品”,做好充分的课堂资源准备,并通过课内的展示、整合与运用,更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从而更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理想的效果形态,正如我市教研员陈老师所描述的“四动”教学模型:课前策动——学生心动——课堂互动——课后行
复习区域地理最基本的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区域位置;二是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三是发现区域问题,做出合理评价,制定发展策略。它们正好反映了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三个不同层次上的要求。下面以“南亚”课堂教学为例,笔者就如何提高区域地理复习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巧用经纬线,掌握区域位置,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在复习某一具体区域部分时,一定要讲位置,这就涉及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绝对位置即数理位置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必须明确自己的任务在于“用”教材,而非 “教”教材。只有灵活运用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现就湘教版必修Ⅲ《区域发展差异》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的热情  “学习
2012年我县的中山中学作为试点,首次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案课堂。我们在一天的时间里感受了中山中学的一节自主学习课和两节展示课,并进行了交流、探讨,感触颇深。最大的感触是学生的主动、生动、灵动,没有睡觉的学生,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其自主学习意识与主体意识强。这样的高效课堂从长远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课堂是舞台,课堂的主角换成了学生,那么作为教师应当如何来“导”课呢?在学案课堂中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近年来,农村、城市的很多初中教师都普遍觉得课更难上了,尤其是还分出普通班的学校,普通班的教师都抱怨,课越来越难上了,因为很多学生都不想学习,不想读书。厌学情绪在农村非常普遍,在这些厌学情绪的漫延下,特别是缺乏家教和监督的孩子,流失非常严重。  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  其一,缺少家庭关爱和监管。一些父母离开山村到外地打工,往往把孩子留给年迈的老人,一去就是一年,去得远的甚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提高教学成效是广大教师较为关注的话题。作为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注重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并认真分析回顾自身的体育教学工作,将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优化,从而实现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成效的目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笔者长期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在实践中进行创新与探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体育学习的表率  师者,为人表率,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