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为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美术学习的浓厚内涵,促进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美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策略,以期为今后美术教育改革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文化;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小学美术教育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推动教学改革进程,提升文化自信。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展开说明。
一、结合宝贵文化遗产,培养审美能力
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遗留下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这些精神文明的产物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古典画作、陶瓷艺术、石板壁画、建筑雕刻,都是美术形式的一种,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艺术特色,是不同的时期社会的审美特点的变化[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用视频和图片的方式将这些传统器物的特点清晰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这些器物伴随着历史变迁身上留下的岁月感,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深化美术的内涵。
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传统画进行临摹,在林木的过程中体会画作的结构组成和景物设置方式,感受其中的美学体验,也可以用橡皮泥进行泥塑活动,在制作雕塑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在塑造雕塑的过程中结合之前在多媒体视频中看到的形象,将自己的情感与审美观念融入到雕塑的形象当中,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了解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元素,让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散发独特的光彩。
二、结合传统节日,开展艺术活动
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流传至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带给他们熟悉感。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展开艺术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原始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
以传统春节为例,教师在开始阶段可以播放一组描述传统春节习俗的视频,并对学生主动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吗?”在与学生的互动结束之后,教师将这些活动中与美术结合较为紧密的内容形式提取出来,如剪纸、年画、福字、写对联等,在活动中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一小组进行的活动内容也有所不同,为每种美术形式保留充足的展开时间,让学生充分享受美术活动的快乐。教师在活动展开过程中并不只是观察者而是引导者的身份,当学生在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赶到并引导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和尝试的方式克服制作问题,也可以用示范的方式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情况,增强美术教学内容展开的效率。
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橱窗当中或是用来装饰教室,营造活动气氛,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彼此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在观赏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红花来为作品投票,通过评价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后续展开的艺术活动,促进传统文化与美术的融合。
在今后的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围绕传统艺术形象自行设计和制作手工装饰品,节约班级经费的同时,感受到从事美术活动的快乐。
三、结合传统文化故事,提升绘画能力
在绘画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除特定绘画技法之外,还需要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结合事物的特征开展绘画,为作品赋予情感和灵性。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将绘画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结合在一起,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绘画水平[3]。
由于学生生活的年代与文化故事人物中所处的年代具有一定差距,因此无论是器物还是服装饰物等物品都与现代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绘画过程中不求真实性,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结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对故事风格的把握突出人物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由于传统文化故事本身存在较多场景和情节,人物互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漫画的表现方式,将整段的故事分成不同的镜头,抓住镜头特点表现出人物的动作和神情,完成整个故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这种故事漫画。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之后安排具体任务,商讨细节,例如先用一部分时间确定每个人所要画的故事内容,在确定用几页内容将故事情节展现出来,最后对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形象进行统一规划,保证前后人物形象的统一性。这种新鲜的绘画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与观察力,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的同时,也让他们的绘画技术得到提升。在创作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的人员彼此互换自己的创作成果,对他人的作品的故事连续性、人物特点的把握,绘画技巧的高低作出评价,在评价完成之后揭晓答案,让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创作技巧,为其他人提供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使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整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抓住各种传统文化形式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挖掘其中的美术潜力,深刻意识到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加强自我学习,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推动二者的融合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李清媛.赏国画,学传统——小学美术课国画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168-169.
[2]殷一琳.吉林省民間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74-175.
[3]尤艺霖.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20(19):25-26.
[4]王群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地方美术资源文化[J].教育观察,2020,9(15):40-41.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文化;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小学美术教育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推动教学改革进程,提升文化自信。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展开说明。
一、结合宝贵文化遗产,培养审美能力
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遗留下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这些精神文明的产物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古典画作、陶瓷艺术、石板壁画、建筑雕刻,都是美术形式的一种,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艺术特色,是不同的时期社会的审美特点的变化[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用视频和图片的方式将这些传统器物的特点清晰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这些器物伴随着历史变迁身上留下的岁月感,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深化美术的内涵。
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传统画进行临摹,在林木的过程中体会画作的结构组成和景物设置方式,感受其中的美学体验,也可以用橡皮泥进行泥塑活动,在制作雕塑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在塑造雕塑的过程中结合之前在多媒体视频中看到的形象,将自己的情感与审美观念融入到雕塑的形象当中,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了解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元素,让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散发独特的光彩。
二、结合传统节日,开展艺术活动
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流传至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带给他们熟悉感。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展开艺术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原始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
以传统春节为例,教师在开始阶段可以播放一组描述传统春节习俗的视频,并对学生主动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吗?”在与学生的互动结束之后,教师将这些活动中与美术结合较为紧密的内容形式提取出来,如剪纸、年画、福字、写对联等,在活动中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一小组进行的活动内容也有所不同,为每种美术形式保留充足的展开时间,让学生充分享受美术活动的快乐。教师在活动展开过程中并不只是观察者而是引导者的身份,当学生在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赶到并引导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和尝试的方式克服制作问题,也可以用示范的方式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情况,增强美术教学内容展开的效率。
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橱窗当中或是用来装饰教室,营造活动气氛,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彼此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在观赏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红花来为作品投票,通过评价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后续展开的艺术活动,促进传统文化与美术的融合。
在今后的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围绕传统艺术形象自行设计和制作手工装饰品,节约班级经费的同时,感受到从事美术活动的快乐。
三、结合传统文化故事,提升绘画能力
在绘画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除特定绘画技法之外,还需要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结合事物的特征开展绘画,为作品赋予情感和灵性。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将绘画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结合在一起,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绘画水平[3]。
由于学生生活的年代与文化故事人物中所处的年代具有一定差距,因此无论是器物还是服装饰物等物品都与现代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绘画过程中不求真实性,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结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对故事风格的把握突出人物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由于传统文化故事本身存在较多场景和情节,人物互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漫画的表现方式,将整段的故事分成不同的镜头,抓住镜头特点表现出人物的动作和神情,完成整个故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这种故事漫画。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之后安排具体任务,商讨细节,例如先用一部分时间确定每个人所要画的故事内容,在确定用几页内容将故事情节展现出来,最后对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形象进行统一规划,保证前后人物形象的统一性。这种新鲜的绘画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与观察力,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的同时,也让他们的绘画技术得到提升。在创作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的人员彼此互换自己的创作成果,对他人的作品的故事连续性、人物特点的把握,绘画技巧的高低作出评价,在评价完成之后揭晓答案,让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创作技巧,为其他人提供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使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整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抓住各种传统文化形式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挖掘其中的美术潜力,深刻意识到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加强自我学习,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推动二者的融合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李清媛.赏国画,学传统——小学美术课国画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168-169.
[2]殷一琳.吉林省民間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74-175.
[3]尤艺霖.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20(19):25-26.
[4]王群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地方美术资源文化[J].教育观察,2020,9(1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