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次参与聆听现代与经典活动中老师们的课,每次都是收获满满.激情澎湃的要回来大干一场;因为喜欢所以模仿,于是设计了小学数学《相遇问题》的教学,实现学以致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转换思维;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177-01
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这类题型就把它称为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是研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数量之间关系的问题。它和一般的行程问题区别在:不是一个物体的运动,所以,它研究的速度包含两个物体的速度,也就是速度和。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难理解的。而且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与思维水平的发展,他们的学习途径多样化,他们已经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用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相遇问题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稍作扩展,相信学生可以出色完成本课的任务。
课伊始创设情境复习:时间、速度、总路程的概念:“走一走”,老师:最后面的那位同学,你上来,在教室里走一走,走到我这儿来,握手,你好,很高兴遇见你!老师:面向大家,这位小朋友的这么一走,咱们可以研究点什么数学问题呢?他走的快还是慢呢,每秒大约走几米?这在数学上咱们叫他什么?(速度)大约用了几秒,多久啊,这叫什么?(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咱们可以求出什么呢?(路程)
再“走一走”,老师: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上来,两人一起走一走,看看能出现怎样的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课件提示,做好走的准备。
a,相距,这是指什么,两位同学分别应该站在哪里,大家看他们做的对吗?
b,相对,这是指什么,两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指导一下!
c,同时,这个词能理解吗,好,那咱们就按照这样的要求,相距这么远,相对而行,同时出发,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
老师:预备开始,我们来一起数数,一秒,两秒……停!现在两位同学怎么样了?(相遇)
d,相遇,老师:感谢两位同学给大家表演的相遇现象,表演的很棒,请归位。
以上的教学片段,通过两位同学的表演,让班级中的学困生也能很快的步入课堂学习中来,起到了烘托课堂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出示本课的例题:两辆货车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用列表法或画线段图方法整理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这里注重对学困生的观察指导,帮助其理清思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伸伸手就能摘到的准备铺垫,激发其堅持学习的兴趣。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板演的结果开始了一个答辩的过程。以你们想向他们提怎样的问为出发点,生:你为什么要用4小时乘65?生:4乘75是什么意思?生:为什么要用260 300?生再问:为什么要用(65 75)?这是一个异彩纷呈的答辩活动,通过问答活动展现了同学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唤醒了同学们的学习欲望,也体现了同学们沉着冷静善于应变的良好的表达能力,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强化、锻炼和成长。一问一答的紧张有序的课堂活动,对学困生更是具有无限的吸引力,时不时的也能看到学困生跃跃欲试的举起小手,想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异样的神秘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探索的神情,由此也打开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心门。
最后转换思维,拓展认知。以下面的几个例题为契机。一个水池能容水72吨,两个进水管同时向池内注水,A管每小时注水4吨,B管每小时注水5吨,多少小时注满全池?学校买20套桌椅,每张桌子150元,每把椅子90元,一共花了多少元?师徒两人共同加工84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做6个,和师傅一起做。师傅每小时做15个,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总结出:“换汤不换药,还是那一套!”不管是开始新课中的大小货车相遇问题,还是两位小朋友的相遇问题,还是后面的折纸花问题、水池注水问题、买桌椅问题、师徒加工零件问题等等,我们探究出了这一系列问题的共通点,就是在不同的情境外衣下,具有着同样的等量关系,可以用通用的等量关系式来解决问题,压缩所学知识。把书越读越薄,便于大脑的记忆储存。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基于这一观点,从生活实际入手,安排学生在教室里走一走,再走一走。这样有趣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学生自然而然的认识了生活中的相遇现象。让学生体验了相遇问题中两人或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不一样,但所用的时间相同这个难点,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容易理解“相遇”,并能自主地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还能注意实施分层教学。学生的水平参差不一,有的解题速度比较快,有的比较慢,甚至有的学困生对所学的内容一点不会,这里我通过各个环节的练习来分层管理,要求早完成的学生要与旁边的学困生实行一帮一的互相检查以及辅导,让学困生在互助合作的低压环境氛围中学习,同时在实施评价、反馈时,注意捕捉、发现学困生的思维火花,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及时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极大的调动了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谢涛.《相遇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J].小学教学设计,2016.
关键词 小学数学;转换思维;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177-01
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这类题型就把它称为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是研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数量之间关系的问题。它和一般的行程问题区别在:不是一个物体的运动,所以,它研究的速度包含两个物体的速度,也就是速度和。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难理解的。而且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与思维水平的发展,他们的学习途径多样化,他们已经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用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相遇问题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稍作扩展,相信学生可以出色完成本课的任务。
课伊始创设情境复习:时间、速度、总路程的概念:“走一走”,老师:最后面的那位同学,你上来,在教室里走一走,走到我这儿来,握手,你好,很高兴遇见你!老师:面向大家,这位小朋友的这么一走,咱们可以研究点什么数学问题呢?他走的快还是慢呢,每秒大约走几米?这在数学上咱们叫他什么?(速度)大约用了几秒,多久啊,这叫什么?(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咱们可以求出什么呢?(路程)
再“走一走”,老师: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上来,两人一起走一走,看看能出现怎样的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课件提示,做好走的准备。
a,相距,这是指什么,两位同学分别应该站在哪里,大家看他们做的对吗?
b,相对,这是指什么,两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指导一下!
c,同时,这个词能理解吗,好,那咱们就按照这样的要求,相距这么远,相对而行,同时出发,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
老师:预备开始,我们来一起数数,一秒,两秒……停!现在两位同学怎么样了?(相遇)
d,相遇,老师:感谢两位同学给大家表演的相遇现象,表演的很棒,请归位。
以上的教学片段,通过两位同学的表演,让班级中的学困生也能很快的步入课堂学习中来,起到了烘托课堂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出示本课的例题:两辆货车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用列表法或画线段图方法整理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这里注重对学困生的观察指导,帮助其理清思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伸伸手就能摘到的准备铺垫,激发其堅持学习的兴趣。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板演的结果开始了一个答辩的过程。以你们想向他们提怎样的问为出发点,生:你为什么要用4小时乘65?生:4乘75是什么意思?生:为什么要用260 300?生再问:为什么要用(65 75)?这是一个异彩纷呈的答辩活动,通过问答活动展现了同学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唤醒了同学们的学习欲望,也体现了同学们沉着冷静善于应变的良好的表达能力,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强化、锻炼和成长。一问一答的紧张有序的课堂活动,对学困生更是具有无限的吸引力,时不时的也能看到学困生跃跃欲试的举起小手,想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异样的神秘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探索的神情,由此也打开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心门。
最后转换思维,拓展认知。以下面的几个例题为契机。一个水池能容水72吨,两个进水管同时向池内注水,A管每小时注水4吨,B管每小时注水5吨,多少小时注满全池?学校买20套桌椅,每张桌子150元,每把椅子90元,一共花了多少元?师徒两人共同加工84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做6个,和师傅一起做。师傅每小时做15个,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总结出:“换汤不换药,还是那一套!”不管是开始新课中的大小货车相遇问题,还是两位小朋友的相遇问题,还是后面的折纸花问题、水池注水问题、买桌椅问题、师徒加工零件问题等等,我们探究出了这一系列问题的共通点,就是在不同的情境外衣下,具有着同样的等量关系,可以用通用的等量关系式来解决问题,压缩所学知识。把书越读越薄,便于大脑的记忆储存。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基于这一观点,从生活实际入手,安排学生在教室里走一走,再走一走。这样有趣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学生自然而然的认识了生活中的相遇现象。让学生体验了相遇问题中两人或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不一样,但所用的时间相同这个难点,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容易理解“相遇”,并能自主地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还能注意实施分层教学。学生的水平参差不一,有的解题速度比较快,有的比较慢,甚至有的学困生对所学的内容一点不会,这里我通过各个环节的练习来分层管理,要求早完成的学生要与旁边的学困生实行一帮一的互相检查以及辅导,让学困生在互助合作的低压环境氛围中学习,同时在实施评价、反馈时,注意捕捉、发现学困生的思维火花,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及时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极大的调动了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谢涛.《相遇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J].小学教学设计,2016.